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箩回京迟了半个月,错过了魏常引和梁玉蓉的婚事。此时梁玉蓉已经嫁到英国公府三天了。
☆、第144章
没能参加梁玉蓉和魏常引的婚事,魏箩多多少少有一些遗憾。只是想起上辈子,他们两个连长相厮守都没有机会,便觉得这点遗憾也算不上什么。魏箩相信,以常引大哥的为人,成亲后定会好好对待梁玉蓉的,等过一阵儿他的腿疾治好了,那他们便是惹人称羡的金童玉女。
魏箩从库房里挑选了一尊翡翠送子观音像,此玉润泽冰柔,细腻如脂,加之雕像精美,一看便不是俗物。她问了问赵玠,果然得知这是前朝着名的佛学家憨空大师亲自开过光的,流传至今,乃是无价之宝。魏箩对于他这种败家的行径已经习以为常,淡定地表示知道了,另外又挑了几样礼物送给祖父母和父亲,还有几位伯母。
来到英国公府时,恰好刚到辰时。
魏箩和赵玠走入前厅,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魏常引身后的梁玉蓉。魏常引依旧坐着榉木轮椅,其实他已经能下地走路了,只是不宜走太长时间,每日半个时辰,有助于腿脚的康复。梁玉蓉穿着石榴红的缂丝宝箱花纹短袄,下配百褶如意裙子,娇靥如花,酥颊含笑,原本是在低头跟魏常引说着什么话,听丫鬟说魏箩进来了,一抬头,对上魏箩笑盈盈的视线,自己先闹了个大红脸。
魏箩和赵玠先跟长辈们行了礼,一一送了礼物。轮到梁玉蓉时,她从金缕手中接过紫檀镶嵌天竺水仙纹的长匣,促狭道:“这是送给常引大哥和玉蓉嫂嫂的。”
梁玉蓉接过一看,匣子里躺着一尊送子观音像,她脸一红,有心想打趣魏箩一两句,但因为是刚嫁进来的新妇子,不好在长辈面前失礼,只悄悄地嗔了魏箩一眼,说道:“多谢……五姑奶奶。”
魏箩道:“不必客气。”
一旁的二夫人宋氏见状,笑了笑道:“玉蓉和大少爷刚成亲没两日,不着急的。倒是阿箩嫁给靖王两个多月了,肚子可有动静吗?”
没料想话题会引到自己身上,魏箩顿时尴尬起来。她平时没特意考虑过这问题,总觉得时候还长着,不用着急,顺其自然最好。目下二伯母当着众人的面问,她沉吟片刻道:“我……”
赵玠握着她的手道:“阿箩还小,生孩子恐对身体不利。子嗣一事不必着急,过阵子再说吧。”
二夫人讪讪一笑,自是不好再多问什么。
魏箩环顾一圈,不见魏常弘的身影,便问魏昆道:“爹爹,常弘怎么不在?”
魏昆道:“常弘在内院写对联呢,我已经命人叫他过来了。”
魏箩道:“我去看看他吧,正好许久不在府里走动了。”
魏昆没有阻拦。赵玠是知道她这个弟弟的护短劲儿的,不知道见面后常弘会跟魏箩说什么,掀了掀唇,对魏昆和英国公道:“正好,本王也去观摩一下小舅子写的春联。”
如此一来,英国公和魏昆自然不能再留在前厅,势必要跟着赵玠一起过去了。
英国公府过年有自己写对联的习惯,今年正好轮到魏常弘和魏常弦,只是魏常弦是个玩心重的,闲不住,写没几副就溜达到别处玩了,只留下常弘一个人坐在内院奋笔疾书。桂花树下,魏常弘坐在黑漆描金卷纹翘头案后面,手边摆了十几副写好的对联,他神态认真,一丝不苟,写字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赏心悦目。
旁边替他研磨的丫头看直了眼睛,模样痴痴的,连一群人走到跟前了都没察觉。
倒也不怪小丫头看着了迷,常弘过了年便是十六岁,正是少年长个儿的时候,单薄的身体变得挺拔颀长,五官也渐渐地有了男人的样子。他本就生得俊逸好看,如今添了些成熟的气味儿,更是引得一众姑娘们对他芳心大乱,更别提一个小丫鬟了。
那丫鬟的余光瞥见府里的大人物都来了,忙屈膝行礼道:“婢子见过国公爷,见过几位老爷。”
魏常弘放下羊毫笔,站起来道:“祖父,爹爹……”视线一转,瞧见后头的魏箩,禁不住露出喜色,笑道:“阿箩也来了?”
魏箩来到他跟前,看了看他写的对联,这才抬起头道:“谁叫你不去看我呢?我只好自己来找你了。”
魏常弘道:“我本打算把这五十副对联写完再去前厅的,没想到你竟过来了。”
英国公见只有他一个,不免问道:“常弦呢?”
魏常弘道:“三哥的朋友过来找他,他有事先出门了。”
英国公摇了摇头,颇有些不满,“这孩子,二十好几的人了还这么沉不住气。”
魏常弘没说话。
英国公和几位老爷拿起常弘写的对联看了看,对他的字很是满意,英国公点评道——“笔法秀逸,劲骨丰肌。”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说了会儿话,英国公生怕怠慢了赵玠,便提议回前厅小坐。刚要往回走,廊庑那头一个穿大红袍子的小家伙儿兴冲冲地跑过来,直扑到魏箩跟前,抱着魏箩的手臂道:“阿箩姐姐,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呀。”
这小家伙不是别人,正是魏常弥。
后头的丫鬟忙上前请罪,道:“国公爷恕罪,夫人恕罪,七少爷非要到这来……”
四夫人没有怪她,挥挥手道:“下去吧。”
那厢魏常弥还在缠着魏箩,仰着小脸地问:“阿箩姐姐,你这次回来还走吗?”
魏箩点点头,“当然,傍晚就走。”
魏常弥瘪瘪嘴,失望地眨了眨大眼睛,“不能多留几天吗?自从你嫁人以后,我都不能找你玩了。”
四夫人无奈地斥了身:“弥哥儿,过来。别说胡话。”
魏常弥抱着魏箩的手臂没有动,乌溜溜的眼珠子一转,看向旁边沉默的赵玠。他虽说才十岁,但已懂得成亲嫁人的道理,也知道魏箩嫁的人正是赵玠。想了想,规规矩矩地喊了一声:“姐夫好。”
赵玠弯唇,“嗯”了一声。
这个小家伙看起来虽缠人,但是比魏常弘懂事多了。起码他从没听魏常弘喊过“姐夫”。
赵玠颇有些大发慈悲道:“下回你若是想阿箩姐姐了,随时可以到靖王府来。”
魏常弥眼睛一亮,点头不迭。“谢谢姐夫。”
旁边的魏常弘看了常弥一眼,心想真是个小狗腿。
☆、第145章
一家人用过午饭,魏箩跟四夫人去花厅说了会儿话,便和梁玉蓉一起去了大房榕园。院子里四处都残留着成亲时张贴的大红“囍”字,廊庑上的灯笼也没摘,进了新房,便见条案上明晃晃地摆放着一对龙凤巨烛,旁边的金錾花托盘里放着花生、红枣、莲子等物。魏箩笑着看向梁玉蓉,“我能进里面看看吗?”
梁玉蓉没好气地嗔她一眼,反问道:“你若想看,我还能拦着你不成?”
魏箩抿唇一笑,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内室。内室里有一个十二扇紫檀浮雕莲花纹的屏风,屏风后面便是一应俱全的新婚家具,魏箩就跟自己没成过亲似的,看得津津有味。她来到床头,指着床上的一对大红织金鸳鸯绣花枕头问道:“玉蓉,这是你绣的吗?”
梁玉蓉点点头,很是自豪道:“除了枕头,这被褥和单子都是我自个儿绣的。”
魏箩眨了眨眼睛,笑着问道:“我记得你绣活儿一向不好,怎么绣了这么多?”
梁玉蓉耳根子一红,一声不吭,领着魏箩坐到窗户旁的罗汉榻上,假装没听见她的问题。
魏箩托着两颊,不放过她,笑吟吟地问:“玉蓉,你跟我大哥的洞房花烛夜怎么过的呀?”
梁玉蓉拿了一个橘子塞她手里,恼羞成怒道:“吃橘子吧你,今儿怎么话这么多。”
梁玉蓉并非容易害羞的人,只是刚嫁给喜欢的人,心里那点小女儿的情绪表露无遗,娇嗔羞赧的模样比平时可爱多了,难怪魏箩都忍不住想逗她。经魏箩一提,梁玉蓉不禁想起自己和魏常引的新婚之夜。她一直以为魏常引是无欲无求之人,清贵高雅,不染尘埃。只是没有想到,原来他也有那样情不自禁的一面……
那天晚上他们都是头一回,难免闹出一些乌龙。而且魏常引的腿疾未愈,不方便行周公之礼,他便引导着她该如何做,清润沙哑的声音传进她的耳朵,梁玉蓉觉得自己的脑子一团乱麻,什么都想不起来,就连成亲前一晚母亲给的小册子上的内容也忘了,只知道照着魏常引的话,他让她做什么,她就乖乖跟着做什么。
第一次弄错地方了,梁玉蓉疼得眼泪都滚了出来,缩在魏常引怀里呜咽:“好疼。”
魏常引搂着她的双肩,头一次发现这姑娘如此纤细单薄,心疼地亲了亲她的额头,“对不起……”却没说要停止。
姑娘家总要经历这一遭的,她既然嫁给他,他就想给她所有新妇子都有的东西,更不想让别人低看她。他只是腿脚有问题,别的地方却是好好的。
第二天梁玉蓉去向公公婆婆请安时,腿心儿酸软无力,连直视魏常引都不好意思。
过了两天以后,才渐渐自在一些。
魏箩吃了一瓣橘子,牙齿一咬,汁水满溢而出,又甜又新鲜,她好奇地问道:“眼下并非橘子成熟的季节,你这儿的橘子为何这么新鲜?”
梁玉蓉解释道:“常引大哥知道我喜欢吃橘子,特意让人从南边儿送过来的。”说罢,对上魏箩恍然大悟的视线,便戳了戳她的脑门子道:“这你也要酸我不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家靖王爷对你可好多了。你要是想吃橘子,指不定他把所有果园子都买下来。”
魏箩捂着额头,笑了笑,大大方方地承认:“那是。”
两个刚嫁人的姑娘自是有聊不完的话题,喋喋不休地说了小半个时辰,忽听院外传来一些响动。梁玉蓉偏头往槛窗外看去,只见魏常引从轮椅里站起来,拄着拐杖在院子里蹒跚学步。梁玉蓉立即放下手边的东西,跳下罗汉塌道:“阿箩,我过去瞧瞧,你等我一会儿。”
魏箩刚说完一个“好”字,那姑娘就一溜烟儿没影了。
这般着急,也不知道多在乎呢。魏箩抿唇一笑,透过槛窗,看院子里的光景。
魏常引八岁那年就被马踩上了筋骨,不能走路,如今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不仅要治疗腿疾,还要重新学会走路。好在这些年魏常引的腿每天都有人给他按摩,肌肉萎缩得不严重,学起来也不太吃力。只见梁玉蓉走到魏常引跟前,同他说了什么,他却摇摇头拒绝了。
魏常引道:“你不必扶着我,你只要站到我跟前,我向着你走过去就是了。”
梁玉蓉依旧不放心,问道:“万一你摔着怎么办?”
魏常引笑了笑,腾出一只手摸摸她的头,“不是有你在前面吗?”
梁玉蓉咬了咬下唇,一想也是,如果他摔倒,她肯定会第一时间上前扶着他,于是便勉强答应了这个提议。
梁玉蓉站在魏常弘十步之外,魏常引往前一步,她便后退一步,慢慢地引导他走路。如此走了约莫一刻钟左右,梁玉蓉担心魏常引累着,便停在梅花树下,想让他休息一会儿。“常引大哥,你走完这几步咱们就歇会儿吧,我有点儿累了。”
这个姑娘,怕伤着他的自尊,不说他累,只说自己累了。魏常引低头轻轻一笑,其实他并非那般敏感之人,只是梁玉蓉的细心,让他觉得很熨帖。他道:“好。”
魏常引慢慢走剩下的几步路,他的腿疾没有完全好,每走一步小腿便一阵刺疼,是以只走了这么一会儿,他的额头便已冒出汗珠。可是他脸上不见丝毫痛苦,仍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若不是梁玉蓉清楚他的情况,还以为他多么轻松呢。
眼看着就走到跟前了,他却忽然停住,把拐杖扔到地上,朝梁玉蓉张开双臂,微笑道:“我走不动了,玉蓉,你来扶我吧。”
梁玉蓉二话不说扑上去,搂着他的腰道:“你不是说自己能走吗?方才我说要扶你,你还不答应。”
魏常引笑笑不说话,其实就剩那两步,他是可以走完的,只是忽然想抱她了。
梁玉蓉完全不知他的想法,命人把轮椅推过来,扶着他坐上去,问道:“常引大哥,你累不累?我推你回屋休息会儿吧。”
魏常引道:“我就坐在树下休息,一会儿还要再走一走。”他往屋里看去一眼,“阿箩在里面么?你进去陪她说话吧。”
梁玉蓉这才想起来魏箩的存在,忙回屋道:“阿箩,让你久等了……”
屋里穿粉色襦裙的丫鬟欠身道:“大少奶奶,靖王妃已经离开了。”
*
魏箩是个很有眼力劲儿的人,梁玉蓉和魏常引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她也不好硬生生拆散人家。
离开榕园,走在回前厅的路上,见不远处穿山游廊上立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正是魏常弘,女的穿着桃红色绣折枝花纹小袄,看打扮应该是府里的丫鬟。那丫鬟不知在跟魏常弘说什么,魏常弘皱了皱眉,模样很是正经,训斥了她两句,那丫鬟便低着头羞愧地跑开了。
只是不凑巧,跑到了魏箩跟前。
魏箩看清她的模样,正是四夫人跟前儿伺候的丫鬟,名字似乎叫什么蕊珠。
魏箩走过去问道:“常弘,你在这儿做什么?那丫鬟是怎么回事?”
魏常弘道:“那个丫鬟摔了一跤,我顺手扶了她一下,她便要送我一块帕子。”说到这里,他心里已经很清楚是怎么回事,眉心微蹙道:“我没收,只让她安守本分。”
没想到四伯母身边还有这种丫头。魏箩不大高兴,常弘优秀是优秀,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攀附的,那个丫鬟胆子倒是不小,敢把主意打到国公府的少爷身上。她道:“这事儿我会跟四伯母说的,你就别管了,日后再有这种事,就跟今日一样处理。”
魏常弘颔首,同她一起走向正厅。
魏箩忽然想起一件要紧事儿,扭头问道:“常弘,爹爹开始给你说亲事了吗?”
魏常弘脚步一顿,很快又跟上,“说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