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知道。”老太太笑了笑道:“起先我确实当岁岁是因离家多年,淡薄了亲情,但现在我想明白了,岁岁啊,在筹谋着为她母兄报仇,她怕有个万一,又叫我们伤心一场。”
老太太说着,声音已带着几分哽咽:“她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了这么多年,苦了这孩子了。”
姜洛白动了动唇,没吭声。
“也罢,以后有你护着,总要好些。”老太太叹了口气,眼中带泪,笑看着姜洛白。
姜洛白微微哽咽,缓缓跪了下去。
他从怀中拿出族谱呈给老太太:“母亲,这本族谱请您务必收好。”
老太太盯着他手中的族谱,一瞬间便明白了什么,她身子一僵,颤抖着手接过来。
“儿子已将祠堂的族谱换了新的,上头没有儿子与岁岁的名字。”姜洛白声音发颤道:“若是…若是当真出了祸事,它或许可以保姜家。”
老太太捏着族谱,泣不成声。
“若儿子能带着岁岁回来,母亲再将这本族谱换回去。”姜洛白说罢重重将头磕在地上,带着哭腔道:“儿子不孝。”
老太太强压着未哭出声,许久后她才将手放在儿子头上,哽咽道:“你且安心护着岁岁,母亲等你们回来。”
“母亲。”
姜洛白再也忍不住,跪着上前将头埋在老太太膝上,痛哭出声。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不知为何,却带着几分落寞与悲悯。
一个时辰后,姜洛白才离开寿宁堂,去了素云院。
周氏看着桌上的两封休书,放在膝上的手紧紧攥着绣帕。
“你与母亲留在苏州,若我们能回来自是最好,若回不来,你与罗姨娘便可凭休书归家,另寻良人,罗姨娘沉不住气,便将她的先交由你保管。”
二人并肩而坐,相对沉默良久后,姜洛白才开口道:“你放心,孩子们会安然无恙。”
周氏始终不吭声。
姜洛白看她一眼,本想多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站起身:“我先走了。”
“我知道你想做什么。”
周氏却突然抬眸,淡淡道。
姜洛白脚步一顿。
“我大约能猜到你是用什么法子得到调任,可你进京不带家眷,更会惹人生疑。”周氏盯着他的背影,不疾不徐道:“此事非一时能成,必做长久打算,你的后院需要有人打理。”
姜洛白转身,眼神复杂的看着周氏。
“我也知晓你不愿意连累我。”周氏迎上他的目光:“但我想帮你。”
“别的我做不了,应酬结交官眷却是可以。”
姜洛白皱了皱眉:“你…”
“齐姐姐以真诚待我,我想为她做些事。”周氏打断他,认真道:“我不怕死。”
“且家主已为孩子们做了打算,我便更不怕了。”
姜洛白避开视线,半晌后道:“你何必涉险。”
“我自也有私心。”周氏面色平静道:“齐姐姐与大公子的仇一日不报,家主便一日不能释怀,我想若此事了,家主或能安心与我过日子。”
姜洛白沉疑许久,道:“好,休书你且收下,若出了事以自保为重。”
周氏看向桌上的休书,睫毛颤了颤:“好。”
姜洛白走后,周氏坐着静默许久,拿起她的那封休书,平静的撕碎。
他若不在,她不需要自保。
这世间除了他,无人是她的良人。
-
十月初一
姜洛白启程前往京城赴任。
老太太称病,二房一家留下侍疾,大房老太太指名留了罗姨娘。
按理说侍疾应当是周氏,轮不到妾室,但罗姨娘是老太太远房侄女,到了京城也需周氏掌理后院,留罗姨娘便也无可厚非。
罗姨娘及其不满,但老太太发的话她不敢违逆,为此还在房里哭了一夜。
而大房的小辈们皆随父进京。
几位姑娘都到了说亲的年纪,若能在京城说一门好亲事,将来也能有个保障。
祸多不及出嫁女。
至于姜澈…他是大房唯一的嫡子,若将他留下,反倒会叫人怀疑姜洛白此行别有用心,且他一直向往京中青嵩学院,进京后或可想想办法。
齐家一案需要从长计议,只要姜洛白暂且按兵不动,不露痕迹,加上明郡王之前插手救了姜家,那背后的人就算顾着明郡王,也不会贸然出手给自己留下把柄,所以短时间内姜家还是安全的。
拜别老太太启程时,天已大亮。
马车缓缓驶出巷子,姜滢打帘望了眼渐渐远去的姜家。
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家人平安归来。
-
两日后,姜家一行人到了京中城门。
几位小辈们都好奇的掀开车帘探望,姜蔓看着那巍峨高大的城墙,眼里泛着光芒:“这就是京城啊。”
姜澈兄妹俩脸上也尽是向往。
皇城,谁不向往呢。
姜笙眼里盛着欢愉与期待,以后,他们就要在这里生活了。
姜滢缓缓放下车帘,深深吸了一口气。
若不出意外,她以后的路,都要在这里走了。
马车进了城门,径直驶向开封府。
长阶下,早有官员静候。
姜洛白才下马车,清瘦的中年男子便迎了上来,笑得一脸和气:“可是姜推官,姜大人?”
姜洛白忙回礼:“正是。”
“我乃开封府通判程和俍,特在此迎姜推官。”程和俍客气道。
姜洛白闻言微讶,怎会是通判来迎他,他忙后退一步躬身行礼:“下官见过程通判。”
“该是下官去拜见通判大人,怎敢劳大人…”
“欸。”程和俍忙按住他的手,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姜兄此言差矣。”
他不动声色的往姜家家眷处望了眼,在姜滢面上短暂的停留后,笑意更浓,靠近姜洛白轻声道:“以后还得请姜兄多加照拂呢。”
姜洛白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客气道:“怎敢怎敢,下官初来乍到还要请大人多加指点。”
接下来又是好一番你来我往的客套话。
姜滢微微垂眸,心中有了猜测。
观通判大人对父亲的态度,格外热切些,可姜家在京中并无关系,若她猜的不错,多半是因为郡王。
难道苏州之事都已传到了京城。
“姜兄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去看看宅子?”程和俍道:“姜兄放心,这几处宅子都是很不错的,价格还公道,要不是…”
程和俍没再继续往下说,姜洛白心里却有了底。
方才他见程和俍往家眷中瞧了一眼,心中就已了然,多半是六丫头的事传到了京城。
“如此,便有劳通判大人了。”
“欸,姜兄这就是与我见外了,不知姜兄今年几何?”
姜洛白如实答了。
“那比我小几岁,若不介意,我就托大唤一声姜老弟?”程和俍道。
姜洛白忙拱手,温声道:“程兄。”
程和俍笑容满面,愈发热切:“姜老弟,弟妹,这边请。”
一行人说说笑笑看完了几处宅子。
“不知姜老弟满意哪处?”程和俍笑问道。
姜洛白与周氏对视一眼,道:“最后一处就极好,只是不知价钱…”
“姜老弟放心。”程和俍从袖中拿出一纸契书递给姜洛白:“瞧瞧,价格可公道?”
姜洛白接过契书一看,讶异道:“这…如此便宜?”
“嗐,自家人嘛。”程和俍示意姜洛白瞧契书屋主名字。
姜洛白这才注意到,屋主姓魏。
魏…
姜洛白惊愕的抬头,快速看了眼姜滢。
周氏最先反应过来,从姜洛白手中接过契书,快速扫过后,朝程和俍微微颔首,试探道:“大人,这宅子?”
程和俍回之一礼,笑道:“只要诸位满意,我这便去回明郡王了。”
姜洛白与周氏双双一怔。
果然是明郡王安排的!
姜滢捏了捏手中帕子,心中难掩惊讶。
他竟然如此周全。
“姜老弟放心住着,这是郡王私产。”程和俍似是看出姜洛白与周氏的顾虑,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