凌舟带了几分歉然地看着他。半晌,江城冲他颔了颔首,未有任何恼意,反而朝他感激地牵了牵嘴角,随后一言不发的离开。
那之后,他并未回家,骑着马从京城一路朝南寻找。
去了云观村,大山里飞鸟盘旋,鸡鸣犬吠,桂婶站在院子里对他摇头。
没见过姑娘。
从村子里打马而出,辗转来到云来镇,宁静的街上偶有几个行人。他在那间老宅前停下,门扉上还贴着大红的春联和福字,门庭寥落,伸手触碰,掌心里尽是灰尘。
背后的小院有妇人低低窃语,他拱手询问,得到的依然同样的回答。
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何为人海茫茫。
策马行在天地间,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半点她的讯息,像是真真切切从他生命中抹去了一般。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江城把京城附近大大小小的镇子村落跑了个遍,再次找到杏遥的时候,连她也吃了一惊。
他整个人已经憔悴得不成人形,看着她的眼睛里,神色淡漠,毫无光彩。
杏遥咬咬牙,狠心道:“你别找了,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不行么?”
江城轻轻启唇,大约是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终究不能成句。他深深叹了一口气,侧身将走。
杏遥紧紧抿着唇,到底不忍。
“你……”
她低低道:“你去杭州城看看吧。小姐说不准已经回家了。”
耳畔听他匆匆道谢,回过头时,人已经不见了。
*
走走停停了一个月,等明霜到杭州时,已是姹紫嫣红的季节,极目花光满路,红楼画阁,车水马龙,市肆繁盛。
明家府邸前有个老翁正在低头扫落叶,蓦地看见不远处停了一架马车,他不禁眯起眼。帘子被人从里面撩起,动作轻柔,素手纤纤。
待看清车内之人时,他双目斗然一亮,放下扫帚欢喜地叫了声“小姐”,随后疾步从小门里跑进去,连连嚷道:
“是二小姐回来了,二小姐回来了!”
听见外面声音杂乱,明霜不由奇怪:“怎么了?”
姚嬷嬷无奈:“没什么,是老张在大呼小叫。”
她笑着颔首:“他精神头还这么好呀。”
很快,明霜回府的事就在整条街上传遍了。
旧宅里的仆从不多,都是明家老太太在时留下的,因为年纪太大了,不能随她一同去京城,自打明霜被接走以后便一直在旧房子里守着。
一屋子的老人家,回来少不了嘘寒问暖,东问西问。
加上府中也许久没人住,打扫起来还得费一番功夫,由于人手不够,邻里有听到风声的,便闻讯赶来帮忙。
她现在已经有四五个月的身孕了,小腹微微隆起,很明显能看得出轮廓。
京城离此地千里之遥,有什么事情总知道得慢些,于是众人便纷纷好奇:
“二姑娘这是嫁人啦?”
明霜也没隐瞒,乐呵呵地点头:“是啊。”
一婶儿问:“哟,那相公是谁家公子啊?怎么没跟着回来?”
她笑吟吟地解释:“死了。”
感情是守寡。一帮人不由叹惋,忙出言开导她。
没事儿,死了就死了吧,孩子还在呢,咱们好好养。
然后又问:“那夫家呢?”
她笑吟吟回答:“也死了。”
一群人唏嘘,原来是一家子短命鬼啊,然后又开始开导她。
没事儿,不在就不在了,往后再寻个好人家便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嘛。
拉完一通家常,又带了些补品给她,东西并不名贵,只一些新鲜瓜果,鸡鸭和团鱼之类的。
房子收拾好了之后,明霜便舒舒服服地住了进去,宅子虽大,不过就她一个人,自然要不了多少仆从,在旁伺候的也就姚嬷嬷和未晚两个人。
她手里的捏着卖铺子的钱,数目不小,衣食住行都不是问题。但考虑到以后的生计,她还得省下一些来,等生完孩子准备在杭州城中再卖一件铺子。
她要做城里最富有的人,给她的娃娃买最好的衣裳,吃最贵的菜。
如此又过了半个多月。
夜里,她在灯下做针线,时隔半年,第一次得到了有关江城的消息。
“听说这次剿匪很顺利,南蛮一带眼下都安定了,龙颜大悦,圣上给他封了侯爵呢。”姚嬷嬷边说边笑。
闻言,明霜也由衷为他高兴,“没事就好,什么封号,有说么?”
姚嬷嬷想了想:“平南吧,好像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