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人处事上也经常被人诟病,都快三十岁的人了没有亲近的朋友也没有交到男朋友。
说起来还算她赚了,穿越后这身体才十三,正是发育期的女孩子,本身底子就不差,再常年药膳调养下来六分清秀的长相都给调出了八分。身材嘛,反正她挺骄傲的!
穿越后还有个神奇的事情,也不知道是原身的能力还是她穿越附带的金手指。
她的记忆力是越来越好,前世九年义务教育的知识和电视里、客人口中的一些东西她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来这个世界后,她就发现因为前朝崇文的缘故,纸张还是有的,就是价格相对来说有些高。
她的兴趣在厨艺、在药膳,倒是从来没有想过去做吃食以外的生意,也就从来没有提及过此事。
商瑾昱之所以都惊讶到声音劈叉,那是因为大炎朝的许多东西都属于家族秘方。
菜谱都是家族传承,更别说造纸、制墨这些在前朝非常吃香的产业了。
崇康帝登基后也没有打压文人,这些文人产业依然是价格高昂。
可是在立夏这儿,居然还是不难!商瑾昱许久才找回说话的能力,小心翼翼地问立夏:“你还懂造纸?”
“大概过程是知道的,具体的还不知道有没有用?”立夏自己也没有把握,说的便没有那么理直气壮。
可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商瑾昱也是如获至宝。毕竟之前她随口那么一说的很多东西经过实践都证明非常有用。
红砖、水泥、粮食、榨油、酿酒……
就连这县城的地下排水系统,也是因为立夏的随口一说,但事实证明,这排水系统比京城的都要好上几分。
立夏刚开始的时候还总把这些功劳归结到她早逝的舅舅身上,商瑾昱对此嗤之以鼻。
要是郭平的爹那么厉害,怎么可能到死都毫无建树,而且郭平是他的亲儿子,没道理亲儿子没学到半成,十来岁的侄女却学个通透了吧。
不过这背后有什么秘密他并不想探听,万幸的是立夏跟着他来了锦南县。
在这里,立夏大可以将她脑海中的所知付诸现实,他也会不遗余力的给她兜底,将所有的危险扼杀于摇篮之中。
虽说商瑾昱如今也找到了心中所爱,但他还是忍不住对叶修远叹了一口气,报以幽怨的眼神:这傻子是何等幸运,居然被他娶到了立夏这宝贝。
叶修远不笨,如何看不出商瑾昱神色中的幽怨。以前,或许他还会为这样的眼神而自卑,离立夏更远一些。
可是经过边州城湖心岛那一夜,还有后面一马车的成亲物件,他才懒得和商瑾昱计较。
立夏的好,他知道就行。叶修远直接给商瑾昱瞪了回去。
还别说,叶修远正经起来瞪人的目光锐利犹如利刃,商瑾昱都差点接不住。
立夏大概将造纸的方法说了一遍,又形容了一下铅笔,商瑾昱全都记了下来。
这一次,周毕买的那些奴仆全都是立夏的。南蛮人阿大夫妻俩正好可以跟着陆三娘一家去仙人峰,把那边建庄子的张成换回来。
仙人峰的庄子终于轮到了砖和水泥。反正地方宽,立夏设计了靠近山脚竹林的三进主院,和主院两边延展的普通小院子。
现目前立夏暂时不会到这边居住,便主要建造了两侧的小院子。一般都是正房三间带左右厢房,有的厢房多些,有的厢房少些。
另外还在山脚溪边建了一排屋子,里面安放着上下铺。立夏不是圣母,没道理花钱买回来的奴仆就住好院子。
买回来的这些人,都是分了男女先住进大通铺,吃食也是在大通铺前做大锅饭。这段时间正好让陆三娘给他们做一点基本的培训,然后挑一些得用的出来做管理者。
最重要的是,这段时间要抓好卫生关,以及查验这批人里有没有隐藏什么传染病。
阿大夫妻因为不是奴籍,到了庄子就能直接住进一个三间正房的小院子里。
这些新建的小院子里面,有基本的家具和灶具,全都是崭新简约的。在他们自己种出来粮食和养牲畜之前,还能按照人口每天领一些粮食和肉类。
守着这么大一片山林,勤快点是不缺蔬菜的。等他们能够自己种田、打猎、做生意的话,就开始给立夏交租子。
立夏这边比商瑾昱制定的租赁规矩要宽松一些。对于阿大这种愿意到庄子上来种地的平民,她本来还想直接包吃包住,再发一点月俸的。
后来一想,这种方式其实不适合现在大炎朝的国情。还是决定听叶修齐的建议,这些愿意来她庄子的算是佃户。
佃户两种选择。一是每年种出来的粮食交四成,十年后,房子归佃户所有,租子改为两成。
如果不愿意住她出钱造出的房子,那便在指定的地方自行建房,而且不能乱七八糟影响整体风貌。但相对来说,租子就要便宜一些,每年三成。
大炎朝的佃户多数都是五五分成,有些苛刻的地主甚至会六四、七三,但一些遭难的难民还是愿意承受。
听到立夏开出来的条件,阿大夫妻俩又抱头痛哭了一场。当时便表示,他们愿意为立夏的种植大业奋斗终生,并且还会带领庄子里的所有庄户一起努力,立夏指哪打哪!不,是立夏说种什么他们就种什么。
目前来说,除了阿大夫妻,和签了“工作合同”的周毕和郭宝根几个,立夏手底下包括跟着她一路从京城来锦南县的张忠、陆三娘两家都还是奴籍。
立夏终究不是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人。总觉得买奴仆就像买卖牲口似的,她有些不落忍。
每一次买了人,她都会告诉对方。十年,这些人跟着她为奴为婢十年,十年后如果愿意离开她,她会痛快地帮忙改籍。
而且这十年,她也不会真的让这些人为奴为婢,都是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安排合适的工作。
譬如张忠和陆三娘两家人。跟着立夏的日子不长,可是日子比以前是平民都还好过几分。他们都已经和立夏说好,他们自己不愿意改奴籍,跟着立夏一辈子都行。
他们的子孙,如果愿意走科举的,就请立夏帮忙换了良民户籍,要是愿意继续跟着立夏干活,奴籍其实更安心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