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嬷嬷嘴角泛了一丝笑,“老爷客气了,老奴本来就是照顾老爷少爷的,并不麻烦。”
从旷儿屋里出来,叶思睿本来想去找夏天舒,又想到不知道他这会气消了没有,还是先去了趟壮班。壮班除了把守城中、县衙关要外,还担负着巡逻的责任。他一进屋子,便见一水的青衫和红腰带,皆如“壮班”之名,个个都是体壮如牛的汉子。他在这群人面前显得愈发文弱了,吩咐什么还要仰着头,少了些底气。
“大人有什么吩咐?”为首的客气地问他。
“这些天已经出了两起命案了,你们巡逻时也用些心,尤其往青楼妓院那些地方走,若有形色可疑的,直接抓起来。”
一个衙役这时突然开口:“形色可疑的抓起来?怕是大牢不够放哦。”他说话是京城口音,应该是这些人中比较有威信的,话音刚落,一群人也不顾县令就在面前,开怀大笑起来。
叶思睿便任他们笑,笑到最后,那个说话的人先觉着不妥停了下来,其他人也逐渐停下来。叶思睿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他叫泼驴。”有人抢先答道。“闭嘴!”那汉子喊了一声,全场皆静。他顶着众人的视线走到叶思睿面前,躬身回答:“回大人,我叫马庐。”他的眼光桀骜不驯,仿佛倒要看看这个县令能把他怎么样。
马庐可不就是驴么?叶思睿一笑,“马庐,你说得很好,那本官便等着你将大牢填满,若是今儿填不满,便拿你是问。”
马庐收起嘻嘻哈哈的笑,低头领命。
叶思睿从壮班出来时,一个班头追了过来,“大人请恕罪,那马庐平素最为无礼,但是行动果决,臂力惊人,壮班的汉子多敬重他。大人这样的命令,岂不是逼他迫害无辜,强人所难?”
叶思睿收住脚步。“他不会乱抓无辜,否则在壮班就不会有这样的威信了。不过你说强人所难倒是对的,本官就是要叫他为难。”马庐拿他的命令取笑,他却没有跟他开玩笑的意思。
班头显然很不赞同,又不敢反驳上官。“这……”
叶思睿没时间跟他啰嗦,便直接说:“此人可用,但要为我所用,还得听话才行。晚上他回来,倘若抓的人超过十个,便饶了他,少了,以失职罪笞二十,就说是我赏他的。”
班头不敢再多言,唱喏而去。
眼看到了正午,叶思睿回正屋用饭,他派了小厮去西厢房请夏天舒来用饭,决心如果他不来就亲自去请。好在叶旷和王嬷嬷刚刚进来,夏天舒就到了。他一贯面无表情,也看不出是不是已经消气。
叶思睿吩咐摆饭,叫王嬷嬷带着布菜的下人都退了下去。
“天舒兄。”他看着夏天舒盛了一碗汤,尽可能和颜悦色地问道:“我想把旷儿接到我屋里住,你挪去东厢房可好?”
第29章 女尸疑云(八)
叶思睿不知道夏天舒知不知道东比西贵的道理,想来他也没有常识缺乏到这种地步。
“不用了。”夏天舒端起碗一饮而尽,如同饮酒一般。一路一同吃饭,叶思睿已经习惯了,倒也不觉得什么。“都是下人动手,你不必怕麻烦。而且我屋里书房本来就是收拾给旷儿用的。”
“不是麻烦,我本来也没打算在此久居。”夏天舒又夹了一筷子菜。
叶思睿无可奈何地给了叶旷一个眼神,叶旷立刻停了筷看向夏天舒,“师父,您要走?”
夏天舒被叶旷眼泪汪汪地盯着,显然没有了和叶思睿说话时的坦然。“过几日就打算动身。”
“师父,您走了我怎么办?”叶旷立刻蹭到他身边抱住他胳膊。“师父,我还没学会什么呢,您怎么丢下我走了?您走了没人保护我您不怕我又遇到危险怎么办?”
这话说得不得体得很,此刻却顾不上计较那么多。夏天舒显然已经被叶旷问懵了,抿唇不语。叶旷抱着他的胳膊盯着他,眼看就要哭出来。
叶思睿决定再来推一把:“你回东安县,也没有什么好处。再说你和旷儿一起住在府里,指点他也方便。你若担心无以谋生,我每月自会给你月钱,此外,你在这里也不必不自在,在东安是怎么样的,在和临就怎么样。”
夏天舒又是半日不语,只说了句:“好吧。”
夏天舒一松口,叶思睿立刻放下了心头大石,“那今天便吩咐他们挪东西吧。”
“不必。”夏天舒说,“我在西厢住着很好。”
叶思睿怕他反悔,也不再劝。他给叶旷布了一筷子菜。“旷儿,你想不想去?”
叶旷手足无措,惶恐地看他:“可是睿叔不是要请先生到家里来吗?”
叶思睿尽量忽略夏天舒冰冷的视线,摸了摸叶旷的发髻。“我也是最近才改了想法的,老是把你拘在家里读书太拘了性子,书院有很多同龄人,你去和他们一同念书才更有趣味。”
叶旷显然因为这个理由动心了,“可是那不就得住在书院了吗?”他问。
“也不是。”叶思睿说,“松和书院离城南并不远,每日你下学,我就叫人用马车接你回来。再说书院有休沐,休沐日回来,还可以叫你师父教你武艺。”
叶旷被打消了顾虑,登时眉开眼笑,十分欢喜。
用过饭,叶思睿便吩咐小厮备好了湖笔墨锭等物,准备带他去松和书院。却有人通报:“县丞大人来了。”话音刚落就见叶阜穿着常服走过来,作揖行礼,“大人,今天正值休沐,不如便去安顺侯府上拜访。”
叶思睿心里早把这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此刻提起,只好说:“那便劳烦玉峰引见了。”
如此只得搁置了书院一事,打发叶旷去和夏天舒学剑,叶思睿又对镜正了正衣冠,重新整理了拜礼,只坐一顶两人小轿出门。
安顺侯是一等侯,但是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何况流爵不世。但他的长子何安科举入仕,乃是清贵的翰林。次子何英也已进学,且大有尚武之风,他一家又是天子的母族,血脉相连,少不得有官员投靠依附。何权告老还乡,定居和临,多少也有避嫌的意思。
轿子到了安顺侯府门前,叶思睿请看门的守卫递进了拜帖,在轿子里候着。不一会,便见中门大开,守卫请轿夫起轿入内。叶思睿心觉不妥,也只得入乡随俗。
下了轿子,就见到正屋前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面目慈善,和蔼可亲。来不及细看,叶思睿便同叶阜一起行礼,“下官见过安顺侯。”听到上首传来:“两位请起,不必多礼。”他们这才起身直视。
安顺侯何权身穿石青深衣,外面是藕色的罩衣,头戴老人巾,十分平易近人。他鬓髪皆黑,不显老态,长眉入鬓,一双眸子炯炯有神,依稀可见年少俊朗。
“两位里面请。”他说。
安顺侯坐在上座,又令叶思睿坐在他左手边,叶思睿推脱不得,只好坐下,叶阜坐在叶思睿下手。小厮上来奉茶。
叶思睿端起茶碗,吹了吹清亮的茶水,见那金黄的茶叶细如银针,便笑道:“好一个金镶玉。”
何权听他一口说出君山银针的俗名,微微一笑,品了一口茶,“我年纪大了,就喜欢喝一口老君山,你们年轻人怕是喝不惯吧?”
“侯爷正值壮年,拿这么好的茶待客,我们岂有喝不惯的道理。”叶思睿又轻轻吹了吹,喝了一口,赞道:“果然名不虚传。”
叶阜也在下面赔笑:“下官回回来拜访,也没有喝到这么好的茶,可见侯爷看重叶大人呢。”
何权听他开玩笑也不恼,“这是明前茶,今年才孝敬上来的,我这儿也不多了,你若喜欢,叫人包给你带去。”叶阜笑着说不敢。他又转过头对叶思睿说:“我与玉峰是老相识了,叶大人若不嫌弃,我也叫一声子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