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来到水月庵所在,只见庵门紧闭。无论如何敲门,却是无人应声,只好翻了墙进去。入眼便见满地的剑头,亮晶晶的,显然是被人用利器削下来的。
李慕白拾起一枚,见断截处极是光滑,问道:“两位师太用的是宝剑?”
仪清答道:“她二位老人家部不使宝剑。我师父曾道,只须剑法练得到了家,便是木剑竹剑,也能克敌制胜,她老人家又道,宝刀宝剑太过霸道,稍有失手,便取人性命,残人肢体……”
听仪和喊道:“这里又有剑头!”众人跟着走向后殿,见地下桌上,到处积了灰尘。天下尼庵佛堂,必定洒扫十分干净,落了这些灰尘,想来也是多日无人居住了。领着人朝后院走,见几棵树被利器斩断,查看断截之处,显然已过了些日子。后门洞开,门板飞出在数丈之外,似是被人踢开。
后门外一条小径通向群山,走出十余丈后,便分为两条岔路。
小姑娘秦绢在右侧小道上叫起来,“这里有一枚袖箭!”又有一人跟着叫道:“铁锥!有一枚铁锥。”眼见这条小路通入一片丘岭起伏的群山,众人当即向前疾驰,沿途不时见到暗器和断折的刀剑,甚至还发现了本门的长剑。
眼见一路上散满了兵刃暗器,大家心知肚明,料想这一场争斗定然十分惨烈,事隔多日,不知是否还来得及相救。众人忧心仲忡,发力急奔。
山路越走越险,盘旋而上,绕入了后山。行了数里,遍地皆是乱石,道路全无。恒山派中武功较低的弟子仪琳小尼姑、秦绢等已然落后。却在此时见左侧山后有浓烟升起。
“我们过去看看!”
有令狐冲殿后,李慕白带着东方便往冒烟那处奔去,片刻便将众人甩在后头。
见浓烟越升越高,绕过一处山坡后,眼前好大一个山谷,谷中烈焰腾空,柴草烧得劈拍作响。便在此时,听得一个苍老的男子叫道:“定闲、定逸,今日送你们一起上西方极乐世界,得证正果,不须多谢我们啦!”
与东方对看一眼,便知二位师太并未遭难,没有来迟。
又有一个男子声音叫道:“东方教主好好劝你们归降投诚,你们偏偏固执不听,自今而后,武林中可再没恒山一派了。”
先前那人叫道:“你们可怨不得我日月神教心狠手辣,只好怪自己顽固,连累许多年轻弟子枉自送了性命,实在可惜。哈哈,哈哈!”
李慕白登时满头的黑线,我家教主什么时候会“好好劝”?让他们自己斗,斗完了不听话的,正大光明一针杀了掌门,余下的若是还不乖,便都教训了。莫名脑补起东方“好好劝导”,苦口婆心,让五岳掌门“放下屠刀,快来投降”的场面,忍着笑,双颊似憋红了,惹来东方一记眼刀。
此时大部队赶来,回身挥手,叫仪和等人不可作声。
眼见谷中火头越烧越旺,显是定闲、定逸两位师太已被困在火中,李慕白起身蹿了出去,一到谷底,便是柴草阻路,枯枝千草堆得两三丈高,更不思索,飞身从火堆中跳将进去。幸好火圈之中的柴草燃着的还不多,她抢前几步,见有两座石窑,却是不见有人,便叫:“定闲、定逸两位师太,恒山派的救兵来啦!”
这时仪和、仪清等众弟子也在火圈外纵声大呼,大叫:“师父、师伯!弟子们都到了!”跟着是敌人呼叱之声:“一起都宰了!”“都是恒山派的尼姑!”……随即兵刃相交,恒山派众弟子和敌人交上了手。
便见窑洞口中一个高大的人影钻了出来,满身的血迹,正是定逸师太,手执长剑,当门而立,虽然衣衫破烂,脸上满是血污,但这么一站,仍是神威凛凛,丝毫不失一代高手的气派。
她一见李慕白,怔了一怔,道:“你是……李慕白。”
李慕白运力一掌,燃着的柴草被瞬间卷起,向那火墙处打去,便见那两三丈高的柴草堆被打出一个缺口。
刚想问定闲师太在哪儿,就听一人大声呼喝:“什么人在此捣乱!”刀光闪动,一柄钢刀在火光中劈将下来。火势激烈,情势危急,左脚后踏一步便侧身躲过了一刀,那人一刀不中,第二刀又复砍下。李慕白置于腰间的右手成手刀,骤然斩向他的手臂。刀剑火光之声四起,却仍是清楚听得到手臂骨骼“咔嚓”断了。
外边一个女子尖声惨叫,当是恒山派女弟子遭了毒手。
定逸师太一惊,急从火圈中跃出,见山坡上东一团,西一堆,有数百人激斗在一起。恒山派群弟子七人一队,组成剑阵与敌人相抗,但也有许多人落了单,来不及组成剑阵,便已与敌人接战。组成剑阵的即使未占上风,一时之间也是无碍,但各自为战的凶险百出,已有两名女弟子在这顷刻之间尸横就地。
李慕白跟着出来,双目扫了战场一圈,见仪琳与秦绢背靠着背,和三名大汉缠斗。刚想过去帮忙,就见那三个汉子骤然停止了动作,二人见对手“愣神”的功夫,一击毙命。别人看不出,李慕白却是清楚看到那三人是被东方的钢针射中,在两个弟子击杀他们之前便已经死了。
转过头,与东方四目相对,后者不过稍稍停顿,便又出手了解了四人,一击毙命。
此刻情势危急,哪里有心思责怪东方下手太狠,不是你死便是我活,双方皆有死伤,只得以最快速度结束此番争斗才可减少伤亡,收割对方性命便避免不了。
叹一口气,却是为她不掩身手而好奇,看起来似乎又有些……生气?也不拿银子作武器败家了……
远处,令狐冲眼见一小尼姑被两名好手攻得甚急,纵身过去,刷刷两剑,一中小腹、一断右腕,敌方两名好手一死一伤;回过身来,长剑到处,三名正和仪和、仪清剧斗的汉子在惨呼声中倒地不起。
身后一苍老的声音叫道:“合力料理她,先杀了这厮。”
三条灰影应声扑至,三剑齐出,分别指向李慕白的咽喉、胸口和小腹。
这三剑剑招精奇,势道凌厉,是第一流好手的剑法。李慕白微微抬眼,双唇轻吐一句:“嵩山派。”
来人听言一愣,可敌人三柄长剑的剑尖已逼近自己三处要害。李慕白以指为剑,附着剑气,随意使出“破剑式”中一招,长剑圈转,将敌人攻来的三剑一齐化解了,剑意未尽,又将敌人逼得迟开了两步。
左侧是个胖大汉子,四十来岁的年纪,颏下一部短须。居中是个高瘦的老者,皮色黝黑,双目炯炯发光,李慕白觉着此人夜里都不必掌灯,眼睛就能照明。
三人见这个小白脸光凭掌便化解了他们的剑招,心下一惊,更是万分小心,提起了力气猛追。
那三人大声吼叫,追了上来。李慕白看出来是着三人领头,也无意取人性命,毕竟有些事情必须留有活口。所以自恃有凌波微步,足下步伐诡异,东刺一招,西削一剑,剑气所到之处,必有一名敌人受伤倒地,或中剑身亡。
那三名高手大呼追来,可是和他始终相差丈许,追赶不及。李慕白逗他们玩,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已有三十名敌人死在她无形气剑之下,果真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得住她的一招一式。
令狐冲运用独孤九剑,已是剑招诡谲,可李慕白与东方不败却是更甚,对方还未看清,便已倒地一片,失了气息。
定逸站在窑顶高处,眼见此三人如此神出鬼没的杀伤敌人,剑法之奇,直是生平从所未见,欢喜之余,亦复骇然。李慕白的武功高强,定逸自是知晓,观其以气剑伤人,便知那境界已不是凡人可比及的。而那蒙面女子的武功却是诡异,出手极快,招招取人性命,杀人不过瞬间,全不似正道武功套路。那华山弃徒令狐冲亦是,剑法奇特……
余下敌人尚有四五十名,眼见李慕白如鬼如魅,直非人力所能抵挡,摹地里发一声喊叫,有二十余人向树丛中逃了进去。李慕白再击倒数人,其余各人更无斗志,也即逃个干干净净。只有那三名高手仍是在后头追逐,却是忽远忽近,被凌波微步耍得团团转,见此形势也已大有怯意。
忽见李慕白停下脚步,转过身子,抽出腰间的折扇,展开,扇了扇,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与那三个狼狈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微微一笑,问道:“你们是嵩山派的,是不是?”
那三人急向后跃。一个高大汉子喝道:“阁下何人?”
此刻,仪和等人已从火圈缺口扶出了几名奄奄一息的尼姑出来,扫了一人,并没有定闲师太。
李慕白问道:“定闲师太怎样了?”
只听得一个苍老的女子声音说道:“有劳挂怀!”一个中等身材的老尼从火圈中缓步而出。她月白色的衣衫上既无血迹,亦无尘土,手中不持兵刃,只左手拿着一串念珠,面目慈样,神定气闲。
李慕白却是极为诧异,心想:“这位老师太竟然如此镇定,身当大难,却没半分失态,当真名不虚传。”当即躬身行了个礼,说道:“拜见师太。”
定闲师太合十回礼,却道:“有人偷袭,小心了。”
李慕白嘴角一挑,背在身后的右手手腕翻转,便用手中的折扇挡开了那胖大汉子刺过来的一剑。
这时火圈中又有十余名尼姑出来,更有人背负着尸体。定逸师太大踏步走出,厉声骂道:“无耻奸徒,这等狼子野心……”她袍角着火,正向上延烧,她却置之不理。有弟子过去替她扑熄。
李慕白说道:“两位师太无恙,便是万千之喜。”
身后嗤嗤风响,三柄长剑同时刺到,李慕白早已发现身后有人偷袭,却仍是与两位师太相谈,对后头的事情不予理会。众人皆是一惊,仪琳小尼姑更是吓得惊叫:“白哥哥!小心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