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她没有半分犹豫,直接将它一口吞了,半合上眼睛品尝。
那豆腐脑在口中滑动,嫩得惊人,无须多加咀嚼,稍微抿一抿、压一压,就乖顺地裂成几块。之后都不必费劲吞咽,它们就如水一般从喉咙口滑下。
豆香浓郁的豆腐脑,配上闻着呛鼻、喝着暖胃的胡辣汤,以及辣香十足的红油,堪称最绝妙的组合。
孟桑呼出一口热气,遗憾地叹气:“唉,豆腐脑只有咸甜之争,未免太局限啦!咱们辣口的豆腐脑,那也是有一战之力的嘛……”
陪坐一旁的阿兰,则在仔细吃着浇了糖浆的甜口豆腐脑。
熬制的糖浆,配上细嫩的豆腐脑,甜蜜滋味得动人心神。在阿兰眼中,真是比什么糖水、甜品都要好吃。
周围其余食堂杂役与庖厨,几乎也都是人手一碗豆腐脑。而百味食肆的人,手中只有煎饼与胡辣汤。
孟桑回忆了一番豆腐脑的余量,索性自己给徐叔贴了些银钱,将剩下的豆腐脑都取来,分给了百味食肆的仆役、庖厨们。
嗐,就当做是员工福利罢!
左右她如今手头宽裕,并不缺这些银钱。与其死死卡在手里,还不如拿出来买些吃食,与众人一并分享美食所带来的欢.愉。
看着大家喜笑颜开地用着各色吃食,孟桑自个儿也很开心,继续用着她那一碗辣口豆腐脑,暗自总结起近期所得。
现下,无论是食堂还是百味食肆,都已经步入正轨;五名徒弟各有长进,选了他们自己想走的路;阿柏如今被她养得很好,小身板不再那么瘦弱,性子也活泼许多;至于耶娘那边……
孟桑顿住,眼中笑意黯淡了一些。
前几日,昭宁长公主派出去的人手传回来一些消息,说是她家耶娘确实离开了边陲小镇,入了大漠,且近几月并未再得他们的音讯。这些派出去的人,之后会分批去往大漠各个方向,寻找孟氏夫妇的踪迹。
阿耶和阿娘是在三月初出的事,而今已是十月末,中间相隔近七月……
虽说是尽人事听天命,并且也晓得鲜少有人能在沙暴中存活下来,但她依旧有些不甘心,内心深处依旧怀揣着希望。
阿耶、阿娘,再过两月就是春节了啊……
孟桑幽幽叹了口气,再抬眸时,眼中黯然已被掩去,恢复了外人眼中笑吟吟的模样。
她吃了几口热乎的豆腐脑,也不知为何,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疑问。
对了,昨日她去看百味食肆的庖厨切豆腐时,阿柏和谢青章究竟说什么了呀?
为什么她回来后,阿柏的眼神莫名有些……复杂?
可谢青章仍如往日一般的温和,瞧着没什么异样呀!
孟桑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想通其中究竟,最终索性将这个疑惑抛到脑后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孟桑依旧是按部就班地过着,或是操心食堂与百味食肆的吃食,为它们各自替换新菜品,或是教徒弟们手艺,盯着他们做菜,又或者备下可口暮食,等着阿柏与谢青章一道来用……
待到了十月二十五日,阿兰去徐监丞那儿领了本月应得的工钱,收拾了一些细软,欲要按着原定的计划回家一趟。
临行前,阿兰特意来食堂,与孟桑约好明日回来的时辰。
向来沉稳的阿兰,一想到往后的日子,她的眉眼间便染上了笑意,双眸之中尽是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
孟桑当时见她这副模样,也忍不住弯起唇角,笑着送她离去,恨不得快些到第二日。
然而到了第二日师徒俩约好的时辰,阿兰却没回来。
午时四刻。
孟桑坐在离中央灶台最近的一张桌案,不停探看着食堂大门外,心中没来由地生出些不安。
不一会儿,柱子的身影从院门口出现,飞奔至孟桑跟前,大口喘着气。
孟桑蹙眉问:“还没来?”
柱子狠狠摇头,尽力平复呼吸:“没,没看见!”
闻言,孟桑搁在桌案上的右手,不停敲击着桌面,越敲越快,越敲越重。
柱子略有些焦急地左右走动,最后冲到孟桑跟前:“要不徒弟再去门口瞧一瞧吧?万一已经回来了呢?”
话音未落,敲击声倏地停了。
孟桑沉声道:“不,我亲自去阿兰家中看看。”
她右手撑了一下桌面,借力站起身,毫不迟疑地冲到后厨找魏询。
听到孟桑所问,魏询愣了一瞬,下意识重复了一遍:“阿兰家在何处?”
孟桑点头,示意魏询来到偏僻处,快速说道:“阿兰一向做事稳妥,几乎不会出什么乱子。往常,只要是约好的时辰,她都会提前一刻赴约,从未迟来。”
“昨日我俩说定,今日她会在午时左右回到国子监。然而眼下已经午时四刻,仍不见她来。”
孟桑语气凝重:“阿兰可能出事了。”
“她是我的大徒弟,也是唯一的女徒弟。不管阿兰究竟是真的出事,还是被耽搁,我都得亲自去瞧一瞧,方才安心。”
魏询能听懂孟桑言语里的坚决,点头道:“我只晓得她住在昌乐坊,具体是在坊内何处,恐怕你得去问徐监丞。”
孟桑点头,扭头就走,丢下一句:“今日食堂这边算我缺了一日,辛苦魏叔照看一下。”
尾音落下时,孟桑人已经出了小门。
她离开食堂后,直奔廨房所在小院,轻车熟路地来到徐监丞所在屋子,言简意赅地道明来意。
徐监丞一听,倒也没推脱,立马寻出阿兰的契书,将她家所在的具体住址告知孟桑。
孟桑将其牢牢记下,谢过徐监丞后,直奔对面谢青章所在的屋舍,在门口唤了一声:“谢司业可在?”
屋内传来细微动静,没几息工夫,谢青章从内里拉开门,面上带着些微讶异:“怎得这个时辰来寻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孟桑点头,将阿兰的事又简要说了一遍,末了,开门见山道:“我来不及再去东市骡马行租马,想先借你的一用。”
闻言,谢青章没有犹豫,扯下玉佩递给孟桑:“你拿着此物去马厩寻杜昉,他晓得怎么做。”
“好,回来再谢过你。”孟桑没有多言,接过玉佩,转身就走。
被她甩在身后的谢青章并不觉被冒犯,目送孟桑的背影消失在屋舍转角,方才回到桌案前,继续处理公务。
另一头,孟桑一路疾走,进了马厩所在的大院子后,环视里头一圈,眼尖地寻到了杜昉。
她跑过去,出示手中玉佩:“我要借你家郎君的马儿一用。”
见了玉佩,杜昉先是一怔,然后二话不说,从马厩里牵出两匹马儿来。其中一匹乌云踏雪的漂亮马儿,正是孟桑曾见过的。
也不晓得这马儿是不是记住了孟桑,甩了下马尾巴,很自觉地朝她所在走了两步。
“阿郎令我护好孟小娘子,”杜昉将踏雪的缰绳递给孟桑,“我与您一道去,咱们路上再说。”
闻言,孟桑怔了一瞬,心中闪过疑惑,但没有立即问出来。
她果断地点头:“走!”
出了国子监,两人翻身上马,一路往昌乐坊而去。
路上,孟桑将阿兰的事告知杜昉,最后才问了一句:“你与谢青章未曾见面,如何得了护我周全的命令?”
“莫非,”孟桑话语一顿,似有所悟,“是因着那块玉佩?”
杜昉的声音穿过寒风而来:“确实是因着玉佩!阿郎身上的物件很多,每一样都能当成信物,但意义不同。”
“那玉佩是阿郎周岁那日抓到的物件,随身携带二十余年。以此为信物,便是让我不惜一切代价护好拿着信物的人!”
风中,杜昉的声音有些破碎,但大部分都能听清。
孟桑单手拽着缰绳,留意着前方的人和马车,另一只搭在腿边的手静悄悄地探入怀中。
杜昉解释完了其中缘由,而孟桑听罢,默默地摩挲着玉佩上的纹路,并未对此多说什么。
接下来,两人都没有再开口,专心赶路。
从坊门进了昌乐坊,孟桑按着徐监丞所说的地址,一边分辨方位,一边询问这个里坊的住户,最终才寻到了一处屋舍。
那屋子外墙是用黄土夯实的,院门灰扑扑的,瞧着有些破败,与宣阳坊、务本坊的屋舍都不一样。
然而,这才是大多数长安百姓住的屋舍。
偌大的长安,抛开北边的皇城不谈,共有一百多个里坊。住在东边的身份贵重,住在西边的身家丰厚,而南边的大多里坊不仅住户少,环境也十分差,屋舍低矮破旧,一眼望去寻不着半分绿意。
孟桑与杜昉神色不变,翻身下马。
杜昉牵着马,自觉上前叫门。
喊了好几声,里头才有生出些动静,传出一道中年女人的嗓音。
“谁啊?”屋门被从内拉开,露出一位肤色蜡黄、塌鼻梁的中年妇人。
她一开门,先瞧见的是身着缺胯袍、身形高大的杜昉,立马露出讨好的笑来,语气谄媚:“郎君,大郎输了的银钱,都已经送去……”
说着,中年妇人扫见一旁身着胡服的孟桑,口中的话突然顿住,笑意收敛许多,站直了身子:“你们不是赌坊的人?”
闻言,杜昉与孟桑对视一眼,面上没有表露异样。
杜昉道明来意:“我们来寻冯小娘子。”
“来寻阿兰?”中年妇人脸上笑意全无,用一种复杂的视线将孟桑从头扫脚扫了几遍,嗓音尖利,“你就是我女儿拜的什么师父?姓孟?”
孟桑往前走了一步,缓声道:“不错,我是……”
话没说完,就被冯母直接打断:“还以为是什么久经庖厨的厨娘,原来不过是个脸都没张开的小娘子。”
“不到三个月,就将我家阿兰教唆成了白眼狼……”
冯母幽幽看了孟桑一眼,随后毫不留情地退回去,将门重重合上:“我没这个女儿,你们也不必再来!”
破旧屋门合上时,震落细细一片灰尘。
见此,孟桑心中的鼓敲得更急了,越发心慌。
她将缰绳扔给杜昉,快步上前,一边拍门,一边喊:“阿兰昨日归家,约好今日回国子监,如何就不见了?”
“阿兰究竟去哪儿了!”
拍了没几下,屋门再被从里拉开。
这时,站在里头的不仅是冯母,还有一男一女,应当是阿兰的兄长和嫂子。
冯大郎眼下泛着青黑,满面油光,眯着眼说话的样子,让人看了感到很不适。
“你就是阿兰拜的师父,那什么孟厨娘啊!”
他呵呵笑了两声,看孟桑的眼神像是在看金山银山,眼底俱是贪婪:“想要晓得阿兰的下落?成啊,写二十道食方子出来,我就把阿兰的下落告诉你!”
孟桑眯了下眼,立即反问:“当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