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渐渐远去,声音也随之消失了。
魏箩夹了一筷子酱萝卜,放在嘴里,咬得咯滋作响。
魏筝就是矫情,吃一顿斋饭怎么了?寺庙本就是个吃斋念佛的地方,她来了这里,却不守这里的规矩,她不是存心找茬么?要是被住持知道,非得把她撵出去不可。
果不其然,那两个丫鬟最终两手空空地回来,低着头向魏筝请罪。魏筝直责备她们没用,末了盯着桌上绿油油的青菜粥,嫌弃地皱了皱眉,推到一边道:“不吃了,给我拿块点心垫垫肚子吧。”
此次出门带了几样英国公府的点心,本是在路上吃的,没想到这会儿却派上了用场。
说罢见两个丫鬟站着一动不动,她问道:“怎么了?”
丫鬟低下头道:“回小姐,剩下的点心昨晚您就吃完了……”
原来昨天晚上魏筝也不乐意用斋饭,把仅剩的两三块奶油松瓤卷酥吃下肚,这会儿早就没有了,又怎么拿得出来?魏筝听罢,心情更加烦闷,又不想吃青菜粥,只好空着肚子换了身月白绫短衫和绉纱裙,走出客房。
经过魏箩门口时,见她正好拿着豆腐包子咬了一口,顿时不屑地哼了一声,从她门前走过。
屋里,魏常弘不满地蹙眉,放下筷子,站起来说道:“我去说说她。”
魏筝与魏箩素来不合,魏筝从未把魏箩放在眼里过。这两年他们都长大了,魏筝的心眼儿比小时候更多,不如小时候那么浮躁,渐渐沉着下来,把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她知道自己比不过魏筝,魏昆和魏常弘都是护着魏箩的,何况魏箩还有天玑公主和靖王赵玠撑腰,是以她不会像小时候那般公然挑衅魏箩,留下把柄。她只会对她冷眼旁观,在她偶尔不如意时,冷嘲热讽一两句。
魏箩按住他,弯了弯唇,淡声道:“你管她做什么?她不吃饭是她的事,我们不仅要吃,还要吃饱。”说着,她往魏常弘碗里夹了一块萝卜糕,十分体贴地叮嘱:“吃这个,垫肚子的。”
今日他们一定会下山,下山要走好长的山路,若是不吃饱肚子怎么行?魏筝不吃东西,到时候体力不支晕倒在路上,可没有人背她。
*
辰时一刻,大夫人来到大雄宝殿。
她立在签筒面前,踟蹰不定。这里面共摆放了二百八十八签,却只有最后一支是上上签。唯有抽中这支签,才有机会面见清妄高僧。她握着丫鬟的手,深深吸一口气,站在签筒前迟迟不敢做决定。直到一旁的僧人催促,她才闭着眼睛抽了一支签,看都没看,便递给一旁的僧人。
僧人接过去,平静地告诉她:“第一百一十三签,中吉。”
大夫人的心顿时沉到谷底,失落不已。
看来今日是注定见不到高僧了。
她踅身往外走,心情不佳。一旁的丫鬟见状,柔声安慰道:“没事的,夫人,大不了咱们今日不走,明日再来抽一次签。若是明日也不行,还有后日……总归是也有机会的,大少爷的腿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话虽如此,但大夫人仍旧掩不住面上的悲戚。正是因为魏常引的腿拖了这么多年,她才更加急切。但凡有一丁点希望,她都不想放弃。
行将走出大雄宝殿,只见门口站着一位小姑娘。魏箩穿着杏色缠枝花卉纹短衫和天蓝绉纱裙来到她跟前,双眼含笑,脆生生地叫了句:“大伯母。”
大夫人打叠起精神,勉强笑了笑:“阿箩。”旋即问道:“你怎么也这么早过来了,有事么?”
她但笑不语,走向签筒旁的僧人,从袖中取出一支签递过去,问道“你看看,这是不是上上签?”
僧人接过看了看,确实是本寺的签子,而且这支签下面用红字写着“二百八十八”几字,正是上上签。僧人不知她是如何得来的,不过既然这支签在她手上,便要遵守本寺的规矩。他起身道:“女施主请随我来。”
魏箩朝大夫人眨眨眼,慧黠道:“大伯母,您快去吧。”
大夫人诧异不已,虽然惊喜,但还是忍不住发问:“阿箩,你是从哪儿弄来的这支签子?”
魏箩双手背在身后,翘起唇瓣道:“这支签是今天早上有人送给我的,他大抵摇到了这支签,又没什么疑惑的事,所以不需要吧。”言讫把大夫人往前推了推,催促道:“大伯母快别耽误时间了,赶紧进去吧。”
大夫人对她感激不已,红着眼眶连忙说了三个“好”,这才踅身跟着僧人走入宝殿后面。
魏箩站在她身后,看着她的背影。不由自主地想,这一次希望清妄住持能解答她的疑惑,告诉她哪里可以医治魏常引的腿。如此一来,就没有人会阻止梁玉蓉跟魏常引在一起了,她也不必再为他们惆怅惋惜。这辈子,或许他们就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至于这支签……是今天早上朱耿送给她的。
彼时她刚睡醒,朱耿出现在门口,没有说多余的话,只把这支签递给她道:“王爷命我转交给四小姐,请您收好。”
昨日她连提都没提,赵玠就知道她想求见清妄主持?魏箩收下那支签,拿到面前看了看,能弄到这个,他应该跟清妄住持关系匪浅吧?否则怎么能这么旁若无人地走后门呢?
*
不多时,大夫人从清妄住持的房中走出。
她方才把魏常引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问了清妄住持两个问题:一个是魏常引的腿还有没有办法治,一个是若是有办法,该求谁治。清妄住持只回答了她前面一个问题,答案肯定是有办法的。只不过那个能为魏常引治疗腿伤的人居无定所,云游四海,想找到他委实不容易。
大夫人向他询问那个人的情况,他语重心长道:“他叫傅行云,是一名妙手回春的大夫。这些年几乎没人见过他,他已许久不曾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也就是说,这个人可能隐居了,也可能死了,不得而知。即便找到他,他肯不肯为魏常引治腿疾还得另说。
得到这个消息,大夫人心情复杂,她既燃起希望,又因为找不到傅行云而惆怅。
她步履沉重地走回房中,命丫鬟收拾好行李,通知众人一会儿便下山回府。
各房得到消息,知道她想问的事情已经有了结果,不忙着追问,先将自己的东西收拾起来,跟着大夫人一块下山。下山的路虽然不如上山累,但也不轻松。盖因山坡陡峭,走起来需得小心翼翼,否则一不留神便摔了下去。
不出多时,众人便感觉到腿软疲惫。
大夫人正思忖要不要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便听身后传来一阵惊呼声,她忙停步,踅身往回看——
只见魏筝坐在石阶上,模样狼狈,脸色发白。她刚刚从三四层台阶上摔下来,胳膊撞在地板上,疼得要命。非但如此,她后背硌在台阶上,也疼得不轻。见众人纷纷看着自己,她脸色一滞,很有些窘迫。
她的丫鬟银楼惊慌失措地把她扶起来:“小姐,您没事吧?摔伤了么?”
魏筝摇头,站起来道:“没事……”
她今日没吃早膳,府中饥饿难忍,再加上不断地走山路,体力透支,早就头晕眼花走不成路。方才一个不留神,一脚踩空,她只觉得眼前景象一转,还没来得及呼救,人便已重重跌在地上。她的手臂传来一阵阵疼痛,想必目下已经青了,可惜不能查看伤势如何,只得扶着银楼继续往下走。
大夫人和其他几位夫人都关怀了一两句,见她说没事,便没再多问。
魏筝忍着饥饿和头晕,小心翼翼地下山时,旁边恰好有两个人经过。
魏常弘背着魏箩,步履轻松,路过她身边时竟然连看都不看一眼,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倒是魏箩,偏头勾着唇角看她,眼神颇有些怜悯的意思。
她怜悯她什么?她有什么好被怜悯的?
魏筝咬着下唇,看着他们走远,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手中的绢帕。
下山的速度比上山快,只用了半个时辰,他们便已站在山脚下。英国公府黑漆齐头平顶的马车停在路边,想来已等候多时。魏筝是最后一个从山上下来的,她下来时脸色苍白得不像话,脚步虚浮,几乎半个身子都倒在丫鬟身上,鬓发鬅鬆,模样很有些狼狈。
不知道实情的,还以为她受了怎样的灾难。
大夫人又问了一遍她的情况,见她摇头说没事,这才收回目光。
魏筝好面子,绝对不肯说是因为没吃早膳才这样的,她宁愿让人误会她身体不舒服,也不多做解释。
大夫人见人都到齐,便让大家各自坐上马车,准备打道回英国公府。
话音刚落,只见一辆王青盖车从后面缓缓驶来,稳稳当当地停在他们跟前。马车停下后,一直玉白修长的手掀起绣金云纹布帘,赵玠身穿墨绿柿蒂窠纹锦袍,从马车上走下来,漆黑乌瞳扫视众人,目光不着痕迹地在魏箩身上停留一瞬,旋即落在大夫人身上。
大夫人这才知道原来他这两天也在千佛寺,连忙上前行礼,“臣妾见过靖王殿下,不知靖王殿下也在寺中,不敬之处,请王爷见谅。”
赵玠弯唇,模样很随和,“无妨,本王本就是微服出行,没有告诉旁人,夫人不必惶恐。”
大夫人颔首应是,另外又客套了几句话,这才就此告辞。
“臣妾恭送王爷。”她领着一干人行礼道。
赵玠踅身上马车,临走前往魏箩那边看去一眼。那位小姑娘本在看他,接触到他的视线后,不知怎么的,精致粉嫩的小脸一凝,旋即偏头,避开他的目光。
☆、第068章
从千佛寺回来,英国公府发生了一件大事。
二老爷魏晟和二夫人宋氏闹得不可开交,把英国公魏长春和太夫人罗氏都惊动了。盖因二老爷这次三年任满,从江南水乡回来,并非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他还带回来一个外室女。
如今那个外室女已有十四岁,是二老爷的外室所生。如今那外室女即将到了出嫁的年纪,二老爷想把她带回英国公府,给她一个身份,到时候也容易找门好亲事出嫁。
此事一出,阖府皆惊,就连太夫人都吃惊不小。
十四岁了!他竟然瞒了这么久。宋氏心如死灰,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架势,与他闹翻天,无论如何都不肯让别人的女儿踏入英国公府一步。
宋氏嫁给二老爷已有十六年,膝下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大女儿魏笙今年十五,已经许配人家;二女儿魏笗今年十四,尚在待字闺中。本以为他们两人是一对恩爱夫妻,这么多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未料想他竟给她这样的打击。外室的女儿十四岁,也就是说他们私通至少十五年,那时候她刚刚嫁入英国公府,与他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他一面虚情假意地应付她,一面跟另一个人女人行苟且之事,宋氏一想到这个画面,就恶心得无法忍受!
若是他想纳妾,实话实说地告诉她,她未必不会同意。可是他偏偏选择这样的方法,把她对他这么多年的感情打击得烟消云散。
经此一事,宋氏把魏晟和那个外室恨得牙痒痒,就差没把魏晟也赶出门去。
魏箩和四夫人秦氏一起到二房竹园时,宋氏正在正房里摔东西——景泰蓝花觚、羊脂玉的福禄寿三星雕像、珐琅彩松竹梅大花瓶,一样一样往二老爷身上扔,瓷器噼里啪啦碎了一地,全都是上等的古玩。魏箩在门口看着,都觉得心疼。
宋氏把博古架上的瓷器都摔完了,红着眼睛对二老爷道:“你若是想让那个贱人的女儿进门,就把这地上的碎瓷一样一样补起来,何时补完了,我何时答应你。”
这个条件提得巧妙,她统共摔了十几种瓷器,花样不一、形状各异,何况有的摔成小拇指甲盖儿那么大,要补起来实在太难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二老爷额头上被她砸出一道伤口,正往外流血,他面露愠色,大抵是懒得同她一般见识,甩甩袖子便离开前说道:“你答不答应不要紧,只要母亲答应就行了。”
二老爷的生母兰氏是太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曾经救过太夫人的命。太夫人顾念着兰氏的恩情,将二老爷视如己出,待他一直不薄。如今他若是拿亲生母亲兰氏说项,太夫人一定不会不同意。
只不过多一双筷子的事,并不多难。
宋氏想必也知道这一点,是以魏晟离去后,她失意地跌坐回八仙椅中,掏出绢帕痛哭失声。
宋氏父亲是武英殿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一职,家世显赫,她虽是庶女,但却深得父亲宋英齐的喜爱,在家中的地位丝毫不比嫡女差。她跟二老爷魏晟可谓门当户对、望衡对宇,再适合不过。然而正是这样人人都看好的姻缘,今天居然出了这样的问题。
宋氏哭泣不已,怎么哄都哄不住,一壁哭一壁数落起二老爷的不是:“难道我还要给那女人的女儿出嫁妆不成……”
秦氏在一旁劝她,“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哭还有什么用?二嫂应该想办法,把这件事对付过去才是……二伯不是想让她出嫁么,你是二房的当家主母,到时候她嫁去哪里,还不是你说了算。”
话虽如此,但秦氏仍旧觉得膈应,她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魏箩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事,她上辈子不在国公府,错过了许多,是以也没法得知最后究竟如何。她在一旁插不上话,默默坐了片刻,便起身离去了。
*
半个月后,二老爷魏晟将那个外室女接回英国公府,听说竹园又是一阵翻天覆地的闹腾。
府里几位夫人都不大同意这个女儿进门,然而叔伯的家务事不好插口,她们便只得把心思藏在心里,静观其变。秦氏这阵子去了竹园太多次,劝了宋氏劝魏晟,早已说得口干舌燥,为此还大病一场,实在没有精力再管他们两个人。
然而秦氏终究有些不放心,便嘱托魏箩过去看看,若是宋氏冲动,她能帮忙拦住她一些。
到了竹园,正堂安安静静没有声音,让人很有些不习惯。魏箩往里一看,只见里面跪着一个穿鹅黄缎织金大袖衫的姑娘,面容姣丽,身姿柔弱,腰如蒲柳,一看便是江南水乡孕育出来的人儿。姑娘听到脚步声,抬头向魏箩看来,一双乌黑的眼睛写满彷徨不安,如惊弓之鸟。漂亮虽漂亮,但是没有多少灵气。
想必她就是二伯父养在外面的外室女。
魏箩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旋即面不改色地移开,踅身往正堂后面走去。
她路上问了一个丫鬟,丫鬟说二夫人目下正在正房。她便举步往正房走去。
到了正房,廊庑空无一人,她从槛窗下面走过,正欲走到门口,忽听里面传出对话声音。往常她是不屑于听这些壁脚的,可是目下,她隐约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不由得愣了愣,还没想清楚,人就已经停在槛窗下面。
里面有两个声音,一个人是二伯母宋氏,一个是三伯母柳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