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侯夫人手段这么可怕?瞧把人家吓成什么样了。
身着锦绣软缎的女子浅笑颔首,耳边缀着的流苏轻晃。
她柔声道:“我知道你想离开京城——”
第18章 诈与骗
邓大咬紧了牙关,惊疑不定地看着眼前的年轻女子。
无论是鬓边点缀的珠玉还是葱玉般细白的指尖,都在彰显她不寻常的身份,旁人见过,定会认为这不是京中哪家贵女。
那双明亮的眼微微弯着,显现出温婉亲切,看上去十分友好。
十分友好,他一开始也这么想,在醉春楼那天,她站在楼梯上也是这般笑,让他以为一切都很好解决。
结果到现在,这个外表温和可亲的女人,让他过了如同炼狱般煎熬的十天。
第一天无事发生,他们带着酒后闹事的林三离开醉春楼,又寻了个地方喝得痛快,尽兴而散。林三脾气暴躁,从前在西北当过麻匪,身上还留了些坏习性,他们早已习惯。
噩梦,从第二天晚上开始,他再也联系不到一同喝酒的三人。他们凭空消失,在一夜之间共同失去所有踪迹。
如果只是突然失踪,那他不会慌乱成这样,要命的是从第三日起,有人在到处打探他的消息。形貌,口音,步伐动作说得事无巨细,他暗中得知这些,已是胆战心惊。
事已至此,绝对不是贵女小姐想寻酒楼那日的仇,能够无声无息地解决掉那几位同伙,只能是,只能是……
他开始后悔不够谨慎,任由几人为非作歹招摇过市……明明怀揣了那等秘密,几年的相安无事让他忘乎所以,造成了如今局面,绝对不能……
眼前人还在好整以暇地含笑望于他,他却好似看着那地狱而来的笑面修罗。
该死的女人!现在连侍从也不带了,是懒得再装了么?
女子慢悠悠道:“你好像很紧张,在躲什么人?”
邓大死死盯着她,没有做声。
她耐心道:“你那三个朋友如今过得不太好。”
邓大额上已经沁出汗珠。
她微叹一口气,好像十分自责似的:“本来不算多大的事,弄得无辜之人受牵连,也叫我过意不去。”
邓大暗暗咽了口唾沫,他不知道为什么她还在这装腔作势,难道以为他不知道对面有何酷烈手段?
女子缓声道:“东躲西藏的滋味毕竟不好受,是吧?我现在给你指条明路——”
邓大心中一紧,莫非——
“我问你一点事,你需要说实话,事成之后,这笔账便一笔勾销。”
果然如此!邓大于心中冷笑,真把他当猴子耍呢?
“不必如此!”他嘶声道,“杀人不过头点地,要杀要剐痛快些,少来弯弯绕绕这套。”
泠琅顿住了。
不就询问一个厨子的下落,这一副要引颈就戮的姿态是什么意思?
她当即冷笑一声:“杀了你?杀了你我上哪儿打听,这段时日你可叫我好找。”
她望了望不远处芳园高耸着的围墙,脸上露出玩味:“没想到竟然藏身于此——公主府,嗯?”
男人脸上青白交加,却没有逃跑,唯一的落脚点被发现,再跑已是无济于事。
泠琅见他这副模样,心中更是疑窦丛生,她看着他身上的粗衣道:“你为何能藏身公主府?”
男人不吭声。
“谁助你进去的?你在府中是何身份?”
男人依旧一语不发。
泠琅微笑道:“敢打着青云会的幌子四处招摇,就没想到有这一天?”
男人咬牙道:“要杀要剐,随你的便,我一人做事一人担。”
泠琅更觉有趣味了,她如何问询此人他都坚如磐石,一提青云会却怒目圆睁,莫非……
她决定再诈上那么一句。
“青云三派十二舵,黄泉一路百千人,”她轻声道,“知道惹了京城分舵是什么后果吗?”
男人面色一白,竟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主上饶命——”
泠琅悚然一惊,下意识朝四处看去,幸好此时无人经过,高大粗壮的树干也挡住了二人情形。
地上的男人还在磕头,已经是抖如筛糠:“小的自叛教七年以来,无不日夜煎熬困顿,如今自知无力挣扎,还请您给个痛快——”
泠琅这下真的意外了,打着青云会旗号为非作歹的无赖不知凡几,没想到误打误撞揪出个真的?
而且还是叛教而逃……
青云会是朝廷的眼中刺,若有人胆敢叛逃,没死在官兵手中,就是倒在清除杂乱的青云会杀手刀下。这人能藏身公主府长达七年,实在是有两分能耐。
而她之所以能诈出他的话,是因为青云会作为隐藏于暗处的组织,方方面面都以保密为要。最底层的杀手只能负责卖命,除了偶尔传递来的消息,对于其他讯息通常一无所知。
就连十二个舵主,也是不知道彼此在明面上是何身份,纵在街上擦身而过,亦互不相识。把这一切牢牢掌控在手中的,唯青云会会主一人而已。
至于这个神龙不见首尾的会主,更是隐匿在层层阴影之后,无人知晓是谁了。
显然,面前这个不住磕头的男人在这段时日已经战战兢兢,自己陡然出现在他面前说些不阴不阳的话,直接叫他吓破了胆。
泠琅不介意装得更过火一些,她从来不晓得怕事两个字怎么写。
她露出一个坏蛋该有的笑,柔声道:“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公主府里还有个叛徒,如今藏在厨房里做事。”
“不管用什么方式,打听他的消息——从前学的那些还在身上罢?”
她弯下腰,轻轻地说:“给你两天时间,把那人有关的一切找出来,不要打草惊蛇,更不要想着逃跑,那是白费力气。”
“四月初六,二更,我就在此地等你。”
扔下这句话,也不管伏在地上的男人是何表情,泠琅足下运力,用了十成轻功,转身翩然而去。
待邓大抬起头,眼前已经空无一人,只留一点清冷芬芳散在空中。
毫无疑问,这是绝顶身手。一滴汗珠于额角滑落,他在如雷心跳中费力判断,如今看来,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那厢,泠琅窜回金玉楼二楼后,也是连喝三杯温茶才平定了心绪。
挑拣玉器的伙计还未归,被点了睡穴的绿袖仍酣然,泠琅靠着椅背,一边摩挲温润杯身,一边在心里慢慢思索。
她是不担心这人把事抖露出来,横竖到时候她不认便是,而且显然他比她更需要隐姓埋名。
问题是,看他吓成那样,难道只是因为侯夫人在派人找吗?记忆中,侯夫人对此事轻描淡写,说同京兆尹打了招呼,最后怎么处理,她一直没有问。
看来,晚点回去得旁敲侧击一下。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伙计满脸堆笑地步入,身后跟着两三人,皆是手持托盘,盘中珠玉琳琅,炫目极了。
泠琅亦起身,拍了正安眠的绿袖一把,也不管小丫头如何茫然失措,细细挑了几件便打道回府了。
晚膳是在侯府用的。
清蒸鲈鱼,醋汁葵菜,鲜炒香蘑,并一道当归鸡汤。侯府吃饭一向贵精不贵多,侯夫人更不喜铺张浪费,是以正餐亦不过三四道而已。
饭菜滋味一如既往地可口,不同往常的是,席上还多了个江琮。
这还是那天早膳以来,他们第二次同桌用饭。
侯夫人果然横眉竖眼了一番:“身体好全了?怎得就迫不及待来尽孝道?”
泠琅憋笑,她觉得侯夫人总能说出她心中所想。
江琮低眉顺眼道:“大好了,大好了,好几日不见母亲,儿心中思念得紧,食不下咽,这才来叨扰。”
侯夫人说:“因照顾你吃得淡,今晚都无甚辛辣滋味,日后没事还是少来。”
江琮叹道:“知母亲体恤,怕儿子奔波劳累才这般出言。您放心,日后我自备清淡饮食来,不扰母亲食辣之兴。”
侯夫人笑道:“美得你,泠琅天天同你煮甜羹还不够?”
泠琅端茶的手便微微一顿。
江琮转过眼看了她一眼,眸中笑意盈盈:“夫人的甜羹……自然是极好的。”
泠琅放下心,她也觉得绿袖虽笨,但一碗羹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饭毕,她从袖中摸出件物事,毕恭毕敬地呈到侯夫人眼前。
一只玉镯,水头通透,毫无瑕疵,在灯下泛着温润软光,显然不是寻常凡物。侯夫人拿起端详,赞了好几句才收入袖中。
“还是做媳妇儿的贴心!”她抚着泠琅的手温声道。
泠琅只能干笑,而后又摸出一件礼物,小心翼翼地递给江琮。
“这是……送给夫君的,我也挑不来这等男子用的物事,选了半天看中这个,还望夫君不要嫌弃……”她颇有些扭捏地说。
那是一只玉冠,雕了莲花图样,乳白中泛着隐约青碧,优雅而简洁。
江琮愣了一瞬,而后含笑道谢,抬手来接,二人手指有片刻的接触。
他的手倒比这玉还凉,泠琅暗自腹诽。
“很漂亮,夫人有心了。”他温声说。
侯夫人在一旁瞅着,好像在瞅什么难得的稀奇,十分津津有味,半晌才开口打破这郎情妾意的一幕。
“听三冬说,今天你没要人扶,是自个儿从熹园过来的?”
江琮颔首:“虽然费力,但已经不是不能了。”
侯夫人叹了口气,欣慰无比:“若是三个月前,哪儿能想到你还能好端端同我一起吃饭说话。”
江琮正色道:“儿子时常感激——”
侯夫人一抬手,打断了他未尽之言:“莫谈这些,既然能走动,那过几日二公主府上的赏兰会还是去一趟,你病重时,她帮了不少忙。”
她转头看着一旁乖巧沉默的泠琅,柔声道:“到时候泠琅也去——也该让众人看看我们侯府新妇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