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常弘从马背上跳下来,淡声道:“不必。”然后将缰绳交给后面赶来的仆从。
那仆从对他感激不尽,连连道谢。
不一会儿府内的镇国公夫妇听闻了门口的动静,慌忙赶过来,对魏常弘狠狠地道了一通谢,又罚了那位看马的仆从三个月的月钱,还杖责了那仆从二十家棍。镇国公夫妻俩热情地邀请魏常弘到府上做客,魏常弘只道是举手之道,没有应下,骑马离开了。
镇国公夫妻俩惊魂未定,扶着高晴阳走回府里。镇国公夫人不禁称赞道:“这位魏公子真是少年英杰。生得俊俏不说,身手也是那般好。”
高晴阳默不作声跟着走,脑海里却闪过方才魏常弘骑在马背上的场景。他俯视着自己,很有些居高临下的味道,广袖被风吹起,那双清俊的眉头深深地蹙在一起,很不赞同地问她“为何不躲”。
高晴阳一直以为他是个不学无术、吸食五石散的纨绔公子,只是刚才那一瞬间,她竟觉得魏常弘的身形有些高大。高晴阳取出娟帕擦了擦脸上的泥水,心想,改日还是抽空去英国公府道一声谢比较好吧。
*
正值溽暑,天气燥热难当。树上蝉鸣啾啾,魏箩躺在葡萄花架下的榆木凉榻上,手里捧着一杯冰镇的乌梅汤,一边喝一边对白岚道:“打风的力道再大一些,中午没吃饱吗?怎么瞧着有气无力的。”
白岚拧着眉心道:“娘娘,您都快临盆了,还是少喝这些凉的东西吧。”
魏箩的鼻尖儿上洇出薄薄的汗珠,饶是躲在花架下纳凉,也依旧没什么用处。她倚着凉榻,懒怠地抬了抬眼睛,“你放心吧,我问过孙大夫的,大夫说不碍事。若是不让我喝点凉的东西,连这点念想都给我断了,我可真不知道怎么熬过这漫漫夏日了。”
白岚一听是孙大夫说的,登时就放了心。孙大夫知道的东西可比她们多多了。
魏箩躺在凉榻上小憩了一会儿,赵玠从外面回来时,她正闭着眼睛睡得香呢。
赵玠挥手遣退了白岚和金缕,坐在凉榻上,拨开魏箩额前的碎发,用拇指轻轻拭去她额头沁出的汗珠。
今日早朝时崇贞皇帝重提立储一事,先前对立赵玠有异议的大臣,近期早已销声匿迹了。有的是出行的路上忽然出了意外,有的是中饱私囊被崇贞皇帝彻查,有的是主动提出致仕回乡,这其中原因,究竟出自谁的手笔,大家伙儿心照不宣。
朝堂上无人再敢有任何异议,唯有瑞亲王站出来反驳了一两句,但是也被皇帝打压下去了。
立储一事就此定了下来,等礼部择好吉日,大理寺拟好昭书,便宣布立靖王赵玠为储君。崇贞皇帝宣布退朝,当着众人的面儿把赵玠叫去御书房,道是有事商议,摆明了是器重的意思。
瑞亲王站在含元殿内,眼神阴冷,许久才甩了甩袖子离开大殿。
赵璋的脸色也不大好,袖中的拳头紧了又紧,旋即跟上瑞王的脚步,一同离开。
崇贞皇帝跟赵玠说了几件江南水涝的事,询问了他的看法,之后便没什么事,挥挥手让他退下了。
赵玠临走前,崇贞皇帝放下紫毫宣笔,望着槛窗外的蓝天白云,忽然慨叹道:“等日后你登基了,朕便同你母后离开盛京城,游遍大江南北,做对悠闲的夫妻。”
赵玠脚步一顿,没说什么,大步离去。
魏箩被赵玠的动静吵醒了,一睁开眼却见他在出神,忍不住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问道:“你在想什么呢?”
赵玠乌目动了动,握住魏箩嫩生生的手指,弯唇一笑道:“想我们的孩子是儿子还是女儿。”
魏箩很有见地道:“这么调皮,肯定是个儿子。况且酸儿辣女,我前阵子不是正好爱吃酸溜溜的梅子么。”倒也不是魏箩偏爱儿子,只是这般猜测罢了。说心里话,魏箩还是喜欢女儿多一些,都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她也想要一件小棉袄。
赵玠含笑不语,少顷才道:“我昨日想好了孩子的名字,你可要听一听?”
魏箩来了兴致,“你说。”
赵玠道:“若是儿子便单字一个‘曦’,有融融日光之意。若是女儿便叫‘苒苒’,时光荏苒的苒。”他看向魏箩,捏捏她的小圆脸问道:“你觉得如何?”
魏箩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两个名字都不错,“你跟陛下商量了吗?”
赵玠道:“本王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何还要跟他商量?”
皇孙们的名字都是要经过皇帝首肯的,不过赵玠这般嚣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想必崇贞皇帝也拿他没办法。魏箩点头道:“这两个名字都不错,就这么定了吧。”
商量完正事,赵玠伸手要抱魏箩,好些天没跟她温存,这会儿只想跟她多亲近一会儿。哪知道这小姑娘躲得比兔子还快,一副唯恐避之不及的模样,皱眉道:“天儿太热了,你离我远一点,别靠过来。”这才想起来什么,四下看了看道:“你怎么把金缕和白岚都赶走了,没人给我打风,难怪我觉得这么热……”
魏箩怕热,赵玠是知道的。只是小姑娘这会儿这般反应,委实让赵玠有些受伤,脸色也不大好。
赵玠握住魏箩细白的腕子,俯身轻而易举地讲她压到身下,好整以暇地俯瞰她,问道:“让我离远点?”
魏箩缩了缩脖子,这会儿即便觉得很热,也不敢吭声了。
赵玠低头咬住她的脖子,轻轻啃噬,嗓音越来越低:“阿箩,你知道我这几个月忍得有多辛苦么。”
顾念着魏箩肚子里的孩子,赵玠已有八个多月不曾碰她了,委实是想得厉害。赵玠的手从魏箩的小衫里探进去,握住她的白馒头,泄恨一般咬了几口。倒也不敢用太大劲儿,只不过魏箩的身子娇嫩,饶是如此还是很快红起了牙印子。魏箩娇声喊疼,他便含在口中好好哄她。
魏箩扭了扭身子,不放心道:“不行。孩子快生了,大夫说后三个月不行……”
赵玠自然记得这番话,不能真正碰她,只是想解解馋罢了。
不一会儿,只听葡萄花架下传出细细的哽咽声。
花架周围用幔帐遮掩,看不清里面的光景,只能看到影影绰绰的两道人影。赵玠将魏箩圈进怀里,头埋在她的胸口。魏箩伸手推拒,兴许是被他咬疼了,轻轻地叫了一声。
许久,赵玠才不满地问道:“怎么没有奶水?”
魏箩气急败坏,若不是怕伤着孩子,真想把他踢到塌下去。“生完孩子才会有的,我还没生呢,哪来的……”说到一半,自个儿脸红得不像话,说不下去了。
赵玠又流连了一会儿,之后翻身,从后面搂住魏箩,贴在魏箩的耳畔重重地喘息。待他终于平复下来后,对着魏箩慢吞吞道:“等孩子生下来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魏箩长长的睫毛颤了颤,不吭声。
*
越临近临盆,魏箩的情绪就越紧张。
赵玠给她寻了四个盛京城最稳妥最出名的产婆,让她们暂时住在靖王府内,一旦魏箩有了任何情况,方便她们随叫随到。
即便如此,魏箩的心还是惶惶不安,一天到晚坐卧不宁。孩子还没开始生呢,她倒先把自己吓坏了。
这日魏箩去书房给赵玠送茶点,手腕不慎碰到紫檀木的翘头案上,玉镯子应声而裂,一分两瓣,掉在地上。魏箩怔怔地看着地上的镯子,好半响都没有动弹。
赵玠把她拉到自己身边,命朱耿将那断成两截的镯子收拾出去,看向魏箩道:“瞧把你吓得,怎么看着心神不宁的?”他捏捏魏箩的耳珠,既是安抚她,也是安抚自己:“不是说过了么,有本王在,不会让你有事的。”
魏箩看着赵玠点点头,爬上赵玠的双腿,搂着他的脖子道:“我有些害怕……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可能是头一胎没经验,心里总是不安,做什么都心不在焉的。”
赵玠笑着刮刮她的鼻子,“你是自己吓唬自己。”
魏箩摸摸鼻子,心道或许是吧。
只不过她没在赵玠怀里坐多久,杨灏便汲汲皇皇地从外面跑进来,神色匆忙,连礼都顾不得行:“殿下,不好了,宝和殿着火了,皇后娘娘正好在里头诵经呢!”
赵玠神色一变,魏箩的心也跟着“咯噔”一声。
赵玠立刻站起来,冷着声音问道:“怎么回事?母后眼下在哪?”
杨灏道:“具体情况属下也不知,只知皇后娘娘如今还被困在宝和殿,尚未营救出来。”
赵玠的脸色难看至极,举步变往外走,“备马!”
魏箩匆忙跟上去,抓住赵玠的袖子道:“我也要去。”
千算万算,还是不如天算。魏箩以为赵玠在宝和殿周围安插了人手,这辈子便能避免陈皇后引火自焚,没想到她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当初庆熹宫门口那番话,魏箩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儿,陈皇后的语气像是了无牵挂了一般,是以她才不放心地又询问了赵玠一遍,得知赵玠一切都布置妥当了,她才安心。可是怎么会……是哪儿出了岔子么?
赵玠摸着她的脸,“阿箩,你身子不便,还是留在府里等我的消息为好。乖,我不想看到你也出什么意外。”
魏箩坚持道:“我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可是母后有危险,我不能在这儿干坐着。大哥哥,你就带我去吧。”
赵玠垂眸凝视她。很快,他对杨灏吩咐道:“去准备马车!”这便是妥协了。
马车一路疾驰到宫中,魏箩和赵玠尚未赶至宝和殿,便能看到前方一片大火,火势滔天,几乎染红了半边天空。赵玠的脸色难看得吓人,薄唇紧紧地抿成一条线。好不容易赶到宝和殿时,那儿已经成为一片火海了,正殿的大门被火舌吞噬,烈火熊熊燃烧,让人心生畏怯,不敢贸然前进。
侍卫和宫人们抬着一桶一桶的水灭火,神色匆忙地从魏箩和赵玠身边走过,这时候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先灭火要紧。
魏箩抬眼,看到斜前方站着一个身穿紫金四团龙纹常服的帝王。崇贞皇帝一动不动地盯着面前的宝和殿,眼睛发红,垂在一侧的手臂微微地颤抖。
想必他也没料到会有今天这一幕。
崇贞皇帝总以为终有一日能打动陈皇后,他慢慢地弥补,她总会原谅自己的。崇贞皇帝甚至还畅想过将来赵玠即位,他便带着他的晚晚去许多地方,看峨眉山,看日月潭,游遍大江南北,做一对闲云野鹤、共挽鹿车的平凡夫妻。却怎么都想不到,陈皇后竟对他如此狠心,连一个挽回的机会都不曾留给他,想要先走一步。
不可能!
他不能让她这么走了!
他们之间绕了那么远的弯路,渐行渐远,如今总算又绕到一起,他还有许多话没跟她说,她怎么能死?崇贞皇帝仿佛忽然大彻大悟,从一旁的侍卫手中夺过水桶,举起木桶从头到尾把自己淋湿,毫不犹豫地往宝和殿而去。
周围的人都被吓傻了眼,待到回过神时,储公公惊慌失措地抱着皇帝的腿,“陛下,你这是要做什么?你千万不要冲动,皇后娘娘已经有人进去搜救了,说不定再过一会儿就救出来了,您千万不能进去啊!”
身后的宫人们呼啦啦跪了一地,口中高呼“陛下三思”。
崇贞皇帝一脚踢开储公公,咬牙切齿道:“晚晚还在里头,叫朕怎么等得下去?都给朕消停会儿。朕是九五之尊,不会这么轻易死的。”说罢一顿,看了看不远处的赵玠,眼神复杂,“万一朕有什么意外,便传位于靖王,替朕整理政务。”
一群人哀戚地高呼:“陛下!”
赵玠眸光一沉,藏在袖中的拳头紧了又紧。
崇贞皇帝不再理会他们,踅身毅然决然地走入火海之中。
火势汹汹,房梁上的柱子掉了好几根,眼前是浓烟滚滚,几乎看不清眼前的路。除了宫里的侍卫意外,赵玠也派了好几人进来营救,但是都没有结果,甚至有几个人被火舌吞没,成为这场火灾下的亡魂。
赵祉卿嘶声喊道:“晚晚,你在哪儿!”
*
宝和殿外,所有人都在等待。
魏箩紧紧地攒着赵玠的袖子,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起初她的肚子只有微微有些疼,她以为是太过紧张的缘故,可是渐渐的那疼痛越来越剧烈,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
魏箩小脸发白,无措地叫了赵玠一声。
赵玠见她脸色不对劲,忙将她打横抱起,问道:“阿箩,你怎么了?”
魏箩攀着赵玠的衣襟,缓缓道:“我,我好像要生了……”
☆、第167章
宝和殿上空黑烟滚滚,殿外的空地上跪了一溜儿人,以储公公为首,纷纷扯着嗓子高呼“陛下”。
少顷,储公公终于回神,朝周围愣住的宫人和侍卫道:“都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救火啊!陛下和娘娘若是出了什么差池,你们担当得起吗?”
侍卫和宫人们提着木桶,赶忙继续救火。
储公公跪在宝和殿前,双手合十,喃喃地向菩萨祷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求您保佑陛下和娘娘平安,奴才愿意减寿十年……”
另一边,赵玠抱着魏箩匆匆去了最近的昭阳殿。赵玠手心发汗,额角剧烈地跳动,一到昭阳殿便厉声道:“去宣太医!”
昭阳殿的宫婢们不明就里,但见靖王如此着急,也不敢多问,手忙脚乱地去了。唯有秋嬷嬷头脑清醒,见魏箩神情不对,心中猜了个七七八八,晓得魏箩这是要生了。既是生产,宣太医又有何用?靖王这会儿恐怕是关心则乱。秋嬷嬷赶忙出门,拦住宣太医的宫婢,改让她们去请宫里的稳婆。
宫婢们看一眼殿内,犹豫不决:“可殿下说……”
秋嬷嬷道:“殿下是急晕了,你们也跟着犯糊涂不成!就照我说的做,快去!”
宫婢们这才恍悟,汲汲皇皇地往稳婆们住的地方而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