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琅说:“可我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做了也是白做。”
江琮似是早就知道她不愿认账,只默然拢上衣领:“听起来,好似有些可惜。”
泠琅点点头:“是有些可惜,若你再给我好好看看,没准儿就想起了。”
江琮拿过案上半杯茶喝了起来:“想起来又如何?”
“那我就给你道歉。”
“夫人气节高坚,竟还有甘愿摧眉折腰的时候?”
“大女子能屈能伸,先给我看看。”
江琮闭了闭眼,“给我看看”这句话最近出现在她口中频率之高,几乎已经是脱口而出的自然。
这语气,如同在街边看见只乖巧小狗,可爱狸奴之类的玩意儿,只是随便亲近逗弄罢了。
他忍气吞声:“不成。”
果然,对方摇头叹息:“小气。”
不待回应,她又开始问询集市地点,兴高采烈地谈论起当地马匹种类来。
江琮一边回答,一边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昨夜种种。
蜻蜓触水的一瞬过后,他尚沉浸在足以摧毁一切的情潮激荡中,而少女猛然睁开了眼。
她那双波光粼粼的眼睛,就那么直勾勾地注视着他。
来不及有任何反应,下一瞬,她张开嘴,狠狠咬在了他脖颈,几乎让他痛喘出声。
想推开而不得,想离去却不舍。只能任由酒后的少女缠在他身上,胡乱攀附啃咬。她呼吸滚烫,洒落在他皮肤,还偶尔夹着着可爱喘息。
“夫君,你身上好香,像一块糕。”
“喉结……我早就想咬这里了,为什么它在动,是不是就想被我这样做?”
“王八不是又硬又凉的么,你现在怎么这般热。”
“嗯……我压到了什么,你藏了东西在身上?”
最后是如何步履维艰地离开帷帐,他已经记不得了。
客栈早已没有别的空房,他便这么坐在椅上直到天明,一夜无眠。
泠琅满心都是即将去集市购置马匹的喜悦,昨夜种种早就被她抛之脑后,至于面前人的心不在焉,根本无暇深究。
“我八岁就能骑马!”
在去往集市的路上,她滔滔不绝:“塞上的马匹和中原完全不同,更别说这等江南地方……当地人流行一种叫‘葱骓’的种类,高大耐性足,可日行千里,唯一的缺憾便是难以驯服。”
“我八岁那年,邻居便得了一头,他们驯了大半个月也不见听话。我贪玩,爬到马背上,它竟直接撞破围栏冲了出去,谁都拦不住——”
“当时父亲不在,大人们都慌乱极了,结果过了半个时辰,我自己骑着马溜达回来。这匹谁骑都不好使的葱骓,在我手底下温顺得好似小犬。”
江琮颔首:“夫人驯马之技高超,稍后尽可大显身手。”
泠琅谦虚道:“若是驯夫也能这般简单该多好,同样是葱字辈,怎不见你乖巧听话?”
江琮微笑道:“我若不听话,昨夜谁驮你回客栈?”
泠琅说:“怪不得我今日起来腰酸背痛,似是饱受颠簸之苦,原来是乘了头笨马所致。”
江琮没有回应,他抬手将少女往自己这边轻轻一拉:“注意着点。”
泠琅连忙侧身,避过一个负着大背篓的老妇。
危机已除,江琮并没松手,反而轻巧勾住少女指尖,两只手牵在一处,宛若并肩而行的年轻蜜侣。
泠琅诧异回头,却见青年面色淡然,手指却悄悄捏了她一下。
随即从容指向一处挂了幡的屋舍:“到了。”
泠琅抿了抿唇,就这么牵着他,开始细细挑选起马匹来。
咸城不是小地方,市场马匹种类不少,二人挑选再三,定下两匹健壮紫骊,付了定金,要马商喂足草料洁净刷洗过再来取。
马商笑得脸上全是褶,一匹成年马价值不菲,这二位主顾财大气粗,爽快定下,实在让他小赚一笔。
他点头哈腰地将人送到门口,对方却问,还有没有别的出口。
后门外面有一条长而窄的小巷,不见首尾。
日光仍像昨日一般亮堂,泠琅立在墙下,往长巷深处凝望,那里空空荡荡,没有行人。
江琮于她身后低声:“是那个和尚。”
泠琅没有回头:“除了这一家,还有哪处可以买马?”
“出了这条巷往西。”
“走。”
两条身影迅疾无声,一闪而过。转眼之间,窄陋小巷中已经空无一人。
泠琅穿得简单,头发只盘起,用绢布加以缠固,没戴任何累赘饰物。此时潜伏在巷内奔跑,只能感受午时软风于袖口穿梭的热意。
她在想,那个和尚,果真是深不可测。
于路上偶遇的时候,他们有马车,距咸城还有一个时辰的路程。而和尚只是在用双足行走,无论如何,入夜之前都到不了咸城。
但当天在客栈,她同江琮进行无聊赌约,打算溜出大堂后折返,却见到后院有青灰色的身影一闪。
她当时其实已经看清,只不过心中尚有疑虑,不敢确定。
后来在丰台楼上喝酒,她酩酊大醉,只能被江琮背着走,如此松懈疏忽,果然引得那人远远缀行。
只是缀行,却并不动手,他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乃至于今日,他们出门买马,和尚又神出鬼没地跟了上来,或隐在店铺之后,或藏于摊位之间。人群熙熙攘攘,吵闹纷杂,若不是她一直留意,还真不能察觉。
这可太奇怪了,泠琅确信自己绝对没和圆头和尚打过交道,是她先在比剑大会上注意到他长得俊,好似身手也不凡。
怎么到头来,反倒是人家暗中跟上来了?双方在无形之中还有这等奔赴默契?
想了一路,直到骑上新的马,匆匆忙忙奔出城门,行了几里地之后——
泠琅才放缓速度回首。
她对江琮说:“我和他还挺有缘。”
江琮骑的是一匹白马,这颜色其实并不方便作奸犯科,只不过它体能最佳,耐力最好,便被选中。
他纠正说:“不是你,是我们。”
泠琅笑了一下,她紧盯着他神色,慢慢地说:“不是我们,是你。”
江琮意味深长:“我不认识他。”
泠琅微笑:“我也不认识他。”
简单的话说到这里,其中的试探已经不言自明。
又一阵热风吹过,卷起地上尘土。二人勒停了马,于生着高木的古道上静静对视。
泠琅说:“我昨夜带了刀,醉得不省人事,你两手空空……但他没有选择动手。”
她作出判断:“他认识你,知道纵使这样,你也有本事周旋,所以他按兵不动。”
江琮低声说:“或许他根本不愿意动手,只是想远远跟着罢了。”
“远远跟着?然后呢,你我二人有谁值得他这样做?”泠琅策马逼近他,“是几乎无人知晓的刀者之女,还是树大招风的京城分舵主?”
江琮默然片刻,只轻声重复:“我不认得他。”
泠琅却忽然安静下来。
正午的风热而厚重,蝉鸣充斥于天地之间,聒噪无尽。
在这一声一声的鸣声之中,她慢慢抬手,触到背后冰凉柄身。
长路尽头,立着一个人。
青灰布衫,面容沉静,一手结印,他恭敬而沉默地候着。
像是等候多时了。
第77章 古道遇
僧人立在三丈之外。
泠琅手指已经握住柄身, 却并未将刀抽出。
隔着亮到几乎发白的日光,她同道路另一头的青灰身影对峙。
他面容平静,甚至有几分安详, 仅看上去, 并不像是沾过多少血腥。这个和尚很合适出现在农家栅栏外讨斋饭,而不是挡在她去路之上。
去路,而不是来途。
那两匹付了定金的紫骊只是障眼法, 泠琅和江琮从后门小巷离开,东拐西绕,从另一位马商处购马之后火速出城。即使这样——
他仍旧在道路前段守候着,好似笃定他们会来。
泠琅觉得很有意思, 她好奇这位出家人观察了他们多久,知道了多少东西;更好奇他如何做到的这一点。
他轻功必定不凡。
在开口问询之前,她回头看了江琮一眼。
风吹动青年眉边碎发, 他表情平淡, 一手拉缰, 一手垂落, 似乎没有半分紧绷。
但泠琅很熟悉他这副模样, 她瞥见他闲散垂落的手指,它其实离剑柄不过两寸。
风仍旧热。
剑和刀都还没有要出鞘的意味。
“从明净峰到咸城——”泠琅对道路尽头的人说:“遇上多少次了?我们倒是有缘。”
僧人垂目道:“小僧法号寂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