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完好无损,就连朱红锦幕也好好的。
“看样子不像是劫财。”林昙在马车周围转了一圈,沉吟道。
良栋也来察看过,道:“确实不像。”
苏师爷在客栈的上等间歇着,林昙和良栋进去探望。
小而洁净的房舍之中,屋角放着一张床,床上坐着位大约五十多岁,面色腊黄、留着稀疏小胡子的男子,他胳膊受了伤,用白布裹着,看样子精神头还不错,受伤应该不重,不过,白布有几处殷出血迹,他还是受了罪的。
见到林昙进来,他脸上现出恼怒之色,哼了一声,转过了头。
林昙施施然走到床前,笑道:“你不是精心占卜,算了又算,才算到今日卯初这个绝佳的起程之时么?怎么,才出城门,就被贼人给劫了啊。”目光落到他受伤的胳膊上,一脸嫌弃,“不光给劫了,还受了伤,挂了彩……”
“你说够了没有?”苏师爷气呼呼的转过头,怒目而视,“年岁不大,怪话不少,真真聒噪!”
林昙摸摸鼻子,“我才不过说了两句实话,你便恼羞成怒了?好没风度。”
苏师爷不屑,“呸,我苏拂衣什么时候讲究过这些狗屁风度了?我向来只要里子,不在乎面子!”
面容憨厚的苏季走进来,小心翼翼的捧着个栗色大碗,“二叔,您该喝药了。”
苏师爷伸袖掩鼻,“这什么味儿,难闻死了!算了,我也没什么大碍,这药也不必喝,阿季,你把它倒了吧。”
苏季大惊,“倒了哪行?二叔,您……您不能讳疾忌医啊……”
林昙自苏季手中拿过药碗闻了闻,“也难怪你不肯喝,闻着就苦的不行了。”
苏季在旁急的想跺脚,“大公子,我二叔本来就不想喝药,您不帮着劝劝,反倒……反倒……”
林昙捧着药碗端详,“拂衣先生,你替我算算,我把这碗药倒到哪盆花里头,花会开得更好看些?”
屋里的窗台上养成着两盆菊花,一盆纯白,一盆雪青。
苏师爷脸色变了几变,气冲冲的伸出手,“拿来!”林昙粲然一笑,依言将手中的药碗递了过去。
“可千万别砸了啊。”苏季一脸担心的看着,伸出双手,拿掌祷告。
苏师爷看也不看一眼,举起大碗,将药汁一饮而尽。
林昙戏谑道:“敢情你算来算去,这碗药也不应该倒给白菊花,也不应该倒给青菊花,而是应该倒到你肚子里么?”苏师爷转过脸不理她,林昙摸着下巴,自言自语,“嗯,我觉得这可能是你有生以来算得最准的一回了,这碗药倒的真是地方啊。”
良栋一直默默站在门口,到了此时,也忍俊不禁,露出笑意。
苏师爷仰头向天,大喇喇的,并不理人。
苏季见他二叔痛痛快快喝了药,大喜,赶忙上前接过药碗,取了块蜜饯奉上,“二叔,药太苦了,您吃块甜的。”
苏师爷瞪了他一眼,取过蜜饯,放入口中。
林昙在床沿随意坐下,“哎,怎么遇劫的,跟我说说,让我开开眼界。”苏师爷脸上露出怪异的神色,“好好的正走在道上便被劫了,无甚特别之处。”林昙觉得有些不对劲,“拂衣先生,你做了我爹多年的幕僚,亲自问过的案子不知有多少起,自然熟知问案流程。这会儿我问你如何遇劫的,你是不是应该告诉我在何时、何地遇劫,劫匪有多少人、什么口音、什么特征……”
苏季没眼色的在旁多了句嘴,“那些人是外地口音。”
苏师爷气冲冲的瞪了他一眼。
苏季缩缩脖子,惭愧的低下了头。
“外地口音?”林昙扬眉。
“对。”苏师爷余怒未息,又瞪了苏季两眼,方勉强说道:“他们有七八个人,全是黑巾蒙面,脸是看不到的,声音却听得清楚,他们说了些江湖切口,还说……还说……”苏师爷那原本腊黄的脸上,居然有了红晕。
苏季头埋得更低了。
林昙站起身,在房中踱步,“你们叔侄二人是一大早便出城的,当时应该行人稀少,但是,你们出了城的时候,天光已经放亮,并不是劫财的好时候;你们走的也不算远,还没到幽僻偏远之处,也不是劫财的好地方;可是,你们偏偏就这么被打劫了……对方到底是什么意图呢?若说想劫财……”她目光落到苏师爷身上,嘴角抽了抽,“你这块玉佩颇值几两银子,又挂在腰间,这般显眼,他们居然给你留下来了,大概不是想劫财吧?你的车华丽得很,他们也一样不要。”
“若是想报仇,那也不对,他们有七八个人,你们只有叔侄两个,他们若想报仇,便不会是只有你胳膊受伤,苏季安然无恙。”
“不是劫财,不是报仇,那会是什么呢?难不成会是……?”
林昙转头看向苏师爷,眼眸之中,揶揄之意愈浓。
苏师爷那张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气的吹起小胡子。
林昙想了又想,捧腹大笑,“难不成会是劫色?真的是劫色?”她笑得站不住,在椅子上坐下来,忍笑瞅了瞅苏师爷焦黄的脸庞、稀疏的小胡子,“拂衣先生,这些劫匪可真的是……眼光独到啊……”
不光林昙笑得肚子疼,连良栋也背过身,肩膀抽动,显然是实在忍不住了,对着墙偷笑。
苏师爷大力拍床,“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大郎我告诉你,我苏拂衣精通周易,我的卦再也不会错,我算的是今日卯初出城,就说明这个时辰出城一定是最好的,最吉利的!”他异常窘迫,脸涨得通红,大声道:“我没算错!若不是我今日一大早出了城,怎会遇到这件事?若不是遇到这件事,我又怎会知道,怎么知道……”
“知道什么?”林昙笑吟吟看着他。
苏师爷却气哼哼的不肯说。
良栋温声道:“大公子此次前来,一则是看望慰问先生,接您回城,二则是要查清此事,抓捕匪人。苏先生,还望您将详情一一说出,我协助大公子查案时,心里也有个底。”
苏师爷怒道:“查什么查?有什么好查的!不就是有一伙没长眼睛也没长脑袋的笨蛋劫错了车……”正怒气冲冲的说着话,遇上林昙含笑的眼神,不由的有些泄气,戛然而止。
“哦,原来是有人劫错了车。”林昙了然。
苏师爷瞪了林昙好几眼,闷闷躺倒,“伤者要歇息,闲杂人等请自便。”林昙故意笑道:“哎,我是特地来接你回城的,你若能动身,咱们这便回去吧,如何?”苏师爷哼了一声,索性闭上了眼睛。
林昙笑了笑,冲良栋、苏季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跟自己一起出来。
到了外头,苏师爷不在眼前了,苏季才有胆子说话,小声告诉林昙,“那七八个人身手极好,拦下我们之后便把我丢出去了,我屁股着地的,虽然看着没伤,至今屁股还疼呢!丢开我,他们便从车厢中捉出我二叔,见了我二叔,他们都呆了,一个彪形大汉失声叫道:‘不是说二八佳人么,怎地竟是个糟老头子!”他叫声很大,我二叔听到了,我也听到了……”
“阿季,你去哪儿了?给我滚进来!”房里传出苏师爷的骂声。
“是,这就来了,这就来了!”苏季慌忙转过身要回去,临走急促说道:“他们有京城口音也有四川口音,骂骂咧咧的,说被人骗了,一大早便守在这里,白费了力气。一个黑脸汉子要杀了我叔侄二人泄愤,被旁边一个青年人喝住了,不许他节外生枝,可那黑脸男子心中恼怒,还是给了我二叔一刀,骂他丑八怪……”
苏师爷骂声愈急,苏季不敢再多说,匆匆一揖,快步跑了。
林昙和良栋相视而笑。
敢情这拨劫匪原来是想劫位二八俏佳人的,大概因为苏师爷那辆讲究的马车、绮丽华美的帘幕,让人误会了,才有苏师爷这一劫。
劫匪抢错了人,也就是说,他们本来是打算在同样的时辰、同样的地点,拦劫和苏师爷同样单独乘坐马车出行的女子。能乘得起这样的马车,那女子想必非富即贵,那么,她为何要一大早便出门呢?又为何只有一辆马车?这事显得颇为怪异。
客栈外来了几名捕快。
为首的捕快姓褚名禄,是认得林昙的,忙下马行礼,“大公子您来了,这可是好,属下正有要事回禀。”自怀中取出两枚金弹子恭敬呈上,“苏师爷叔侄两个是在离此大约两三里地的一个野山坡遇袭的,属下去查看过,黄土地上能看到凌乱的马蹄印迹、车辙印迹,还有几处血迹。血迹不多,应该是苏师爷胳膊被刺伤后流下的。在山坡下的草丛中发现了这个。”
林昙接过来看了,“纯金的?看样子这拨劫匪很阔气啊。良叔,您看看。”递给了良栋。
良栋拿着金弹子仔细端详,沉吟道:“世间惯用弹子的人很多,可是弹子用纯金制成的,我只听说过一个人……”林昙眼睛一亮,“是谁?”良栋皱眉,“是一名江湖中人,这人家中豪富,奢侈成性,素来爱挥霍,家产耗尽之后,投到忠王府做了门客。”
京城口音的劫匪,王府门客的金弹子……
这事好像有些复杂。
良栋把金弹子还给褚捕头,道:“大公子在这里陪着苏先生,我带娄方氏兄弟过去查看一番,稍后便回。”
林昙点头,“有劳良叔。”
褚捕头忙献殷勤:“良爷,我给您带路。”良栋点头,和娄方、娄章等人上了马,一行人去了野山坡。
苏季愁眉苦脸的走出来,“对不住,大公子,我二叔还别扭着……”林昙不禁一笑,“无妨,他的脾气禀性我还不知道么?过一会儿便好了。你小心服侍着,我去吃碗面。等我回来,包管他已是雨过天睛。”
这家客栈附近有家兼营茶水和面点的小店,店虽然简陋,牛肉面的味道却很不错。阿昙如果路过,即便肚子不饿,也要去吃一碗的。
苏季规规矩矩的答应,“是,大公子。”
林昙笑了笑,吃面去了。
☆、第008章
黄土路旁有间房子,虽说简陋,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房前搭着草棚子,棚子下面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桌子和椅子,两边分别立着旗杆,杆上挂着方方正正的布招牌,一个上面写着“茶”,一个上面写着“面”,迎风飘扬,颇有意境。
这是一家可供赶路客商、行人停下来歇息的简易茶舍,兼面馆。
天气睛朗,简陋却又干净的茶舍中三三两两坐着往来客人,有的喝茶,有的吃面。
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身穿淡青色长袍的年轻公子,脸色比上好羊脂白玉更细腻莹润,清俊温雅,风度翩翩。
潘伯亲自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捧了过来,“请慢用。”
年轻公子笑道:“潘伯,您这里的牛肉面是一绝,我是百吃不腻啊。”低头嗅了嗅,俊俏面庞上现出陶醉之色。
如果说他原本飘逸空灵,像是一位谪落凡间的仙人,这时的他却有了人间烟火气,邻家少年般可亲可爱。
几个过路客商偷眼看他,目光灼灼,心里痒痒,真想过去搭讪几句,看能不能交个朋友,占些便宜。可那年轻公子眼光有意无意的掠过,双眼明亮,如同被雨水清洗过的黑宝石般干净清澈,那几个客商忽然自惭形秽,齐齐低下了头,不敢再看他。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风采,凡夫俗子多看他几眼,都会亵渎了他。
潘伯瞅了瞅周围,低声问道:“要不,给您换到屋里去?”
年轻公子笑着摇头,“可千万别,我奔波了半天,有些疲累了,这会儿就想吹着小风,享用一碗美味牛肉面,您可别把我赶到屋里,闷。”
他生的极美,声音也和寻常男子不同,清亮中又带着几丝婉转,异常动听。
潘伯笑道:“是,听您的。”
年轻公子随意又洒脱的一笑,自腰间荷包中拿出一锭碎银,递给潘伯。
“您吃面还给什么钱呢,再说这也太多了。”潘伯十分推让。
“多的存着,下回再来吃。”年轻公子言笑晏晏。
潘伯无奈,只好收下了那锭碎银,“一碗面才十文钱,这可够您吃好一阵子的了。”
潘伯正要走开,年轻公子正要举箸食面,耳畔忽然传来整齐的马蹄声!
“大队人马啊。”客商、过路客人也听到了这声音,纷纷往黄土路上看过去。
尘土飞扬,长长一队盔甲鲜明的军士,骑着健硕的马匹,呼啸而来!
几名客商伸长脖子往外望,等看到这拨人马到了茶舍前,齐齐停下,都吓得变了脸色。
官兵蛮横,商人来往于各地,吃官兵的亏吃得多了,看见他们就腿软。
等十几名盔甲鲜明的军官簇拥着名紫衣贵人往茶舍走来时,这几名客商更是胆战心惊,面也不吃了,茶也不喝了,放下银钱,悄悄往外溜。
不只那几名见多识广的客商,连另外几个过路人也觉出不对,心生怯意,放下碗,放下筷子,拖着沉重的腿往外走,神情惊慌又狼狈。
简陋的棚子下面只剩下一个人,便是那风度翩翩的青衣公子。
他在埋头吃面。
潘家的牛肉面很好吃,美食在前,他可顾不上别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