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理怔愣片刻,隐约才记起有这回事。
随即,他忍不住笑出声,拍了拍程奕的肩头,“你小子行啊。”
前几日,周赞元直接找上他,言语之间颇为客气有礼,说明这位学生的来意。
李经理听完,暗暗吃惊。
东华大学的周赞元教授作为国内顶尖学者,兼顾氏集团独立董事,地位非同一般。依周教授对这位得意门生的关照推崇,他不得不对这年轻人格外重视几分。
既然对方有心找上他,李经理乐意卖个人情,将程奕留在身边了。
他对程奕了解不深,一开始只觉得一个大男人生得跟花架子似的招眼,不由啧啧称奇。
然而几天共事下来,除了话少、有点孤高范儿之外,挑不出别的毛病。矜傲和谦逊,都在程奕身上聚集了,但凡交代个什么,半点岔子都不会出错,十分的事要求办七|八分足已,他却随手能做到十二分封顶。
再一联想对方的年纪……
怎么说呢。
李经理心道:确实有傲气的资本。
.
笔记本底下压着一张分析结果。
程奕甚至无需拿出来对比对照,就知道它和顾亦徐那份高度重合。
重合的部分本身很好解释:商业地产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同质化趋势明显,设计同质化也不能避免,可供提供分析的大角度无非只有那几个。
但他自昨天开始收集了近一整天资料和知识,从零开始,独立自主总结出来的结果,而面前这个女孩只花了不到三个小时。
要么是对方比他更有头脑、更聪明。
或者是——
.
下午三点。
消防楼梯间有两层消防门过渡,隔音效果尚佳,是工作人员偏爱接听私人电话的场所。
程奕推开消防门时,隐约听到有人声。
几米外第二扇防火门上,一小块视窗玻璃印出个人影。
顾亦徐背靠在消防门,正打着电话,丝毫不知背后走近一个人影。
隔着门缝,声音听不太清晰。
“……我给你发一份资料,看后做个分析,要求已经发给你了,最好在四点半前把结果发给我。”
电话的对面试图推托。
显然那人不吃这一套,语调凌然抬高:“我不管,你必须先把我的事放首位。”
女孩轻声威胁:“不准告诉我爸。”
—
会议解散后,张晴心情爽利,连带看顾亦徐也有几分顺眼,把人叫到跟前叮嘱了些事项,随后便放顾亦徐下班走人了。
晚上七点多,顾氏夫妇刚吃完晚饭不久,在客厅里吹着空调看晚间新闻联播。
液晶电视上正在播报的是条最新讯息:某国因政局动荡引发了一起恶意谋害的枪击事件。
视频中闹市区一片狼藉,十几分钟前,这个街头遭遇蓄意袭击,伤情最严重的路人当场不治身亡,商铺的橱窗玻璃碎了满地,地面、墙壁的涂鸦上还流淌着受害人的血迹;警戒线外,一位驻外记者面对摄影机,语调平稳地简明解说现场情况。
那名镜头前黑发黑眸的中国记者,约莫最多二十出头,却在枪击现场冷静地不似真人。
顾母细细观摩片刻,不禁感慨:“好年轻的记者,瞧着比亦徐大不了几岁,竟敢跑到这么危险的地方工作。”
顾父刚要接话,玄关处忽然一阵声响,有人开门进屋。
顾亦徐没提前发个消息,临时回家一趟,顾氏夫妇都有些讶异。自打顾亦徐上大学起,就搬去了学校附近的房子住,平常一般遇上周末和节假日才回家,今年暑假更是一直住在外头。
顾亦徐一进门放包换鞋,不停给自己扇风。
这天气太热了,从门口沿着雨亭这一段路,走到人快中暑。
母亲顾不上看新闻了,起身拿了条汗巾,给她擦汗。
亦徐接过坐在沙发上,顾父倒了温水,她一口气喝了半杯。
室内空调开得不太,只有二十六度,但对刚从外面太阳即使落下,地表温度依然高达三十多度下走了几百米的顾亦徐而言简直凉爽无比。
“怎么今天突然回家,也不告诉妈妈一声。”
“想回就回了。”
顾亦徐咬着杯沿,含糊说道:不想吃外面的饭了,吃腻了。”
母亲指尖戳了下女儿的脑袋,“你自找的。早让在家里住,好吃好喝地照顾着不要,偏偏一个人在外头凑合着过活。”
顾庆民瞥了眼客厅的钟:“现在七点半不到,这么早下班?”
东华大道到珠山车程至少一小时起步,公司上班时间朝九晚六,加上市区高峰期堵车,到家怎么也得接近八点,现在却七点半不到。
顾亦徐喝完杯子里剩下的水,“提前下班了。”
顾父将信将疑。
语气陡然严肃起来:“你该不会迟到早退了吧?”
“我哪敢。”
顾亦徐底气十足,“是李经理同意我提前下班的。”
内心忍不住腹诽:即便如此,这实习工作也毫无意义,有她没她都一样。
顾父冷哼:“这还差不多。”
母亲关心亦徐的日常,“上班感觉怎么样?领导好不好说话,和同事们相处融洽么。”
顾亦徐正要开口,顾父记着早上睡懒觉迟到那档子,“嗤”地一笑,和顾母说:“你女儿今天肯定少不了挨骂。”
顾母微挑眉,意外地看向丈夫。
顾父则一副看好戏地样子瞅着顾亦徐。
顾亦徐顿时微窘。
她不明白,为什么在公司时张晴是这样,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做不出丝毫成绩。回到家里,爸爸还等着看她笑话。
虽说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啥上进心,没斗志,不够突出优异。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徘徊在中上游水平,高三时挑灯夜读一年,堪堪才过了重本线,留在本市内就读一所平平无奇的大学。
而在同一年暑假,品貌出众的堂姐顾箐,那位被家里长辈时刻挂在嘴边的骄傲,从普林斯顿顺利毕业,进入集团投资部就职。
在顾家小辈中,学历不处于首要位置,但拥有更高的学历,本身足以承认一个人的优秀。
不幸的是,世界上生来自带满分答卷的外挂堂姐只是少数人,平庸是芸芸众生的常态,顾亦徐就是其中一员。
但显然,顾氏夫妇不太能接受自己的独生女儿是个普通人。
他们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对孩子寄予深厚希望,并正在致力着手开始培养。
顾庆民没让女儿空降总部,自是有一番考虑。他今年不到五十岁,正值壮年,由于一直注重保养和健身,身体状态健康年轻,他有的是时间将亦徐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这个开发项目就是很好的尝试机会。
“商业中心+住宅”模式日益成为主流,集团也想趁机分块蛋糕,将在建设通过新市区的地铁线旁,那块拍卖所得的地皮用于商业地产开发。
项目可行性早由专业团队经过实体考察多番确认,建设完成后几乎稳赚不赔。话虽如此,任何投资项目都有风险,总部很重视这一地产开发,所以特意将策划部门的人员独立出一部分,成立一个项目公司,专门落实方案细则。
只要发展前景良好,后续资金也会一并源源不断投入。
这个分立出来的项目公司人员不多,但个个业务能力成熟,几个小领导也是骨干精英——
顾庆民把顾亦徐放到这里实习,希望她多少能从中学到点东西,至少该有所收获。
奈何令人失望的是,顾亦徐上班如点卯,除了端茶倒水手脚变得更麻溜外,啥都没学到。
“爸爸少看不起人,我今天被李经理和张姐、赵主管他们夸奖了好不好。”
“哦?”顾父这回也意外了。
“下午有个讨论设计方案的会议,张姐派我上去讲。他们听完后都说我讲得很好,还有改进的地步,但第一次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徐苓君听了很高兴,“这样就好,领导欣赏你是好事,说明你肯用功、有能力,但不许骄傲。”
“好了,先不说那些。”
徐苓君温声道:“还没吃晚饭吧,饿不饿?”
顾亦徐嘟囔:“早饿了。”
顾母失笑:果然还是个孩子。
“来,妈妈给你做饭,想吃什么?昨天你婶婶送了上好的花胶来,炖煮了一些很烂很好吃。”
大热天的,一听肉啊胶啊的就没胃口。
“不想吃那些,就下碗面条好了,晚上不能吃太多。”
顾父呵斥:“年纪轻轻的,不好好吃饭像什么话?我看你够瘦了,再减骨头都要出来。”
顾亦徐抗议:“我天天吃那些高油脂高热量的外卖,不控制饮食等开学不知道胖成啥样。”
“不要总图身体苗条,学人节食。身体健康最重要,你以后年纪大了就知道错。”
顾亦徐全当耳旁风。她这喝水都能胖的易胖体质,跟她爸这中年男人无法沟通。
厨房里阿姨在切水果,她早听到顾亦徐的声音,“一一回来晚了,你爸爸妈妈早都吃完收摊咯。”
顾亦徐笑盈盈道:“阿姨,我想吃你做的腌面。”
“好呀,你要等会儿,我去冰箱拿点出来。”
“要多加葱花香菜,还有芹菜,不要炸蒜末。”
“欸好我知道,你不喜欢苦的。”
阿姨主动张罗着,把刚切好的水果端到餐桌上,顺带将顾母支了出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