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皇后有意撮合他和高丹阳,三不五时就要在他面前提一提这个名字。高丹阳是他的表妹,皇后大抵存着亲上加亲的念头,正好他们年纪也快到了,早些把事情定下来,也好早些放心。可是他听多了却觉得厌烦,没有兴趣的人,非要强加到他身上,只会让他越来越没有兴趣。
少顷,他打断陈皇后的话,站起来道:“我府上还有事,母后若是没别的,我就先回去了。”
陈皇后只好打住,知道他不爱听这些,便无奈地挥了挥手,“走吧走吧,一说起这个你就有事,我看你是故意的。”
赵玠一笑,倒也不否认,向她告辞以后,举步走出昭阳殿。
他对高丹阳没有男女之情,只把她当成普通的表妹,如果非要他娶她,只会闹得双方都不愉快。何况他目前没有成亲的打算,说这些有些为时过早,比起男女之情,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爱情和权势比较,自然是后者更吸引人一些。
*
赵玠离开后,陈皇后又坐了片刻,向秋嬷嬷询问起魏箩的事情。
毕竟是要给自己女儿当伴读的,不能马虎,方方面面都要询问仔细。
秋嬷嬷想了想,便把今日魏箩把李颂推下水的事情说了一说。彼时她不在跟前,也是听人讲述的,英国公府四小姐为了给弟弟出气,要求把汝阳王世子也推下去。后来不知怎么,汝阳王世子意外溺水,沉到太液池底下,好在救上来得及时,没出什么大事儿。
陈皇后是性情中人,豪爽果决,这么多年的宫廷生活虽然磨砺了她的锋芒,但是泯灭不了她的本质。她听罢笑出声来,许久没听过这么有趣的事儿,对这位四小姐又有了一个新认识,“亏她想得出来,那汝阳王能愿意么?”
她记得李知良是最疼儿子的,别看他五大三粗,护起短来那叫一个厉害。
秋嬷嬷也笑,掖着两手道:“本来是不愿意的。不过这事儿是小世子自己答应下来的,汝阳王自己也没反对,后来又有靖王殿下做见证,他即便想赖账也不行。听说汝阳王当时脸都绿了……”
陈皇后拿绢帕点了点眼角的泪花,许久没这么开怀过。当年跟着赵勤出征邬戎时,她是副将,李知良是前锋,他们两人意见不合,常常发生分歧。彼时她就看李知良不顺眼,要不是看在赵勤的面子上,早就同他撕破脸了。如今得知他在一个小丫头那里吃瘪,怎能让她不高兴?
如此一来,她还没见魏箩,就先对她生出几分好感。
陈皇后终于止住笑,对秋嬷嬷道:“你去跟常太傅说一声,就说琉璃上课要带一个伴读,请他添置一个位子。”旋即想了想,又吩咐:“明日去英国公府一趟,把本宫的懿旨传下去,就说是本宫的意思,想请英国公府四小姐入宫给天玑公主当伴读。”
秋嬷嬷忙记下来,等陈皇后歇下以后,她退出昭阳殿立即命人下去办事。
*
懿旨下到英国公府后,不止魏昆震惊,连其他几房都难以置信。
皇后娘娘从未见过魏箩的面,为何会亲口指点她入宫当伴读?
然而事实摆着眼前,由不得她们不信。秋嬷嬷传完话就要回宫,临走前要求魏箩第二天就入宫陪伴天玑公主上课,届时宫里会有专门的马车接应。
魏昆送走秋嬷嬷,来到魏箩房间,亲自把方才的事情告诉她,笑容满面地揉揉她的脑袋,“阿箩昨天见到皇后娘娘了?你跟她说了什么?”
魏箩自己也有些迷糊,她没见过陈皇后的面,只见过天玑公主,跟她说了几句话而已。难道就因为这个,所以要她入宫当伴读?也太草率了吧。还是说天玑公主向陈皇后开口,请她入宫教她踢毽子?倒也不是没有可能,依照陈皇后对天机公主的宠爱程度,很有可能会答应。
英国公府跟皇室的牵连不多,家族也没有后妃的例子,是以魏箩能入宫给天玑公主当伴读,倒是开了先例。当天下午魏箩去韩氏那儿说了此事,韩氏便临时教给她一些宫里的规矩,免得她入宫以后出什么差错。
宫中规矩繁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都要有分寸,一时半会儿根本学不过来。韩氏见她听得吃力,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道:“罢了,你还小,不需要学这么多规矩,只记得一点,不要任性而为就行了。”
魏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翌日,魏箩换上一身崭新的樱色苏绣缠枝牡丹纹襦裙,照旧梳着花苞头,被魏昆亲自抱上去皇宫的马车。马车里坐着一个老嬷嬷,模样很面生,是来接她入宫的。老嬷嬷一路上都板着脸,一句话都不说。
若是普通的孩子肯定被这阵势吓坏了,可是魏箩毕竟不是真正的六岁孩童,她心里住着十五岁的灵魂,虽有些好奇,但不至于害怕。韩氏跟她说了一些伴读要做的事,无外乎陪公主上课和陪公主玩乐,这很简单,反正她在家里也要上课,如今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而已。
马车停到皇宫入口,魏箩跟着那位嬷嬷走下马车。
皇宫内建筑辉宏,她昨儿去的太液池不过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地方见都没见过。嬷嬷不说话,魏箩忍不住问:“我们现在去哪里呀?”
穿银灰色比甲的嬷嬷终于开口:“上书房。”
上书房是皇子公主们专门上课念书的地方,宫里有规定,只要皇子公主年满六岁,便要到上书房跟着太傅学习。上书房卯正开课,她这会儿过去,人家肯定正在上课呢……魏箩在心里嘀咕,却又不好说出来。想也知道这嬷嬷肯定是受了皇后的吩咐,她即便说也没用。
两人绕过一道道宫门和长廊,终于来到上书房外。
尚未走近,便能听到直棂门内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太傅念一句,底下皇子公主们跟着念一句,听起来还算整齐。嬷嬷事先跟常太傅打过招呼,是以这会儿直接领着魏箩敲了敲门,推门而入,背着外头和煦明亮的日光,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上书房的读书声戛然而止,大家都目光都落在嬷嬷身后的小姑娘身上。
小姑娘模样标致,生得樱唇皓齿,白嫩可爱。她大抵没料到屋里这么多人,一时间有些怔怔,水光潋滟的大眼睛眨了眨,半天没回过神来。
嬷嬷向常太傅交代了一遍她的来历,把她安排到天玑公主旁边的位子上。太傅上了年纪,情绪不容易波动,倒是表现得很淡定。嬷嬷离开后,他简单介绍了一下魏箩的身份,便让她到下面坐着听课。
那里有一张崭新的黑漆嵌螺钿刀牙板翘头案,是特意为她准备的。
赵琉璃一脸欢喜地招呼她,眼睛发亮:“阿箩,我在这里。”她今日穿一身绿织金妆花蜂蝶纹短襦,下配一条黄织金海水纹襕裙,衬得她比昨日更精神一些。
这其中当然也有魏箩的功劳,她知道魏箩今日要来给她当伴读,高兴之余,气色当然好了。
皇子公主们到底见过世面,只在魏箩进来时诧异了一下,后来得知她是赵琉璃的伴读,脸色很快恢复如常,继续跟着太傅念书。上书房的皇子最大不超过十三岁,每个人身边都有伴读,要么是高官之子,要么是勋贵千金,不足为奇。
魏箩坐下后,总感觉有一道愤怒的视线瞪着自己。她回头一看,恰好对上李颂的视线。
魏箩愣了愣,没想到他也在这。蹙了蹙眉,毫不掩饰眼里的厌恶。
她只看他一眼,便转头翻开翘头案上的《论语》,不理会他。
李颂更觉得气急败坏,他还没找她算账,她倒先厌烦起他来了?前天他被她戏弄,丢脸地沉进太液池里,夜里回去还生了一场病。他从来没这么狼狈过!都是这个臭丫头害的,今日再次见到她,他自然没什么好脸色,对着她的后脑勺重重地哼一声,尤不解气。
*
上书房每日申时下课,申时以后公主们可以回去,皇子们却还要去武场练习挽弓射箭。
今日是魏箩第一次陪赵琉璃上课,这会儿还不能回家。她要先去庆熹宫昭阳殿一趟,见过陈皇后一面,才可以回去。
赵琉璃兴致勃勃地牵着她往外走,一壁走一壁道:“母后很想见你,今早还说一定要把你带去……”
魏箩偏头,小脸在阳光下益发白润无暇,笑起来两只眼睛弯弯的,又甜又可爱。
昨天她也是这样,一边笑一边把他推进水里,站在岸上,眼睁睁地看着他沉下水中。李颂盯着她的背影,抿着唇,毫无预兆地拿起翘头案上的一把角弓,抽出箭囊里的一支金仆姑好箭,挽弓搭箭,瞄准魏箩的背影,拉满弓弦。
他一松手,箭矢离弦,直直地朝魏箩的背影飞去——
等到赵琉璃发现时已经晚了,她吃惊地睁大眼,叫道:“阿箩!”
魏箩一回头,那支箭“嗖”地一声擦着她的头发射过去,稳稳地钉在她身后的朱漆廊柱上。
☆、第025章
李颂站在十几步外,目光挑衅地看着她。
他三岁起跟汝阳王习武,至今已有五年,箭术和功夫自然都不在话下。他这次存心要报复魏箩,又有些炫耀的意思。见那支箭擦着她的脸颊射出去,他收回角弓,略抬了抬下巴不驯道:“怎么样,本世子的箭法好么?”
魏箩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目光冷冷的,仿佛蕴藏着愤怒。
她不说话,李颂更加得意,总算给自己出了一口气,“你害怕了?”他弯唇,大言不惭道:“你放心,本世子箭法高超,绝对不会伤了你的。”
只是想吓吓你而已。
魏箩不发一语地看他片刻,旋即转身跳上廊庑上的栏杆,伸手便要去拔朱漆廊柱上的箭。李颂射得不深,再加上她憋着一口气,使劲儿拔了两下就把那支箭拔了出来。大伙儿都不知道她要做什么,连赵琉璃都有些不安:“阿箩,你要做什么?”
她不说话,跳下去走向另一头的李颂,站到他面前伸出手,抬起小脸忽然粲然一笑,“李颂哥哥,你的箭。”
李颂被她笑得云里雾里,怎么是这个反应?她不该生气么?
依照她昨天的性子,应该狠狠报复自己才对吧?可是这会儿她笑得这么可爱,真让他有些意外。然而李颂一想又有些了然,这会儿没有她爹在跟前撑腰,周围都是皇子公主,就算她生气,也不能拿自己怎么样。何况自己手里还拿着一张弓。
李颂解气地想,她再厉害又能怎样,还不是要向他服软?
他哼一声,弯腰接过她手里的金仆姑,“谁是你哥哥……”
话才说了一半,谁知这小丫头非但没有把箭给他,还纵身一跳,攀着他的肩膀猛地将他扑倒在地!
李颂猝不及防,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他错愕地睁大眼,看着骑在自己身上的小丫头,“你……”
魏箩举起箭矢,箭头正好对着他的眼睛,她乌瞳一深,直直地往下刺来——
李颂惊出一身冷汗,下意识闭上眼睛,一时间竟忘了推开她。
这小丫头看他的眼神充满厌恶,不是小打小闹的厌烦,而是真真正正的仇恨。那一瞬间,李颂毫不怀疑她会真的刺下来。他等了许久,没等到意料之中的疼痛,好半响才敢缓缓睁开眼,往上看去。
只见金仆姑的箭头停在他眼睛上方,距离自己只有一寸长短。魏箩翘起粉嫩嫩的唇瓣,软软糯糯的小奶音学他说话:“你害怕了?”
李颂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把将魏箩从身上推开,恼羞成怒道:“滚!”
魏箩力气不如他,他轻轻松松一挥,她就要被扔到地上。好在最后关头被一双大手从后面接住,对方托着她的小屁股,把她往上提了提,清冷不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汝阳王教小世子箭法,是让你欺负小姑娘的?”
*
周围没来得及离开的皇子公主们原本看得津津有味,魏箩拿箭刺李颂时,他们甚至想拍手叫好。眼下赵玠忽然出现,他们一一都噤了声,没心思再看热闹,领着自己的伴读各自离去。
赵玠比他们大好几岁不说,又清冷孤高,行事果决,手段狠辣,十分不容易亲近。他们都畏惧赵玠,在他面前不敢造次,离开时甚至同情地看了李颂一眼。
李颂是五皇子赵璋的伴读,他跟赵璋一样大,都是八岁。今日赵璋没有来上书房念书,只有他一人前来,目下其他皇子们都离开了,没有人帮他,留下他独自面对面露不豫的赵玠。
李颂拍拍衣服从地上站起来,狠狠地剜了魏箩一眼,再看向赵玠时,立即变得老实多了。他跟其他人一样,还是有些害怕赵玠的,但是他被汝阳王和高阳长公主宠坏了,即便害怕也不表现出来,死鸭子嘴硬道:“我可没欺负她,我射箭是掌握好方向的,只要她不乱动,一定不会射到她。”
听听这叫什么话?
魏箩攀着赵玠的肩膀,气愤地翻了个白眼。敢情还是她的错?她难道应该老老实实站着,任由他射箭么?她又不是靶子。
魏箩两颊气鼓鼓的,这副模样落在赵玠眼里,引他发笑。他没有放下她,抱在怀里颇有些爱不释手,垂眸对李颂道:“本王的箭法也不错,你想不想试试?”
李颂眉头一紧,“怎么试?”
赵玠但笑不语,踅身往外走。
约莫一刻钟后,一行人来到皇子习武的围场。围场占地广阔,芳草萋萋,地势平坦,是个适合骑马射箭的好地方。围场两旁竖着一排排箭靶,不时有一道俊俏的身影骑马飞掠而过,拉满弓弦,朝箭靶红心射去——
这里正是皇子们每日下课后练习射箭的地方。
崇贞皇帝以文治国,但也时刻不忘自己战场上的辉煌。他一边要求皇子们学习四书五经,一边要求他们习武强健体魄,即便日后派不上用场,强身健体也是好的。是以崇贞皇帝有十一个儿子,每一个都必须文武双全。
李颂不解地看向赵玠:“表哥带我来这里做什么?”
难道是要跟他比箭法?
赵玠走向其中一个箭靶,停在射程之内,宝蓝柿蒂窠纹锦袍在猎猎西风中飞扬。他一手负在身后,一手指向不远处的箭靶,语调寡淡:“把小世子绑到箭靶上。”
李颂惊愕地睁圆了眼睛。
朱耿和杨灏听从他的吩咐,上来架着李颂的胳膊就把他带了过去,两人不顾李颂的挣扎,三两下就捆住他的手脚,把他牢牢地绑在箭靶上。
李颂挣扎了两下,没有挣脱,咬紧牙关怒道:“靖王表哥!”
他这会儿终于知道恐惧了,赵玠的行事作风实在令人捉摸不透,他以为他要跟自己比试箭法,没想到他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把自己绑到箭靶上。他想干什么?自己什么时候招惹他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