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白了儿子一眼,搂着许淙道:“你哪能这样说话的呢,要是淙哥儿以为你真的嫌弃他,往后不好好吃饭了怎么办?”
“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说话还这么不知道分寸?”
就是,不知分寸!
许淙从王老夫人的怀里转到她身后,听着渣爹挨骂。
王老夫人埋怨,“你这孩子,哪能因为淙哥儿长得胖,”说到这里,她感觉到身后有人扯她衣裳,还听到许淙抱怨他不胖的声音,于是马上改口,“咳咳,哪能因为淙哥儿好好吃饭,身子骨壮实,就喊他‘秤砣’呢?”
“你小时候有两年庐州遇灾,家里没吃的,瘦得跟后山里的麻竹似的,那我和你爹也没喊你‘麻竹’啊。”
“真是不像话!”
许淙在王老夫人的身后露出张小脸,跟着点头。
就是就是!
怎么能喊小孩‘秤砣’呢?
不过渣爹小时候居然瘦得跟麻竹一样啊……
素材+1
许明成看着滔滔不绝的亲娘,再看看躲在亲娘背后,露出一张得意笑脸的儿子,无奈解释,“娘,我就是随口一说,淙哥儿现在这样正好。”
许淙探头:“随口说说也不行!”
看,他可是有后台的!
渣爹怕了吧!
嘻嘻!
“对,”王老夫人附和,“这话随口说也不行,看把淙哥儿伤心得,都要吵着回庐州去了,真回了庐州,你想见也见不着了。”
“而且你现在喊淙哥儿‘秤砣’,觉得他重,万一他以后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到时候着急的还不是你啊。”
许淙再度探头,“就是,快说你错了!”
许明成微笑。
许淙一惊,连忙把脑袋缩了回来。
危!
王老夫人又白了吓唬孙子的儿子一眼,然后扭头看向许淙,安慰道:“乖孙别难过了,奶已经教训过你爹了,让他以后啊,不敢再这么说。”
“没事了没事了,有我给你做主呢。”
“以后你爹再喊你秤砣啊,就,就,”迎着乖孙亮晶晶的目光,王老夫人一咬牙,“就罚你爹不准吃饭,饿瘦他!”
这个好!
许淙高兴道:“还不准吃点心、不准吃果子,让爹饿肚子!”最好把渣爹饿成像麻竹那么瘦,哈哈哈哈哈!
许明成失笑,朝许淙招手,“好了,爹以后不说就是了。快过来,洗洗手该吃饭了。”
许淙眼珠子一转,笑嘻嘻地走过去。
不过吃饭的时候,他又故意吃得比较少,等到王氏或者金氏问起的时候,又把渣爹刚刚嫌弃他重的事情拿出来说了一遍,让渣爹遭受全家人的谴责。而聪明的淙淙,则在渣爹被骂的时候赶紧多吃了几口饭。
淙淙报仇,双倍叠加!
吃完饭后,一家人聚在一起说话。
许明成把下个月要送许淙去读书的事情先说了一遍,然后对金氏道:“慧娘,淙哥儿还小,哪怕带着青木也不顶事。你安排人每日送他去私塾。私塾那边倒是不用担心,赵家管得严,陌生人是不能进去的。”
金氏也想到了这一层,“那让人套辆车。”
“之前我们来的时候,带了五辆骡车,后来用不上这许多,便卖了四辆。如今家里剩下的那辆,便给淙哥儿使吧。”
骡车?
听到金氏提起骡车,许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在庐州的时候,他曾经问过为什么家里没有马,结果金氏说家里其实是有一匹马的,但是被渣爹带到勉县来了。所以剩下的便都是好使唤、好伺候的骡子,他们大老远地从庐州过来,坐的便是骡车。
倒不是金氏不想换成更好的马车,而是马匹很贵,好一些的马往往要上百两银子,而差一些的也要几十两。如果全部用马匹的话,那买五匹马就要几百两银子了,对并不十分富裕的许家而言,实在是很不划算。
而骡子就不一样了。
骡子好使唤,而且也便宜,庐州市面上的骡子不到十两银子便能够买一匹了,来到勉县之后金氏转手卖掉,还小赚了一笔。
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家里其实是有马的啊!
因为马厩不在后院,渣爹上班的时候也不会骑马,所以许淙竟然过了这么久才想起来这件事,他们家里是有马的!
于是他连忙开口,“娘,要马车,要马车!”
马车?
金氏犹豫着看向许明成。
许明成答应下来,“那便套马车,平时就让你桥叔送你去,上完课后也乖乖跟着你桥叔回来,不准乱跑。”
见渣爹答应,许淙又想起了一件事,“让桥叔教青木驾车!”
桥叔就是许桥,同样是从许家村出来的,和许明成一个辈分,现在跟在他身边办事,也是对许淙很好的一个人。
许淙之所以让青木跟着桥叔学驾车,是因为他们来勉县的路上,青木就一直跟着家丁学驾车。他非常地努力,后半程的时候已经学得有模有样,可以和其他人进行轮换了。马车和骡车虽然有些不同,但原理应该是一样的。
所以许淙觉得应该给青木新增一个技能,这样等自己长大之后,就可以一下子从青木这里学会驾驶骡车和马车了。
这只是一件小事,许明成随口答应了下来。
时光匆匆而过。
等勉县的大部分积雪化尽,地面变得干燥,人们也来去匆匆,开始为生计忙碌之后,开学的日子也已经到了。
为此,许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许淙问:“青木,我的书带了吗?”
青木检查:“带了,少爷。”
许淙又问:“笔墨纸砚呢?对了,我的鹅毛笔别忘了。若夫子讲得太快,我得先记下来,鹅毛笔记笔记好用。”
青木再次检查:“没有忘,少爷。”
唔,那就没事了。
许淙在心里快速地想了一下,书带了、笔带了、笔记本(纸)也带了,墨水(墨条、砚台)也带了,那就没什么别的了。
至于拜师需要的东西,如芹菜、莲子、红豆、桂圆、肉条等,他娘早早就准备好了。其中芹菜因为不合时节,还是在后院的暖棚里种的,只长出了一小节。早上去拔的时候,他奶奶王老夫人难得地没有心疼,还仔细地挑了根最长的。
所以万事俱备,就等出发了。
因为是许淙第一天去上课,所以许明成特地翘班,亲自送他过去。对于渣爹动不动就翘班的这种行为,许淙已经佚?不想说什么了。
只能感叹不打卡的人就是自由,想翘班就翘班!
“林哥,淙哥儿,你们坐稳了,驾。”随着许桥的一声吆喝,马车渐渐地移动了起来,车厢内的许淙也慢慢听到了外头喧闹的动静。
“爹,还有多久到啊?”
许淙好奇问道,渣爹之前本来说要带他去看看私塾的,结果过年后的那段时间他在外面忙着忙着,竟提前把这事办了。所以许淙直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要去的私塾在什么地方,将来的夫子和同学们又都是谁。
许明成掀开窗帘的一角看了一下,然后道:“再过一刻钟就到了。”
一刻钟……
那就差不多是十五分钟了,许淙暗自算了一下,十五分钟再加上从家里出来到现在大概五分钟,也就是二十分钟。他每天要在路上来回四次的二十分钟,一共是八十分钟,接近一个半小时很不少了。
看来以后得找点什么东西,在路上打发时间。
书是不能看的,晃眼睛。
而写字或者是画画也不行,同样费眼睛。打瞌睡就更不需要了,他现在每天都睡眠充足并不需要在路上补眠。想来想去,就只能找一些不需要费眼睛,也不需要太过动手的事情来做了,比如观察行人?
复习功课?
还没等他想好可以在路上做的事,桥叔的声音又从前面传来,“林哥,淙哥儿,我们已经到赵家私塾了,快下来吧。”
许明成先踩着脚踏下车,然后朝许淙伸手,“淙哥儿,来。”
许淙看了看比骡车要更高一些的马车,再看了看自己的小短腿和地上不高的脚踏,毫不犹豫地伸手让渣爹把自己抱了下去。
下去之后,他仰头看着眼前这座写着‘赵宅’,很明显只是寻常民居的宅院,疑惑问道:“爹,这就是私塾?”
怎么跟个家一样啊?
透过不太高的围墙,他发现后面的那座院子里好像还挂着衣服呢。
许明成牵起许淙的手,带头往里面走去,“对,这就是赵秀才开的私塾,他们家把前院布置出来做私塾,后院住人。”
哦,原来这就是私塾啊。
许淙恍然。
听完许明成的解释,许淙才知道跟村塾有专门的地方,远离嘈杂的民居相比,这种私塾是私人开的。为了方便也为了节省资金,所以一般都开在自己的家里,地方大的就像赵家私塾一样,把前后院隔开,地方小的就专门收拾出两间屋子,然后在衙门里登记一下,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赵家私塾是勉县比较大的一家私塾。
私塾的主人赵秀才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有二十年的丰富教学经验,还教导出了五个秀才,十二个童生,风评很好。
所以许明成考虑过后,又亲自与赵秀才沟通过,才决定把他送到这里来,而不是送到距离更近的其他私塾。
许淙:懂了懂了,这是重点小学!
二十年教出了十七个有功名的人,考虑到古代教学的低效率,以及一个孩子从开蒙到考秀才需要花费的时间。二十年算上中途插班的,顶多也就四五批人吧,这个通过率已经很高了,怪不得许明成要把自己送到这里来。
许淙对自己未来的读书生涯,不免开始期待起来。
在这里读五年,他也能去考秀才吗?
如果能去,那可就厉害了!
……
赵秀才是一个外表很严肃的人,或许是因为常年在做基础教育,应付一批又一批的熊孩子,他的额头中间形成了很明显的‘川’字形纹路。
不过人很温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