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知道了。
鲜活的生命陡然被剥夺,世上从来不缺少这种遗憾。
回去的路上,雨势依旧很大。
漫天的雨丝,即使在暗沉乌黑的境地里仍有压迫的力量,树影在风中被撕扯,潮气一阵阵地扑飞而来。
此时的摇光涧,再没有剔透水流、浮光跃金的景致。可以想象天明之后,那秀美水瀑恐怕将同黄河壶口关肖似了罢。
雾里道上,绿袖掌着灯走在前,三冬安静地跟在后面。
暗影重重中,泠琅始终握着江琮的手,她侧过头去看青年的眉眼,他的神色始终却比傅蕊更淡,流露不出任何。
她想看出点什么,却是无功而返。
耳边似乎还有他此前对傅彬的评价:头脑简单,行为做作,心地却是不坏。说这些的时候,他语气是淡淡的调侃,眼神中却没有遮掩怀念。
昨日在溪涧边,他同傅蕊所谈的话题,到底也是当初三人的快活时光要多些。
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一起去的现场,花厅里的盘问探寻也是一同面对。从看见傅彬尸身开始,江琮面上就是那副表情,眉眼微敛着,好似万事与他无关。
“只不过帮二殿下一个忙,送她一个把柄,好叫她清净。”
这句话,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泠琅想问,但说出口的却是别的话。
他们于室内对坐,屋外是满世界的雨声,屋内是一盏昏黄摇曳的油灯。
“二殿下她,真的对北洛侯世子没有任何感情吗?”
她轻声问,却好似并不是想寻求一个答案,只是在喃喃自语。
江琮手边的茶已经凉透了很久,他听了这话,却拿起来饮了一口。
“我们自小一起长大,感情自然是有的,只是殿下身为帝女,众人面前不宜失态罢了。”
泠琅直视他在火光中深黑的双眸,她说:“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江琮极其浅淡地微笑起来。
“夫人,”他轻轻地说,“我有时候觉得,你实在过分敏锐了。”
“因为我很熟悉那种眼神,”泠琅回答地很快,“我在父亲身上看到过很多次,只是那时无从分辨,现在回想了无数遍,印象反而更深。”
江琮没有接这句话,他侧过脸,去望黝黑一片的窗扉一角,即使在这样的暗夜里什么都看不见。
“这场雨会下多久呢?”他慢慢地说。
雨下了两天。
第三天的时候,终于稍稍停歇,天地重回亮堂,风比从前更温润凉爽。
北洛侯府的人来得很快,也走得很快,他们带走了傅彬的身体,车马从玉蟾山离开,甚至没有等大理寺的人正式定论。
泠琅和江琮一起,穿过长长的、洒落着新鲜日光的走廊,去向傅蕊辞行。
帝女端坐着,形容比前两日更素淡,她还是很客气,温声和泠琅叙了会儿话,对意外致了歉意,说请海涵招待不周。
泠琅知道傅蕊定同江琮有话要说,呆了一会儿后便退出了屋室,只留他们在原处。
傅蕊凝望着女子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她平静地说:“你们二位感情似乎不错。”
江琮垂下眼,说:“公主,请节哀。”
傅蕊仍然没什么表情:“他今年才二十四。”
江琮默然不语。
傅蕊低声说:“我从前经常想他会何时成婚,对象会是怎样的小娘子,应该是活泼些的才同他适配。等他大婚那日,我定要送上份厚礼,叫他在谁面前都有面子。”
“我从他二十,等到二十四,他却说不会娶了,心中有人,无论同谁成婚,都会委屈人家。”
“你看,他为人明明刚直死板,为了讨我欢喜,才偏去学了那副风流情态。学也只学了个皮毛,若真能洒脱一些,何至于此?”
她慢慢地笑起来:“子璋,你说说,他何至于此?”
江琮只低声重复:“殿下节哀。”
傅蕊摇了摇头:“如今,算是遂了她的愿。”
“人人都赞我温和亲近,殊不知对真正想亲近的人,我却只能装聋作哑,最后竟还是多此一举了。”
“这些年,都是多此一举,”她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我知道你想帮忙,但那也是多余。我早该明白,她无论如何也是容不下他的。”
“是我害了他。”
“她要我做那无心无情的掌权者,我天真,以为可以斡旋谈判,但她从来没有打算给我机会,这是我的自大,终究也成了我的愚蠢。”
她流了一点眼泪。
“我现在有些后悔,那天为什么没让他说完?”
“我本该好好听一听。”
那滴泪终于落下。
“这世上不会再有人对我说。”
第35章 初夏风
江琮走出门, 穿过长廊的时候,天边最后一流乌云也消散了。
泠琅背对着他,站在栏杆边远眺山景。风不急不慢地吹, 新生的日光洒落在她发梢肩侧, 让其身形镀了一层柔暖光晕。
江琮来到她身后,没有说话,他发现她这样沉默的时候, 会有一点难得的、极其浅淡的愁。
听到他来,少女微微侧过头,青年看见她微翘的鼻头,鼻尖泛了些红。
“可是冷了?”他低声问。
泠琅摇摇头。
江琮行到她身侧, 顺着她的视线往远处眺望,青灰山脊、蓝紫天际、以透着淡淡金色的云霞。
廊上空荡,没有一个人, 水流声离这里很远, 他们可以说些话, 不需要特意压低声音。
“我同殿下说的话, 都听到了罢。”江琮凝望着山色。
泠琅嗯了一声, 张了张口,却又闭上。
江琮轻笑道:“夫人在我面前,竟会有吞吞吐吐的时候。”
泠琅抿了抿唇。
“圣上为何要杀周厨子?她明明需要春秋谈。”她问。
江琮说:“我想了两天,也找不出他死掉的理由。”
二人陷入短暂的沉默。
片刻后, 泠琅试探道:“没有任何一方想让他死, 除了……”
江琮颔首:“除了他自己。”
他说:“一个隐姓埋名,改头换面, 放弃了从前拥有的一切, 在庖厨之地苟生十余年之人, 却突然有了死志。”
泠琅轻声道:“那天我告诉他,铸师在去年离开了人世,是我亲眼看到的。”
江琮低叹:“便是如此。”
“那个断案的侍卫长是圣上的人,因为得到了命令,所以将疑点全部略过不提,”泠琅说,“在场的全是贵女公子,大雨阻隔,谁也没那个断案的本事。”
她喃喃道:“北洛侯那边……也不是会追究不平的样子。”
江琮平静地说:“他们是当今被赐姓的唯一一户,荣辱生死,全仰仗圣上心意。”
“你把丝线放在那处,二殿下见了,自会去找北洛侯世子。”泠琅抬头看他。
对方淡淡地答:“若朝他太过执拗,不把危险摊开来讲,是不会懂遮掩,更不会知晓何时该放弃的。用一点小小手段来恐吓威慑,总好过最后惨烈无比。”
“可惜这一切在圣上铁腕面前,没有任何用处。”
“谁说不是呢。”
于是又是一片沉寂。
一个高矜贵胄,一个默默无闻,一个风华正茂,一个垂垂老矣。一个还拥有还未来得及书写的人生,一个已经历尽可以触及的沧桑。
两条迥然不同的生命消逝了,竟是相同的结局,像石块投入水中,很快便不能闻、不能见。
不可说。
泠琅在属于初夏的、柔凉的山风中沉默下来。
风把身侧青年身上的味道轻送而至,熟悉的兰香,冷冽清透。她瞥见他同样静默的侧脸,仍旧是淡敛着的眼眸,唇角平直,一丝情绪也不会流露。
她又想起他说起童年好友的样子,每一分调侃和怀念都如此真实。
他们的友谊在他十三岁那年戛然而止。像一把匕首从中轻巧割裂,前半段是鲜明,后半段是无尽晦暗。
在暗处呆了太久的人,不会舍得将那些过往轻易遗忘。只是如今,他若再回忆起来,已经全然成了不同的滋味。
他们并肩立在空明山景中,隔着一道风的距离,没有说一句话。
这是满具力量的初夏,暴雨洗尽尘埃,天际空荡到透明,每一片树叶都闪闪发亮。
泠琅却隐约听到风中的哀鸣,像断了翅的什么鸟兽,挣扎着咽下每一口血。
纵使喉咙阻塞破碎,也不肯显露于人前。
她在心中叹气,西京的路真的很不好走,江琮先前有一句话倒是说对了。
“这不是一刀下去就能解决的事。”
李如海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能痛快解决的事,从来不是难事,而以后多的是叫人举步维艰的局面。
阿琅,那时候你会发现,无论你的刀有多快,也会有慢上一些的时候。
这一点差错,便称之为命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