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不信,后头的人不来!
恰在这时,游廊前方出现一位嫣红衣裳的姑娘。
观其姿容形态,便知受过极好的教导,应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姜蔓看了眼对方,再看了眼自己,不自觉的往姜滢身后躲了躲。
同是嫣红颜色,对方比她好看多了。
“诸位可是姜家的公子,姑娘?”
嫣红衣裳的姑娘走到他们面前,拘礼笑着问道。
姜滢几人皆回礼,她却只微微侧身避开了姜滢的礼。
“梵箬奉主子命,来接诸位去关雎亭。”
姜家几人闻言皆是一愣。
眼前的姑娘姿容上佳,大方得体,衣裳首饰虽不隆重,但都很精贵,他们都以为这应是哪家姑娘,却没想到竟只是侍女。
可想而知,她的主子该是多尊贵的身份。
姜澈:“有劳姑娘。”
嫣红衣裳的姑娘轻轻颔首,便带着众人往关雎亭而去。
姜滢有意想问她主子的身份,但见她似乎并没有要说的打算,便歇了这个心思。
她并不担心她会害他们,因为她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了善意,且方才她唯独避开她的礼,显然是认得她的。
她心中隐约有了猜测。
她的主子应当是与宸王府有关系。
相国府着实大,几人走了约小半个时辰,不知道穿过了多少个游廊,才走到关雎亭。
而与此同时
相国府一处精致的院落里,一位蓝色罗裙,面容姣好,气质幽雅的姑娘坐在梳妆台前,丫鬟正在给她描眉。
不多时进来一丫鬟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她才缓缓睁开眼,本就清冷的面上更添几丝寒霜。
周围的丫鬟皆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响动。
唯有替她描眉的丫鬟依旧沉稳。
良久后,她眼底的寒霜渐渐退却,嗓音清柔:“既然进来了,那就好生招待吧。”
“是。”
丫鬟领命而去。
“姑娘,如此看来,姜家的倒不蠢笨。”丫鬟放下螺子黛,声音温和:“不知那位是何时回来的,先前竟也没听到消息。”
蓝色罗裙的姑娘正是相国府嫡三姑娘,高芫。
她听得丫鬟的话,面容微滞,声音也愈发冷:“人家身份贵重,想何时归就何时归,轮得到我们打听。”
话是这么说,但她言语间却皆是讥讽。
显然,她对口中那人并无有好感,更准确的来说,是有些怨恨,和妒忌。
贴身丫鬟知岚道:“若她要护着,今日怕是不好成事。”
高芫缓缓起身,语气幽幽道:“在她眼里,没人配得上明郡王,不过是不想宸王府丢面罢了。”
“走吧,我们去会会明郡王侧妃。”
最后几个字,她几乎是咬着牙说的。
知岚听着只觉手臂发凉。
她并不担心姜家的,只担心那位…
姑娘每每遇着那位,都要落下风。
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那边是公子们的亭子, 这边是姑娘们的。”梵箬温声朝姜滢几人介绍完,便道:“姜公子, 姜姑娘请便, 梵箬还有要事,便告退了。”
姜滢几人颔首道谢,梵箬依旧避开姜滢的礼。
直到梵箬远去, 姜蔓才深深吸了口气,揪了揪袖摆嘟囔道:“这般优越的气质我还以为是哪家主子姑娘, 也不知是怎样的人家才能养的出这样的侍女。”
姜滢未答, 朝姜澈道:“七弟切记小心些。”
姜澈沉声应下, 便往公子们的亭子走去。
他并未去同谁攀谈,自己寻了处清净的地儿呆着。
姜滢几人也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虽然男女是分开的,但只是隔了一条小桥, 一眼望去就能瞧见对面大致的情形。
姜滢几人正上桥时, 姜蔓便顿住, 防备的看着小桥:“这桥, 该不会有问题的吧…”
姜笙一怔, 下意识看向姜滢。
姜滢沉疑片刻摇摇头:“应无碍,依先前的情形来看,对方不会做的这么明目张胆,之后得需防着暗箭。”
果然,桥没有问题。
过了桥后,姜蔓拍了拍胸脯:“我可防不住暗箭,之后不与你们分开就是。”
姜滢轻轻嗯了声。
心里却有不好的预感。
对方若真要做什么, 定会想办法将她们分开。
看来, 她得先会会这位高家五姑娘, 知己知彼, 方能寻良策以对。
姜滢几人一到,便陆续有人看来。
有试探,有好奇,有妒忌,也有怨恨。
姜滢几人顶着一众视线,寻了处离众人较远的石桌坐下,桌上有早已摆放好的糕点水果。
姜滢看了眼姜笙,姜蔓如临大敌的神态,不由轻笑:“三姐姐,八妹妹,放松些。”
姜笙面上一热,低下头,姜蔓却皱眉道:“六妹妹,这叫我如何放松啊,我现在每一刻都如坐针毡,早知如此,我便不该凑这个热闹。”
姜蔓从进游廊开始,脸上就仿若刻着几个字。
有贼人要害我!
“三姐姐,我们是来赏菊的,你这般紧张防备反倒惹人瞩目。”姜滢道。
姜蔓自然也知道这个理。
可她从出生开始便没离开过苏州,那时她还没有记在周氏名下,身为庶女许多宴会她都没去过,说的直接点,就是没见过什么大场面。
今日这样的阵仗,远远超出她能应对的范围,她无论如何做不到无动于衷。
姜笙虽然随着周氏赴过些宴会,但这种场面她没有见过,虽然她没有表现的像姜蔓那般明显,但心底也还是有些慌。
姜滢见二人如此,突然想起了什么,便轻声道:“三姐姐,八妹妹可也曾抄过卷宗?”
姜笙轻轻点头。
姜蔓虽不知姜滢为何提起此事,但不妨碍她一想到这件事就脑仁疼:“那可真是最难熬的一个月。”
就她那狗爬字哪里敢往府衙卷房放啊,可明郡王下了命令,她不得违抗。
于是祖母便将她与二哥单独关起来,各派一个嬷嬷盯着练字。
可练字这事儿哪是一蹴而就的,那得常年下功夫才成,临时抱佛脚显然是来不及的,眼见练字无长进,祖母便命她与二哥分别为七弟和八妹念卷宗,如此也算是出了一份力,不算违抗明郡王的命令。
姜滢如今才知道这中间还有这个插曲,不免道:“三姐姐日后还是多练练为好。”
姜蔓蔫哒哒点头。
从那以后她每日都练,母亲还特意派人盯着,简直是生不如死!
“三姐姐念过卷宗,可还记得上头的内容。”
姜蔓:“记得一些。”
姜滢又问姜笙,姜笙点头:“记得。”
“我们抄的都是父亲经手过的案件,记录的很详细,三姐姐,八妹妹若是心中没底,不妨回想回想,那些案件或曲折,或明了,但都少不得一些阴谋手段,虽然我们并未亲历,但抄过,念过也算是一种经验。”
姜滢徐徐道:“这种机会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如此想想,是不是有底气了些?”
半晌后,姜蔓挺了挺腰板:“好像还真是。”
姜笙也直了直背脊,心中的慌乱少了些许。
“上头还有不少命案,我们连这些都见过,还怕一场小小的宴会不成?”
姜滢继续道。
姜蔓姜笙脸色同时一僵。
是啊,命案,当时她们一个念,一个抄,最怕的就是下一卷是命案,每每遇着,即便房里还有其他人,她们都觉背脊发凉。
个中残忍手段,可远比这些场面吓人多了。
二人心中的慌乱缓缓散去。
“此事虽是明郡王授意,却也万不可提起。”
姜滢见此稍微安心,却又嘱咐道。
姜蔓姜笙同时应下:“嗯。”
关于此事她们是知道轻重的,进京前祖母便耳提面命的同她们说过这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