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路南下的时候,也是想这样做的,用他的云水刀,去践行他的侠道——”
但世事总不会随人愿,尤其对于一个初出茅庐,未见过什么世面的女孩儿。
她实在是太年轻了,怀揣着绝世名刀,又一身顶尖武功,以为能凭着父亲的训诫安稳活着。
人们好奇地打量,问她从哪儿来,父母可还在,为何孤身至此。
她展现出了这个年纪难以实现的冷静,谨慎恪守,绝不招惹是非,更不贸然出手,那把泛着青幽光华的刀刃,还没得到过出鞘机会。
她那时以为自己可以做到,像那句充满了无限禅意的话语一样,像那位背负了太多传奇的刀客一样,慈悲,淡泊,从未错杀一人,克制到极处。
他是天下人的英雄,更是她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他身上那份淡然,她崇拜于此,并且拼命想效仿。
但这很难。
善意的问询,和恶意的试探,她一开始就能分清。甚至明面上的嘲讽与刁难,要忍下也很容易。
叫人痛苦的,是一些引而不发的恶意。
一对老夫妇,慈眉善目,穿着粗布青衣,看她的眼神充满温柔与怀念。
他们说,他们曾经也有个孙女,如果还活着,也该像你这般大……天杀的哟,你这个年纪的孩子,怎么一个人走了这么远。
他们还说,这雨还会再下三四天,何必急着上路?不如在此停留歇息,等雨停再离开。
温暖的被褥和干净的清水,以及絮絮叨叨的关怀,很轻易让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卸下防备。
十三岁的李泠琅睡着了,破天荒的,梦里没有重现那个热烈如烧的傍晚,她没有推开虚掩着的门,也不再看到一具熟悉的身体安静在躺着。
她很久没睡得那么好,以至于转醒时,一时没分清眼前是不是另一个噩梦。
双手被缚着,身体没有衣物遮蔽,四肢酸软得使不上一丝力气。慈眉善目的老人依旧慈眉善目,说的话却全然不同了。
二人站在她面前,那柄在她手中还未出过鞘的刀,被他们掂着,一下一下地晃。
“小丫头,这把刀哪儿来的?”
“嘻嘻,老身当年吃了李如海的亏,这把刀就算化成灰,也能认得。没想到隐居在此,还能再碰见。”
“他是你什么人?说!”
女孩儿眩晕着,颤抖着,几乎什么也说不出来。
鞭子抽到身上,巴掌也不断落下,她如同被吓破了胆,无法讲述成句话语。只偶尔在口中重复:“云水……刀法……”
“这是被吓傻了了?倒是不急,这个样子能跑到哪儿去。”
“呵呵,慢慢磨,我就不信撬不开她的嘴。”
这样的审讯持续了两个昼夜,在几度濒死又苏醒之后,她隐约听见窗外的雨声。
他们没有说错,这场雨果然会下很久。
暴雨时刻能掩盖很多东西,比如她逐渐清醒的双眼,比如几乎要断开的绳索。比如她悄无声息地站起,来到昏昏欲睡的看守者面前。
雨天实在是太暗淡了,她高高抬起的、持着瓷片的双手,都没能被投下一道影子。
这是一场没什么看头的战斗,毫无技巧,毫无套路,所有的只有野兽般的搏斗和挣扎。
她用瓷片,不断扎入对方的血肉,也用口齿咬掉了耳朵和手指之类,当那柄刀重新回到她手中时,也只是不带章法地去挥砍。
那慈善的眉眼被寸寸斩碎,农舍的主人已经再不能称之为人,更像一团没有生命的肉泥,或是尘土。
女孩提着她的刀,赤身走入雨中,雨水冲刷过她满是血痕与伤口的身躯,也将那行字洗得更为清晰分明。
云为何,水为何,天为何。
云也好,刀也好,那是别人的体悟,是别人的侠道。她无需踏入同一条河流,前方是无尽旷野,她应该找寻自己的路途。
是刀者的女儿又如何,云水刀在她的手里,该如何挥斩,何时挥斩,全凭她自己的意愿。
那行字被自那时起便被掩盖,她不需要前人的感慨,来限定自己的人生。
她在雨中站了很久。
而这铺天盖地的雨声,也将回响在余生每一个想要出刀的时刻。
“你知道我把他们砍成了什么样?直接用来包饺子也是可以的,若我父亲看到,一定会叹息三天。”
“这形容有些特别,我今后看到饺子定然会想起。”
“嘁,你还用吃饺子?每天喝喝茶就能活着了罢。”
他们对话的语气轻快平常,而雨也要下尽了。
光亮从云缝透露出来,空气中有种沉甸甸的湿润,满世界都有泥土与青草的芬芳。
借着雨后第一缕光,他们不约而同的转过头,眼神在交错后微微停顿,却没有立即分开。
风清新而舒缓,草木在安静生长,万物都是崭新的姿态。
凝视着彼此的面容,谁都没有说话,但谁都明白刚刚发生了什么。
他们用一场急雨的时间,交换了本以为不会对任何人说起的心事。
怎么会这样?但它理应是这样,没人能说清楚缘由。
泠琅别过脸,她对满地湿润说:“该走了。”
身后的人低声回应:“嗯。”
第80章 颤悸药
踏着一路泥泞, 天刚擦黑时,二人抵达了一处镇子。
无名的江南小镇,人们并无过多活动, 这个点已经各自关起院门来歇下。街巷空旷, 只有马蹄达达地响。
镇上仅有的客栈内,小二见有人来,也不过是掀起眼皮懒洋洋地睨, 并无殷勤招待的兴趣。
泠琅站在柜台前客气道:“劳烦,我们要住店。”
小二扯下墙上木牌:“客官要多少间?”
泠琅微笑:“你猜猜应该是多少?”
小二便又认真打量片刻,说:“两间。”
江琮默不作声。
泠琅说:“猜错了,我们只要一间。”
小二毛笔蘸墨, 刷刷地写:“您二位是夫妻?”
“不像?”
“不像。”
“怎么?”
小二拿了钥匙,步出柜台,往二楼走去:“就是……瞧着有些生疏, 像才相识不久。”
泠琅跟在后面, 她悠然道:“难道才相识不久便不能做夫妻?”
“这倒也是。”
“我瞧着你也不像个店小二。”
“哈哈, 客官何出此言?”
“你拿笔的姿势很少见, 不像在书写, 倒像在刻字。”
“您眼力真好,我本不是小二,这客栈主人有事出远门,我来代他看几天店。”
门被推开, 小二率先走入暗沉室内, 点亮了灯烛,映亮周遭简单的陈设。
泠琅说:“我们奔波一路, 还未吃东西。”
小二一边帮忙开窗, 一边道:“现在店里东西不多, 还有半只鸡,一点时令菜蔬。”
“那你随便看着弄点。”
“好嘞,您二位请先歇着。”
小二留了壶热茶便走了,门一关,只剩一对才认识不久的生疏夫妻在桌边坐着。
泠琅说:“这小二有点意思,他刚刚开窗,竟连插销都找了半天。”
江琮颔首:“他握笔也的确有些不寻常,拇指在下,食指后缩。瞧着倒像——”
“倒像?”
“倒像握惯了某种淬毒的武器,为防粘上自己的手,才用这种姿势,已成自然。”
泠琅扭头看他:“你今晚睡得着吗?”
江琮和她隔着烛火对视,他其实昨晚也没有睡着,但并不想让罪魁祸首知道。
他轻笑:“尚可。”
泠琅也笑:“我也尚可。”
说是尚可,小二把饭菜端上来时,二人谁都没有动作。
泠琅说:“你怎么不饿?”
江琮温声:“我吃茶便能过活。”
泠琅呵了一声:“出息。”
她抬臂,变戏法儿似的从袖子里摸出个纸包,借着灯火,将其小心拆开——
露出一根针。
它比通常绣花的针要略粗些,泛着幽幽银光。
江琮莞尔:“夫人竟随身带着这个?”
泠琅将针尖转动一圈,细细打量其色泽:“这还要托夫君的福。”
“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