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会会主,是天底下最会用毒的人。
她也看见一些尸体,干枯的,残破的,五颜六色的。他们狰狞可怖地躺在长案上,或是靠在木柜里,并不能回应她略有不忍的视线。
长夜静寂,地下更是如此,只有少女已经略显疲惫的步声响起,由远及近。
她没有再遇上别的袭击,却走得越来越慢,最后甚至停了下来。
她看见一处分岔路口,青灯道人没有说明该往哪边,这并不在预料之中。
但她应该知道往那边走,因为某一侧的墙上,贴着一张画。
画上是一个女人,一个微笑着的女人。
泠琅注视着,久久没有动弹,她明白了为何都说自己同母亲生得像。
她们的眼睛形状相同,眼头圆润,眼尾微微上挑,弧度流畅得像一弯月牙。鼻尖挺翘,唇形何处丰润,何处淡薄,也如出一辙。
可是,她从来不会像画上人那么笑。
这个笑坚定却温柔,有着知晓一切,仍旧守口如瓶的内敛。
泠琅双眼中血雾未褪,心中充斥着愈涨愈高的杀意,却猛然被这个笑容击中,好像在酷热中跃入清泉。
她生平第一次见到了属于母亲的面容,她的心为此颤抖起来,极度的茫然间,仿佛听见墙上女子在低低地说话,语声是从未听闻过的柔软。
而类似的画像,顺着通道走,越来越多。
浅笑的,平静的,甚至含嗔带怨,微微恼怒着的。
泠琅一张张看过去,好像在隔着时空,和一个不可能在此处的人对面。一个世上最温柔的词汇终于有了具象呈现,她却并不快乐,只有巨大的茫然。
少女在想,这个名字和秋天有关的女人,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人生。
她经历过什么,爱过什么,为什么会被铭记在暗无天日的地底,同杀伐残忍作伴,这是她情愿的吗?
答案,或许很快便揭晓。
画像越来越密,占据了两侧墙面,几乎把原本的石砖全部覆盖。
相似的脸做着不尽相似的表情,那无数双带着淡淡忧郁的眼,沉默地注视少女,目送她行到一扇门前。
泠琅想敲门,但身体却快她一步做出了行动,她砰一声把门踹开。
然后——她看见了更多的,女子微笑的面容。
或大或小,或新或旧,从墙面到石顶,都是李若秋的脸。
处处有人,却又空无一人,这里除了满屋子画像,什么都没有——
还是有别的,两条椅子,一张桌子,桌子上一沓整整齐齐的册页。
泠琅不该贸然进去,毕竟寂生说过,会主善毒,万一他下了什么无敌绝命散,抽搐痉挛药在房里,她早就中招了。
但她还是走上前,来到那张桌子边上,拾起纸页。
字迹娟秀清丽,已经有了年岁,显得暗沉发灰。
“浮山亲启:今日小雨,杏花甚美,这里的气候比中原更润。想起从前,我们在雨中练刀,你被我划破袖子,却说‘刀意绵如雨’,如今又是连绵雨天,却不知下次相见在何时。”
“浮山亲启:今日端午,村民们把腊肉放入米粽中,有咸鲜之味,十分特别。我吃了两只,琅儿一直在闹腾,想是也闻到滋味,也迫不及待要品尝了罢。”
“浮山亲启:昨夜大雨,今晨花落满地,心情郁郁。上个月的信中为何绝口不提战事,难道有变故?你若隐瞒,反而更叫我不安——另外,你送的药材太多,这里房间小,已经装不下,莫要再送了。”
“浮山亲启:琅儿近来十分乖巧,似能听懂人语,我唤名字,竟会以动作相应——你做的小衣太丑,蝴蝶绣得像豆虫,琅儿若看见,也会发笑。”
“浮山亲启:下月生产,近日身体时常感觉劳累,外面野菊开得很好,也无心再赏。我期盼是个女孩儿,像谁都好,只要健康平安。”
泠琅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好像看见遥远的南方的村庄里,一个女子依窗而坐,笔尖蘸墨,向爱人落下饱含情意的字句。
信中有花朵和天气,有那个还未降生的孩子,有他们共同的欣喜和期盼。
如果这个女子还在,该多么爱她。
泠琅的手开始发抖,她无法控制地思索,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若秋在哪一年亡故,李如海为什么不愿意提起她,向来坦荡磊落的刀者,为什么在醉后会露出那样沉痛的表情,低语她的名字。
那柄奇妙的匕首,又为什么会成为置他于死地的凶器?
泠琅听到有脚步声传来,回头,一个男人站在门口,正面带微笑地看她。
“泠琅,”他柔声说,“你来了。”
他高而瘦,生得白净清俊,竟意外的十分年轻——
除了那头雪一般的白发,和一双猩红的眼睛十分奇异。不然此人若站在西市上,也是俊俏倜傥西京客。
泠琅和这这对可怖的瞳孔对视,她说:“你是谁?”
“你问我的名字?”
泠琅没有说话。
男人温柔地说:“你是该知道父亲的名字,我姓秦,秦浮山。”
泠琅依然没有说话。
秦浮山就这么站在门口,面上笑意丝毫未变过:“这也是你本来的姓氏。”
泠琅终于开口了,只说了一个字:“不。”
她放下纸张,似乎无意这个话题:“你要的东西,我带来了,解药呢?”
秦浮山说:“这个不重要。”
泠琅面无表情地说:“我现在只觉得这个重要。”
“怎么,你很喜欢他,那个西京分舵主?”
“这不关你的事。”
“若你真心喜欢他,我不会将他如何。”
“你废话真多。”
“你和我想的一样,泠琅,你和我想象中的样子一模一样。”
泠琅依旧面无表情,她已经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十分不对劲。
他说话的时候,眼神会直勾勾盯着,连眨都不会眨,面上笑容更是一成未变,他只是想表达,而不是交谈。
他像个极力装作正常,其实早就疯疯癫癫的病人。
“我要送你一份礼物,”他兴奋地笑着,“你知道来的路上,你杀掉的四个人是谁吗?”
不等回话,他轻柔地揭晓了答案:“是西南东三堂的堂主,泠琅,你果然没令我失望。”
“只不过——”秦浮山话锋一转,“你的武功很好,但我不喜欢,你身上不该有李如海的东西。”
“你母亲弃了刀,依旧能杀人,你也可以。我会教你制毒和暗器,学会这个,没有人是你的对手,就像我,你够残忍,也够果断。红石刀死得真惨,一刀毙命,哪个初出江湖的年轻人能有这种胆识和判断?”
“你生得像你母亲,性格却像我,实在是最恰当不过……”
“我不像你,”泠琅打断了他颠来倒去的话,“我为什么会像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人?”
顿了顿,她说:“至于红石刀,该怎么杀他,是李如海教的,跟你更是一点关系没有。”
“是吗?村中那对老人,你十三岁那年把他们砍成肉碎,李如海会教你这么做吗?”
秦浮山没有半分被反驳的怒气,他低笑着说:“空明的眼睛是你挖的?那个和尚的脖子也是你捅穿的,你制服他们,何必要用这种方式?难道这些,都是李如海教你的?”
“还有明净峰上的僧人,鹰栖山里的村民,死在你手中的,不乏已经投降之人,李如海不是从来不斩逃兵吗?你为什么不像他这么虚伪?”
他笑容慢慢扩大,语速越来越快:“你也不像伶舟辞,她才懒得管这些破事,旁人的死活怎么会同她相干——那你到底该像谁呢?”
泠琅后退了一步,心中巨震,关于她的桩桩件件,居然被这个人知道得这么清楚。
连伶舟辞的事都知道,原来在那么久之前,他就在暗中注视观察着她,而她浑然不觉,一无所知,像个被愚弄的蠢货。
她紧攥住刀柄,指尖几乎泛白:“说够了吗?”
秦浮山温声说:“你连自己昔日的同伴也能下手,北堂和玄字二三的事虽然无聊,但还算感人,是吗?这种性子,是李如海无论如何,也教不出来的罢。”
泠琅咬着牙,怒到了极处,反而发出一声笑。
她说:“你说得对,这不是他教的,是我自己学的。”
秦浮山忽然住了嘴,也收起笑,他直勾勾地看着她:“把东西给我。”
泠琅略微一顿,把布袋拾起,隔空扔了过去。
东西触地,翻滚了几周后停下,在地上留下些许深沉印记。
秦浮山慢慢把内里的事物抖落出来,沉闷一声响,一只血肉模糊的头颅滚落于地。
他弯下腰,徒手拾起了这只头,只见它头皮没有一根发,却布满了交错相间的伤痕,翻过来,正脸血肉模糊,竟连五官都已无法辨认。
秦浮山盯着那不成人形的面容,缓缓露出笑:“骗我?”
泠琅说:“怎么骗你?”
“这不是北堂的人头。”
“这就是。”
“你为什么把他划成这样?”
“他骗了我,我为了解气。”
“骗子,”秦浮山重复了一遍,他捏起一只耳垂,轻声道,“这里有徽记,好像可以以假乱真,但是——”
他转过脸看着泠琅:“我手下的人,我会认不出来吗?”
他露出笑,温和地下了判断:“这是青灯道长的头,你杀了他。”
就在最后一个字落下的一瞬间,少女掠身而起,刀锋澎湃而至——
她双目已然赤红,对着那双和她肖似的眼,狠命挥砍出海波震荡般的刀风!
秦浮山站在原地,不闪也不避,他轻声赞叹:“好孩子。”
他抬起手臂,袖中飞出几道丝线,霎时将刀尖缠裹,攻势瞬间消弭于无形。
“不必恼怒,我喜欢你这么骗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