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半年来,老爷子每次和秦老爷子或者杨老爷子通电话,都在炫耀自己的小孙女多么多么有天赋,做菜一学就会什么的。
秦老爷子和杨老爷子自然也是有徒弟的。
听到姜老爷子三天两头的这么炫耀,对姜妤好奇的同时,攀比心就冒出来了。
这不,正好每年年后就是名厨挑战赛,两个老顽童就用言语挤兑着姜老爷子,让姜老爷子派姜妤出来参加比赛。
结果嘛,老爷子自然是入坑了。
“小妤儿,你可一定要给爷爷争口气!要不然爷爷在那两个老家伙面前丢人可丢大了!”姜老爷子眼巴巴的看着姜妤。
姜妤:……这个也不是想争气就能争气的呀!
不过……自家爷爷答应下来的,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我知道了,我会去参加比赛的。爷爷,为了不给您丢面子,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您得帮我!”
姜老爷子听到姜妤答应参加比赛就已经高兴的不行了,闻言立马答应,“放心,爷爷这段时间把店都关了,一定把所有的心得倾囊相授!”
“要关店啊……”姜妤能想象出来,等店里的那群食客们知道老爷子要关店至少半个月之后脸上的表情,“店里的常客们估计又要暴动了。”
老爷子闻言脸上一僵,想起了前几天他手扭了不能开店的时候,一群食客们围住自己的时候脸上“可怕”的表情。
到底不忍心,指了指冯旭,“那还是把店开着,这段时间只卖卤味,我只需要每天抽点时间做卤水就可以了。卤味嘛,就让小旭去卖!”
一旁一句话没说过的冯旭傻乎乎的抬起头,伸手指着自己的鼻尖,“我?!”
第84章 回娘家
老爷子说话算话,大年初一就开始教姜妤做菜。不像是之前每天下午抽空教上一会儿,这次是全天候的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教!
食客们果然在知道老爷子在春节后好长一段时间都不开店之后,差点就找到姜家门口来了。等到知道店还是开的,只不过卖的是卤味,想着过年的时候买点卤味回家还能添个菜,也就勉勉强强糊弄过去了。
“下刀要利索,不要犹豫!经过反复练习之后,对于什么食材该如何下刀,你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个火还不够大!”
“爆炒讲究的就是火要大,只在锅里稍微翻炒一会儿就能出锅。”
“还有还有,因为时间有点紧摆盘雕花肯定是来不及学了,但是至少菜出锅的时候有意识的还是要摆的好看一点!”
躲在厨房门口的姜爸和姜妈看着平时最疼爱姜妤的老爷子变得如此严肃,想要说话的嘴又赶紧闭上了。
他爸,你去跟老爷子说!姜妈用眼神示意姜爸出面。
姜爸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压低了声音,“老婆,你看这会儿咱爸和小妤儿正忙着,要不然咱们等会儿再说吧?”
然后姜爸就感觉到了腰间的一抹剧痛——姜妈拧人的功夫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
“等会儿说,等会儿说!再等等这个年就要过去了!”姜妈道,“而且老爷子虽然说要训练咱们小妤儿参加比赛,可总得有个假期让孩子休息一下吧!”
“而且这大年初二回娘家,那是传统!咱们总不能撇下小妤儿,就带着小明回我娘家吧?”
春节过后,就是走亲戚的日子。
一般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当年姜奶奶还在世的时候,这大年初二就是她带着儿子儿媳妇回娘家的日子。那个时候,姜奶奶带着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怀里抱着大孙子大孙女,可有面子了!
姜奶奶前些年去世之后,她的亲大哥也去世了,倒是有个关系不大好的亲妹妹但是两家之间也没啥联系,所以跟奶奶那边的亲戚就越发的远了。
原本姜奶奶那边的亲戚联系的少了,老爷子就把原来年初三儿媳妇们回娘家的日子挪到了年初二,也不拘什么时候回来,多呆几天也没啥事儿。
这不。
这都是大年初二的上午十点了,姜妈想着怎么跟老爷子提一下,要带着姜妤回娘家的事儿。
只不过这会儿看到老爷子和姜妤一个教的认真一个学的认真,不知道怎么开口。
不过夫妻俩没有发现的是。
老爷子和姜妤早就发现他们了。
姜妤是手上有活儿不能停,想着等告一段落再跟自家爸妈打招呼。
老爷子嘛,是忽然恶趣味的想知道姜爸和姜妈会在厨房门口等多久才主动开口。
只不过没有想到,这夫妻俩还真的就你推我我推你的,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没办法。
老爷子估摸着再这样下去都要等到下午了,主动走了过去。
“行了,等小妤儿把那些土豆都切完了,你们就走吧!”
“不过——”
“你们其他人呆几天我不管,小妤儿明天必须回来!要不然进度赶不上了!”
姜妈立马从门后冒出来,连连点头,“爸您放心,我们原本也只打算今天去明天回,绝对不会耽误小妤儿学做菜的!”
看了看姜妤面前的案板上,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原本十多个的土豆就消失了三个。
知道以闺女现在的水平,十几个土豆很快就能搞定,姜妈立马拉着姜爸,“小妤儿,你等会儿完事了就下楼来找我们,我们在车里等你啊!”
说完就拉着姜爸准备再喊上姜明,一起去搬准备回娘家带的礼物。
姜妤应了一声“好的”,继续专注于手上的土豆。
二叔、三叔还有姜妤他们家这一天都要走亲戚。
原本考虑到不能放老爷子一个人在家,往年他们都是隔开时间走亲戚的。
只不过今年姜静喜一家来了,正好可以陪着老爷子,他们也就不用顾及时间问题了。
一家四口坐上了车子,姜爸负责开车。
“有段时间没回去了,也不知道你们外婆怎么样了。”姜妈感慨着。
姜妈的娘家在隔壁三木市,从姜妤他们家开到外婆家,走高速公路的话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
姜妤的外公前两年已经去世了,现在外婆跟着舅舅一家住。
姜妈虽然隔几天就会给外婆打电话问问她过的怎么样,外婆也一直说自己过得很好。但是姜妈还是会担心舅妈对外婆不好。
姜妤和姜明对视了一眼。
“妈,你就别瞎担心了!外婆不是都有打电话跟你说了过的很好嘛!前段时间天气冷了有点小感冒,吃了你专门寄过去的药,现在也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姜明开口道。
“是啊妈,舅妈或许和外婆不对付,但是不是还有舅舅嘛!舅舅肯定不会让自己的亲妈过的不好的。”姜妤也接着说道。
姜妈哼了一声,“你们舅舅啊……就是个耙耳朵!”
姜妤喝姜明再次无奈的对视了一眼。
果然,无论说了多少次都没什么用呢……
其实从姜爸到姜明再到姜妤,都觉得姜妈对于她娘家,特别是外婆,有些关心过度了。
主要原因就在于,姜妈一直觉得,外婆脾气太好太容易被欺负,舅妈又是个爱斤斤计较的,怕外婆会被舅妈欺负。
照姜爸他们得看法,就是姜妈有点关心过度了。
确实,外婆是姜妈的亲妈,关心她这没有错。
但是三天两头打电话文外婆过的好不好,这不是摆明了怀疑舅舅他们家照顾不好外婆嘛!
从这点上,舅妈和姜妈相互之间看不顺眼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不过姜妤觉得这件事情其实外婆需要负很大的责任。
诚然,姜妤的外婆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但是也是个相当“厉害”的老太太。
虽然说每次和姜妈通电话都说自己过的很好,舅舅舅妈都对她很好,但是很多事情都会被她“不经意”之间透露出来。
比如说……前段时间感冒的事情。
老太太感冒了,难道舅舅舅妈不会帮着买感冒药,非要姜妈买了药寄过去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老太太需要的,就是一个姜妈关心她的态度。
在电话里咳嗽几声,说几句这几天比较冷但是舅妈不让她开空调之类的,很容易就能让姜妈把怒气对准舅舅舅妈。
之前为了这件事,姜妈还专门打电话骂了舅舅一顿。
姜妤和姜明也劝过姜妈,这件事应该让舅舅自己来协调解决,而不是她一直强出头——但是姜妈从来都是不听的。
姜妤和姜明还跟姜爸吐槽过,记忆中外婆不是这样挑事的人,怎么老了老了就喜欢闹出点事情来?
对此,姜爸的解释是,外公去世之后,舅舅舅妈每天都需要工作,家里的孩子也出去上学了,外婆一个人在家里……太寂寞了。
到底也是亲妈,姜妈愿意照顾着,他们也就陪着她照顾着了。
你说姜妈这么强势不怕和舅舅家闹翻?
姜妈是不怕的。
舅舅舅妈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平时还会务农,在村里算是经济状况比较好的。但是和姜家一比,还差的远!
前头也说了,舅妈是个抠门的。她不光对其他人抠门,对自己也相当的扣!除了她的儿子,钱花在谁身上她都舍不得。
而姜妤的舅舅,也确实像姜妈说的那样,是个耙耳朵。他怕老婆,也怕姜妈这个姐姐,遇到什么事情道歉倒是挺迅速的,但是没多久就会故态萌发。
作为出嫁的女儿,其实外公外婆平时的医药费都是由姜妤他们家负责的。
余外公去世之前生病住院,医药费也是姜妤家出了大头。
余外婆有糖尿病,需要一直吃药,都是姜妤家出的钱。
所以即便是为了让家里少出一笔钱,舅舅舅妈也绝对不会和姜妈撕破脸的。
一路上听着姜妈细数着给外婆带了什么东西,“羽绒服、营养粉、糕点、棉鞋……”
姜妤慢慢的、慢慢的合上眼睛睡着了。
等到一觉睡醒的时候。
舅舅家马上就要到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