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奕在旁边静静看着,等冯嵩宇擦干净后,苗苗叫他:“哥哥,吃饭。”
指着袋子里的另一个没开封过的餐盒。
冯嵩宇冲妹妹笑了下,尽管她极大可能看不到这个笑容。
“晚点,哥哥先和人说几句。”
此时方才看向程奕,他叹了口气:“来,进房间跟你解释。”
他们进了里边的寝室,开灯,冯嵩宇合上门。
自冯嵩宇进门后,程奕始终一言不发,眼下两人独处,他才蓦然出声。
“你母亲和妹妹在这住了多长时间?”
冯嵩宇道:“我妈告诉你了?”
程奕眼神指向冯嵩宇睡的床位,“你床上有睡过的痕迹。”
“沙发上也有枕头和被子。”
冯嵩宇总不可能分|身,跑到两个地方同时睡觉。
“她们住多久了?”
“不到一星期。”冯嵩宇说:“我睡沙发,我妈带苗苗睡在床上。”
程奕点点头,又问:“为什么住在学校里。”
冯嵩宇表情复杂,见程奕回寝室后,便猜到他会发现,而且目前看来,也没有再隐瞒的必要,如实告知了。
过了几分钟,大致交代完后。
“苗苗病情结果已经出来了,双眼晶状体脱落,必须尽快进行手术。”冯嵩宇道:“手术安排在下周,她到时提前三天住院,我妈陪床照顾。”
从检验结果出来,到手术进行前三天的这段时间,冯嵩宇为了节省费用,没有在宾馆租房,而是将冯母和妹妹接到宿舍住;吃饭刷校内食堂,比买外面的饭便宜。
要不是手术费用太高,他爷爷奶奶生病,冯母自生育后身体一直病痛不断,全家只靠他父亲一个人收入支撑,尽管冯嵩宇这学期找了三四份家教,但那点收入对于家庭因意外疾病产生流水似的开销而言,不过杯水车薪。
否则,他何至于想要把母亲和妹妹接到宿舍住?
但冯嵩宇心想,这寝室也有程奕的一份,他事先没经得人同意,有些理亏。
但相信事出有因,程奕也会理解。
冯嵩宇看程奕脸色,低声说:“你最近都没住在寝室,我妈在外面租宾馆也要花钱,所以想着让她们在这暂时住两三天。”
程奕默默听完,道:“不行。”
冯嵩宇咽了口唾沫,“你什么意思?”
他把姿态放的这么低,任是个有同情心的人,都不会连这点举手之劳都不肯帮。
“意思是拒绝,我不同意。”程奕面不改色道。
作者有话说:
第83章
时间过得比想象中快,稍作耽搁,回到深云湾已临近十点。
将背包里的书一一摆到置物架上,裤兜里连续震动几下,程奕拿出手机。
看了眼。
——都是来自冯嵩宇的微信消息。
三条全是语音。
程奕即使不点开听,也能猜到内容会是什么。
没回,把手机搁到床头充电,捡起床尾长凳上的睡衣,进浴室洗澡。
打开花洒,水流携带潮湿升腾的热气一股脑涌出。
片刻后,镜面上凝结一层细小水珠,大理石瓷砖铺就的墙壁、地板被濡湿,深层纹理却如同经过水磨般更为突显。
氤氲雾气中,程奕任由温热的水淌过全身,打湿黑发、脸庞。
各种杂音被隔绝,耳边只听到水流声响。
他身心泛起一丝疲惫,还伴随着内心那股,说不出的轻微烦躁。
他感到荒唐。
世上有人坐拥厚禄,却贪得无厌,犹不满足,有人却为最基本的健康费尽心力,连治疗手续费的筹备都困难。
程奕不禁想到自己,他如今正值年轻,无病无灾,所以倒也过的悠闲自在,倘若哪天病痛突然袭身,孤身一人也没什么好担心。
他没有家人,没有牵挂。
他享受生活,爱情,却不热爱生活,也不愿意被婚姻束缚。
·
·
一个半小时前。
寝室内。
“九月份的时候,苗苗闹肠胃炎,我回去照顾她时,却发现她的双眼近视300度以上,当时在老家医院没检查出什么。”
“她年纪小,因为早产比同龄人发育得慢些,很多时候还不懂得怎么描述,后面情况越来越严重,眼睛不舒服时和我妈讲,她没太留心,只以为苗苗是说不习惯戴眼镜。”
冯嵩宇简单交代,“直到上个月,家里人发现她几乎完全看不清任何东西。”
“怎么会晶状体脱落?”
“先天性发育不足。”冯嵩宇回:“是早产导致的。”
程奕继续听着,“我们家那边医疗水平不行,没几所好医院,他们说苗苗才五岁,她的虹膜结构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成功率低,建议到省市医院找有经验的专业医生做。”
这一个月他跑前跑后,在学校和家里来回波折,全都是为了苗苗的病情。“我已经咨询过了,市内东大附属医院的眼科在这方面是权威,主治医师是校医学院的邓教授,我提前半个月预约到他的专家号,手术就安排在下周。”
“所以我想。”
冯嵩宇说明来意,神情恳切:“在苗苗住院前,让我妈她们在这宿舍暂住几天。”
“为什么?”
冯嵩宇错愕,怔愣一下。
程奕终于把疑惑问出口:“为什么要住在这里?”
“宿舍并不方便。”
床是单人的,苗苗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冯母带着她睡也会有些拥挤,而且床位在上铺;客厅空间有限,摆放的沙发不适合一个成年男性睡;门口不能自由进出,需要刷校园卡,整栋楼里住的都是男生……
从刚才短暂相处来看,冯母客气含蓄,苗苗是个乖巧懂事的可爱小姑娘,却意外遭遇这样的变故。程奕抱有同情,却无法理解这是在做什么。
冯嵩宇抿唇,没有立刻回答。
承认自己的短处,尤其是家境上的困难,总是需要勇气,羞耻心在作祟,令他感到挂不住颜面的窘迫。
程奕却仍在等他的回答。
最后,冯嵩宇自暴自弃般放弃隐瞒,“因为我想节省开支。”
“苗苗的手术费太高,我们现在还在借钱筹款。”
程奕显然意外。
他记得冯嵩宇曾提到过,父亲是某银行支行的副行长,在当地收入不算低,何至于女儿治病的钱拿不出?
冯嵩宇对此解释:“我半个月前挂的号,当时手术费已经准备好了。但我爸玩高杠杆,现在资金被套住,在股市里拿不出来。”
“……”
他自嘲地笑了下:“其实最算没有这件事,我家也差不多了。”
他爷爷奶奶退休后,全家就靠他爸一人撑着,原本当初冯母生育二胎前,也有一份稳定收入,家境不说大富大贵,但也平凡殷实,儿子考上国内顶尖学府,他们感到身边孤独,满怀期待养育女儿,却没想到这是整个家庭的转折点。
苗苗先天体弱,住院吃药打针是家常便饭的事,冯母为此只能辞去工作,她除了照顾孩子,还要看顾两位老人,加之自己高龄生产留下亏虚,身子精力大不如从前,每月滋补汤品中药没停过,但总不见好。
冯父肩头上的重担陡然加剧,两年间一下老了许多。冯嵩宇还是个学生,他清楚家里情况变了,当初考上研究生时,也在犹豫是尽快出来工作,还是留校读研。冯家父母不希望儿子浪费辛苦考取的名额,鼓励他继续读下去。
冯嵩宇在课余间隙,找了几份家教贴补家用,他在上大三后,从未动用家中一分钱。
但这不够,远远不够。
家庭需要开支的地方太多,除了提供冯嵩宇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外,房贷、车贷、保险……各项压在冯父一个人身上。
若苗苗是个健康的孩子,冯母没有因生产落下病根,那么他们还是日子过得简单幸福的一家人。
但偏偏不幸,事与愿违。
冯父迫于无奈,去投资高风险、高杠杆的理财产品,原以为自己作为专业人士,能赚取点利得,却不料本金被牢牢套住,连原先留给苗苗治病的手术费也栽在里头。
许多看似安稳而平凡的千万个家庭,只需一场病痛,足以击垮那层脆弱的幸福。
健康是上天赋予每个人最珍贵,也最容易忽视的礼物。
·
·
听到程奕的话,冯嵩宇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他下意识质问:“你什么意思?”
程奕直视他,字句清晰:“意思是,我拒绝。”
“我不同意她们住在这里。”
冯嵩宇的眼神登时变了。
他觉得程奕凉薄的语气无比陌生。
冯嵩宇为了筹集手术费,这几天忙得焦头烂额,医院那边是半个月前挂的专家号,如果不能在指定日期前补齐费用,那么手术将被取消,下次预约又不知要排到什么时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