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身后的同窗恍然大悟,纷纷惊醒:“是啊,不正是《列女传》么!”
他们平时熟读儒家经典,反而忽略了女子念的书,是以一时半会儿才没有猜出来。魏箩养在深闺,常被薛先生教导要多看这本书,以至于几乎没有多想,一下子便猜了出来。她抬眸,正准备把灯笼还回去,看清面前站着的男子时也愣了愣,唇瓣嗫嚅,差点脱口叫他“宋晖哥哥”。
面前的人,正是宋晖。
宋晖今日跟同窗一起出门应酬,回家的路上偶然路过这里,几个朋友心血来潮,停下来猜灯谜。他在一旁看着,偶尔发表一两句言论,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她……她即便挡着脸他也认得,他们相处了这么多年,他记得她的全部。声音、身形和感觉……更何况她身边还站着赵玠,他怎么可能认错?
魏箩还灯笼的手伸到半空,不知道该收回去还是继续递着。
好在宋晖没有让她尴尬,他把灯笼接过去,很轻地弯了弯唇,低声道:“多谢姑娘解惑。”
☆、第106章
对面的儒生尚且不知这边的情况,见宋晖一动不动,甚至有几个开始出言调笑,“木樨,你还不回来么?”
魏箩收回手,唇瓣嗫嚅两下,最终什么都没说:“不必客气。”
仅此一言,再无他话。
宋晖凝睇着她,唇畔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只在唇齿间盘旋了一圈,囫囵咽了下去。还能说什么呢?他们的关系早就在退亲那日就断了,从此以后无论悲伤还是欢喜,都与对方无关。即便见了面,大抵也只能像现在这样,道一声谢,问一声好,什么都不能做。
她已经跟赵玠定亲了,前阵子圣旨下来的时候,世家勋贵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他即便不想知道也不行。英国公府的四小姐何其有幸,跟忠义伯府退亲不久,便成了身份尊贵的靖王妃。退亲反而成了一桩美谈,如果没有他的牺牲,她又怎么能跟赵玠在一起?这些在旁人口中说起来不痛不痒的小事,到了他这里却是伤筋动骨的重症。
宋晖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很快放下,再不济,面对魏箩时能够比现在更坦然一些。可是他却做不到,不见她的时候还好,他可以强迫自己做些别的事分散注意力,一旦见到她,他便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这种感觉就像身体的一部分被人拿钝器一点一点剜走,别人一边剜,他一边用针线缝合,最终缝合的地方渐渐脱落了,该留的东西始终留不住。他最重要的那一部分被人毫不留情地夺走,虽不致命,但每次看到那缝合的痕迹,都会忍不住心口一痛。
宋晖收回视线,踅身走回同窗中间,将灯笼还给其中一个头戴飘飘巾、身穿绛紫色素绸纱绫缎道袍的男子,含笑叮嘱道:“这回你可拿好,不要再弄掉了。”
男子摸了摸头,笑道:“宋兄教训得是……”
魏箩垂眸,握紧赵玠的手道:“靖王哥哥,我们也走吧。”
说罢,牵着赵玠举步离开。
没走两步,方才那位头戴飘飘巾的儒生忙赶了过来,手心朝上,递给魏箩一样东西:“姑娘且慢,既然方才那道灯谜是姑娘答对的,那这奖品也该送给姑娘。”
他手里的东西是一块墨玉镶珠蟒纹佩,看模样应该是男子饰物。魏箩用不上,摇摇头拒绝道:“多谢,我只是凑巧猜对罢了,并非冲着奖励来的。这个你们留下吧。”
那位儒生却很坚持,认为题是她答对的,奖品自然也该由她收下。
魏箩一脸踟蹰,正为难时,一旁的赵玠伸手拿过去,沉声道:“多谢。”说着,与书生告辞,拉着魏箩离开此地。
*
回到英国公府角门,魏箩始终兴致恹恹,与方才的兴高采烈形成鲜明的对比。
赵玠把她送回门口,低头紧了紧她身上的樱色苏绣灵芝纹褙子,见她耷拉着脑袋,他眸色黯了黯,面上却没有丝毫起伏,叫她一声:“阿箩。”
魏箩掀起长长的睫毛,不明所以:“嗯?”
赵玠取出方才儒生送的那个蟒纹佩,问道:“这个东西你要么?”
玉佩做工很精致,下面系了两颗圆润的明珠和穗子,在月光下散发着微微淡光。魏箩看一眼,皱皱鼻子道:“不要。”
赵玠颔首,收起手掌,将那块玉佩拢在手心。只见他英俊的脸上没什么表情,手臂一挥,便将玉佩扔到路旁的花草从中,“咚”一声,玉佩迅速淹没在夜色里。
魏箩怔了怔,“你为什么扔了?”
他表情认真,“既然决定不要,为何还要留着?”说罢见魏箩没有什么反应,他无奈地叹一口气,附身将她抱在怀中,脸贴着她柔软滑嫩的脸蛋,在她耳边道:“不要再想宋晖,以后只能想着本王。”
魏箩终于明白过来他的意思,眨眨眼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在想宋晖哥哥?”
赵玠脸色微沉,一副“你说呢”的表情。
她忽然觉得好笑,原来赵玠吃起醋来是这个样子。她顺势搂着他的脖子,偏头在他脸上砸吧一口,故意亲出声音,亲完很快松开他,一溜烟藏到门后面,“我不是想他,我只是在想刚才的灯谜……”末了佯装愤怒,故意道:“靖王哥哥连我想什么都要管?我还没嫁给你呢,你就管这么多,要是以后嫁给你那还得了。”
赵玠一滞,正准备道:“你……”
她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关上角门,转身回到自己家里。
赵玠立在门外,想起她刚才的话,真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最后弯了弯唇道:“胡搅蛮缠。”
分明是训斥的话,但他语气柔软,生生说出了几许缠绵和宠爱的味道。
*
月明星稀,更深人静。
魏箩一路回到松园,并未被任何人发现。此时院里的人都睡了,唯有白岚和金缕频频在门口张望,神态着急。方才只有白岚一个人回来,金缕得知事情缘由,已经将白岚训了一顿。怎么说也该跟这魏箩一起去才是,怎么能自己一个人回来?万一真出了什么事,她们身为丫鬟的自当挡在前面。
目下两人见她从外面回来,纷纷大松一口气,将她迎入屋中。
魏箩换下衣服,梳洗完毕,早早地躺在床上睡下。
中秋过去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下来。
九月初时英国公府的二小姐魏笗嫁给了御史大夫的小儿子,迎亲的队伍排了好长,场面很是壮阔。魏笗出嫁以后,府里剩下的姑娘只有魏箩和魏笌了……哦,还有一个二老爷的外室女魏宝珊。只不过魏宝珊在府里不受重视,平常无人注意她,以至于魏箩几乎快忘了还有这么一号人的存在。
魏箩如今是待嫁的身份,轻易不出门,每日除了去薛先生和韩氏那里学习课业和礼仪以外,偶尔还会去梅园给四夫人请安。剩下的时间便是坐在廊庑下看景。
松园里种了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如今正是叶子发黄的时候,每天早晨醒来,都能看到院里洒落了一地金黄。
这日她披着一件月白缠枝牡丹纹披风坐在廊下看树叶,金缕从正房走过来,一边添茶一边道:“姑娘,老爷说过几日宫里设宴,请您和常弘少爷都去。”
邬戎的老皇帝和皇子前几天来到盛京城,是为了商定两国的关系,并表态愿与大梁结为异邦之好。崇贞皇帝得知后,龙心大悦,大手一挥,便决定大办一场国宴,邀请朝中所有的大臣和勋贵世家都参加。
☆、第107章
邬戎和大梁的渊源,真要说起来,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
大梁百姓一提起邬戎人,第一印象便是生性残暴、杀戮肆虐。他们常常侵略大梁的疆土,边关百姓饱受他们的折磨,生活苦不堪言、战战兢兢。是以大梁人对邬戎人委实没什么好感,早些年一旦在街上穿胡服的邬戎人,必定是不问缘由,先打一顿再说。现在两国的关系有所缓和,这种情况也变少了,但是大梁百姓对邬戎的成见却是根深蒂固,一直没有改变。
十年以前,邬戎和大梁打了几场仗,被打得节节败退,气焰才渐渐收敛起来。其中伤亡最严重的一次,便是赵玠十五岁带兵出征的那一次。赵玠善于用兵,计谋狡猾多变,又高深莫测,旁人根本猜不透他下一步要做什么。邬戎军队兵败如山倒,全无还手之力,不得不退兵三百里,向大梁赔款道歉,并表示用不侵占大梁土地。
听说此役以后,邬戎的皇帝对赵玠印象深刻,怕极了当年年仅十五却卓尔不群的少年。光是听到他的名字,就禁不住浑身发憷。如今过去八九年,赵玠的威名犹在,也不知道那老皇帝见到他会是什么反应。
魏箩坐在四夫人的房里,一边喝大红袍一边听秦氏说这些,忍不住有些得意。
赵玠这么厉害,她当然觉得自豪。
只不过不好意思表现出来,怕被四夫人笑话,是以低头假装喝茶,掩住上翘的嘴角。
秦氏自然没错过她的这些小心思,重新给她倒了一杯茶,本欲笑话她,忽然想起什么,模样又变得担忧起来。“阿箩,四伯母不是不是见不得你好,只不过有些事始终不大放心……”
魏箩拈了一块青花缠枝莲纹菱花口盘里的冬瓜蜜饯放入口中,眨眨眼道:“四伯母有什么话直说吧。”
秦氏这些年为她做的事,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她没有母亲,四伯母把母亲该做的事都做了,是真心诚意为她着想,无论秦氏说什么,魏箩都不会有任何意见。
秦氏的眉心拧在一起,斟酌许久道:“方才我说的你也听见了,靖王心思深沉,复杂难测,就连生性残暴的邬戎人都要忌惮他几分,四伯母担心你嫁过去……”
她说到一半没有继续,魏箩却听懂了她的意思。
秦氏说得还算委婉的,其实她应该是想说赵玠残忍暴虐,心狠手辣才对。她担心魏箩嫁过去受赵玠欺负,要是两人关系不和,真发生什么争执,那吃亏的一定是魏箩。毕竟赵玠是大男人,比她大了九岁不说,还从小就在军营里历练习武,要欺负她实在太容易了。
只不过,他舍得么?
魏箩想起他在马车里给她焐肚子的场面,她枕着他的腿,明明感觉道他都起反应了,可是他却因为她的一句话一直忍着。还有在街上遇见宋晖的时候,魏箩站在赵玠旁边,明显感觉到他的气场变了,他强压着愤怒,没有让她难堪,即便忍得脸色阴沉,也只是在把她送回家以后说一声“不许想着宋晖”。这样为她着想,心疼她的男人,魏箩暂时找不出第二个。
可惜这些不能告诉秦氏,魏箩想了想,笑着道:“四伯母放心,我听琉璃说过,赵玠虽然看起来冷漠可怕了点,但是他心地很好的。而且他也不欺负女人……”
天玑公主是赵玠的妹妹,自然会帮着赵玠说话。秦氏一点也没觉得安慰,还想再说什么,然而圣旨都下来了,这门亲事是板上钉钉的事,说什么都没有用。她思前想后,决定教魏箩一些御夫之道,起码让她嫁给赵玠以后,不至于手足无措。
*
临近宫宴前一天,二房竹园又闹了起来。
能让二夫人和二老爷吵架的,无非是为了魏宝珊。这阵儿二夫人听了大家的劝,不跟二老爷一般见识,只等着魏宝珊年纪一到,替她随便说一门亲事打发出去,这件事就算揭过去了。两人的夫妻情分虽然生出罅隙,但日子仍是要过下去的。
那这次又是为何吵起来?
魏箩和秦氏赶到时,刚走到堂屋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二夫人的声音:“宫宴是什么场合?去的都是盛京城的贵妇贵女,你让一个外室女参加那种场合?不是给英国公府丢人么?”
秦氏皱了皱眉头,显然也认为二老爷的举动很不妥当。
二夫人刚说完,二老爷魏晟便道:“所以我想跟父亲商量,早日为宝珊正名,让她入了国公府的族谱……”
二夫人差点没气晕过去。
魏笗才刚嫁出去,她伤心的心情还没缓和过来,魏晟又提出这样的要求。一瞬间,宋氏连和离的心思都有了!
就连魏箩都觉得二伯父太糊涂。不就是一个外室女,就算入了国公府的族谱,也是十分不光彩的,府里正正经经的小姐少爷都看不上她,有什么意义呢?
魏箩想了想,二老爷想让魏宝珊参加这次的宫宴,无外乎是为了让她露露面,日后好为她相看一门好亲事。看来那个外室给他下了不少迷魂汤,才让他这般糊涂。
即便露面了又如何?一个见不得光的外室女,真正有家底、有底蕴的勋贵人家,都是瞧不上的。就算瞧上了,也与正妻无缘,至多是一个姨娘或是妾室,还不如老老实实嫁一个普通人家,那样在婆家也能说得上话。
魏箩和秦氏走入堂屋,一眼便看到立在一旁的魏宝珊。
魏宝珊穿白绫短襦,粉紫罗裙,十分素净的打扮,愈发称得她风骨纤弱,楚楚可怜。她低着头,眼眶红红的,察觉到有人进来,只抬头看了一眼,便又重新低下头去。
二夫人吵累了,坐在一旁的花梨木圈椅中歇息。
秦氏上前劝慰,“笗姐儿刚走,二伯和二伯嫂怎么又吵起来了?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么,非要闹得这样难看。”
说起魏笗,宋氏就红了眼圈。到底是自己亲生的女儿,这才刚嫁出去几天,她就想得厉害。“你当我想吵么,若不是他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又怎么……”说着便捂着眼睛不再开口。
魏晟也在起头上,不回应她的话。
一旁的魏宝珊毫无预兆地走到宋氏面前,“扑通”一声跪下,泪如雨下道:“太太如果生气,就把气头撒在我身上吧……父亲都是为了我才这么做的,如果不是母亲病逝,我无处可归,父亲也不会把我接到国公府,碍了您的眼睛……”
宋氏到底出身官宦世家,教养良好,也端得出正室的威严。闻言只是抹了抹眼角,冷冷地凝睇她:“你叫谁是母亲?”
魏宝珊在外面叫“母亲”叫惯了,来到英国公府一直没有改口。殊不知这是禁忌,在家规甚严的高门大户人家,只有正妻才担得起“母亲”这一称呼。
魏宝珊滞了滞,旋即改口道:“是……是林氏。”
林是二老爷外室的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