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等着当今秋后算帐,还不如直接反了。
去参加荣国府宴席的诸位站队的大臣就是以这种心思游说着自家背后的主子。
然后当今那些有出息的皇子们便都有些摇摆不定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呀。
而就在这时,王子腾消然回京了。
走时多么意气风发,回来时就有多消沉。不过好歹是保住命了,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回到京城后,王子腾才发现京城中的局势比他走时还要紧张,寻思着问问自家夫人吧。
自家夫人说起这事来,还闪烁其词的。于是托累打发了人,王子腾才派了跟回来的心腹去打听消息。
等这消息一出来,王子腾直接傻眼了。
要不要这么劲爆?
.
黛玉那边还在养病,她准备养到腊月二十八。
过了腊月二十八,转眼就是新年,正月不兴打孩子,等出了正月,大不了她再病一场。
听说王子腾回来时,黛玉正将从贾敏那里偷出来的鸡毛掸子拿在手里用小搓刀磨杆子呢。
用小搓刀将掸子杆中间那段磨里细细的,等那鸡毛掸子打过来时,她只要将带着护臂的胳膊提前向上一挡,‘咔嚓’一声,鸡毛掸子必断无疑。
到时候…啧啧,就别怪她碰瓷了。
想到贾敏一下子就将鸡毛掸子打断的画面,黛玉觉得一定很有意思。
嘻嘻~
黛玉坑贾敏不是一回两回了,这要是真按着她的设想来,贾敏将门虎女的名声怕是要坐实了。
再没见过哪个当娘的会下那么狠的手打孩子,林如海都得炸庙了不可。
(^-^)
黛玉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在贾敏来看她的时候,不是这不舒服就是那难受的装一会儿病,贾敏明显看出来黛玉神情有假,但也只以为是黛玉娇气,没有多想。
等黛玉到再听到迎春的消息时已经喝过了腊八粥。
元春不知怎么的竟然求动了荣亲王,然后迎春就被荣亲王府的嬷嬷用一顶小轿抬进了荣亲王府。
对荣亲王府非常上心的唐琅一下子就瞪圆了眼睛。
看着以侍妾身份进入荣亲王府,却又因为年纪小只先养在元春院子里的迎春,唐琅眼珠子一转,便去找黛玉了。
第86章
当皇帝的人, 只要认准了一件事,那就很难再改变他的态度。
当今知道荣国府后院的女人戏也相当精彩, 可那在当今看来, 尤其是从后宫一路杀出来的当今看来,自古以为能成为女皇的也就那一个, 所以女人能做的也就那点事, 威胁不到他。
没错, 就是威胁不到他。
对于没有威胁的人和事,当今若是有心情,自是会理会一二。若是没有心情,那就跟王夫人的屁一样, 放过就了了。
在当今心里, 外面男人的事才是正事,尤其是那些顶着一脸忠君爱国脸却早早就站队的大臣们。
那些大臣们的事情他还没料理干净,还没拔出萝卜带出泥呢, 又怎么可能去管旁的事儿。
那岂不是本末倒置?
因此,当今不管不说, 但凡在早朝上提女人和后院这件事情的人都是在故意的转移他的注意力。
犯了病的当今越发的不理不睬, 只专盯男人和前朝。也正是如此,才给那此赴宴的女人一个死缓的机会。
但不管旁人如何,元春的日子就别想好过了。
迁怒,实实在在的迁怒,元春被所有人迁怒着。
荣亲王虽然什么都没做,但他冷了后院却是实打实的。
而荣亲王府后院的那些女人, 则是磨刀霍霍全部指向了元春。
就你们家事多。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元春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她可能怀不上孩子了。
她不知道是在王府里遭了暗算,还是在宫里的时候就被人下了黑手。如今想要追究这些已经晚了,能做的只有尽力调理身体以及想办法抱养个孩子。
一个女人,想要在后院后宫里立足,在没有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身份时,再没有个孩子那绝对不行。
荣亲王妃也没有孩子,但她是正妃,只要她面上够贤惠,那她就会得到荣亲王给的基本敬重。
只要她不作死,她就是王府所有孩子的嫡母。
可元春不行呀,侧妃看着有身份,但只有她知道有孩子的侧妃和没孩子的侧妃是不一样的。而且说句狂妄的话,若是他日荣亲王荣登九五,一个无子侧妃又怎么在年年都有新人出的后宫立足?
女人也就那几年好颜色,等年华不在,没有宠爱,又没有孩子叶,下人们跟红顶白,不用人吩咐都会磨搓死你好给后来人让位。
元春如何不忧不惧?
只她如今这境遇,说一句四面楚歌也不为过。
因此逆境中的元春想要来个双手准备。
在谣言传得沸沸扬扬时,元春一直保持沉默。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元春才去找了荣亲王。
她先对荣亲王承认了谣言里的人不是她大伯贾赦和堂妹贾迎春,而是她和她的那位好父亲。
元春一边说一边小心的注视着荣亲王的表情神态,见她说完话,荣亲王也没有任何意外的表现,便知道人家必是早就知道真相,压根不相信外面的谣言。
然后元春就明白了自己赌对了。
稳了稳心神,又继续说她心里因为无辜连累了堂妹有多愧疚,以及她派人打听了堂妹如今的处境多么艰难。
她不傻,自是不会告诉荣亲王她的身子出了问题。因此也就更没说她想要借腹生子的话。
她只是以心疼堂妹,对堂妹愧疚和同情为由,请求荣亲王能够将迎春接到府里。
不要什么名份,只给个安身的地方就行。
贾家的四位姑娘,各有各的缺点,但脑子都比家里的男人好确是不争的事实。
原着中元春能走到贤德妃那一步,虽然贤德妃什么的更像是一个谥号。但你得承认,那么多‘慷慨赴死’的女人里,贾元春能抢占一席这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顺境让人安逸,逆境催人奋进,而绝境使人超脱成长。此时,在这样的环境下,她这个方法就用得极好。她抓住了机会,挽回了不少荣亲王因为血缘恶劣而对她产生的印象。
.
至于迎春,转年才十二岁的小姑娘,听说又是个生性懦弱的,这倒什么值得荣亲王关注的。
人接了来,给个侍妾的身份,荣亲王也没去见上一眼,只自顾忙他的春秋大事去了。
所谓的侍妾,说白了就是个通房丫头。
元春派了抱琴和王府里的一个嬷嬷过去接的人,贾母看了元春的信,又派人去叫贾赦这个当人爹的来梨香院商议迎春的事。
贾赦着实不想见贾母,听说了这事,又想了想自已那个懦弱的闺女,寻思着与其让她老死在家里,进了荣亲王府说不定也是条出路。
因此直接对着贾母的人说了句由着贾母做主,便继续窝在他那价值千金摆着各色古玩的书房里消磨时光了。
迎春病了那么久,缺医少药的。若不是司棋和绣橘东闹一下,西求一下,估计就真的一病去了。
司棋有股子狠劲,绣橘又是个忠心老实的,小姐俩一商量,直接将病重的迎春背进了老太太的正房暖阁。
反正就是赖在这里不走了。
蹭炭火,蹭吃食,最后迎春因着夜夜咳嗽吵得老太太睡不着,又蹭了医药。
病好后,迎春想要搬回自己的房间,奈何司棋就是铁了心的压着她不叫她搬。
那么冷的屋子搬回去再病了还能好?
迎春那么个懦弱的性子,还真由着司棋做主了。
不过迎春要进荣亲王府做侍妾却因为元春的暗示不叫老太□□排丫头,到叫司棋浑身是胆也没地使了。
经过了这一朝,迎春虽然活过来了,可却对世事没了多少期待。
好在迎春虽然是个懦弱的性子,心里却还明白荣国府不是个好地方。临走前,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分给了司棋和秀橘,又在与家里人告别的时候,求凤姐儿将这两个丫头放出去。
不过是两个丫头,不放出去回头估计也要留给老太太使,谁让老太太的份例丫头还没被齐呢。不算衣服首饰,两个人一个月还二两银子的月钱呢。
听到迎春这个要求,凤姐儿没犹豫的当场就叫平儿拿了这二人的身契,还肉疼的赏了每人十两银子,奖励她们用心侍候了一回二姑娘。
凤姐儿想,个人有个人的缘法。虽然这个小姑子不像是个有运道的,但在那样的传言下还能进亲王府,将来是好是歹,这种事情也得看以后。二十两银子,就当最后给她做一回脸,结个善缘。也许……
“拿着吧,跟了我那么多年,也是头一回得到赏赐。以后离了这府,好好的过日子吧。”迎春看着两个愣住的丫头,脸上浮现一抹苦笑,不由自嘲道。
那抱琴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叫自己要记得感恩大姐姐,说大姐姐给了自己一条活路。
可她就想问问,她好好的坐在家里,怎么就没了活路了?
她的活路又是被谁堵死的?
她不傻,那些天她天天躺在床上,白天黑夜的不停的想。
为什么她的命就那么苦?
她不奢望像林家的表妹那样得父母疼爱,如珠如宝,肆无忌惮的长大。
她也不奢望像元春大姐姐那样自幼被寄予厚望,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去宫里做女史。
她也不奢望像四妹妹那样哪怕亲生父母不在了,也会妥善为她筹谋。
她只想跟三妹妹一样,哪怕赵姨娘时不时的蹦跶,一身粗鲁不堪,可却能时时暗地里庇护三妹妹,让三妹妹从小到大不受下人磨搓。
奶娘第一次偷偷掐她时,她告过状的。可没人相信她,老太太问都没问,一笑置之。然后当天回去,奶娘变本加利的掐她打她。
奶娘第一次偷拿她的东西时,她也拦过,可所有人都告诉她,奶.娘的血化成了奶,她吃了奶.娘的奶就要孝顺她。一如两位老爷孝顺老太太一般。
久而久之,她终于明白,没有人会在意她说了什么,也没有人会在意她又受了多少委屈。所以她沉默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