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男子说话时,袁一往桌上瞥了眼,只见几盘小菜炒得鲜亮诱人,卖相极佳,甚至,就连那两碗米饭都是颗颗饱满,粒粒晶莹。
他不由得暗暗的咽了咽口水,向男子道:“我真是有些饿了!不如这样,你店还剩什么食材,就用那些食材随便炒几个菜,就行了!”
“这个嘛”
见男子一脸犹豫,袁一又使出“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招数,从钱袋里拿出一锭银子:“我知道这很麻烦,这银子就当额外的补偿。”
男子像是个实诚人,只见他连忙推辞道:“这不成!其实,我不给客官做这顿饭,不是怕麻烦,而是,有些特殊的原因。”
见状,袁一又从钱袋里拿出一锭银子:“这样就能情有可原吧?”
男子连忙摆手:“客官,您真误会了!哎我就实话跟您说了吧!这是小店营业的最后一日,明日小店就结业了。”
说着,他往桌上指了指,道:“后面厨房剩的食材,全都在桌上了。这铺子,明日就到租期了,我和内人本打算今晚吃过这顿饭,再收拾下,明天就回家乡了。没想到,客官这么凑巧来光顾小店。真是不好意思!”
听到这话,袁一也不好再强忍所难,只好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不麻烦了。”
正当他迈开步子,准备离开时,又感到有些惋惜道:“虽然,我没有试过你的手艺,可看你桌上的这几道菜,色泽美观,香味诱人。色香味俱全便是美食的要义,而论三者的重要程度来说,色为首,香次之,味最后。因此,我大概可以肯定,店家的厨艺应该很出色。为何要结业呢?”
男子长长叹了口气:“厨艺好有什么用,生意不好,店铺维持不下去,还不是照样关门!我也不瞒客官,我也不想结业,可自开张以来,生意实在寡淡,已经没钱交下一期的租金,而且,连买食材,维持店铺正常营业的银子都不够了。实在是山穷水尽,不得不结业。”
袁一点点头,陷入了一阵沉思。
这时,桌旁的年轻妇人,见袁一这位客人,如此欣赏自己丈夫的厨艺,又为自家小馆的结业感到惋惜。妇人心中很是感动,这妇人也是极为贤惠之人,因而,便起身请这位客人一起入座吃饭。
见此,袁一几乎没有推辞,便上前来到桌边坐下。妇人热情地给袁一盛上一碗米饭,递上一双筷子。
袁一道了声谢,便拿起筷子。他见桌上有一盘炝炒肉片,一盘瓦块鱼,一盘清炒藕片,一小蝶醋芹,一大碗酸菜豆腐鲜汤。虽然,桌上的都是些家常小菜,可每道菜都透露着诱人之感。
只见桌上的这道炝炒肉片,颜色红亮可人,盘中的每块肉都被切得厚薄均匀,肥瘦搭配适中,最为难得的是每片肉上都连着些许肉皮,因而,这肉入口软嫩中带着些许嚼劲,口感极佳。
这道炝炒肉片的配菜是一种红色蔬果,被切成了菱形的小片点缀在肉片中,使得炝锅肉片的菜色更加诱人。
袁一觉得这种红色蔬果并不多见,因而,他便夹来一块放到嘴中,细嚼之下,觉得这蔬果辣中带甜,味道很是独特,便问男子道:“这蔬果味道挺不错,可不像平常能吃到的东西,这叫什么?”
男子道:“没错。这种蔬果因为口味接近于花椒,所以,就被称为椒果。这种椒果来自一个名叫奇穆的藩国,据说,奇穆距离大唐路途遥远,而这种椒果通过丝绸之路辗转了数个国家后,方才流入大唐,因而,十分少有。
“这种果实鲜红饱满,进入大唐之后,几乎都被当作了观赏植物,至于,用它来做菜,恐怕长安,乃至整个大唐,就只有我这家小店,做了这吃螃蟹的第一人。”
袁一笑了笑:“那我还真是口福不浅!”
说罢,他又夹起藕片尝了尝,只觉甘甜清脆之余,恰到好处的葱花香味萦绕在舌尖,真是异常可口。
还有,腌制的醋芹,只见其颜色透爽,微酸中带着一些甜味,入口无比爽脆,简直宁人胃口大增。
吃到最后,袁一虽然已经有十分饱,可还是忍不住盛了碗酸菜豆腐汤,汤一入口,只见汤汁鲜中带酸,其中的豆腐嫩滑入味,不夸张的说,这汤的味道比起那些昂贵的鲍参翅肚,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263章 藏香小馆
这顿饭吃下了,袁一的感受只两个字“哇!哦!”别小瞧这两个字,这可是食客对菜品最高的赞誉。
因为,人在享用食物时,判别标准只有好吃和不好吃两种。遇到难吃的食物,可以很直观的挑出其中的毛病,譬如“咸了”“辣了”“酸了”之类。
遇到好吃的食物,就会点点头,向主人夸赞几句。可要是遇到惊艳的食物,心中的任何修饰词都会暂时消失,而取而代之的就是用“哇!哦!”来代表心中的惊艳和惊喜之情。
正因这顿饭着实惊艳了袁一,所以,他决心,要让这位店家将小馆继续经营下去。可是,他和店家素不相识,若直接给银子资助小馆,店家不一定会收。如此,他便想着用委婉的方式,让店家收下自己的银子。
有了这番心思,袁一放下碗筷,对男子道:“店家啊,你这厨艺简直是太妙了!你这几道菜,简直远胜于长安城的醉卧居。”
男子满脸不好意思道:“客官,真是折煞我了!我这就快结业的小馆,怎么能够跟名满天下的醉卧居比!”
听到这番话,一旁的年轻妇人,不乐意道:“当家的啊,就别谦虚了!一看这位客官的打扮就知道,他是富贵人家,他肯定是去过醉卧居,才会这么说。我看那醉卧居位置正好在东市,光顾的都是有面的达官显贵,这名气自然就大了。至于,里面的菜色,也不见得有多好!”
袁一竖起大拇指:“老板娘说的可是大实话。”
年轻妇人得意一笑,夸奖起自己的丈夫:“不瞒客官,我家公公是名震一方的大厨,我这当家的厨艺也是尽得我公公的真传!客官别看我当家的年纪轻轻,可在我们家乡名声可响着呢!”
说到这儿,妇人突然满脸落寞,长长叹了口气:“我们夫妻就是听信了那句‘水往低处流,人望高处走’的鬼话,才会不知天高地厚地跑来帝都长安,本想要一展身手,可现在,只能失望而归了!”
听到这话,袁一问道:“你们这小馆是几时开的?”
店家答道:“去年。到现在,就快满一年了。”
袁一点点头,想了片刻道:“店家的厨艺这么好,有没有想过收徒传授厨艺?”
听他突然说到这话题上,店家心里也有些明白,便道:“以前是有想过,可现在,小店都要结业了。这徒弟恐怕是收不了。”
袁一笑了笑:“店家的厨艺这么好,传授厨艺当然需要重金才行,如此一来,资金不就有了,小馆可以继续经营。岂不是两全其美?”
店家面露犹豫道:“这个嘛其实,我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结业,我怕弄来一笔银子,把它搭进去,又给赔了,结果还是一样。到时,我又要再下一次决心。”
见店家已是心灰意冷,袁一鼓励道:“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说不准,你这小馆再做一段时日,生意会慢慢好起来。”
店家长长叹了口气:“刚开始,我也是这么想。可我这小馆都在这条街上,开了差不多一年,可生意还是不见起色。酒香,我倒是有自信,可这巷子究竟有多深,我心中还真是没底!客官的好意,我就心领了,至于,收徒弟的事,还是算了吧!”
年轻妇人很是聪慧,听到袁一的种种建议,就知道遇到了贵人。
可这时,她见自己的丈夫竟然如此不留余地的拒绝了袁一的好意,她心里一着急,便接下话头:“当家的,这位客官也是一番好意,什么都没问清楚,怎么就这样拒绝人家呢?”
如此,一番圆场的话后,妇人便向袁一问道:“不知道客官的哪位朋友,想要学习厨艺?”
袁一笑了笑:“你们看我,成吗?”
听到这番回答,夫妻俩都吃了一惊,他们互看了眼,而后,妇人开口问道:“客官身在富贵人家,这一日三餐应该不用自己亲自动手。莫非,客官想学厨艺,自己开店?”
袁一摇摇头:“之前,我经历过一些事情,深感厨艺傍身的重要性。所以,我一直想要弥补遗憾。”
妇人见袁一眉宇间难掩伤感,可语气很是真诚,觉得,他这应该是真心之言。如此,她便与自己的丈夫商量道:“当家的,既然,客官如此欣赏你的厨艺,又真心想跟你学艺,你看这事成吗?”
店家低头沉思了片刻后,摆出一副极为严肃的表情道:“如果你真心想学,我可以教你。不过,我得告诉你,厨艺是一门很苦很累,需要极大的耐心,又极为耗时的手艺。如果你真要学,就需要充足的时间,不能凭喜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些你都能做到吗?”
袁一点了点头:“能做到。时间,耐心我都有,至于苦和累,我跟他们的交情可比任何人都多。”
店家笑了笑:“你有这番决心,那我随时都可以教你。对了,我们都聊了这么久,还没互通过姓名。我叫王远。”说着,他指了指一旁的年轻妇人,介绍道:“内人姓孟,单名一个琴字。”
袁一心语:“我若以真实姓名与他们相交,日后,恐怕会有所不便。不如,先用化名吧!”
有了这番心思,袁一便想胡诌一个名字,可一时半会又想不出好名字,情急之下便信口道:“在下姓高,名二。”
听到这颇有些古怪的名字,夫妻二人异口同声道:“高二?”
袁一索性将错就错,点头道:“我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就叫高二。我一直觉得,我这个名字取得有些仓促,随便。”
孟琴摇了摇头道:“你这名字,说一遍就能让你记住,这不挺好吗?”
袁一笑着点了点头。
袁一以学艺为名,将身上的银子都给了夫妻俩。而夫妻俩也明白袁一的心意,也知道他不缺银子,因此,便很干脆的收下了银子。
袁一与他们约定好学艺的日子后,便起身告辞。夫妻俩出于客气,便将他送到门外。
正当袁一走到店外台阶下时,无意间瞥见小馆竟没有悬挂招牌,细问之下,才知道,夫妻俩初来长安时,手头并不宽裕,等租下店铺,添置好开店所需之物后,手头的银子更是所剩无几,所以,就没有去做招牌。
本是打算等店铺经营起来,赚了银子,再做块好些的招牌,可没想到,招牌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有着落。
听他们说完,袁一心想,索性帮人帮到底。于是,便道:“正好,我认识一位给店铺制作招牌的朋友,他欠我一个人情,不如,我就借花献佛,让他给你们做块上好的招牌,如何?”
听到有这样的好事,夫妻俩自然是满口答应:“那真是太感谢了!”
“既然要做招牌,小馆的名字想好了没有?”
夫妻俩互看了眼,低头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个好名字,便求助袁一道:“我们俩没读过什么书,实在想不出一个既响亮,又漂亮的名字。你身在富贵人家,应该满腹诗书,不如你帮我们这间小馆取个好名字吧!”
袁一笑道解释道:“其实,我出生在农家,后来,白手起来,现在也算薄有些产业。我自幼习武,诗书还真没读几句。不过,说到起名,那可是我的强项。若你们信得过,我可以试一试。”
见夫妻俩连声说信得过,袁一便低头冥思了片刻,而后,脸上露出一抹微笑,道:“我始终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有时,巷子越深越能检验酒香的醇厚,酿酒人的耐心,往往这样的酒,一经发现必将客似云来!所以,这间小馆,不如就叫藏香小馆,取深巷藏香之意,如何?”
夫妻俩齐声称妙,如此,招牌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
从小馆回郡王府的路上,袁一感觉原本苦闷的心情,骤然间减轻了不少,或许是那顿极为可口的饭菜,或许是帮助了那对年轻夫妻,又或许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弥补遗憾。
总而言之,他觉得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似乎轻了不少,他不用再茫然地过日子,因为,他又找到了需要为之努力的目标。
袁一回到郡王府,刚一进门,就看丁管事和梅仁像是很焦急地在门边踱步,见他一进来,俩人就迈着快步围了上来。
这时,丁管事弓着身子,凑到袁一耳边,低声道:“郡王,您出去的这段时间,府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小人需要跟您禀报一下。”
听到这话,袁一打量眼丁管事,又看了看梅仁,只见他们皆是一脸急色,见此,他眉心紧皱道:“发生什么事?”
丁管事的声音压得更低了:“雅书姑娘,在您房里上吊”
第264章 解铃之人
听到这儿,袁一心中大惊:“什么?!她怎么就这么傻呢!人怎么样了?”
丁管事道了声“佛”而后,回话道:“幸好,正院的丫鬟急时发现,把她给救了下来。现在,府中的大夫已经给她看过,身体倒是没有什么大碍,可情绪极为不稳定。小人特意多支了两个机灵的丫鬟到她院里,这几日,就让丫鬟贴身守着她。”
说着,他停顿了片刻,继续道:“怎么说雅书姑娘也是从宫里赐来郡王府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郡王也不好交差。等雅书姑娘情绪稍微好些,郡王还是去她院里看看,劝慰她几句吧!”
他点点头:“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这一回府就听到这样的消息,他原本稍稍放松的心情,又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他开始意识到,那十二美人终究不是物品,而是活生生的人,可以让她们做一时的摆设,她们又怎么甘心做一辈子的摆设?
他急需要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既能让他眼不见为净,又能把这些女子安置好。可天底下的事有利必有害,哪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样想着,他不由得长长叹了口气。
这时,一旁的梅仁见他如此,便出言安慰道:“袁哥,你也别太过自责。雅书姑娘人没事就好,没有人希望发生那样的事。”
他又长长叹了口气,望了眼暗沉的天幕,颇有些不满道:“老天,我知道,你就是不想让我好过!我就奉陪到底!”
梅仁冷不丁道:“怨天尤人,向来都是我的爱好,现在,我把这瘾戒了。你倒染上了。”
听到这话颇有几分劝慰意味的玩笑话,袁一哭笑不得:“是啊!我怎么染上了这毛病。照理,我已经被老天玩得半身不遂,就算他再出手,我也不应该有任何感觉了。”
听到他还能自嘲,梅仁知道他应该还好,于是,便问起他和雅书的事情:“说起来,今天,你跟雅书姑娘究竟发生什么事,她怎么会干出那样的傻事?”
这时,他们刚好走到一处寂静的池塘边,听到问话,袁一停下脚步,他看着满池被冬风折腾得残败不堪的枯荷。
他沉默许多后,方才开口道:“这事我还真说不出口。不管怎样,今天会发生这样的事,都怪我一直忽视问题的存在,不肯为她们花哪怕一点心思,着手解决问题。直到今天,问题突然爆发,有人受到伤害,我才意识到,她们都是些可怜的弱女子,我把对武后的怨气都施加在她们身上,我的冷漠,隔离对她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梅仁下了个马后炮的肯定:“你现在才知道啊!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她已经自动自发地送上门了,你却偏把她往外轰,这有多伤她自尊,知道吗?这就好比,一只鸭子把自己煮熟了,然后,喂给你吃,可你却一脸嫌弃把它吐出了。这罪过可比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还招人恨!”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明明都知道,还揣着明白装糊涂!话说回来,你怎么会知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