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箩向后躲了躲,抬起水汪汪的杏眼瞪他:“靖王哥哥有事说事,你再动手动脚,我要生气了。”
赵玠到底懂得适可而止,方才只是太久不见她,想得厉害才一直没有忍住。目下总算收敛了一些,搂着她小小的腰儿,哑声问道:“阿箩,那天晚上的事本王都听说了。”
魏箩隐约猜到他指的哪一件,顿了顿,没有接话。
不多时,他又道:“本王一日不把你娶进门,便一日不安心,不如我明日就来英国公府提亲?”
李颂贼心不死,竟然夜半私闯魏箩的闺房。手才刚好,便胆敢肖想他的女人。好在房中的人是魏筝,否则他把他千刀万剐一百次都不足惜。
饶是如此,汝阳王府也不能留太久了。
魏箩闻言连连摇头,抓着他的手臂道:“不行,你现在不能提亲。”
赵玠脸色一沉,“为什么?”
她振振有词道:“我爹爹最近为了魏筝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心情也不好,你若是这时候来提亲,他肯定不会答应的。”顿了顿,仰头看着他的下巴道:“过一阵子吧。”
赵玠枕着她的颈窝,深吸一口她身上淡淡的香味,语调有些不悦:“本王不想等了,本王现在就想要你。”
魏箩小脸一红,娇娇地斥道:“不可以。”
他们坐在屋顶上,她总害怕自己掉下去,所以紧紧地搂着他的腰,一边往他怀里钻,一边说道:“等魏筝嫁出去以后……大哥哥再来我家提亲吧。”
小姑娘说得一本正经,丝毫没发现自己的语气像极了哄小孩子。赵玠搂着她小小的身躯,哑声笑了笑,抬起头道:“那你亲本王一下?”
魏箩犹豫片刻,偏头看他,乌溜溜的眼睛盯着他薄薄的唇,终于慢吞吞地啃了上来。她很少主动,也很生疏,伸出粉粉嫩嫩的小舌头舔了舔他的嘴唇,眨眨眼看他:“这样好了吗?”
赵玠乌瞳转身,哑声道:“不好。阿箩,像我平时亲你那样。”
魏箩到底没有他脸皮厚,啃了两下就退缩了,抿抿唇道:“不亲了,不好吃。”
赵玠失笑,捧着她的小脸低头亲下去,把她反反复复品尝了几遍,才肯放开她。
*
魏筝和李颂的亲事定在七月底。
成亲前一天,魏筝去了银杏园一趟,把这事儿跟杜氏说了。杜氏住在银杏园早有耳闻,得知女儿要嫁给汝阳王府的世子,自然是高兴极了,一遍一遍地夸魏筝是个有福气的人。
她住在这里已有八年,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富贵从容的五夫人,时间磨砺了她所有的气度和沉稳,使她变成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妇人。她比秦氏还小一岁,鬓边却已经生出许多华发,脸上的纹路也十分明显,衣衫陈旧,颜色洗得发白,落魄的模样几乎让人看不出是英国公府的五夫人。
魏筝看到她这样,忍不住鼻子一酸:“娘,你放心,等我嫁进汝阳王府,主持了府上的中馈,一定把你接过去,再也不让你住这个地方。”
李颂是汝阳王唯一的儿子,她嫁过去便是嫡长媳,将来府上的庶务一定是落到她手上的。
杜氏自然高兴,搂着她连连说好:“还有我的弥哥儿,我们要一家团聚……”
魏筝虽不大喜欢魏常弥,但是杜氏每次见面都心心念念他,她便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李颂不喜欢她没关系,反正她也不喜欢他。她嫁给他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将来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至于别的,都不重要。
第二天是大喜的日子。
英国公府毕竟是嫁小姐,里里外外布置得很是喜庆。门窗贴着大红囍字,廊下悬挂大红灯笼,一大早门外便放起鞭炮,热闹非凡。
吉时一到,汝阳王府的人前来迎亲。
李颂身穿大红喜服,坐在高头骏马上,英俊漂亮的脸上没有丝毫喜色,反而阴冷得骇人。
全福人背着魏筝从里面走出来时,他连看都不看一眼,薄唇抿成一条线,一言不发地打马离去。迎亲的队伍一路来到汝阳王府,一路拜堂成亲,外人看着喜喜庆庆,汝阳王和高阳长公主却是一下也笑不出来。就连一旁的李襄也不屑地哼一声,看魏筝的眼神全程都带着鄙夷。
拜过堂后,便是入洞房。
李颂没有进新房,甚至没喝合卺酒也没有掀盖头,转身便去院中跟旁人喝酒去了。本该热热闹闹的新房,此时却空无一人,李襄也不知去了哪里,仿佛所有人都不把她这个新娘子放在眼里,没人在意她,也没人欢迎她。
银楼身为魏筝的陪嫁丫鬟,此时满肚子委屈:“小姐,他们这不是欺负人吗……”
魏筝低着头,盖头下的小脸满是屈辱,双眼蓄泪,几乎把手里的绢帕揉碎了。
她原本以为这是汝阳王府给她的下马威,没想到却是她天真了。殊不知这只是前戏而已,更过分的还在后头。
魏筝一直坐在床头等到戌时,窗外暮色四合,夜幕漆黑,李颂始终没有回来。她坐得浑身酸疼,终于忍不住把盖头从头上揭下来,对银楼道:“伺候我换衣服,我不等了。”
然而话刚说完,门外便响起动静。
是李颂回来了。
她紧紧抿着唇,看向门口。
她对李颂还是有些畏惧的,那天早上他差点掐死她,当时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他生起气来太残暴,魏筝不敢轻易惹怒他。然而因为性子使然,她也不会轻易在人前低头,是以双方对峙,谁也不说一句话。
李颂喝多了酒,神智却很清醒,脸色也不怎么好。他没有上前,定定地端详面前的魏筝。
他怎么会把她跟魏箩弄错?她们长得哪里像?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云泥之别。
许久,魏筝见这么僵持下去不是办法,正欲说些什么缓和场面,却见李颂身后忽然走出四五个身着华服锦袍的男人。他们一个个也都喝了酒,都是李颂的朋友,用高阳长公主的话,便是狐朋狗友。这些人仗着家中有点底蕴,父亲在朝中当官,平日不学无术,斗鸡走狗,没少干伤风败德的事。此刻他们醉醺醺的,丑态毕露,看着魏筝的眼神满是不怀好意。
魏筝心里咯噔一下,不知为何,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李颂挥开一人搭在他肩上的手,掸了掸肩膀冷漠道:“她就交给你们了,怎么玩都随你们,记得留一口气就行。”
魏筝后退两步,惊恐地看着他,难以置信道:“李颂,你不能……”
李颂没有理会她的话,又命人端上来一碗避子汤,旋即毫不留情地走出房间,看也不看她。
☆、第097章
八月初一,是魏筝回门的日子。
魏昆虽说对这个女婿不太满意,但该有的礼节还是要准备的。他早早地起来洗漱一番,换上玄色镶边缠枝莲纹直裰,来到前厅,向英国公和太夫人行了行礼,便坐在下面的铁力木官帽椅中。
此时前厅已经来了不少人,大房二房三房四房的人都到了,各个面带微笑,等着新人进门。
辰时左右,下人进来说如阳王府的马车到了。
不多时,李颂和魏筝一同来到门口。李颂身穿藏蓝色宝相花纹锦袍,脚蹬皂靴,进入厅堂,向前方坐着的英国公和太夫人行了个礼。他倒是很规矩的模样,收敛了一身的剑拔弩张,低眉顺眼,面对魏昆时竟然开口叫了一声“爹”。
可把魏昆吓得够呛。
魏昆知道他性格不好招惹,原本已经做好了今天他大闹一场的准备,没想到他居然这么乖顺,倒叫人大吃一惊!魏昆起身,虚扶了一下他的手臂让他起来,“好,好,贤婿请坐吧。”
李颂颔首,坐在一旁的官帽椅中。
一旁的魏筝穿着淡绿夹纱衫,系一条水红细罗裙,绾着望仙髻,头戴金累丝鸳鸯钿鸟簪。她唇畔含笑,双颊粉红,与当初未出嫁时有明显的区别。破了瓜的少女,眉眼含唇,青涩中带着娇妩,举手投足都是风情。她欠身,向在座的长辈一一行礼,又挨个敬了茶,“祖父,祖母,请喝茶。”
英国公始终对她余怒未消,即便喝了茶,也没什么好脸色。倒是太夫人罗氏态度柔和一些,不想闹得太僵,拍了拍魏筝的手道:“下去坐吧,别太累着。”
魏筝面色一滞,很快点头应下。她走向李颂身旁的官帽椅,脚步走得很慢,坐下后一直僵着身体。
英国公和太夫人说了几句话,便要留李颂和魏筝留下用午饭。李颂没有拒绝,答应了下来。
午饭前的一段时间,李颂和英国公、魏昆几人留在前厅,几位夫人则带着魏筝前往旁边的花厅说话。
杜氏不在,几位夫人也都不好意思说得太多,只略略提点了一下夫妻婆媳的相处之道,教导魏筝如何在婆家立脚生活。魏筝低着头,不予回应,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大夫人和四夫人知道她性格一直这样,倒也没多说什么。二夫人最近因为外室女的事,自己都管不过来,更没有工夫管别人。唯有三夫人是个话篓子,心里藏不住东西,拉着魏筝的手问:“李家的人对你如何?”
魏筝的手冰凉,强忍着把手从柳氏手里抽出来的冲动,抿唇一笑,语调轻松道:“长公主和汝阳王都待我很好,三伯母不用担心。”
柳氏哦一声,既有些意外也有些放心,悄悄地又问:“那……你跟李颂呢?”
魏筝不动声色地抽出手,怕被柳氏发现她的颤抖,捧起白釉月季花纹茶杯抿了一口茶,笑了笑道:“他对我爹爹挺上心的,听说爹爹最近身体不好,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带了好几只人参和灵芝。”顿了顿,怕柳氏不相信,敛眸露出几许羞赧之色,“他对我也不错,除了有时候有点粗鲁……”
柳氏听罢,自然明白她话里的含义,暧昧地笑了笑,没再多问什么。
汝阳王是武将,他的儿子从小习武。那习武之人能温柔到哪里去?粗鲁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
午时左右,一家人坐在前厅吃饭。
魏箩和魏常弘也被魏昆叫了过来,跟他们同坐一桌。
魏箩和常弘原本在后院荷花池里采莲花,莲花色浓,用来做胭脂和口脂正好。常弘在后面划船,她便坐在船上一朵一朵地掐莲花,大夏天里热出一身汗,从荷花池里出来时,额头和鼻尖都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她听到金缕的话,不禁好奇地问:“爹爹叫我们过去做什么,不是长辈在场就行了么?”
金缕拿着绢帕给她擦汗,半路上被魏常弘接了过去,她讪讪道:“老爷说只是一道吃个午饭……”
魏常弘手持绢帕,擦了擦魏箩脸上的汗珠,想了想道:“那就过去吧。”
魏箩顾不得回去洗澡,只好换了一件石榴红缠枝灵芝纹褙子,跟着常弘一同前往前厅。
到了前厅,里面的人已各自落座。她向英国公和太夫人行了行礼,四夫人秦氏把她招呼到身边:“阿箩和常弘来了,坐到四伯母身边吧。今日是你们五妹妹回门的日子,怎么着也该见上一面……”说罢左右看了看魏箩,咦一声道,“你们俩去哪儿了,怎么满头大汗的?”
魏箩掀眸看了一眼对面的李颂和魏筝,一掠而过,眼里没有任何波澜。看向秦氏里弯起双眼,笑眯眯地回答:“我跟常弘去后院采莲花了,常弘撑船,我负责摘花,没一会儿就摘了半个船头。就是天气太热了,动一动就一身汗,我下回再也不去了。”
秦氏无奈地嗔道:“你也是的,这么热,去那里面做什么?能不出汗么。”
她笑容乖巧,“莲花可以做胭脂和口脂,颜色可好看了。到时候韩姨若是做出来了,我便给几位伯母都送去一些,保准你们用了以后年轻十岁。”
一番话活络了气氛,说得几位夫人纷纷含笑,心情愉悦。
秦氏见气氛恰到好处,便对她和魏常弘道:“常弘应该见过李世子的面,阿箩没有见过吧?这位便是你们的妹婿,汝阳王府的世子。”
魏箩不得不迎上李颂的视线,唇边的笑慢慢淡去,弯成一抹礼貌疏离的弧度:“世子爷。”
李颂没有笑,眼睑微垂,看不出是什么表情,也猜不透什么情绪,许久都没有回应。
秦氏有些尴尬。
魏箩倒是没有在意,重新坐回去,继续跟几位夫人说起用莲花制作胭脂和口脂的妙处。不多时菜肴陆陆续续地端上来,众人才忘了方才的小插曲,请英国公夹了第一口菜,才纷纷举起筷子吃饭。
李颂全程垂着眼睛,没有往对面看去一眼。仿佛从不认识魏箩这个人,也从未对她动过不该有的心思。
*
午饭用到一半,魏箩揉揉鼻子,打了一个喷嚏。
她刚才出了汗,又没有换衣服便过来了。秦氏担心她受了风寒,关怀地问:“是不是冷了?不如你先回去换身衣服吧,免得一会儿冻着。”
魏箩倒没有哪里不舒服,只不过不想跟李颂同桌吃饭,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向众人告辞,举步离开前厅了。
她走在廊下,金缕跟在她身边,絮絮叨叨地说:“小姐,汝阳王世子是不是有些目中无人了……方才您跟他打招呼,他一句话都不说,婢子看见五老爷脸色都不好了。听说那汝阳王世子以前很霸道,盛京城里没人敢招惹的,五小姐嫁给他,也不知道有没有好日子过……”
魏箩没搭腔。
她对这两个人怎么样没兴趣,魏筝过得好不好,也跟她没关系。只不过觉得姻缘太奇妙,这两个人居然会凑到一块去。路是魏筝自己选的,李颂这人好不好招惹,个中酸甜苦辣,只能她一人体会。
谁也帮不了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