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姜滢在,她一定能认出那是属于她兄长的东西。
姜洛白盯着玉佩,眼底带着几分希冀。
这是与那块玉扳指一同遗落在齐家外头的,是慕年当年去齐家时戴着的玉佩。
他有一个秘密,从未对任何人提及。
当年送回姜家那具面目全非的尸身,不是他的长子。
慕年手臂上有一块疤,是他十岁那年与他骑马摔伤的,当时怕家里人担心,父子二人便约定谁也不说,这是只属于他们父子的秘密。
那具尸身穿的是慕年的衣裳,但腰间没有玉佩,手臂上没有那块疤。
但他并不确定长子是否还活着,因为若他还活着,又怎会十年不与家中联系。
他不想让家里人添了希望再绝望。
所以他便瞒下了此事。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章要明天十一点哈。
第27章
徐家父子勾结穗安王私卖弓|弩, 按律当满门抄斩。
但因穗安王已死,徐家父子却仍偷送弓|弩出城, 背后恐另有主谋, 且光天化日下,竟敢闯府衙库房劫弓|弩,还刺伤明郡王, 这桩原本可就此落下帷幕的弓|弩案,也因此变得扑朔迷离。
萧瑢如实上报京中, 暂留苏州等候旨意, 原本定为八月底回京的行程因此推迟。
苏州知府之位暂缺, 萧瑢做主令姜长史暂管府衙事宜,直到新任知府上任。
九月初六,京中快马送来圣上口谕, 命明郡王将徐家父子押送回京受审。
与此同时萧瑢收到了另一道消息。
送消息来的是命郡王暗卫, 琅二。
萧瑢看完密信, 沉默了许久。
“主子, 我们何日启程?”
阿礼小心翼翼询问道。
闻讯而来的樊管家恰听得这话, 忙道:“少主子要回京了?”
“嗯。”萧瑢淡淡嗯了声,将密信递给阿礼示意他销毁。
阿礼将密信置于烛火上时瞥了一眼,而后神情微微一滞。
“明日启程。”萧瑢道。
陛下口谕已到自然不能再耽搁,樊管家便道:“那老奴这便去姜长史府送聘礼。”
自知晓少主子要带姜六姑娘回京,樊管家便开始筹备聘礼,虽说不是正妃,但少主子有意抬举, 樊管家自然不能马虎, 特意请示过后, 按侧妃的规制备的。
樊管家当时还好生惊讶, 嫡皇长孙的侧妃是要上皇家玉蝶的,怎么也得是京官家的贵女,如此轻易便给了一个小小的长史府,也不知回京后会不会惹出什么乱子。
姜长史府这回可算是因祸得福了。
“先不必送。”
“是,老奴这就去…”樊管家正拱手应下,话音却是一顿,他抬眸微讶的看着萧瑢:“不,不送?”
萧瑢没多作解释:“嗯。”
“备些厚礼,我去拜访鹤山神医。”
樊管家压下心中的疑惑,迟疑应下:“是。”
这怎么就不送了呢?
少主子改变注意了,不带姜六姑娘进京了?
可是,他瞧着少主子分明对姜六姑娘有那个意思啊。
–
银霜院
姜滢已在桂花树下立了许久。
青袅静侯在廊下,直到轻风起,她上前将腕间的披风搭在姜滢身上:“起风了,姑娘进屋吧。”
见姜滢没动,青袅便替她系上披风,道:“姑娘可是舍不得这桂花树?”
姜滢没点头也没否认,好一会儿才道:“这是哥哥去外祖家前,为了哄我种下的。”
青袅神情一僵,心疼道:“姑娘。”
怪不得姑娘总是盯着这棵桂花树发怔,原来,这竟是大公子为姑娘种下的。
“什么时辰了。”
青袅忙道:“还差两刻到酉时,该去饭厅了。”
今日一早陛下的口谕便到了,若不出意外姜滢明日就要进京,老太太早早就吩咐了,今日一家人吃个晚饭。
姜滢点头:“嗯。”
快酉时了,魏宅怎还没有消息。
姜滢压下心中的不安,前往饭厅。
姜滢到饭厅时,除了老太太与家主,其余主子都到齐了。
姜滢还没来得及行礼,孟氏就已经亲热的迎上去,拉着她的手笑得一片和气:“六姑娘来了,哎哟,这人逢喜事啊就是精神爽,瞧瞧,我们六姑娘这气色是愈发好了。”
孟氏与任家的婚事已经定下,任家以正妻礼明媒正娶,下个月大婚,女儿不必做妾,孟氏一连好些日子都是神采飞扬。
姜滢淡笑着屈膝见礼:“二叔母。”
孟氏拍了拍她的手,笑着打趣道:“今儿二叔母还能受六姑娘一礼,待明儿见了六姑娘,就得二叔母同六姑娘见礼了。”
孟氏有意无意瞥了眼周氏,‘二叔母’几字特意咬的重些,罢了还意味深长道:“嫂嫂,你说是吧?”
她最瞧不惯周氏那身故作清高的劲儿,再装的一副高高在上样也是妾室扶正的,怎么也越不过齐氏去。
且当家主母又如何,她尚且还是六姑娘正经的二叔母,可周氏…嘁,六姑娘可是从来不唤她母亲的,她倒也是能忍,也是,妾室扶正毕竟名头不正,若是正经娶回来的,哪里会受这个气。
周氏淡笑着,面色不动分毫。
姜笙心思敏感,自然也听出了孟氏的刁难,脸色很不好看。
她知道府里的人都瞧不上母亲妾室扶正,可那又如何,如今姜长史府的当家主母就是母亲,便是瞧不上,也不该在这种场合为难。
可她作为晚辈,长辈说话她不能插嘴。
姜滢不动声色的将手从孟氏手中抽出,缓缓走向周氏。
孟氏眼底闪过一丝轻蔑,她可是一直听六姑娘唤周氏夫人的。
还真以为唤她一声嫂嫂就能压她一头了?
元妻嫡女不认,她还不是不敢置喙半句,如今六姑娘飞上了枝头,她周氏也沾不了什么光。
姜滢走至周氏面前,礼数周全,声音柔和:“母亲。”
孟氏面容一僵,死死盯着姜滢。
六姑娘怎会唤周氏母亲!
不光孟氏怔住,屋里所有人都是一愣。
包括周氏。
齐氏走后六姑娘便养在老太太跟前,后来去了鹤山养病,回府后又极少踏出银霜院,与周氏素来就没有情谊,且就算如今是周氏管家,可在他们心中,齐氏才是姜家的大夫人。
是以六姑娘一直不曾改口也没人在意。
可为何今儿六姑娘却…
周氏终日平静的面孔,有了短暂的裂痕。
还是在胡妈妈的提醒下,她才回过神尽量从容的扶起姜滢。
“六姑娘…”
“母亲,往日是我沉浸在母兄过世的悲痛中,才一直未曾正式拜见母亲,还请母亲勿怪。”
姜滢轻轻捏了捏周氏的手,道。
周氏虽性子清冷,寡言少语,但却将姜家管理的井井有条,她与周氏这些年见面的次数一双手都数的过来,但逢年过节送到她院里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她每年的生辰周氏也都记得,她知道厨房每年送来的长寿面,都是周氏亲手做的。
她对母亲的死始终未曾释怀,自然无法接受母亲的地位被人代替,更不愿意唤另一个人为母亲。
可随着岁月的增长,她便也明白她的迁怒毫无意义。
母亲在世时总眷顾着周氏,她如今又何必落她面子。
在她心中任何人都不能取代母亲,但有些人情世故,她不能视而不见。
周氏治家有方,却有很多人不服气,不外乎是因为她妾室扶正的身份。
她与家人离心,也是想要顾全姜家。
想要家宅安宁就得有体统规矩,周氏既然已是姜家的当家主母,谁不服气都得忍着!
周氏几乎是在一瞬间明白了姜滢的意思。
她喉中发涩,好一会儿才拍了拍姜滢的手,笑着温柔道:“是我没有尽到母亲的职责,不怪六姑娘。”
姜滢却颔首,认真道:“母亲掌家多年,劳苦功高,辛苦了。”
周氏再也忍不住,偏过头红了眼。
这些年她做的尽心尽力,也顶多得一句夸赞,从来没有人同她说过一句辛苦了。
饭厅外,老太太与姜洛白同时驻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