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点点头:“谢谢!有劳了。”
第147章 民间生活
见状,太平急忙上前,从宁谣手中药瓶:“我来……”说着,她突然觉得这样做,袁一肯定又会取笑自己是小心眼。
这样想着,她只好将药瓶还给宁谣,故作大度道:“既然是你的金创药,那你来给他上药吧!
宁谣隐隐感到有些不妥,可想着太平在这儿,应该不碍事,因而,她便点了点头。
宁谣解开包扎在袁一手臂上的绣帕,再将衣袖挽起,然后,轻轻将药米分洒在他的伤口上,最后,再用干净的布将伤口包扎好了。
见宁谣把衣袖放下,袁一道了声谢,想起待会太平就要跟宁谣回去,暂住在宁宗长家中。他不免有些担心太平难以适应,便厚着脸皮托付宁谣,让她代为照顾太平。
虽然,宁谣不怎么喜欢太平,可当听到袁一用近乎恳请的语气,拜托她照顾太平这个千金小姐时,她几乎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时,见宁谣起身告辞,袁一道:“宁姑娘,能不能让我和令月单独说几句话?”
宁谣点点头,走到房外。
袁一怜爱的目光看了眼太平,嘱咐道:“若我在你身边,你怎么使唤我,拿我怎么撒气都成了,可去了宁宗长家,能自己动手的,千万不要麻烦别人,还有你的那些小性子,可要收敛点。”
太平嘟着嘴道:“知道了,老婆婆!”说着,她展开双臂。
见状,他皱眉道:“你这是干嘛?”
太平一脸娇羞道:“讨厌!你一晚上都看到不到人家,不抱下人家吗?”
他一脸正经道:“我们可跟他们约法三章了,再说,刚才上药的时候,你已经错过了最后一次跟我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你早点去休息,别引诱我破坏规矩了!”
太平冷哼了一声:“你少给我装正人君子了,好像我多稀罕你抱我似的!”说罢,转身走了出去。
这些日子,太平在宁宗长家中,因为她曾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向来都是被人捧在手心里过日子,难免有些骄纵的小性子,所以,虽然没犯什么大错,可小错却层出不穷。
譬如,她答应袁一尽量不麻烦别人,可她似乎难以分辨什么事情该自己做,什么事情是麻烦别人,如此,她便习以为常让宁家人替自己盛饭,倒茶,洗衣服,俨然把他们当下人使唤。
刚开始,宁家人当太平是客人,也没跟她计较,可日子久了,憋在心里的不满,渐渐都表现在脸上。
若是平常人受到冷脸对待,一定会自我检讨,再将自己的言行收敛几分,可太平压根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依旧我行我素。
见此,满腹牢骚的宁宗长和宁夫人,都不想再伺候满身大小姐毛病的太平,幸得宁谣和宁重说尽好话,才将僵局扭转。
袁一很清楚太平的性格,当太平住到宁宗长家的第一晚,他就对太平很不放心。因而,隔三岔五他就会向宁谣询问太平的情况,刚开始,宁谣出于客气,都以一切都好结束问话。
后来,随着她与袁一的交情日渐深厚,加之,见家人对太平的处事越发不满,她便说了一些事情。
虽然,她说得很委婉,可袁一是聪明人,又明白事理,自然一听就知道是太平的不对,便代太平赔了不是。
他混迹官场多年,又在江湖上行走,懂得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明白嘴上给人家赔礼道歉,远远不如实际行动来得有效。
因此,他便时不时跑到宁宗长家,帮宁夫人挑挑水,种种菜,帮宁宗长修修屋顶,劈劈柴。对于袁一的这般殷勤,宁宗长和宁夫人都是看在眼里,明白在心里。
所以,这老俩口看在他的面子上,对待骄纵的太平,也比以往更加宽容一些。
袁一觉得,虽然老两口的态度有所缓和,可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太平,若不将根本问题解决,日子一久恐怕出现更大的麻烦。
有了这样的心思,他便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用最温和的方式向太平说了,宁家人对她的一些看法,以及她待人处事方面的一些问题。
袁一满心忐忑的将事情说完,以为太平会冲自己大脾气,可太平却出奇平静,沉思片刻后道:“以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我,原来是嫌我把他们当下人使唤。其实,我真没觉得那是使唤他们,充其量只是让他们帮下忙而已。”
说着,她停顿片刻,继续道:“可能像你说的那样,民间与宫中的规矩习惯有很大差别,俗话说入乡随俗,看来我是得好好学习一下了。”
听到这话,袁一满心欢喜道:“如果你愿意,试试也不错。”
袁一说这番话的初衷,只是希望太平改善下与人相处的态度,像端茶倒水这样的事尽量自己来做。
可太平似乎并不满足于只做这些,因此,太平见村里人都夸宁谣贤惠能干,便暗自观察宁谣,打算来个依样画葫芦。
太平发现,宁谣白天都会跟宁重去山林打猎,回到家后,她就会帮宁夫人做饭,当吃完晚饭,她还会抢着洗碗,这还不算,当大家准备去歇息时,她还在洗大家刚换下的衣裳。
看到宁谣这样不眠不休地干活,太平一度怀疑宁谣不是亲生的,而是宁宗长和宁夫人觉得身边刚好缺个丫鬟,就顺手从山沟里把她捡了回来。
虽然有这样玩味的想法,可经过这番观察,她了解到贤惠能干就是不停的干活,她打算也这么贤惠能干一回,让袁一和宁家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不可否认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可结果不仅没有帮到忙,反而成了帮倒忙。
她抢着洗碗,却笨手笨脚地把碗砸得一个都不剩。她抢着帮宁谣洗衣服,却失手让整盆衣物都被湍急的溪水卷走。她抢着帮宁夫人做饭,却一个没留神烧了人家的柴房。
至此,宁家人听到太平要帮忙,都是闻之色变,太平丝毫不在意事情做得怎么样,她反而越帮忙,越觉得有趣,因此,便兴致高昂地寻找着各种帮忙的机会。
袁一对太平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因为,之前宁宗长按照村中习惯,将一处闲置的房子分给了袁一和太平,让他们婚后居住。
他为了能让太平住得舒服些,这段时间他都忙着修葺房屋,往里面添置些物件,所以,对于太平帮忙的事,并没有怎么过问。
可当他听到太平烧了人家的柴房,意识这回再也不是送送碗,赔赔衣裳的小事,便想着让太平消停下来。
可他考虑到,太平努力想要融入民间生活,才会帮宁家人做事,不管她做了些什么,可她的想法是好的,如果冒然阻止她,那她的自信心肯定会大受打击。
袁一思来想去,决定转移太平的注意力,让她把帮忙的热情放到另一件她感兴趣的事情上。
这日,袁一正在修整房前的围栏,瞧见太平提着食篮走来,他会心一笑放下手头的活,道:“我正觉得有些饿,你就把饭送来了,真是太好了!”
太平将食篮递给他:“瞧你这一脸兴奋,我可没带鸡腿来!”
袁一接过食篮,笑道:“我知道。”
太平皱眉:“我就很纳闷。我好像每天这个点都会来给你送饭,可你怎么每次都表现得异常兴奋?”
他用满是柔情的目光望着太平,笑道:“看到你,吃你送来的饭菜,就有种家的感觉,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太平满脸不解道:“家的感觉?”
“没错。有人记挂你,有人照顾你,心里感到特别踏实,这就是家的感觉。”
太平微微一笑:“我们在一起的这段日子,我一直都这样的感觉,今天经你这么一说,才知道这是家的感觉。”
说着,她环看近前的一切,只见原本破陋不堪的房屋,在袁一与村中工匠的精心修葺下,变得焕然一新。
原本爬满藤蔓的水井,已被整理得干干净净,还换上新的摇手与水桶。原本荒草丛生的院子,已被清除得整洁开阔,袁一还颇心思地在其中放置了一些石凳石桌,还在屋前的大槐树下绑了一个缠绕着花藤的秋千。
她走上前,坐到千秋上,指了指东面的一块空地,道:“我打算,如果我们搬进来了,就在那边种些蔬菜。”说着,又指了指西面的空地,道:“在那围个鸡棚,养些小鸡。”
袁一用好奇的眼神看着她:“种菜?养鸡?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我看村里有许多人家都是这样做的,这大概又是某种风俗习惯,我们也来这样做吧!”
他点点头:“好啊!不过,我们只是在这儿暂住一年半载,等关口的戒严撤了,我们还得去突厥。到时,这里刚有些收成,我们就得离开,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第148章 用武之地
太平沉默了片刻,道:“最近,我一直在想,这里距离长安那么远,而且猎户村的位置这么隐蔽,几乎与世隔绝,我觉得,神兵司的人应该不会找来这儿。不如,我们就别去突厥,在这里定居下来,怎么样?”
袁一笑了笑:“之前,你不是说,不喜欢这里吗?现在,怎么又想在这里定居下来?”
太平淡淡一笑:“因为,你喜欢啊!”
他感到心头一暖,满溢的幸福荡漾在嘴边,爬上了眉梢。
虽然他很清楚,神兵司神通广大,迟早要找来,这里并非久留之,可此时的柔情蜜意似乎蒙蔽了他的理智,只见他满口答应道:“那我们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时,太平想到一些事情,用商量的口吻道:“昨天,我听宁谣说,这里的姑娘都被当男孩养大,都很擅长射箭打猎,可很少姑娘会做女红,即便会做,也做得很糟糕。所以,在这里绣工好的衣裳,手帕之类的东西,好像还挺受欢迎。”
说着,她顿了顿,继续道:“我的绣工出类拔萃,随手绣点花啊,鸟啊也挺容易。你知道的,这破地方不能用银子,想买点什么不是用兽皮,就是以物换物。到时,等我把东西绣好了,说不准就能跟她们换些兽皮,给家里添置点东西。这样你就不用打猎,可以用我赚的兽皮,专心修葺房子。”
猎户村地处偏远,离最近的集市也有五日路程,加之,途中需要爬山涉水,所以,村里人几乎很少出村,村民的日常物品基本能够自给自足,而且,村子里也有些铁匠,木匠之类的手艺人,所以,村民的生活需要也能得到满足。
不过,像盐,酱料,布匹之类的东西,还得从村外买来,因此,村中每年都有一支由年轻男子组成的队伍,他们会带着村里囤积的兽皮去到集市,而后,将兽皮卖给商贩换了银子后,再从集市买来足够村民用上一整年的盐,酱料等物,最后,他们再把东西用牛车运回猎户村。
这些从村外买来的东西,算是村民的共有财物,一般由村中的宗长负责保管,分配。因此,为了保证来年还有足够的兽皮,从集市买来所需的物品,宗长都会让村民用兽皮来换自家所需的盐,或酱料,或是其他物品。
因为,在猎户村兽皮取代了银子,所以,刀不留人给的银子几乎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为此,袁一不得不跟着村民去打猎获得兽皮,然后换来物品,请来工匠帮忙修葺房子。
这样虽然很忙碌,可袁一还能应付得来,当太平提出这个建议时,他心里很高兴,不是因为太平能帮他减轻负担,而是一切如他计划的那样,宁谣完成托付,引起了太平对女红的兴趣。这样,她就能把帮忙的心思转移到女红上来,自然不会再给宁家人添麻烦。
这样想着,他微微一笑,向太平道:“现在就想着帮忙贴补家用,这么一看,你还真有几分贤妻良母的样子哦!“
听到这话,太平娇羞一笑:“讨厌!人家还没嫁给你,怎么就成贤妻良母了?”
袁一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沉默良久,太平看了眼他,抿了抿嘴道:“怎么不是说话了?”
他摸了摸鼻子:“我在想,你从来没送过东西给我,你赚钱贴补家用的时候,是不是顺便也给我绣点什么?”
太平想了片刻:“这么一说,我好像真没送过你东西。好吧,你想要什么?”
“只要是你送的,我都喜欢。”
次日,太平用几块兽皮换了一些针线和布匹,然后,再用精湛的绣工绣出各式花样,最后,再用从村中老妇人那儿学来的手艺,制成各式精美手帕,锦囊等物。如此,她的女红生意算是正式开始了。
太平迎来的第一个顾客便是宁谣,她用兽皮买了一个漂亮的锦囊,当她戴着锦囊出门狩猎时,同行的姑娘们都纷纷夸赞她的锦囊绣工精美,她戴着很漂亮。
见此,宁谣赶忙把太平的女红生意告诉了姑娘们,引得她们都带着家中的兽皮找到太平,换取她们心仪的手帕,锦囊,或者其他物件。
太平看到这个几个姑娘,都是因为看到宁谣的锦囊,才被吸引来这里做买卖。她向来擅长举一反三,因她就在想,一件并不起眼的锦囊都可以吸引别人来做买卖,那么,一件特别抢眼的东西,岂不是能引起全村人的注意。
这样想着,她便着手开始来做,几天后,她给了宁谣一套既实用,又漂亮的狩猎装。
太平考虑狩猎装需要简洁轻便,她便把这套衣裳制成了直裰,窄袖,短裾的样式,而后,衣裳的样式地在衣襟,袖口和裙裾边绣上与之相称的花样,她还是在衣裳正面和背面绣上几只灵动的蝴蝶,让整套衣裳显得更加明艳可爱。
当宁谣看到这套狩猎装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她迫不及待地试穿起这套衣裳,当看到铜镜中的自己被这套衣裳衬托得格外俏皮可爱,便十分少女心地转了几个圈,对着一旁的太平连说了几声谢谢。
见此,太平心语:“这里姑娘还真够可怜,很多漂亮的东西别说用,她们连看都没看过。不过是件衣裳,有必要高兴成这样吗?”
她心里虽然这么想,可嘴上却说:“喜欢就好!之前,都是你给我洗衣叠被,这套衣裳就当作给你的赏赐吧!”
宁谣满脸不解道:“赏赐?”
太平回答道:“换句话说,这衣裳就是给你的回报。对了,我特意做了一个箭袋配这身衣裳,你一起试试!”说着,她拿起一旁的箭袋递给宁谣。
这时,宁谣捧着箭袋端详了良久,不由得赞赏道:“哇!我还真不知道,箭袋可以做得这么漂亮,你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她摆了摆手,笑道:“只是一个箭袋而已,瞧你把我说得有多了不起似的!不过,话说回来,我对美的事物向来都独具慧眼,所以,不必大惊小怪。”
宁谣突然上前抱住太平,难掩兴奋道:“这衣裳和箭袋真是太漂亮了!令月,谢谢了!”
她被抱得愣了片刻,等她回过神,拍了拍宁谣,笑道:“既然你这么喜欢,不如,明天打猎就穿这套衣裳,让村里人都看看它究竟有多漂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