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人文雅娴静,面容清秀中多了种不一样的味道,比之前漂亮许多。
老师还没来,同学们都在聊天、玩手机,大教室内空位不少,顾亦徐挑了个中间排的位置坐下,给好友郑丹蕙发了条消息,低头掏出手机的功夫,旁边就有人落座。
顾亦徐头还没抬起来,下意识抱歉一句:“不好意思,这里有人了。”
对方笑出一声气音。
“亦徐。”
男生笑容和煦,“好巧,你也选了这门选修课。”
叫她名字的是她同班同学,谭明言。两人间一直是不冷不淡,谈不上什么交情。因为顾亦徐每次来学校只是上课,课上完就走人,和班里同学相处时间甚少,关系不错的也只有郑丹蕙一个。
顾亦徐怔愣,不懂谭明言过来为何,随口说:“是啊,我在班群里看到说这门选修好过,老师给的分高。”
谭明言含笑道:“我也一样,师兄师姐们对这门课评价很好,都推荐选,考试不难分给得高,还可以提绩点,我们班同学都来了大半。”
他人长得不错,又高又帅,而且家境优渥,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当下年轻人喜爱的潮款名牌,笑起来阳光帅气,让人备生好感。
“你好像在班群里不怎么说话,都没见过你主动发言。”谭明言像是感到好奇。
“这个……”
顾亦徐想如何解释才好。
她对班群一直设置消息免打扰,无他,实在是有几个活跃分子太能聊了,随便扯几句就能盖个几百层楼。顾亦徐被烦得不行,开了免打扰后,除了偶尔点进去看群公告通知外,一般不会翻聊天记录,也没兴趣参加讨论。
“噢,我暑假在一家公司实习,上班时间不能玩手机,所以没空在班群说什么……”
谭明言勾唇一笑,“那我开学前给你发了好友申请,你没同意也没回复,原来是没时间看手机吗?”
“是么?”
顾亦徐不爱加陌生人微信,还真没注意。
“抱歉啊,我可能手滑点过了。”
她展开通讯录,“你的是哪一个,我现在加上。”
谭明言身体靠过来,手指在屏幕上滑动,选中其中一个点“添加”。
顾亦徐不太适应地往后退了下,屏幕上方刚好弹出新浮窗,谭明言扫了眼,手一抖,装作不经意点开。
备注“蕙蕙”的好友。
【别催啦】
【我马上到教学楼~】
下一刻,顾亦徐收回了手机。
“在给朋友发消息?”谭明言毫不避讳,“这个‘蕙蕙’,应该就是我们班的郑丹蕙?”
他的行为冒犯唐突,令顾亦徐微微不快。
她藏不住情绪,话里些微显露:“我在等她。你坐了她的位置。”
谭明言像是没听出来,又继续攀聊几句,顾亦徐半搭不理,谭明言这才识趣的走开。
后面好友冲他挤眉弄眼。
“怎么样,我就说她是很难追吧?”
谭明言耸耸肩,“她同意了我的好友申请。”
“真的?”男生有点惊讶,“那你们刚刚还说什么了。”
谭明言挑眉:“秘密。”
男生“切”了声,顿时失去兴趣,低笑嘲了句:“什么秘密,看人家都不想理你,多半没戏。”
谭明言有点挂不住脸,状若口吻轻松,“我和她还不熟,总要相处段时间吧。”
他们班上男生不少对顾亦徐有过好感,但她除了上课时间外,从来不参与到班级中,想进一步接近都难。
之前有人尝试过表白,但连话还没说出口,顾亦徐就抽身走人了,根本看不上对方。从那之后,许多人对顾亦徐的想法就散了。
但谭明言对自己有自信,他不信顾亦徐真这么高傲,谁也看不上。
谭明言冷冷瞥了眼旁边的男生。
只要给他点时间,他肯定把顾亦徐追到手。
第12章 、婚姻寿命
上课铃响,酷爱踩点,早到教室一秒都不行的郑丹蕙姗姗来迟,一分不差地同步迈进教室门。
郑丹蕙额头上一层细汗,最后几分钟跑得气喘吁吁,头发凌乱着一屁股坐到顾亦徐旁边,扒拉出课本摆桌上。
顾亦徐小小吃了一惊:“蕙蕙,你拿错书了。”
“啊?”
郑丹蕙擦汗,“怎么会。”
“经济法是周三的课。”顾亦徐指向黑板上正好投影出的讲义,“现在上的是风险管理。”
郑丹蕙脸颊热出红晕,红扑扑地,她反应过来一拍脑门:“我没记错课表!出门太着急没注意,随便抽了一本。”
“唉算了算了,先凑合着看你的。”郑丹蕙满不在乎,“反正第一节 课没啥知识点。”
选课系统还没有关闭,学生可以根据第一次上课体验,对感到不适合的课程进行更换老师重选或退课,直到第一周周末结束前教务系统才会最终确认选课情况。所以老师们一般不会在第一次课上讲重点,通常只是粗浅介绍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和概论。
教风险管理的老师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性,看着不年轻,但胜在气质儒雅修性,风度翩翩。
针对风险分析,他先是讲述了上世纪末风险管理失败的几个大型案例,如俄罗斯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继而转向普通人可能遇到的风险事件。
老师讲得很精彩,既有趣又深刻,课堂气氛被他轻易调动起来。
“同学们,有些生活中忽视的风险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老师拍掌发出声响,集中学生发散的注意力到身上,“能引起预计的预期寿命的损失原因千奇百怪,比如说——婚姻。”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是结婚使人活得更久,还是不结婚更长寿?”
一旦谈及非专业的问题,学生们顿时表现得一反常态,积极地不行。
课堂内一时密集讨论起来。
有人说结婚后双方彼此依赖支撑,能走得更远。
有的同学则觉得婚姻不完全美好,争执不休吵闹矛盾的家庭是自由的坟墓,只会消磨掉对未来的期待。
郑丹蕙的臂肘轻轻捅了下:“亦徐,你觉得是哪个能活得久?结婚还是不结婚?”
顾亦徐凭感觉:“结婚吧。”
“我看我爸妈相处就挺好的。”顾亦徐想了想,“我妈因为从小跟在家里老一辈的身边长大,他们那一代经历坎坷,见多识广的,所以我妈骨子里就比较好强,传统大男子主义震不住她,还好我爸随和平气,他俩性格互补,自从在一起后从没吵过架。”
“……”
郑丹蕙悻悻道:“问了等于白问。我差点忘了,你是坚定的‘结婚主义者’。”
这是她给顾亦徐定义的词。
不婚不等同于无爱。和不婚主义对婚姻制度的反抗不同,“结婚主义”是指纯粹相信婚姻是爱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经历的程序。
顾亦徐是坚定自己未来一定会结婚的,所以她对婚姻十分推崇。
郑丹蕙鼻腔里发出“哼”地一声。
顾亦徐推了她一下,笑盈盈说:“干嘛,你第一天认识我?”
“好了,大家安静下。”
老师抬手压下喧哗声,道:“哪位同学愿意分享看法?”
课堂内噤声,没人主动举手。
老师无奈,大学课堂就是这样,他只好随便点了个人。
“这位女生。”
郑丹蕙被隔空点到,“——我?”
老师微笑点头:“刚刚看你和旁边同学一直在讨论。说下你的看法,结婚还是不结婚?”
郑丹蕙爽快站起身,说:“那肯定是不结婚好,要是结婚能使人长寿,活得久有好处的只是男性,女的结婚后工作家庭两头跑,累都累死了。”
甫一出口,同学都笑成一团,尤其是班上的女生:“郑丹蕙,还是你敢讲哈哈哈。”
“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
“太赞同了。结婚只有一方长寿,不结婚双方都长寿。”
男生们则有点尴尬。
老师让郑丹蕙坐下,卖了个关子:“很有想法,也不无道理。但数据显示是这样的么?”
投影的幻灯片切到下一张,赫然是份统计结果。
图表显示,不结婚的男性预期寿命期望值会比结婚的减少3500天,女性减少1600天。
对于这个结果,男女生都有些哗然。
“出乎意料是吗?但大数定律证明,不结婚对于男性和女性都是损害生命的行为,而男性寿命缺失竟然达到女性的两倍以上。”
“足以说明,男性对婚姻的需求远比女性迫切。”
“所以男同学们主动追求爱情不只是出于感性荷尔蒙的冲动——”
风险管理的老师颇有风度开了个玩笑:“你们会比女同学更积极寻找伴侣,从理性风险分析的角度同样成立——在恋爱关系中占主动地位,其实是为了保障生命的安全,拥有更长的寿命。”
.
.
下课后,顾亦徐二人一起去饭堂吃饭。
她们相识在大一开学,新生军训一个月,顾亦徐当时还住在学校的四人寝室。
四个女生都是很好相处的性格,第一天彼此认识后,开始介绍各自的姓名、班级。顾亦徐和郑丹蕙同班,其余两人被分到另一个班级,于是她俩很自然的走到一块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