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宝珊缩了缩肩膀,被训得一声不吭。
偏偏宋氏就事论事,说的话很有道理,让人一点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魏晟冷静下来想了想,认为宋氏说得在理,魏宝珊的礼仪涵养确实不如贵女。若想说一门好亲事,应当在这方面好好加强才行。他的目光落在魏箩身上,忽然有了主意:“阿箩的礼数仪态最好,我听父亲母亲常夸你,不如你来教宝珊如何?”
魏箩原本只在一边看热闹,没想到话题忽然转到她身上,愣了愣,拒绝道:“我要去薛先生和韩夫人那里上课,没什么空……”
就连秦氏也不大同意,“阿箩忙着备嫁,二伯就不要给她添麻烦了。”
魏晟不死心,继续劝说。最后秦氏见态度坚决,他才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秦氏当然不会让魏箩搅这趟浑水,那魏宝珊一看便是心眼儿不少,她不希望魏箩跟她有过多接触。
最后从竹园出来,饶是秦氏这种脾气好教养好的妇人,也不得不皱眉道:“二伯真是越活越糊涂。”
魏箩跟在一旁,没有反驳。
*
时间转眼到了九月初八,崇贞皇帝设宴招待邬戎皇帝这一天。
宫宴设在太液池旁的容华殿,殿内共设一百零八桌,场面颇为隆重。可见崇贞皇帝十分注重这次邦交,毕竟这次谈判关乎边境百姓,甚至整个大梁未来几十年的安定。
魏箩跟着家人一起入宫,她今日穿着一件粉色撒花短襦和湖水绿素罗高腰裙,打扮得不大出众。盖因这种事情,大家伙儿心知肚明,两国邦交,除了联姻还能有什么可能?
枪打出头鸟,谁爱去谁去。
☆、第108章
宫宴尚未开始,命妇贵女们均聚在容华殿一旁的偏殿内。
邬戎只来了皇帝和一个皇子,没有女人,是以偏殿的气氛还算融洽和谐。
听说这次宫宴陈皇后和宁贵妃都会出面,这还是魏箩第一次见到宁贵妃。她虽时常出入宫中,但是只跟赵琉璃和皇后娘娘来往,从不跟宁贵妃那边的人打交道。就连赵琳琅,她也仅仅见过几面而已。只见偏殿中间的刺猬紫檀美人榻旁立着一位月白短襦、五色锦盘金彩绣绫裙的女人,头梳凌云髻,斜插一枚白玉扇子,扇下系着红蓝宝石穗子,端的是朱环翠绕,富贵华丽。想来她就是五皇子赵璋和七公主赵琳琅的母妃宁贵妃。
相反,陈皇后打扮得虽不如她张扬,但却另有一种端庄大气的美。陈皇后一袭深青色锈凤穿牡丹的大袖衫,头输倾髻,头戴水精簪和碧玉簪。她略施粉黛,懒怠地倚在妆花大迎枕上,典雅素净,让人赏心悦目。陈皇后本就生得极好,若论容貌,她甚至比宁贵妃更胜一筹。只不过她不爱弄那些胭脂水粉,绫罗绸缎,是以才不如宁贵妃颜色鲜亮。
然而这正是正妻和妾室的区别,正妻掌管大局,妾室才需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假意讨好。魏箩忍不住想,若她是崇贞皇帝,一定喜欢陈皇后这样的。既能打仗又上得了台面,比只会涂脂抹粉的妾强多了。
魏箩上前向陈皇后行礼,屈膝笑靥盈盈道:“臣女参见皇后娘娘。”说罢一顿,又朝宁贵妃道:“参加贵妃娘娘。”
陈皇后见到她很高兴,把她叫到跟前仔细打量一番,“阿箩来了,块让本宫瞧瞧。怎么瞧着脸上的肉少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
说起来,这还是魏箩和赵玠定亲后第一次见陈皇后。
陈皇后总算把儿子的终身大事安排出去,了却一桩心头大事,对魏箩万分感激,态度也比以前亲昵许多。这不刚一见面,其余贵女都在一旁立着,陈皇后却独独把她叫到跟前,跟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话家常。
陈皇后端详魏箩的小脸,关心道:“是不是备嫁太累?若是有什么缺的东西,尽管跟本宫说,本宫让长生去准备……” 言讫一顿,忽而一笑道:“我又糊涂了,长生哪里需要本宫提点,他自己便将所有事情办好了。”
魏箩没想到陈皇后会公然说这些,脸上的笑凝住,一不小心变的尴尬起来。她顶着宁贵妃和赵琉璃暧昧的目光,矢口否认道:“不是,多谢皇后娘娘关心……”
她哪里瘦了?皇后究竟怎么看出来的?魏箩很疑惑。
可惜陈皇后说起她和赵玠的婚事便很高兴,根本不听她的话,滔滔不绝道:“你是不知道,他那靖王府从来没人打点过,到处都不成样子,有的院子杂草长得有半人高。最近总算开窍了,知道修葺起院子来。本宫听说他把前厅、主院和后院都修整了一遍,屋里也重新布置了,倒也还像模像样。”
魏箩有点窘迫,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索性低着头,假装没听懂,认真地喝茶。
正此时,下方蓦然传来一个刺耳的声音,“啪”地一声,像是瓷器掉在地上。
众人纷纷循声看去,只见高丹阳脸色苍白地立在黑漆描金嵌螺钿方桌后面,朝陈皇后欠身行礼,语调委屈地解释:“都怪我一时手滑,让姨母见笑了……”
陈皇后蹙了蹙眉,岂会不知她心里想什么。哪里是手滑,分明是听到她们的对话,受了刺激。说实话,陈皇后对她心存内疚,毕竟耽误了她这么长时间,最终什么也没给她。可是又有些生气她的固执,明明把话跟她说得很清楚了,只要她愿意,随时可以为她寻一门好亲事。偏偏她冥顽不灵,不亲眼看着赵玠成亲不死心。
看到了又如何?像今日这样丢人现眼么?陈皇后的心情很复杂,没有责怪她,只是说道:“下去换身衣服吧,我见你脸色不好,就好好休息,看顾自己身体要紧。”
言下之意,便是她不必来了。这是委婉地赶她回去。
高丹阳强忍着泪水,欠身说了一声“是”,踅身慢慢退出偏殿。
离开时,她总觉得周围的人都向她投来同情可怜的目光。她受不了这种眼神,忍着泪水,走得越来越快。
*
开宴后,众人纷纷入席。
男女分席,崇贞皇帝在容华殿款待众臣,陈皇后则在偏殿招待诸位女眷。
崇贞皇帝身穿紫金十二团龙纹冕服,头戴十二旈冕冠,虽年过不惑,却依旧容貌昳丽,英姿勃发,不减当年。
朝中大臣纷纷稽首行礼,高呼万岁,崇祯皇帝大手一挥,命令众人各自落座。他视线一转,落在一旁的邬戎皇帝身上,“万俟兄也坐吧。”
邬戎皇帝万俟瑀身穿绛紫对襟胡服,年纪比崇贞皇帝稍年长一些,身形伟岸,腮边一圈胡子。饶是如此,仍旧掩不住他的高鼻深目和俊美五官。难怪众人都说邬戎的皇帝是“老皇帝”,留了这么长的胡子,能不显老么?事实上他只比崇祯皇帝大两岁而已。
万俟瑀左手放在胸口行了一礼,表示对崇贞皇帝的感谢,旋即坐在翘头案后面。
另一位身穿绯绿窄袖胡服的男人名叫万俟真,正是跟随万俟瑀一起来大梁的邬戎四皇子。他高大挺拔,昂藏七尺,又生了一副高挺的鼻梁,侧脸英俊,五官深邃。许是常年生活在草原的原因,整日在旷野风吹日晒,皮肤很有些黝黑,却不显得难看,反而更添了几分男人味儿。他跟随邬戎皇帝一起坐在翘头案后面,身躯将那张桌案都衬得小了不少。
崇贞皇帝很随和,示意众人可以举筷开吃。
酒过三巡,万俟真朝崇贞皇帝举了举杯道:“都说中原有三好,酒好、人好、风水好。如今来到大梁一看,果真不同凡响。只不过本王只领略了酒和风水,这其中的‘人’,却是没有见识过。”
他中原语说得不大标准,又特意加重了那个“人”字,让人想不多想都困难。
邬戎四皇子性格不羁,又惯会使阴谋诡计,深得邬戎皇帝的器重。如若不然,此次前往中原也不会只带他一个人来。听说他能力卓群,武功高强,是邬戎第一勇士,是邬戎所有少女的梦中情人。然而他有一点不怎么好,便是花心滥情。自打十四岁开荤以后,光是家中的姬妾便有十来个,更不要说外面的女人有多少了。
如今他一开口便提起女人,大梁的大臣面上不显,心里却已暗暗皱起了眉头。
这个四皇子,也不看看场合。
好在崇贞皇帝没有与他一般见识,哈哈大笑,“四皇子一言,让朕想起一句话。”
万俟真挑挑眉,“陛下请说。”
崇贞皇帝别有深意道:“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低声一笑,不置可否。
坐在对面的赵玠不动声色,垂眸把玩手中的犀角雕芙蓉龙凤图杯,唇畔勾起一抹似真似假的笑。
崇贞皇帝皇帝没有多言,击掌示意舞姬出来。
不多时,穿红色百蝶穿花织金衫的舞女从殿外鱼贯而入。她们腰系金色攒花长穗宫绦,臂弯上勾着帔帛,头梳双鬟望仙髻。一个个身姿轻盈,杨柳细腰,在大殿中央款摆腰肢,素手一扬,伴随着箜篌和琵琶声翩翩起舞。
汉人的姑娘与邬戎确实不一样,邬戎人生来就长在草原,性格豪放,身形也较为高大,姑娘家常年被太阳曝晒,皮肤大都是深麦色,偶尔有一两个小麦色的,便算是皮肤白了,与汉族的姑娘根本没法比。汉族女人柔弱娇妩,身子小巧玲珑,柔软得不可思议,再加上她们大都养在深闺,皮肤细腻,性格也娇嗔可爱,举手投足都是韵味。
万俟真还没有弄过汉族女人,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儿,应当十分销魂蚀骨才是。
他支着下巴,饶有兴致地看着面前的女人,心里想得旖旎,面上却笑容坦荡。
*
两国皇帝聚在一起,除了商量建邦,还可以攀比。比国土比百姓比大臣……当然,还有比儿子。
万俟瑀夸赞自己的儿子如何出色优秀,无人能及。崇贞皇帝笑得不以为然,其中一个臣子忍不住站起来道:“我大梁二皇子和五皇子也是人中龙凤,身手矫健,定然不输给邬戎皇子。”
万俟真闻言,往对面看去,根本没有把赵璋放在眼里,目光却紧盯着赵玠不放。
邬戎皇帝对赵玠的心情很复杂,既畏惧他,又不服他。这么多年过去,难道邬戎连一个比得上他的人都没有么?若是能扳回一局,以后再见到赵玠,他便不会再由心理阴影了。邬戎皇帝心念一动,朝崇贞皇帝提议道:“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比试比试如何?无论是箭术还是马术,真儿都不在话下。”
既然他开了口,崇祯皇帝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何况他对两个儿子有信心,也想让他们为自己争争光。想了想点头道:“既然如此,不如朕后日举办一场骑射比赛,看看谁能夺冠,如何?”
万俟瑀想也不想,颔首道好。
赵玠由始至终都不发一言,只在崇贞皇帝决定以后,波澜不惊地道一声:“儿臣听从父皇安排。”
赵璋也站起来表态。
崇贞皇帝看着两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场宫宴进行得还算顺利,氛围融洽,推杯换盏,不知不觉便过去一个时辰。
赵玠对这种场合提不起什么兴致,面前楚腰翘臀的舞女更是没看几眼。他全程心不在焉,他能想什么?无非是想隔壁偏殿里的某个小姑娘罢了。
好几天不见她,一会儿一定不能让她先走。
正想着,一位穿深青色曳撒的宫人来到他身边,附耳低声说了几句话,便见他眉头一蹙,握紧了手中的茶杯。那宫人离去后,没多久,他起身向崇贞皇帝告辞:“儿臣失陪片刻。”
崇贞皇帝以为他有什么急需,便没有多问,放他出去了。
倒是万俟真掀眸,看了一眼。
*
出了容华殿,赵玠大步来到太液池旁的新雁楼下。
月色朦胧的楼前,立着一位穿鹅黄色青罗短襦和石榴裙的小姑娘,晚间稍凉,她外面又披了一件粉色羽缎洒金线绣缠枝牡丹的披风。她一直捂着嘴巴,仰着头,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不知为何看起来有些可怜。
赵玠上前,脱下自己的外袍披到她身上,下意识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你的丫鬟呢?”
魏箩眨巴眨巴眼,即便他来到跟前,她也没有任何反应,只转了转眼珠子,默默地看他。赵玠这才发现她的奇怪之处,抬手拿开她的手,“捂着嘴巴做什么,牙疼?”
说罢借着新雁楼前昏昧的灯光,看清她的脸,猛地一僵。
原来魏箩捂的不是嘴巴,而是鼻子!她的鼻子流血了,到现在都没有止住,鲜血乱七八糟地糊了半个小脸,看起来很有些吓人。赵玠瞳孔缩了缩,显然受惊不小,连忙取出身上的汗巾替她擦鼻血,“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为何流鼻血了?”
魏箩也很郁闷,语气囔囔的,既无奈又委屈:“琉璃说我气血差,非逼着我喝了一碗红枣桂圆补汤。”
她以前也没有过这种事,不知道是不是那碗汤太补,以至于她刚喝下去不久,鼻子里便涌出一股热流。赵琉璃吓了一跳,忙要给她找太医,被她拦了下来。魏箩本以为只是小事,过一会儿就好了,谁知道过了那么久,鼻子还是没有止住,只能让金缕去跟赵琉璃说一声,请太医过来看看。
赵玠给她擦了擦,刚擦干净,便又有血滴冒出来,大有点没完没了的架势。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要找太医来。
她究竟喝了多少补汤?
这么小的身体,能有多少血?该不会一会儿就流完了吧?
他额角抽搐,声音也阴冷许多,吩咐暗处的朱耿道:“你去看看太医到了哪里,为何还不过来。”
朱耿在暗处应了一声是,窸窣几声,便没了身影。
赵玠重新擦干净她的小脸,把她抱到新雁楼下的八宝琉璃榻上。他听说用冷水敷在额头上会止血,这会儿附近没有冷水,时值深秋,太液池的湖水勉强算凉。他取了汗巾,对魏箩道:“阿箩乖,你在这里等我,躺好,不要乱动。”
魏箩听话地点点头。
赵玠多看她一眼,这才转身离去。
魏箩蔫蔫地躺在榻上,心想以后再也不吃桂圆了……原本她好得很,被赵琉璃逼着喝了一碗桂圆汤后反而不好了。她流血过多,这会儿眼前有些发晕,看什么都是模糊的。索性不看了,闭上眼睛等赵玠回来。
她刚闭眼不久,便听到对面有脚步声,步履沉稳,跟赵玠的很有些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