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暗叹,原来在这些师傅眼中,朝食最难做出彩?
不过会这么想也正常,毕竟大雍朝早上能吃的多是胡饼、蒸饼、馎饦、各式粥点啊什么的,吃久了确实没什么意思,否则她如何能在姜记食肆靠粢饭团抢来他家生意?
而后世的朝食花样那就多了,什么鸡蛋灌饼、山东煎饼、肉夹馍、肠粉,什么热干面、干拌面、云吞面、胡辣汤,什么小笼包、生煎包、烧麦、花卷,还有经典的豆浆油条组合,永远辨不出结果的咸甜豆腐脑之争……
孟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嘶……光想想就有点饿。
“咳咳!”一旁的魏询重重咳了两声,推门而入。
顿时,里头纷乱的交谈声停下,一个个或是在备菜,或是在择菜的男女皆站了起来,望向这处。
魏询沉着脸环视一圈,然后才侧过身,露出身后的孟桑:“这是食堂新来的孟师傅,暂且负责朝食。”
紧接着,他又为孟桑简单介绍了三位掌勺庖厨、掌管库房的徐叔。
双方心知肚明,方才那些谈话,怕是被魏询和孟桑听了个正着。背后议论人是非,着实有些不光彩,故而气氛有些尴尬。
最后还是那位剑南道口音的陈师傅出来打了个圆场,彼此之间才缓和下来,一一见礼,好歹面上过得去。
魏询点了先前跟着靳厨娘的帮工阿兰、烧火杂役柱子出来,让他们今后跟着孟桑做事,又嘱咐徐叔照看、提点着些孟桑,随后就让大伙各自忙各自的去。
众人顺势散了。
原本站在对面的徐叔背着手,挺着圆圆的肚子走过来。他说话时会笑眯眯看着人,相貌瞧着约莫是五十岁左右,很是和气。
“孟师傅,且与我去库房,瞧瞧明日朝食要用什么食材吧?”
第8章 葱油拌面(一)
徐叔是被魏询特意喊来提点孟桑的,换言之,这是负责带新人、做入职培训的老人,而孟桑一个初来乍到的,自然是都听对方安排。
她叉手见礼:“劳烦徐叔了。”
徐叔摆了摆手,笑呵呵道:“都是在食堂里做事,孟师傅不必这般客气。日后我这馋嘴忍不住了,免不得要劳累孟师傅呢!”
“库房在后头,且随我来。”
孟桑莞尔,跟着徐叔往库房方向走。
方才被魏询点出来的阿兰和柱子,在靳厨娘被赶出国子监后,一直跟在陈师傅后头做些零碎事情。现如今有孟桑来了,两人手头上又没什么要紧活,便直接被陈师傅遣了过来,寸步不离地跟在孟桑身后。
后厨右侧另开一扇门,四人从这处迈出去,绕过房屋墙角,就到了帮工、杂役们清洗、晾晒食材的小院。
小院正中央挖有一口井,左右两侧的物什不少。除了或低或高的平整大桌、规格同一晾晒食材的竹架之外,还有两口极具分量的大石磨,大大小小的陶缸和坛子紧挨着墙角根存放,整整齐齐码成两排。帮工们或站或蹲,男女都有,在院中各司其职,一心忙碌着手中事。
而小院的尽头则是存放食材的库房。
徐叔领着孟桑去库房的一路上,虽然周遭每个人看起来都在专心致志地干活,但孟桑总觉得不停有视线从暗地里投过来,打量、怀疑、好奇等等都有。
行至库房门口,库门紧闭着,上头落了一把沉重铜锁。
徐叔从腰间扯下一串钥匙,挑出最大的一把,开了库房门,引孟桑等人进去。
他缓声道:“国子监库房钥匙共配有三把,另外两个在齐监丞、魏师傅手中,但这两位通常不管库房事。平日里取拿食材,来找我即可。”
孟桑踏入库房,细细打量。
库房空间不小。正前方是四层大木柜,和药铺里头存放数种药材的柜子很是相似,每一小格子上头都挂着小木牌,写着各种香料或者辅料的名字。
孟桑眼尖,瞧见里头连“胡椒”这种金贵物都有,不禁咋舌。要晓得胡椒这玩意,搁在外边虽称不上价值千金,但也绝非普通人家或酒楼能用得起的。足可见圣人对国子监内的监生与博士们,很是大方与看重了。
库房左右两侧摆着数个大小一致的无盖木桶,里头储存米粮豆谷,稻、粟、菽、小麦等等,品类齐全、数目众多。
徐叔由着孟桑在屋中转悠,缓声道:“国子监内,监生一千四百余人,祭酒、司业、监丞、主簿、录事并各学博士等有百余人,还有数位杂役。人瞧着多,但并非人人都在食堂进食,像是诸位大人的暮食是送去廨房用的。每日朝食、暮食会来食堂的监生并杂役,约是两百余人。”
闻言,孟桑不由想起今早在杨梅饮子摊边,那两位监生只言片语中透露出的意思,不禁默然。
让他们宁愿饿着肚子上早课,在监内绕上好大一圈,跑来后门对街买朝食,也不愿应付一口的食堂朝食。
得是得多难吃,又给人留下多深刻的心理阴影啊……
徐叔一看孟桑脸上神色,笑得活像只千年老狐狸:“看来孟师傅对食堂的处境,已经了解许多。”
孟桑哽住,不好意思地抿唇:“日后总会好起来的。”
徐叔没多说什么,笑呵呵开了地窖的锁,“蔬果与肉类都放在窖中。”
众人拾级而下,只感受到一股子寒气持续不断地袭来。
孟桑冻得抱住双臂,双目却是一亮:“咱们这儿有冰窖?”
徐叔遥往皇城所在方位行礼,笑道:“圣人体恤,前些年特意下旨挖的地窖。既可存冰,以解监生苦夏之烦闷,又可用于存放新鲜菜蔬。”
似是看出孟桑对冰的蠢蠢欲动,徐叔不急不慢地补充:“前些日子最热,冬天藏下的冰用了七七八八,只还余下一些,都是轻易不能再动的。”
“……”孟桑噎住,十分遗憾。
这地窖与冰窖建为一体,空间很大。主体为拱形大厅,正中央挖出方形池子,池内以大块的冰块铺底,再铺上干草与棉布,最上层用竹篮筐装着应季菜蔬、肉类。而大厅三侧另外开辟出十二间屋子,应是作存冰之用。
眼下,其中九间屋子的木门敞开,露出空空荡荡的里间,余下三间的门尚还紧闭,缝隙用黄泥堵得严严实实,三者与中央池子形成包围之势。
心中虽然惋惜,但既然没法碰余下的冰,孟桑便将这茬抛开,挪动脚步走向中央池子。
身后传来徐叔的声音:“库房多是庄子送来的菜蔬,或者朝廷发下的米粮,这些若是有用得着的,都可直接来取。倘若里库房内没有,庖厨师傅们就得在每日辰正报上第二日要用到的食材,由库房出面购置,让肉铺、菜铺在当日运过来。”
“孟师傅来得委实不巧,今早各位师傅刚报完品类数目,一炷香前,底下人已出了国子监去购置。倘若此时再另支一人将其找回,或者额外添上……”他顿住,面露为难之色。
孟桑不是个不识趣的,微笑着道:“不碍事,大家瞧着都脱不开身,我从现有的食材里头挑就好。”
“哎呀,真是多亏了孟师傅体谅,帮了我老徐大忙呢!”徐叔走近,笑容和蔼,但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只狐狸,“想来孟师傅擅长新菜式,即便是这些寻常食材,也能做出不一样的珍馐美味。”
“对了,这几样是文师傅他们指定要的,皆有既定数目。”他在边上将之一一点出。
孟桑顺着徐叔所指方向望去,眉心一跳。
如此一番点下来,池子中央已是去了八成,里头一份肉都没留下,余下的都是些显然放了有四五日的菜蔬。这些菜蔬大多也没坏,只是瞧着蔫头蔫脑的,显然过了最新鲜的时候。
一旁的徐叔慢悠悠问道:“孟师傅要哪些呢?”
环顾一圈,最终,孟桑的目光停留在一个竹筐处,那里头装着满满当当的小香葱,碧绿沁人。
孟桑灵光一闪,问道:“徐叔,米面油粮可是管够的?”
“不错,这些都不拘数目。”
得了准话,孟桑当即拿定主意,果断指着那装满香葱的竹筐:“这筐子里头的小葱都取走,再要两只布袋的面粉、五壶素油。”
此言一出,一直跟在孟桑身后默不作声的阿兰和柱子呆住,俱是不可置信的模样。
阿兰沉稳些,只一瞬就收敛了情绪,继续当个不闻不问的泥人,但柱子生性活络又冲动,忍不住想出声阻止,还未开口就被阿兰一把拦下,憋得满脸通红。
看着那平日里不被掌勺师傅们重视,堆得满满登登的小葱,饶是一直笑容满面的徐叔也不由僵住。
取面粉多是用来做馎饦、蒸饼等吃食,但足足一筐的小葱,还有满满五壶的素油,这能做出个什么新奇玩意来?
总不能是让监生们干饮油,光咬葱罢!
徐叔强笑道:“孟师傅此话可当真?”
“当真,”孟桑唇角翘起,又要了些糖、酱汁等会用到的辅料,眼中满是胜券在握,笃定颔首,“劳烦徐叔。”
话已至此,徐叔收起所有惊疑之色,重新露出弥勒佛般的笑脸:“这葱是庄子上送来的,量多得很,直接让阿兰和柱子搬走就是。”
罢了,他本就不必管这新厨娘葫芦里卖什么药。若真是什么难以下咽的吃食,也还有那些难缠的监生候着,又关他一个管库房的老头什么事呢?
只待明日朝食过后,就能晓得新厨娘是会被轰出国子监的大门,还是就此站稳脚跟。
第9章 葱油拌面(二)
9葱油拌面
未到一个时辰,孟桑取食材的前后经过已经传遍了食堂每一处角落,所有人听到后无一不咋舌。
乖乖,这新来的厨娘是要做个啥吃食?想来想去,也没什么朝食会用到这么多葱和油啊!
不管他人在背后如何议论,孟桑全都置若罔闻,拎着抹布和水桶,带着阿兰和柱子一起打扫食堂正中央的回字形灶台。
一旁帮忙的阿兰和柱子心下惴惴,又感到惊奇。食堂里的掌勺师傅,哪怕是对待手下人最友善的陈师傅,都不会亲自做这些琐事,大多在一旁嗑瓜子监工。而这位新来的孟师傅不但一起做粗活,竟还做得比他们这些杂役更好更快!
柱子性子耿直活泼,心直口快:“孟师傅,这种粗活我和阿兰做就好,你可以去一旁先歇着。”
阿兰心中也好奇,但没有跟着柱子一般开口,只垂头专心做自己手里的事情。
被问到的孟桑手上不停,轻快道:“今日要做的事情多得很,我们一起不是更快些?”
柱子摸着后脑勺,憨笑两声,继续清理灶膛里的蛛网,但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恰好孟桑转过头和他的视线对上,不禁失笑:“你还有什么想问的?”
被戳破了心思,柱子便也不再扭捏:“孟师傅,你究竟要做什么吃食?我们都好奇得紧哩!”
默默做事的阿兰也默默看了过来,竖起耳朵听孟桑的回答。
如他们这样的帮工杂役,本身没有手艺,能不能在后厨挺直腰板,全都看跟着的庖厨师傅有没有本事。若是跟了手艺一般、不怎么受监生待见的庖厨,那他们的出头之日也遥遥无期。
好比前一个滥竽充数的靳厨娘,虽然她已经和上一任监丞被赶出国子监,但阿兰和柱子仍旧留在食堂。这些天来,他们的日子着实不好过,时常被其他杂役拿来说笑嘲讽。
因此,阿兰和柱子都比周围人更为急迫地想要知道,孟桑在国子监食堂做的第一道吃食究竟是什么?
不求技惊四座,好歹安安稳稳地留下吧!
孟桑被两人灼灼目光盯着,沉吟片刻,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你们是在担心……嗯,好奇这个?”
“现在就说与你们听也无妨,但我以为即便是细细说了,你们也没法感受这道吃食的妙处,安不下心来,所以……”孟桑笑了,扫了一眼剩下的四口大锅,“不若咱们先把这四口锅洗了,早些做准备,晚上就能一道吃上了!”
得了她这么一番话,阿兰和柱子的心绪稍微平复了些。
看这位孟师傅稳操胜券的模样,或许她真的是个技艺绝佳、擅长新菜式的庖厨呢?毕竟这也是魏师傅亲自考校的人,即便只是普通的葱、面和油,应该……也能做出不一样的吃食罢?
这么一想,两人有了干劲,干活的动作都快了许多,和孟桑一起将灶台里里外外都收拾干净,四口大锅被擦洗得锃亮。
做完一切,已到了午时三刻。
他们将香葱清洗干净,种种食材都安置好,然后齐刷刷看向孟桑,等她吩咐。阿兰还好些,沉稳惯了,但柱子却已是迫不及待。
他搓手道:“孟师傅,咱们接着要做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