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箩紧接着又道:“你既然知道的这么多,那接下来想做什么,你应该才猜到了?”
李襄不以为然地掀了掀唇:“我怎么知道……”
下一瞬,不等她把话说完,魏箩便举起手,重重地朝她脸上打下去!
只听“啪——”地一声,又重又响。
李襄错愕不已,待反应过来以后,既羞愧又愤怒。她愤怒地瞪向魏箩,抬手便要打回去!
可惜手臂被人在半空中拦截住,她这一巴掌始终没能还回去。赵玠立在她跟前,握着她的手臂冷厉道:“李襄,住手。”
他护短护得太明显,明明李襄被魏箩打了一巴掌,他却一点责备魏箩的意思都没有。相反地,李襄刚刚举起手,还没来得及落下,他就看不下去了。
李襄瞪着两个人,咬着牙,气恼非常。
按理说赵玠是她的表哥,他们有血缘关系,可是这种时候,他为什么帮着魏箩却不帮她?
*
直到满月宴结束以前,李襄都一直待在莲花池,不敢出去见人。她脸上有一个明显的巴掌印,她不想让人看到,惹人笑话。
她一直躲到宴上的客人都走得差不多,才走出这个地方。
高阳长公主早就在定国公府门口等急了,命人找了她两三次,她才迟迟从府里出来。
李襄坐在回府的马车上,毫无预兆地扑入高阳长公主怀中放声大哭,把今日所受的委屈都发泄出来。她把魏箩今日的所作所为控诉了一遍,抬起小脸,让高阳长公主看她的脸:“娘,您瞧,现在还肿着……”
高阳长公主定睛一看,虽已不大明显,但确实是有一个巴掌印儿。女儿如花似玉的小脸落下一个巴掌印,她自是心疼不已:“魏箩为何打你?你们闹矛盾了?”
李襄哭得委屈,泪水涟涟,却仍旧不忘颠倒是非黑白:“她蛮不讲理,两句话不合就扬言要教训我……”
高阳长公主从她嘴里听到魏箩的坏话不是一天两天了,上次从景和山庄回来,她就对魏箩恨之入骨。上次是他们伤了魏常弘,如今是魏箩打了李襄,别人的孩子受伤和自己的孩子受伤,感受自然不一样。高阳长公主既心疼又不满,有心说道说道魏箩,然而自从狩猎比赛后,汝阳王府便已经跟英国公府势同水火,他们理亏在先,这次即便吃了亏,也不好先开口。
高阳长公主叹一口气,正欲说什么,外面忽然有一人汲汲皇皇地掀起车帘,满脸慌乱道:“长公主,不好了!世子爷被人打断了手臂,受了重伤!”
高阳长公主只觉得身子一软,眼前发黑,颤声问道:“你说什么?”
颂儿受伤了?怎么可能?他身怀武功,普通人根本伤不了他,更何况还是重伤!
那下人实回答道:“方才小人找不到世子爷,便向定国公府借了人,一起寻找。后来在一片竹林里发现世子爷,世子爷不仅手臂断了,身上也都是大大小小的伤。”
晴天霹雳,高阳长公主震惊得说不出话。只觉得眼前发晕,手脚冰凉。
不多时三个人把李颂抬上黑漆齐头平顶马车,把他放在罗茵褥子上,三人又纷纷退了下去。他除了脸色苍白以外,没有丝毫异色。然而高阳长公主一掀开他的天蓝实地纱金补行衣,便看见他的胸膛有青青紫紫的淤痕,有重有轻,连后背都不能幸免于难。最重的还是他左手的手腕,弯成一抹奇怪的弧度,一看便是被人打折了。
朱耿到底对他留了一点仁慈,没有下狠手,只断了他一条手臂,没有彻底废了他的双手。
李襄忘了哭,目瞪口呆地叫道:“哥哥!”
高阳长公主看着身受重伤的儿子,心疼得无以复加,掩唇低泣,连忙命车夫赶回汝阳王府。
到了汝阳王府,再小心翼翼地把他抬入院中。
下人匆匆忙忙地请来大夫,高阳长公主请大夫给他查看伤势。这一折腾便是一个多时辰,大夫给他看过伤势以后,上药包扎,又在他左手手臂那儿夹了一块板子,固定骨头,末了一捋胡子道:“好好养着吧,伤筋动骨一百天,未来三个月那条手臂都别乱动,否则有碍愈合。”
除此以外,大夫又开了两副药方,一个是外伤的,一个是调养内伤的。
高阳长公主伤心地抹泪,谢过大夫,命人付给大夫重金酬谢,这才送他离开。
她不知谁跟李颂有这么大的仇,竟要将他打成这样。
李知良已经带着人回去定国公府,去那片竹林搜查,无论如何都要查出凶手是谁。若是找到凶手,她定不放过那人!
大抵是哭得太伤心,高阳长公主没多久便身子一软,昏了过去。
李襄忙让人把她送回房间,好好休息。
送走高阳长公主,屋里只剩下她和李颂两个人。李颂闭着眼睛躺在床上,俊眉紧蹙,或许是因为疼痛,睡得很不安稳。
李襄在他床头站了一会儿,俯身替他掖了掖被子,又将他没受伤的那只手放回到被子里。抬起他的手时,她蓦然顿了顿,感觉到他手里攒着一样东西。她掀起他的袖子,低头看了看,只见他手里拿的是一个金簪子,簪子上面镶嵌翡翠金蝉,价值不菲,一看便是哪位富家千金的东西。
她不仅好奇地咦了一声,哥哥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她伸手欲取出来细看,然而拽了一拽,却没有拽动。
李颂紧紧握着这支簪子,不肯松手。
☆、第064章
三月初八这一日,英国公府举家去城外千佛寺上香。
这日天朗气清,惠风畅畅,是个适宜出行的好天气。魏箩见魏常弘这阵子都闷在家里面,便把他一块儿带了出去,散散步,透透气。魏常弘在魏箩的精心照料之下,身上的伤已经好了很多,眼下已经开始结痂,等那块伤痂脱落以后便彻底痊愈了。
此次出门,魏常引也会跟大夫人一起去。他许久不曾露面,目下猛地出现在众人视线中,倒是让人稀奇。
魏常引坐在榉木轮椅中,身穿黑绿暗花直裰,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这几年过去,他仿佛没什么变化,眉宇之间依旧那么清雅淡泊,唇边噙着温润的笑,对谁都一样的温和。他身后的小厮推着他走出门口,停在前面那辆马车前。大夫人从马车上走下来,低声跟他说了些什么,他垂着眉眼,认真聆听,侧脸英俊好看。
真是可惜了,若是他的双脚完好无损,不知该是怎样的风华绝貌。
梁玉蓉掀起绣金暗纹布帘往外看,忍不住叹息一声:“阿箩,你大哥的腿疾还没有好么?有没有可能治得好呢?”
前几天梁玉蓉听说他们要去国公府上香,便说要一起跟过来。梁煜准备参加明年的武举,梁玉蓉想为他拜一拜菩萨,保佑他能考中武状元。魏箩当时没多想,反正只是多一个人而已,便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目下反而有些后悔,若是知道魏常引也会去,她是说什么都不能让梁玉蓉一起跟过来的!
上辈子他们两个的结局历历在目,若是这辈子魏常引的腿疾好不了,那他们多半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与其最后痛苦,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接触,这样日后就不会生出不该有的感情。
这辈子魏箩尽可能地阻止他们相见,前几年一直做得很好。魏常引本就不经常出来见人,只要她有心阻止,梁玉蓉几乎连魏常引的面都见不到。是以到了现在,两个人都没有多少交集,梁玉蓉自然也没有爱上魏常引。
今天一起去千佛寺上香,委实是出乎她的意料。
魏箩让她放下帘子,回答道:“应该是好不了了吧……听大伯母说这些年找了很多大夫,都没能治好大哥的腿。”说罢抓起朱漆嵌螺钿小桌上的花生,塞了一把放到她手里,“别看了,吃花生吧,一会儿到了千佛寺,还有好长的山路要爬呢。”
千佛寺在城外姑成山上,那座山陡峭难行,马车根本上不去。要想进千佛寺,唯有亲自登山。尽管如此,每日来千佛寺上香的人仍旧络绎不绝,香客如云。盖因这里不仅菩萨灵验,还有一位得道的高僧。据闻那位高僧聪明绝顶,见多识广,若是有幸能得到这位高僧的指点,往后无论在哪条路上行走,必定会一帆风顺。
可惜这位高僧身体不佳,每日只接见一位香客,要见他一面委实不大容易。
*
一行人到了千佛寺山脚下,不得不舍弃马车,牵裙拾阶而上。
魏常引腿脚不便,只好由一位下人背着他上山。起初不觉得有什么,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梁玉蓉羡慕地看向前面魏常引的背影,感慨道:“不能走路有不能走路的好处呀。”
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养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孺,很少走这么长的山路。大多数人都已疲惫不堪,强撑着一口气继续行走。是以看到魏常引有人背着,面露羡慕也是正常的。
只不过这个姑娘的话太过没心没肺了些。
魏箩嗔她一眼,晃了晃脑袋,继续往上走:“若是让大伯母听见你这句话,定会生气的。”
可不是么,大夫人为了魏常引的腿愁白了头发,她居然说出这种话来,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前方步履轻松的魏常弘停下来,等魏箩走到跟前,举起袖子为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珠,“阿箩,你累不累?要不要我背你?”
魏箩确实累了,不过她更不想累着常弘,所以挣扎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又走了一炷香,魏箩双腿酸软,越走越慢。抬头一看,面前是高耸入云的台阶,千佛寺仍旧看不到头,她登时有些泄气儿。这都走了半个时辰了,还是没到,究竟要走到什么时候?
魏常弘看出她的疲惫,什么都没有说,背对着她蹲下身,“上来吧,我背你。我不怕累。”
这回魏箩不再拒绝,不客气地爬到他背上,搂着他的脖子,笑吟吟地弯起眼睛:“常弘你真好。”
魏常弘露出淡淡笑意,把她往上提了提,背着往上走去。
后面的梁玉蓉既羡慕又嫉妒,鼓了鼓腮帮子不服气道:“早知道我把哥哥也叫来了……”
一个时辰后,一行人总算来到山顶。千佛寺门前立着两个僧人,态度和善地将他们领入寺中。大夫人提前命人来支会过,寺里还有早已准备好的客房,一人一间,收拾得干干净净。
大夫人此次是为了魏常引的腿疾来的,她想求高僧指点,魏常引的腿还有没有办法医治。若是有,该去哪里求医,用什么办法?可惜今日高僧已经有了要见的人,若想见他,唯有等待明日。而且明日也未必能见得到。必须要到正殿的经纶桶抽签,只有抽中上上签的人,才有机会见高僧一面。
也就是说,他们这一趟来还未必能见到那位高僧。
大夫人来之前应该知道这个规矩,可她还是坚持来了,想必便是抱着不见到高僧不回去的决心吧。
*
千佛寺后院。
魏箩和梁玉蓉的房间相邻,只有一墙之隔。
梁玉蓉在大雄宝殿上香,魏箩则回了房中休息。
不知道怎么回事,今日一早她的身子便有些不舒服。浑身乏力,腰腿酸软,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她躺在架子床上休息了一会儿,不多时,金缕端上来一杯热茶,她喝过以后身上的不适才缓和了一些。她见梁玉蓉还不回来,便坐起身,想去前面看一看怎么回事。
按理说上香应该很快,这都过去半个时辰了,怎么还不回去?
该不是遇见魏常引了吧?一想起这个可能,魏箩就想赶紧过去阻止。
她跟白岚一起走出客房,穿过一条长长的廊庑,再绕过一个月洞门,前面便是大雄宝殿。
这条走廊有许多房间,每一间门前都装饰得一模一样,若不是门上写着不同的字,还真是不容易分辨。走过“地”字门,刚来到“天”字门前,直棂门被人从里面推开,缓缓走出一个人。
这是一位穿着袈裟的僧人,约莫六十左右,圆脸星目,一双眼神尤其清亮。他年纪虽大,但是精神矍铄,一看便与普通人不一样。魏箩跟他打个照面,他竖起手掌十分和善地弯弯腰,对她行了个礼。魏箩便学着他的样子回礼,一抬头,屋里又走出一个人,她看清他的模样后,不禁微微一愣,脱口而出:“大哥哥?”
赵玠身穿靛蓝蟒纹锦袍,从屋中走出。他跟千佛寺的高僧清妄主持有三分交情,今日来这里,便有一些疑惑希望清妄主持为他解答。他们在屋里坐了小半个时辰,问了想问的事情,正准备离开,未料想会在这里遇见这个小姑娘。
他掀唇微微一笑,“阿箩怎么来了?”
魏箩指了指前面大殿,“我跟大伯母和四伯母一起来的,大伯母有事想求菩萨。”说罢眼眸一转,看了看渐渐走远的清妄主持,好奇地问:“那位就是寺里的得道高僧么?大哥哥怎么见到他的?”
赵玠噙着笑,不答反问:“你也有事求他解惑?”
她摇头,坦白道:“大伯母想求见高僧,想问一问常引大哥的腿。”
她家中大哥患有腿疾,这个赵玠是知道的,是以平静地点了点头,并未有什么情绪起伏。
魏箩知道求见高僧一面不容易,便也没有为难赵玠,随口一问道:“大哥哥住在客房么?你何时来的,准备什么时候下山?”
赵玠原本打算辞别清妄主持便下山,目下听小姑娘一问,临时改了主意,弯唇笑道:“我明日下山。”
她哦一声,对他的回答没有任何怀疑,甚至好心提醒道:“听说千佛寺后面有一片桃树林,如今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大哥哥若是没事,可以去那里看看。”
说着见耽误了太长时间,怕没来得及阻止梁玉蓉和魏常引,酿下什么大错,踅身往前走道:“我去找大伯母和四伯母了,大哥哥回去吧。”
说罢,不等他有任何反应,举步离开。
赵玠伫立在她身后,看着她的背影。她今日穿着月白苏绣宝相花纹短衫,下面配一条百蝶穿花纹马面裙,裙子上绽放出一朵一朵嫣红的牡丹花,随着她的脚步轻摆慢款,摇曳生姿。
赵玠看着看着,忽然皱紧了眉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