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琮无奈轻笑:“嗯。”
泠琅又亲一口:“葱儿。”
“嗯。”
“葱儿什么时候给我骑呀?”
“……不是现在。”
“葱儿,葱儿,哈哈,这个名儿好有意思。”
“是很有意思。”
“夫君,你今天好乖,我好喜欢你。”
“……嗯。”
“唉,这样下去,等你走了我该怎么办呢。”
这句话的回应片刻后才迟迟响起。
“应该是我问你。”
第117章 报桃李
明净峰用来待客的酒是藏了七年的春风醉, 此酒顺滑甘洌,极其清淡,并不容易喝醉。昨夜双双几乎一个人解决了两坛, 也能自己走回去, 师兄杜凌绝闻讯前来接她,也被十分不满地甩开。
泠琅喝酒,沾半口就发晕, 沾一坛也是同样的晕法,大多数时候她会索性喝个尽兴,譬如昨夜。
翌日酒醒,她直挺挺地卧在被子里, 开始回忆昨夜种种。
江琮站在窗边,很好心地提醒道:“宫商客肖之昂。”
泠琅把脸藏进帘帐阴影,假装没有听到。
江琮温声道:“一苇刀陈崤。”
泠琅打了个半真半假的呵欠。
“江东药谷陆鸢。”
泠琅僵在榻上, 双双心直口快, 她只有认栽。但江琮大早上报菜名似的把这些人名报一遍, 还是让她心中有十分诡异的心虚感觉。
江琮继续说:“岭北杜十二, 东海白浪客, 蔺城孤绝剑。”
泠琅翻身坐起,无言地看着他。
对方莞尔一笑:“夫人对这名单有何感想?”
泠琅说:“我的感想是:都是各地的青年才俊。”
江琮悠然道:“的确,如此看来,夫人见识颇多。”
“这里面好些人都只是见过一面, 聊得投机罢了, 双双酒后胡言,你怎么也当真?”
“当不当真有何影响?只会激励我时时自省罢了。”
“我觉得你笑得很怪。”
“怎么会。”
泠琅无法, 她总觉得此事还有后续, 但当下对方只清清润润地笑, 好似真的没放在心上。
放在心上又如何!
片刻后,少女独自走在山道上,心中忿忿,她刀耍得漂亮人也漂亮,招人喜欢是人之常情。江琮,江琮他的确该庆幸自己幸运。
走了半刻钟,便是一桩古朴雅致小院,泠琅抬手敲门,很快便有人来应。
顾凌双站在门后,头发蓬乱,眼下还有乌青,她迟钝道:“阿琅?昨夜睡那般迟,怎么现在就起来了。”
泠琅步入屋中,开门见山:“我们午后便回去。”
顾凌双瞪着眼看了她半晌,只憋出一句:“我就知道。”
泠琅柔声道:“下次再见,我们双双是不是已经是新的顾掌门了?”
顾凌双羞赧道:“或许吧?祖母说她要游历两年,若在此期间我能把宗内一切处理得好,那等她回来,就进行继位仪式。”
泠琅赞叹道:“那我便等着好消息。”
二人又说了一刻钟,临别前,顾凌双忽然道:“我昨夜把你过去的情史都倒了个干净,江公子他,没说什么吧?”
泠琅敲了她一记:“那算什么情史?也罢,他不敢说什么。”
顾凌双笑嘻嘻地说:“真的?我最后说漏了嘴,把沉鹤也供出来了,当时我瞧着江公子似是无动于衷,果然是个贴心大度的。”
泠琅的笑僵在脸上,片刻后才道:“双双,你可真是我的好……算了。”
她无奈转身出门,再次走上石梯,此时尚早,林中漂浮着淡淡的雾气,静谧得好似天地间只有她一人。
还有一人。
雕刻着松柏仙鹤的石台之上,有人在舞剑。
剑气凛冽,轻灵迅疾,剑身反射着稀薄天光,一闪一闪。持剑的人衣袂翩跹,一招一式,落拓而随意,如鹤立水畔,振翅晒羽皆是风流。
泠琅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直到对方发现她,才迈步走上前。
少年立在云雾翻涌的高台上,垂首望向缓步行来的少女,额发轻轻垂落,双眼在晨雾中仿佛有同样的湿润。
泠琅仰着脸大声说:“我们午后就走啦。”
苏沉鹤毫不意外地笑笑:“这么急。”
泠琅点点头:“我记得,你一直想去西京参拜剑冢?”
苏沉鹤微顿:“阿琅还记得这个。”
泠琅痛快道:“要不要一道上京?我之前打听过,剑冢其实有办法进入,我可以帮你。”
苏沉鹤静默数刻,终究摇了摇头。
他低声道:“明澈剑还有一招没学完,等这边结束,我再去西京寻你。”
泠琅心中微叹,她不知道这个拒绝是因为剑招,还是因为昨夜风波,她不好强求,只说:“那你可要快点。”
她轻轻一笑:“或许很快,我便不在那里了。”
说着,她微微颔首,足尖一点斜掠而去,身影消失在茫茫云雾中。
少年提着剑,仍立在原地怔忡,他反复思索着最后一句话,直到天光破出云层,映亮地面。
另一边,泠琅步伐轻快地走在山道上,想着回去还能补一点觉。刚绕过一处石雕,她心中忽地一凛。
前方,有枯叶被踩碎的细微声响。
若是路人经过,那步声早就由远及近被她听到。这个声音明显是在某处藏匿,不慎发出的。
难道顾掌门不在山中,又有人贼心不死了?
泠琅假装一无所知,仍按照先前的步伐速度往前走,心中默数距离。靠近某棵巨木时,她提气一跃,从另一头闪身到树背后——
果然,树后藏着一个惊慌失措的人影。
泠琅愣住了:“阿绸?”
女孩显然吓了一跳,她脸庞红扑扑的:“泠琅,我正在等你。”
泠琅松了口气,她疑惑道:“山路上凉,为何等在此处?去厢房寻我不就好了。”
阿绸摇摇头:“我正是特意在这里等,我有话想对你说。”
她轻声:“出鹰栖山那几日,我听到了你们的对话——不是故意听的,我睡眠一直很浅,当时又下雨,所以一下子就醒了。”
泠琅没想到还有这一出,她张了张嘴:“啊?”
同时,心中飞快地回忆盘算,阿绸在洞穴深处睡觉的时候,他们在洞口都谈论了些什么:寂生坦白了任务事实,透露了李若秋的身份,第二日还警告她不要相信江琮。
阿绸认真道:“我听到了一个人名,当时觉得很熟悉,过了一夜,才慢慢地想起来。”
“泠琅,我和叔父一起游历之时,他总会和我闲谈一些江湖上的故事,谈得最多的就是年轻时候往来的朋友。虽然大多隐去了姓名,但我偶然一次看到他从前的手稿记录,竟发现了能对得上号的人。”
“李若秋,就是这个名字。”
晨雾渐渐地散去,鲜有人行的后山树林中,有一高一矮两个女孩相对而立,语声悄然。
陈阿绸说,常罗山年轻时爱饮酒,因此结识了一个同样好饮的朋友,二人时常一起评判各类佳酿,甚至着手研讨酿酒密方。
那位朋友不仅能酿酒,还会铸兵器,尤其是小巧锋利的匕首。那日,朋友来寻常罗山,喝了半壶之后才开口,说他遇到一个难题。
有人要他打造一柄匕首,要求锋利无匹,吹毫可断,并且只能在夜间使用。
最后一项要求实在古怪,若你不想在白日里用,那就把它锁在柜子里就行了,为何要在武器本身上面做文章?
常罗山觉得好笑,他说这人定是故意刁难,拒绝便是。
朋友却饮着闷酒摇头,说拒绝不得,只能费心思想了。
那时已经酒过三巡,醉意,往往能激发些灵感,常罗山忽然问,白天和夜晚的区别是什么?
是光。
既然如此,那便打造一柄不能见光的匕首,它材质特殊,在日光下会融断,淬的毒也会消解,如此一来,不就成了只能在夜里用?
常罗山又感慨,究竟谁会用这样的武器?听起来,像那种急于为黑暗表忠心的人,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再也不会行走于日光之下。
朋友的脸上渐渐显现出痴迷,他低声说了句好,酒都没喝完便匆匆离去,这一别,就是两年。
两年过后,常罗山又遇上他,问起匕首是否制成。对方点头,又摇头,表情竟然是少见的凝重。
他说:“制成它,我只花了一个月,只是,我用了一种不该用的工艺。”
“我发过誓,这个工艺以后再也不会用,只怪当时你的形容太过迷人——一柄只为黑暗效忠的匕首,我着了魔一样想把它制成,最后不惜用上不能用的方法。”
“麻烦还未显现,但我已经开始担心,今天我可能很难再同你一起饮酒。”
如他所言,那是二人见的最后一面。
常罗山是个重情义的人,友人生死难卜,他也一直在暗中打听,打听那些在夜间死于非命的大人物,又倒推命案始作俑者何处出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