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孟氏眼尖的看到了,连忙迎出去:“母亲来了。”
周氏忙趁机转身抹掉眼泪。
众人皆同老太太行完礼,孟氏便搀扶着老太太落座,不成想老太太却拉着周氏的手走到了饭桌,笑着道:“今儿的饭菜准备的很不错,有心了。”
周氏轻轻福身:“谢母亲。”
孟氏气的咬咬牙,愤愤的回到自己的座位。
六姑娘今儿是吃错药了不成,怎会来抬周氏的面子!
这顿饭众人各有心思,却也用的融洽。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众人也心知肚明,这顿饭算是为姜滢践行。
虽然魏宅那边没有准话,但都晓得就算明郡王抬举,过去也只是姨娘,出阁宴自是办不了的,作为妾室,不过是一顶轿子便抬出了门。
因此晚饭便上了果酒。
小辈们不管心中如何想,都举杯与姜滢饮了酒,可姜滢的神色始终都是淡淡的,不论是谁她都是客客气气的,不失礼却也淡漠。
如此,兄弟姊妹心中的不舍也淡了下来。
孟氏见此,白眼儿都快翻到天上去了,这还没进宸王府呢,就拿起乔了!
孟氏一举一动都落在姜滢眼中,她对此并不在意,姜老太太才离席,她便以身体不适告了退。
待长辈相继离开,小辈们便都黑了脸。
“我还准备了许愿灯呢!”
“嘁,人家稀罕与你放灯?”
“这是飞上枝头就翻脸不认人了,德行!”姜彤双手环胸道。
姜蔓狠狠瞪她一眼:“我家六妹妹我说得,你有什么资格说!”
姜彤翻了个白眼儿:“哟,一口一个你家六妹妹,人家认是你家的么,热脸贴冷屁股!”
姜蔓气不打一处来,但一时又找不出话来反驳,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
“嘁,这就哭了?”姜彤笑道:“真没出息。”
姜蔓抬手狠狠抹掉泪珠,没好气的朝姜澈,姜笙兄妹道:“你俩哑巴了!”
“放许愿灯,去不去!”
姜笙刚皱起眉,姜澈便拉起她走向姜蔓:“去。”
姜笙走到一半却突然甩开姜澈的手,姜蔓眼神一暗,心中刚计算着如何与她大吵一架,却见姜笙转身盯着姜彤,冷声道:“若没有六姐姐求情,五姐姐能风风光光嫁到任家?”
姜彤一愣,眼底闪过几丝不自然。
“五姐姐的轿子都到了任家门口,任家却放你随二叔母回家,还以正妻之礼相迎,你以为是任家好欺负么,那是任家看在明郡王的面子,否则,你看看他们会不会这么好说话!”
这事对于姜彤来说是提不得的污点,她的脸色顿时难看至极,恼羞成怒指着姜笙:“你…”
“便是六姐姐翻脸不认人又如何,五姐姐已经沾了六姐姐的好处,有什么资格在背后指责六姐姐!”
姜笙说罢便拉着哥哥头也不回的往院子走。
姜蔓朝愤怒不已的姜彤得意一哼,追着兄妹二人去了。
平日几棍子打不出一个屁,今儿嘴皮子倒是利索。
姜彤气的哭着跑开,姜丰叹了口气追了上去。
姜葶咬咬唇,眼巴巴望着姜蔓几人的背影,她想去放许愿灯,但要是五姐姐知道定不会饶了她,如此想着,姜葶默默地随姜铮回了二房。
–
姜滢回到银霜院后,坐在廊下看着夜色发呆。
母亲还在时府中很热闹的,三姐姐,七弟,八妹妹都养在母亲跟前,她们都是在琉华院长大的。
兄长比三姐姐大了六岁,很爱护弟弟妹妹,他每每下学回来都会给他们带好吃的,三姐姐喜爱的核桃酥,七弟的糖葫芦,八妹妹的桂花糖,她的糖糕。
但他们年纪小,三姐姐长了蛀牙不能多食糖,母亲便管的严,连带着他们也没了零嘴儿。
三姐姐拉着兄长哭,哭的兄长心软了就悄悄买来,可还是被母亲发现了,命人在院外堵着兄长搜身,三姐姐见零嘴儿被搜走,哭的天昏地暗。
三姐姐一哭,他们也就跟着哭,兄长无法,就出府买了些小玩具回来哄他们。
忆起那些美好的画面,姜滢的脸上笑意愈浓。
她六岁的生辰时,迎来了冬天的第一场小雪,兄长买了许多烟花,还有许愿灯。
那天,他们在雪中玩的很开心,很开心。
放许愿灯时,她许愿以后每年生辰都要与兄长,三姐姐,七弟,八妹妹一起过,兄长却点了点她的鼻子,温柔道:‘妹妹长大了会嫁人的,到时候会和夫君一起过”
她那时不懂什么是嫁人,只听不能与兄弟姊妹一起过生辰便要掉泪,三姐姐连忙一把捂住她的眼睛说生辰不能哭,还哄她说:
‘以后我们嫁人时一起放许愿灯’
除了兄长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嫁人,但是都飞快的点头。
可就在她六岁生辰后,母亲兄长没了。
她六岁的生辰愿望永远都不会再实现了。
姜滢唇边的笑意渐消,眼神空荡荡的,落寞而悲伤。
突然,一盏盏光闯入她的视线。
那是…许愿灯!
夜色中越来越多的光亮,约莫有几十个。
姜滢缓缓直起身子,呆愣愣的望着。
青袅也看到了,她转头正要提醒姜滢时,却见姜滢已泪流满面。
她微微一愣后看向许愿灯。
那个方向是前院。
青袅神色略显复杂,若她猜的不错,这应当是府中公子姑娘们为姑娘放的。
姜滢的视线始终没从许愿灯上挪开,带着几分眷念,和不舍。
直到最后一盏光消失在夜空,她才抬手抹干泪,朝青袅道:“你去看看祠堂灯是否亮着。”
青袅虽不明为何,但还是应声离开,不久后去而复返:“姑娘,灯还亮着,家主在祠堂。”
姜滢对此并不意外。
她明日离开,父亲今日定然会去祠堂与母亲说说话。
“你去守着,父亲一走便回来禀报。”
她要去祠堂,将她的名字从族谱上划掉。
这样就算将来惹出再大的乱子,也不会牵连姜家。
青袅没多问:“是。”
姜滢换好夜行衣,坐在寝房等着,这一等,便是整整一夜。
她不知何时靠在床头睡去,青袅将她唤醒时,天已亮。
“家主在祠堂呆了一夜,方才回房。”
青袅道。
姜滢皱起眉,眉间满是懊恼。
她怎么睡着了,父亲怎又会在祠堂坐一夜。
若明郡王今日来的早,她如何再去祠堂。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动静,青袅忙迎了出去,很快便进来:“姑娘,是王妈妈,老太太请姑娘去寿宁堂。”
王妈妈亲自过来,姜滢必须得走这一趟,她洗漱后便带着青袅,随王妈妈去了寿宁堂。
而在姜滢走后不久,银霜院来了一个婆子。
她径直走进姜滢的寝房,将她房中昨夜的熏香换走。
–
鹤山
九曲长廊下尽头的八角亭中,一位白衣白发老人以手撑头,半睁着眼盯着桌上的棋盘,他对面坐着一位堇色束腰宽袖衣袍的公子,公子容貌绝世,气质除尘,在群山晨雾的衬托下,仿若九天神君。
“神医,该您了。”
萧瑢放下白子,道。
“该什么该。”鹤山神医突然伸手胡乱的将棋盘搅乱,捂嘴打了个哈欠,囫囵道:“这都什么时辰了,天都亮了还下什么下,你年轻能熬,鹰都给你熬没了,我老咯,可就不陪你了。”
萧瑢轻轻一笑,任由他耍赖。
“平局啊,此次平局!”神医声音洪亮,哪有半分睡意。
萧瑢颔首:“是,平局。”
神医得意的挑了挑眉,从袖中取出一瓶药放在桌上,挥了挥手就转身欲离去:“喏,拿着,走吧。”
“神医留步…”
“不够?那就不是这个价了。”神医驻足,头也不回道。
“非也。”萧瑢将药瓶收好,拱手道:“晚辈有件事想请教神医。”
神医不耐的拢了拢袖,闭上眼道:“给你一句话的时间。”
“是。”萧瑢温声道:“晚辈听闻姜家六姑娘曾在鹤山养病五年,晚辈想问问她的病情如何?”
神医突然睁眼,眼中一道暗光浮动,只片刻便隐去,他转过身语气随意道:“你说的哪个姜家?”
萧瑢一愣:“…还有哪家姜姑娘在鹤山养过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