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凉风袭来,琅一出现在书房门口:“主子。”
萧瑢头也没抬的嗯了声。
“侧妃已经去了归鹤堂,青袅姑娘与合语姑娘都在。”
琅一面色如常,心中却有些疑惑,就算主子不放心侧妃,想随时知道侧妃的消息,可这种事让丫鬟盯着不比他合适?
萧瑢:“嗯,继续盯着。”
琅一不明所以,却还是恭敬应下。
“多看看青袅。”萧瑢又补充了句。
琅一一愣,而后握住腰间的刀沉声道:“青袅姑娘有问题?”
萧瑢动作一顿,抬头看向浑身冒着杀气的琅一:“……”
他是在给他说亲,不是叫他要人姑娘的命!
怎短短几日就在江湖上混了一身匪气回来?
阿礼实在忍不住扑哧笑了声,侧首朝琅一打趣道:“主子叫你多看看青袅姑娘你照做就是,问这么多作甚。”
琅一茫然的领命而去。
过了好一会儿,萧瑢突然抬头,看着阿礼:“他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阿礼坚定点头:“奴婢都明白主子是想撮合他与青袅姑娘,他定也晓得的。”
萧瑢放心的低下头。
又过了约半个时辰,卫烆进了书房:“郡王,勇昌侯求见。”
萧瑢一怔:“勇昌侯?”
“是。”卫烆正色道。
萧瑢微微皱眉,勇昌侯见他作甚?
“请。”
“是。”
勇昌侯府与陆家定了亲,也就跟宸王府拉近了关系,差不多算是自己人,萧瑢便没有去前厅,而是在书房接待。
萧瑢放下笔时,阿礼便自觉去准备煮茶。
不多时,勇昌侯到了书房。
勇昌侯是武将,身材稍显魁梧,走路脚下生风,远远的就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气场,此时他板着脸,大刀阔斧,更是见者生畏。
他来的急,拱手行了礼也顾不上寒暄,便切入正题。
萧瑢见他如此,也端正身姿仔细听着。
“西北军饷出问题了!”
勇昌侯的第一句话便让萧瑢心中一凛。
他掌管户部,军饷自然也归他管,难怪勇昌侯会如此急切的来府中寻他。
“请侯爷细说。”
勇昌侯灌下一口茶,简单明了道:“我曾有一部下,如今在西北军中,昨日我收到他的书信,西北军饷已经拖了三月,粮草衣物也不充裕,年跟前连着下了好些日子的大雪,军中冻死了人。”
萧瑢面色大变:“冻死了人!”
“是。”勇昌侯愤色道:“避寒衣物不充裕,将士们抗不了西北的冰霜,冻死的,病死的不完全统计,已过百人。”
萧瑢手中的茶杯应声而碎,滚烫的茶水落在他的手背,阿礼吓得忙掏出帕子欲上前擦拭,被萧瑢拦下。
他接过帕子随手擦了擦扔在一旁,眼中满是郁气。
“西北的军饷早在去岁十月就发放了下去,随行的还有棉衣与粮草,足够西北军安稳度过寒冬!”
勇昌侯并不怀疑萧瑢所言。
他得到消息后怒火滔天,但也清楚以明郡王的品行断不会克扣军饷粮草,但谨慎起见他还是见了陆知景。
陆知景早晚要入朝,萧瑢在政要上不会避他,去岁发各地的军饷时陆知景就跟在萧瑢身边,是亲眼看着军饷粮草,棉衣送出了京城的。
勇昌侯即便不信萧瑢,也是信准女婿的,他一听陆知景说完便知道是下头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我自然是信郡王的。”勇昌侯道:“饷银已按时发放,棉衣粮草也都充裕,可西北将士却遭了罪,郡王以为,这问题出在哪里。”
萧瑢抬手揉了揉眉心。
他也不是神算子,事出突然,他现在哪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萧瑢沉思许久后,喊道:“琅二!”
琅二应声出现:“主子。”
“立刻去查去岁押送西北饷银的路上,是否发生过意外。”
琅二:“是!”
“卫烆。”
卫烆:“属下在。”
“将去岁负责押送饷银的官员全部控制住,从现在起,不许他们与外界有任何联系,尤其是西北!”萧瑢冷声道。
卫烆沉声应道:“是。”
萧瑢吩咐完后,看向勇昌侯道:“西北乃禄王所辖封地,出了这么大的岔子,朝廷却未收到任何奏章。”
勇昌侯一时没反应过来,直愣愣看着萧瑢。
萧瑢便直接问:“侯爷的内应是否可靠?”
勇昌侯闻言面色略有些不自然,轻咳了声才道:“心腹,可信。”
不错,信确实是他在西北军中的内应送来的,不过这种事哪个军中都有几个,也不是为了要做什么,只是作为武将,总不能对其他军营一无所知。
他的营中也一样有其他营的内应。
“军饷已经拖了三月,为何信如今才到?”萧瑢问道。
勇昌侯如实回答:“自去岁十一月开始,军中对外的信件就管的格外严,家书都被断了,更遑论往出来送密信,月中雪停后,军中发了粮草,管束稍微松懈,他趁乱送出来的信。”
萧瑢听完没再继续问。
无风不起浪,若西北安宁,那人没必要撒这弥天大谎;而反之,纸包不住火,要真有此事定能查到端倪。
“若如侯爷所言,眼下西北尚还不知消息泄了出来,我们可趁机一探究竟。”萧瑢道。
勇昌侯正有此意,当即便点头:“行,听郡王的。”
这件事与户部干系重大,由萧瑢来办也恰当,勇昌侯虽握着些兵权,却也不能随意插手。
正事毕,勇昌侯不欲久留,离开前,萧瑢壮似随意问了与陆家的婚事。
提起喜事,勇昌侯面色稍霁:“差不多定在明年。”
萧瑢道了声恭喜没再深问。
勇昌侯离开后,萧瑢独坐了许久。
棉衣粮草是从他手中送出去的,他心中有数,西北天寒地冻,他给出去的棉衣是最好的,若这些东西都到了西北军中,绝不会出现冻死人的事;饷银是他亲自点的数,可将士们却已经三月没有领到军饷,那么这些东西都到了何处。
是在半路拦截的,还是在西北军中….
禄王是最早一批离京封王的皇嗣,那几位皇叔都是在争斗中最先败下来的,封地也多是苦寒之地,不如去岁离京的皇嗣,大多都得的好去处。
享受惯了京中的繁华,乍一到苦寒之地鲜少有人守得住,若禄王因此生出旁的心思也不奇怪;况且如今世道不太平,各地都很不安宁,更容易激起谋反之心。
除此之外,他想不出禄王要贪这些东西做什么,毕竟就算在西北,给禄王的供奉也够他锦衣玉食的过完一生。
萧瑢侧头看向窗外,他有种预感。
天下,要乱了。
–
姜滢同隋嬷嬷学的很认真,青袅合语一人伺候茶水,一人伺候笔墨。
书桌临窗,青袅立在桌案旁,抬头就能看到对面房顶上的人。
他已在那里坐了许久了。
青袅总感感觉琅一一直在盯着她,可每每当她抬头看去时,他的视线却落在院中,她便想着这或许是自己的错觉,他应是奉郡王命在这里保护姑娘的。
直到合语第二次端茶进来,别有深意的碰了碰她,示意她往房顶上看,她下意识抬眸刚好对上那道暗沉的视线后,她才知道不是错觉。
他真的一直在盯着她。
且她能清楚的感觉到,他的眼里带着审视,和防备…
青袅对此很不解。
他防她作甚?
换句话说,她有何处值得他防备的?
电光火石间,青袅似是想到了什么,面色一变,难道是郡王发现了姑娘的事,派琅一来盯着?
青袅按下心中的惊疑,待去往饭厅的路上时,她偷偷找机会同姜滢说了此事。
姜滢初一听着实吓了一跳,萧瑢怎会怀疑上她的?但很快她就反应了过来,面色复杂的看着青袅。
她斟酌许久后试探道:“有可能,琅一不是怀疑我?”
青袅不解:“那奴婢有甚值得他上心的?”
姜滢:“…..”
她仔细打量青袅,未曾从她眼中看到半分女儿娇态,要么她没往那处想,要么是她现在对琅一没那个心思。
姜滢正欲说什么,便见萧瑢正穿过游廊而来,她笑了笑,轻声朝青袅道:“不如,你现在过去问问他?”
青袅愣了愣后,点头:“好,奴婢这就去。”
她得去试探一二,看郡王是否真的知道了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