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珞瑶抿唇道:“如今是太平盛世,只会越来越好的。”
太后都有所表示了,在场的嫔妃们王妃们,也不好小气,一个个抢着捐了不少私房钱,而且太后带的好头,她们给的也都是金银票子。
简珞瑶于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拉到了平生第一笔赞助。
而且好处是无穷的,办福利院这事太后都首肯了,还捐了不少银票,圣人也籍此夸了简珞瑶,户部不等萧长风运作,便有人来问这些孩子办户籍的事。
简珞瑶觉得福利院已经由民营变成半官方了,当然顶着半官方的名头也更好办事。
培训了两年半,年龄最大的那批孩子,出师自力更生去了,简珞瑶又招了许多新的流浪儿进来。
简珞瑶虽然办的是福利院,慈善机构,却也不是什么人都收,自然也要考察孩子们品性。
而且她的福利院办得有声有色后,还有些胆子大的想浑水摸鱼,混到里面去骗吃骗喝,福利院的管理自然越来越严格了。
简珞瑶忙完这些事,还没松口气,郑嬷嬷送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姑娘,安宁侯府来消息,老夫人似乎不好了。”
简珞瑶也顾不上问明情况,忙起身道:“去把重乾叫进来,换了衣裳去侯府探望,还有王爷那儿,也要派人通知。”
安宁侯府这个时候递消息过来,想必已经是危急的时刻,老夫人作为萧长风的外祖母,他们怎么说也要过去送最后一程。
郑嬷嬷道:“王爷那儿已经有人去通知了,姑娘先进屋换衣裳罢。”
话刚落音,红云也带了萧重乾进屋,萧重乾一踏进门,便仰着小脸看着简珞瑶,奶声奶气的问:“娘找我?”
“太姥姥病了,重乾得和娘去探病。”
萧重乾又问:“娘说的是哪个太姥姥?”
简老夫人和安宁侯夫人,按辈分都是萧重乾的太姥姥。
简珞瑶拍了拍他的头,低声道:“记清楚了,是侯府的太姥姥。”
萧重乾点头,小大人似的叹气:“太姥姥怎么一直生病。”
简珞瑶这个时候没再跟他废话,只是道:“别耽搁时间,快去换了衣裳,咱们一起去看看太姥姥。”
老夫人是当天傍晚去世的,去世的时候抓着萧长风的手不放,嘴里把这些孙子孙女外孙的名字都念了一遍。
老夫人这个年纪已是高寿,子孙满堂,听到她不好的消息,能赶来的子孙都赶过来了,只是她最疼爱的孙女王瑞芳,却随丈夫在外地赶不回来,老夫人念到王瑞芳的时候,简珞瑶旁边的侯夫人再也克制不住的哭了出来。
老侯爷是年初去世的,安宁侯府是世袭侯府,老侯爷一去世,世子便继承了侯爵,原先的世子夫人自然成了新的侯夫人。
简珞瑶拍了拍侯夫人的肩,低声安慰道:“夫人别难过,瑞芳消息得的晚,这会儿想必也在回来的路上了。”
王瑞芳确实迟了好多日,赶在老夫人出殡前一日抵京。
为老夫人送了葬,王瑞芳只在京里待了半个月,又匆匆回了云南,只把刚满六岁的大女儿留在了京里,让婆家和侯夫人帮忙照顾。
简珞瑶倒有些感慨,以前那个爽利的女孩,现在孩子都懂事了。
不过萧重乾如今都四岁了,时间确实过得很快。
对于老侯夫人的去世,太后的感慨更多一些,“仔细论起来,她还比哀家小两岁,如今倒是撇下哀家先走了。”
“不过也无妨,哀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去底下找她们团聚。”
简珞瑶闻言忙劝道:“皇祖母可别这么说,您身子骨健朗着呢,可是要长命百岁的。”
太后摇了摇头,不在意的笑道:“谁都有这一日,哀家如今看开了,就是有点放不下哀家的萧重乾,他才那么一丁点大。”太后比了比手势,继续道,“哀家看着他一点点长大,现在越来越懂事了,皇帝前儿还跟哀家说,要给重乾寻个最有学问的先生开蒙。”
简珞瑶便接道:“可不是,他长的快,以后及冠了选媳妇,还要皇祖母帮忙长眼呢。”
“哀家怕是等不到这一日喽。”太后摇摇头,虽然是感慨,面上却没有多少遗憾,想必正如她自己所说,到这个年纪,对生老病死确实都看淡了。
其实太后年岁也大了,老侯夫人这个岁数都是喜丧,她自然更是了,所以太后忽然病倒,包括圣人在内都能接受了。
圣人虽然是显而易见的难受,倒也没有像前几年一样强求太医。
太后缠绵病榻大半年,在春暖花开的春日阖上了双眼,太后去的时候一手握着萧重乾,一手拉着圣人,这世上她最放不下的恐怕就是这个两个人。
萧重乾已经五岁了,本就是个聪慧的,在这样难过的氛围下,已经忍不住嚎啕大哭了,在周围都是低低啜泣的声音中,显得非常刺耳。
圣人也没有比萧重乾好多少,这个世上最尊贵的男人,在太后阖眼的那一刻终是忍不住老泪横流。
太后走得倒是安详,嘴角还带着一丝满足的笑容。
圣人像是一下子老了数十岁一样,强撑着主持完太后的葬礼,便病倒了。
圣人这一病,真是始料未及,整个朝堂都有些动荡不安,圣人什么都没安排好,万一跟着太后去了,朝堂怎么办?
好在太医院强力救治,把圣人的命拉了回来。不过圣人到底年纪大了,这场大病又元气大伤,太医叮嘱要好生修养,他脱离危险的第二日,便颁了几道圣旨,围绕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他这些日子要养病,没办法上朝,让萧长风代理主持大局。
其他几道圣旨,是分别叮嘱他信任的几位老臣,包括康王在内,要他们尽力辅佐萧长风,尽快把大局稳住。
圣人这个旨意刚出,把那些刚因为他脱离危险而松了口气的人们,又震得束手无策。
首当其冲是以长子自居的安王,听到这个消息他哪里还忍得住,当着陈妃的面就把手上的杯子摔了,怒道:“父皇这是什么意思?儿臣明明是长子,他居然绕过儿臣,让老三主持大局,岂有此理!”
陈妃面色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没有打理安王的话。
安王发了一通邪火,安王妃劝了又劝,实在劝不住,到最后也不再吱声了,求助般的看向陈妃:“母妃,您说说话罢,王爷这样气坏了身子可怎么办?”
“你知道什么?”安王瞪了安王妃一眼,冷笑,“父皇身子自来就不好,这回大病伤了元气,还指不定熬到什么时候,现在竟然让老三主持大局,恐怕心里已经属意老三了……”
安王是真的到了急处,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安王妃又急又怕,还没来得及打断他的话,陈妃总算是回过神来了,瞪向安王:“住口!你瞧瞧自己像什么样!”
“母妃……”安王回过神来,也不由一阵后悔,只是更多的是不甘,不由咬牙道,“儿臣不服!都是父皇的儿子,要比出身,父皇没有嫡子,儿臣便是长子,自来以长为尊,儿臣比老三名正言顺多了,父皇怎能……”
安王的话还没说完,陈妃只淡淡的道:“就凭他是皇上,九五之尊,他想做什么,旁的人能说什么?”
安王咬牙道:“以前是老六,现在是老三,父皇眼里为何从来看不到我这个长子!”
陈妃叹了口气,无奈的道:“都是母妃想岔了,以为皇家重规矩,这才给你灌输了长为尊的观念,可你父皇不看重这些,咱们又能如何?说到底,你父皇选睿王,总比让六皇子坐那个位置好……”
安王眼底闪过一丝疯狂,冷笑道:“还没到最后一刻呢,父皇又没下旨传位给老三……”
“你要做什么?”陈妃察觉到一丝不妙,忙握了安王的手,苦口婆心的道,“听母妃一声劝,放弃罢……”
安王却挑眉,眼神发亮的道:“父皇又没有明说要让老三继承,一切都还有转机,母妃怎么就这么快泄气了?”
陈妃不住的摇头:“你不懂,已经没机会了……”
安王眯了眯眼睛,沉声问:“母妃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陈妃脸色顿了顿,看了安王妃一眼。
安王妃原本也提着心,正等着听陈妃的解释,此时接收到婆婆的暗示,只能不情不愿的起身道:“儿媳刚想起来还有些事要问姑姑,先出去一趟了。”
等安王妃出去了,陈妃才低声道:“太后去世的前一日,万岁爷在慈宁宫待到半夜,本宫这几年帮着皇后管理宫务,也算是有些自己的人脉,虽然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可以确定的事,那一日万岁爷和太后谈了半宿的正事,万岁爷离开慈宁宫后,又一个人在乾清宫坐到天亮。”
安王闻言脸色一沉,但仍是勉强道:“儿臣知道皇祖母这几年一直在提携老三夫妻,可父皇再孝顺,皇祖母也只是一介女流,不至于国家大事,父皇也要听皇祖母的罢?”
“太后雷厉风行的时候,你还没出生,自然不知道,你父皇的这位子,当年都是靠太后那么多年忍辱负重换来的,再没有人比太后说话更管用的了。”
安王脸色终于忍不住变了,失声道:“母妃,当年到底发生过什么,皇祖母的话既然对父皇这般有用,为何元贵妃还能在后宫肆意横行几十年?”
陈妃却摇着头,不肯再说话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睿王府这会儿也不□□宁,萧长风忽然接了个炸弹,且不提到底是不是好事,但至少毫无准备。
近些年来,圣人确实对萧长风略有些看重,可也远没有到让他在这个时候出来主持大局的地步,萧长风一时也拿不准注意,圣人此举到底有没有深意。
简珞瑶那里也接到个特殊的客人。
以往在太后跟前意气风发、雷厉风行的岑姑姑,这会儿半佝偻着身子,哀伤的道:“奴婢原是想替主子求经念佛,只是主子走之前仍放不下皇长孙,让奴婢伺候着……”
岑姑姑是太后跟前的老人,又是品极高的女官,这会儿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现在来睿王府,简珞瑶也得好好供着。
想到这里,简珞瑶忙道:“使不得,姑姑伺候了皇祖母大半辈子,如今皇祖母不在了,按理说我们做晚辈的,应该好好安顿姑姑,姑姑若是不嫌弃,就在府里住下来罢,也别提照顾不照顾的了,您能帮忙看着重乾那孩子,我跟王爷也求之不得。”
岑姑姑便在睿王府安顿下来了,简珞瑶也没有心思琢磨外边的人怎么看此事,正在养病的圣人又毫无预兆的下了道圣旨,要皇长孙入宫侍疾。
简珞瑶和萧长风也没来得及琢磨,老老实实帮萧重乾收拾东西,送了他进宫。
岑姑姑主动请缨,也跟着入宫了。
☆、第127章 03.15
长春宫元贵妃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连阻止都来不及,眼睁睁看着萧重乾收拾了东西,住进了乾清宫。
那可是圣人的乾清宫,她儿子受宠这么多年,都没能在乾清宫待过一晚半晚,萧重乾那小崽子凭什么有这殊荣!
元贵妃只要一想到圣人宠萧重乾超过宠他们母子,心都在滴血,甚至还带着一丝不可言说的心慌。
想到这里,元贵妃终究没忍住,在六皇子跟前摔了手中的杯子,怒道:“万岁爷最近是昏了头还是怎样?前几日无缘无故抬举睿王,让睿王主持大局也就罢了,现在萧重乾那小崽子都这般受宠了?这是在针对谁!”
“母妃。”六皇子忍不住皱了下眉,自个母妃脾气大,他自来都是清楚的,只是平日里他们母子相处得也不多,他常伴父皇跟前,偶尔来母妃这里请安,母妃除了嘘寒问暖,也是叮嘱多听父皇的话,多跟着父皇,免得被旁的兄弟钻了空子。
他虽然不至于这般小心眼,把父皇的宠爱当自己的私有物,却也有眼色,母妃叮嘱他就应着,平日少有冲突,像他母妃今日这般盛怒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不过六皇子也觉得自个母妃有些过了,便劝道:“皇祖母刚去世不久,父皇心里难受,重乾自来能哄父皇高兴,让重乾陪着父皇,母妃也能放心一些不是?”
“本宫一点都不放心,淑妃那贱/人和睿王,可都是迎风就上的主儿,心眼比谁都多,如今被他们逮着了机会,以后还有你伸手的地儿?偏就你在这里瞎心宽!”元贵妃没有被儿子宽慰到,反而更气不打一处来了,“也怪那个老不死的,活着一直妨碍本宫的事,如今死了也不让本宫消停!若不是当年她拦着,不肯让你早早成亲,如今你也入朝堂了,主持大局的事,哪里轮得到睿王!”
见元贵妃越说越过分,六皇子的眉头皱的更深了人,低声道:“母妃,皇祖母才去世呢,入土为安……”
“她是安了,现在你怎么办!”元贵妃打断六皇子的话,头一回对着自己心爱的儿子,劈头盖脸的骂道,“你就不会用你那颗榆木脑袋想一想,那老太婆去世了,你少说要为她再守一年的孝,完了才能成亲入朝堂。可现在睿王都主持大局了,你父皇那个身子你又不是不清楚,还能撑几年……”
“母妃!”六皇子也急了,脸色深沉的打断元贵妃的话,“母妃慎言!”
元贵妃话到一半顿了顿,脸上有怔忪,也有对儿子的失望,但到底知道自己刚刚的话也有些过了,只是摆摆手,有些百无聊赖的道:“你当本宫这么多年机关算尽、殚精竭虑,都是为了谁?如今连你都怪本宫……”
“母妃。”六皇子也有些愧疚,缓和了语气,低低的道,“儿臣早就说过,您说的那些,儿臣并不想……”
站在元贵妃身侧的林姑姑闻言眉心一跳,忙看了六皇子一眼。
六皇子自知失言,连忙止了话茬。
好在元贵妃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并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只是叹口气,道:“罢了罢了,既然你父皇都下了旨要那小崽子进宫,这会儿谁也拦不住,你无事也多去乾清宫陪着你父皇,那小崽子年纪小倒不打紧,就怕睿王借着这机会,又要钻空子。”
“父皇近来身子反反复复,太医说是忧思过重,儿臣原就打算多陪父皇解解闷。”
元贵妃心情不好,一听六皇子这么说,便挥手道:“行了,下去罢。”
六皇子有些迟疑的起身:“儿臣先退下了,母妃也保重身体。”
自从听见六皇子那句嘀咕,林姑姑就一直心事重重,此时也只是匆匆福了身:“奴婢恭送殿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