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箩推开他,抿抿唇道:“白岚还在呢。”
哪知一转头,白岚早就识趣地跟着金缕一块儿离开了。
☆、第154章
魏箩本以为赵琉璃和杨缜的事儿会就此尘埃落定,没想到两天后又出了变故。
崇贞皇帝亲自召见杨缜。因杨缜此次平叛有功,又生擒了叛军统领,崇贞皇帝心情大好,便亲口问他想要什么奖赏。杨缜倒也胆大,居然当着皇帝和满朝百官的面,说想迎娶六公主赵琉璃。这要求虽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也不太出格,若是皇帝点头,甚至有可能成为一桩人人称颂的美谈。
只不过意外的是,崇祯皇帝非但没有同意,还忽然大发雷霆,将杨缜打了三十军棍!
一群人将杨缜从靖王府的角门抬进来时,魏箩正在吃金缕切好的橙膏。闻言,她先是一愣,旋即橙膏过去看了看。
杨缜脸色发白,已是神志不清。那三十军棍对他来说本不算什么,只是他胸口本就有伤,这一打伤口裂开了不说,还流出了好多血。王管事忙命人请了大夫,给他瞧看伤势。
魏箩拽了拽赵玠的袖子,不明所以地问:“为何要把杨缜带回咱们家?”
赵玠用拇指拭去她嘴角的橙膏,道:“杨缜没有府邸,琉璃恳求我将他带回靖王府,方便养伤。”
魏箩了悟。靖王府西南方有一个院子名叫峥嵘院,那儿清幽,环境又好,是最适合养伤的地方,魏箩便安排杨缜住在那里。
大夫不一会儿就来了,正在屋里给杨缜治疗伤势。
魏箩和赵玠站在院外。魏箩问道:“皇上为何会发怒?”
赵玠倚着廊下圆柱,环着双臂,若有所思道:“自是有人在他跟前说了什么。”
魏箩闻言,不禁思索。杨缜和赵琉璃的事根本没几人知道,又是谁会告诉崇贞皇帝?
第二日,赵玠便查清了一切前因后果。
原来前几日赵琉璃去军营找杨缜时,被一位姓周的大夫看到了。那大夫名叫周航,是吏部员外郎。周航参加宫宴是见过赵琉璃一面,是以认出了赵琉璃的身份,回家后跟自己的夫人提了一嘴,说天玑公主似乎跟一个军营的汉子认识。那周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有一回入宫,把这事儿当着众人的面儿说了出来。旁人都不相信她的话,毕竟赵琉璃被陈皇后看得跟宝贝似的,连宫门都出不得,又岂会认识外头的汉子?
唯有赵琳琅记在了心上。
赵璋被禁足,宁贵妃之死,早已让赵琳琅对陈皇后之流恨之入骨。可惜她只是个公主,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如今看到一点机会,自要抓住不放。也是她幸运,竟然真的让她查出赵琉璃和杨缜的事,得知杨缜给赵琉璃当侍卫时,两人便有私情。赵琳琅写信跟赵璋商量了一番,便决定将此事告诉崇贞皇帝,来个先发制人。
赵琳琅带着私心,将两人之事说成“无媒苟合,私定终身”,言辞颇为不堪。
崇贞皇帝听后立即变了脸色,心中惊惶,连忙命人私下调查此事。只不过事情尚未调查清楚,杨缜便在朝堂上说出那番话,无疑证实了他确实跟赵琉璃有染。
是以,崇贞皇帝才会勃然大怒。
其实崇贞皇帝若是先听了杨缜或赵琉璃的说辞,未必会这样生气。只可惜他先听了赵琳琅的挑拨,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再看这俩孩子时,心情就不一样了。
杨缜身为侍卫,职责便是保护公主的安危。而他却借着这份特殊,近水楼台,诱导赵琉璃对他动了心思,可见其居心叵测,德行恶劣,是万万不能托付终身的。
崇祯皇帝不仅罚了杨缜,还勒令赵琉璃不许踏出辰华殿一步。
以至于赵琉璃想见杨缜一面比登天还难,只好偷偷摸摸写了一封信,恳求魏箩劝杨缜好好养伤。
*
四五日后,崇贞皇帝依旧余怒未消,不肯原谅二人。
而杨缜自打住进靖王府,也没说过一句话。
这日丫鬟照常给杨缜送了药,魏箩目睹杨缜喝下去后,忍不住道:“嗳,杨缜,你打算就这么下去么?”
杨缜终于有了反应,放下粉彩灵芝水仙纹的药碗,漆黑平静的乌目看向魏箩。
这几天他一直是这么副表情,时常看着窗外走神,面无波澜,仿佛没了生机。
有反应就好。魏箩松一口气,真怕他会因此一蹶不振,“陛下不同意你娶琉璃,你就没办法了吗?我听说这阵子陛下正在为琉璃物色驸马,陛下看中了定国公府的公子高从勋,你要眼睁睁看着她嫁给别人吗?”
杨缜瞳孔一缩,放在被褥里的手逐渐拢握成拳。他嗓音低哑:“琉璃是我的。”
总算肯开口说话了。魏箩站在床头,唇角微勾,颇有些居高临下的俯瞰,“哦,你凭什么说琉璃是你的?”她背着双手,一阵见血地道:“你为琉璃做过什么吗?从头到尾,我只看到琉璃一个人的努力,而你却在这里自怨自艾。琉璃即便被关着,也要写信托我好好照顾你,你呢?只会懦弱地逃避么?”
杨缜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她。
魏箩不躲不闪地迎视。
许久,杨缜低声道:“你不必对我使激将法。”
被发现了。魏箩默默鼻子,颇有些计谋被戳穿的窘迫。
其实杨缜没有她说得那么懦弱,这些日子他确实在好好养伤,听底下丫鬟说,他每天早晨都会打一套拳,然后再骑马去军营里走一趟。崇祯皇帝生气归生气,好在没剥夺了他的官职,他如今还是个正二品的总兵。
魏箩问道:“你如今有什么打算?”
杨缜从床上坐起来,弯腰套上鞋袜,答非所问:“我不会死心的。”走到门边,顿了顿道,“这几日多谢王爷和王妃的照顾,杨缜没齿难忘。”
魏箩道:“只要你不辜负琉璃,让我再救你一百次都成。”
杨缜道:“不会。”说着便大步离去。
真是话少得可怜,也不知道琉璃看上他哪儿了。魏箩扶着门框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赵玠的声音在耳畔响起,“阿箩,你再看下去,本王明日就会让他搬出去住。”
魏箩一回头,便见赵玠身穿绛紫饕餮纹锦袍立在几步之外。
魏箩扑进赵玠的怀里,抱着他的腰,仰头道:“杨缜没大哥哥长得好看,我看大哥哥就够了。”
赵玠明知她是故意讨好之举,但还是被愉悦了。他捏了捏她的小脸蛋道:“小滑头,你们说了什么?我听管事说,这几日你来峥嵘院来得很勤快。”
魏箩没有回答,只是皱起鼻尖,小狗儿似的趴在赵玠身上闻了闻。
赵玠道:“怎么了?”
魏箩故意夸张地说:“好大的醋味儿呀。”
赵玠将她从地上提溜起来,重重拍了拍她的屁股,“小家伙,我看你是欠收拾了。”
魏箩可是领教过他的巴掌的,上回被他打了一下,疼了一晚上都没敢坐凳子。她乖乖地搂住赵玠的脖子,在他颈窝蹭了蹭,老老实实道:“还不是琉璃嘱托我,让我好好照顾杨缜,否则我才不理他呢。”说完见赵玠的脸色有所好转,忙趁热打铁在他脸上“吧唧”一口,“我只理你。”
赵玠捏着她的下巴,不让她离开,含着她的双唇好好尝了一会儿。
魏箩气喘吁吁地离开,脸泛潮红:“你刚才去哪了?”
赵玠道:“皇宫。”
说起这个,魏箩想起正经事儿,严肃地问道:“你见陛下了吗,他怎么说的?”
赵玠入宫不是为了赵琉璃,而是为了青州旱灾一事。青州的土地旱了大半年,颗粒无收,那儿的百姓生活得痛苦不堪。崇贞皇帝将此事交给赵玠处理,赵玠入宫是为了跟皇帝商讨减少赋税的。事后赵玠委实提了一下赵琉璃的事,刚开了头,崇贞皇帝便一副不欲多说的模样,想必还在气恼。赵玠便没有多言,离开了皇宫。
赵玠道:“等过几日父皇气消了再说罢。”
魏箩就知道是这样,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正好我明日也要进宫给母后请安,顺道问问母后是什么意思吧。”她忽然想起什么,杏眼眯了又眯,闪过一丝黠光,“七公主可真闲,连这事儿都要插一脚。”
若不是赵琳琅,也不会有这么多幺蛾子。
*
翌日魏箩拾掇一番,换好衣服便入了宫。
西大街新开了一家糕点铺子,魏箩知道陈皇后喜爱这些民间小吃,特意买了好几种带入宫中,其中有陈皇后最喜欢吃的冬瓜蜜饯和山楂糕。到了昭阳殿,宫婢却说陈皇后在宝和殿诵经,魏箩放下点心,只好转身又去了宝和殿。
魏箩知道,这是陈皇后又心烦了。
每当陈皇后心情不好,或是拿不准某件事的时候,便会去宝和殿诵经。
魏箩到时,殿外只有两名宫婢候着,陈皇后跪坐在蒲团上,口中喃喃不休。
兴许是听到脚步声,她微微蹙眉道:“本宫不是吩咐过,谁都不许进来么?”
魏箩道:“母后,是我。”
陈皇后微有些诧异,但却没有起身,继续跪坐在蒲团上道:“阿箩,你怎么来了?”
魏箩跪在旁边的蒲团上,跟陈皇后一起双手合十,虔诚地闭上眼。她跟皇后一样,相信这世上是有神佛存在的,否则自己也不可能重生再活一次。她道:“我给母后带了几样民间的小点心,不知道母后喜不喜欢。”
陈皇后念完一段经,偏头笑看着她,道:“你有心了。”
魏箩道:“这是街上新开的铺子,母后一会儿尝尝,您若是喜欢,我便天天给你送来。”她的嘴巴甜,哄得陈皇后很高兴。过了一会儿,魏箩忍不住问:“母后,您也不同意琉璃嫁给杨缜吗?”
陈皇后早就猜到她为何而来,方才那一段不过是幌子罢了,也难为她忍得住。陈皇后从蒲团上站起来,坐到一旁的朱漆镂雕卷云纹小桌后面,倒了两杯茶,“早前我为琉璃那孩子相看驸马时,她用各种理由搪塞我,我还当她真不想嫁人,想一辈子陪在本宫身边,没想到是早就心有所属了。”语气很有些怅惘。
魏箩不吭声,乖乖地坐在陈皇后对面。
陈皇后又道:“想必你也是早就知道的,你们两个合着伙儿欺瞒本宫,是吗?”
魏箩连忙摇头,解释道:“我也是刚知道不久,彼时杨缜去了粤东,琉璃打算等杨缜从粤东回来便向您坦白,所以我才没跟您说的。”这种时候,撒点小谎也无伤大雅。
陈皇后的脸色缓和了些,慢慢道:“我只希望琉璃能嫁一个真心待她好的人,日子过得和和顺顺,不要经历什么大风大浪,我身为母亲就知足了。”她曾经给赵琉璃相看的驸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没什么野心,陈皇后喜欢知足常乐的人,男人一旦野心太大,就容易忽略自己的妻子。她自己吃过这种苦,便不希望女儿重蹈覆辙。
魏箩道:“这点母后放心,杨缜对琉璃绝对是真心的,并非是为了她公主的身份。”
魏箩举了几个例子,小到刻木雕捉流萤,大到为了琉璃只身赶赴粤东平叛,桩桩件件都能显露杨缜的真心。
陈皇后听罢,果真有几分触动,叹道:“看不出来,杨缜倒是个痴情的孩子。”
魏箩跟着点头,“那您同意他们的婚事了?”
陈皇后笑道:“我同意又能如何?陛下那儿不松口,我也没有办法。”
话虽如此,可是如今崇贞皇帝哪能不听她的话呢?
魏箩从赵琉璃口中得知,崇贞皇帝近来对陈皇后言听计从,端的是没了威严,伏低做小,只为求得陈皇后的原谅。
可惜陈皇后并不领情。
魏箩又陪着陈皇后说了一会儿话,见天色不早,这才起身告辞。
刚走到门口,陈皇后叫住她:“阿箩。”
魏箩回头,欠了欠身,“母后有什么吩咐吗?”
陈皇后瞧着她,眼神温和,语重心长道:“你和长生成亲有一段时日了,可有考虑过子嗣?”
魏箩先是一愣,旋即脸颊慢慢洇了一层红,点了点头。
陈皇后笑道:“长生年纪不小了,与他同龄之人大都儿女绕膝,本宫也是替他着急,倒没有逼你的意思。”她走到魏箩跟前,拢起魏箩的双手拍了拍,“女人有个孩子总是好的。何况,本宫也想抱孙子了。”
从宝和殿出来时,魏箩竟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
她跟赵玠从来没有避讳过子嗣的问题,又不是不想生,况且每天晚上都行房,这也是急不来的……皇后娘娘说得这么直白,她还真不知道如何接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