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
到底是多重要的事,能让你连一时半刻都等不了。
“这不是娘娘们要回家省亲了嘛。二姑娘养不熟了,咱们夫妇也不指望她将来能记得。我昨儿得了消息,听说王家送了十万两银子,薛家也送了十万两……加加减减竟有八十余万两。”
“啊?”贾赦看着自己那贪财的老婆,“就这?”
贾赦看着邢夫人兴奋的脸,有些想不明白她兴奋个啥。这钱再多也没在她手里,有啥好高兴的。
“老爷许是忘了咱们府上还欠着户部不少银子呢。将来分家,这笔债怕是都要落到咱们大房头上。那么大一笔银子就给两丫头盖个破别院,何不如?”
贾赦听了一愣,细细将邢夫人的话想了一遍,眼睛发亮,“你是说?”
这种事情可能吗?
用各家各户集资来给娘娘建省亲别院的银子还他们大房欠国库的债?
这想法,这想法,这想法还真挺酸爽。
不过,
“老太太和二房绝不会同意的。”
谁也没指望她们同意呀。
“老爷您听我说,我这里有各家各户给了多少银子的名册,回头您亲自写上一份奏折。就说……”
嘶~,这女人够狠的呀。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第二更,争取十二点前有第三更,争取哈……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3939913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6章
邢夫人说完退后一步, 笑得温柔又贤惠。
贾赦一个鲤鱼打挺的从床上坐起来,然后又‘哎呦’一声倒回去了。不过脸上去出现了一抹和邢夫人之前一模一样的兴灾乐祸……
揉着不堪折腾的老腰, 贾赦仰躺在床上, 一边回想邢夫人说的话, 一边双手握拳放在身侧哈哈大笑的捶着床铺。
哈哈哈哈哈~
屋里只有邢夫人和贾赦,谁也不知道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大太太冲进去的时候, 大老爷和通房正在忙活着,难道是大太太终于将手伸向了大老爷?
外面侍候的丫头婆子互相对视一眼, 给了彼此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视线。
女人四十,如狼似虎,大太太饥渴了。
(→_→)
在荣国府, 流言传的最快。
等下晌老太太和二太太从宫里回来的时候便听说了大太太为了争宠,将侍寝的通房从大老爷身子底下拉出来后,她自己挤进去了。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老太太觉得丢人现眼,不由大骂出声。
二太太冷笑一声怕流言传得面积不够广,还派人出去传了一转。
凤姐儿皱眉不语, 总觉得她那位疯得不轻的婆婆不是那么个简单的人。
就以大太太现在的行事作风,真饥渴了,估计都能软禁了大老爷或是直接找那年轻体壮, 样貌俊俏的男仆……
还有自己那位公公,那脾气就跟毛驴似的,被人打断了好事,还能笑声传遍二里地, 这肿么可能嘛。
琏二.奶奶表示这里面有事儿。
有妖精帮忙的事,凤姐儿就算派人盯着也不可能盯得住。
邢夫人前脚跟贾赦商量完,贾赦后脚便想要喊府里的文书相公过来帮忙。好在邢夫人防着他这一点呢,连忙将人拉住。
“折子的事,我找人写,老爷回头只复抄一遍就是。”真找了府里的文书相公,消息转瞬间就会传到二房去,这事就彻底没戏了。
咱们要做的,就是打他个措手不及。
贾赦一想,点头同意。行叭,就交给你啦~
邢夫人轻轻一笑,一脸的兴灾乐祸,势在必得。
这日稍晚一些时候,邢夫人用黛玉告诉她的方法悄悄的给黛玉传了消息。
黛玉给了邢夫人什么联络办法呢?
妖精的办法。
朱珠是蜘蛛精,谁家又能没个蜘蛛。有蜘蛛的地方就有朱珠的帮手和眼线。
也因此由蜘蛛帮忙传递消息,一直盯着邢夫人的凤姐儿算是白费力了。
朱珠那边一得到邢夫人的消息转天便又偷偷的来了荣国府。
邢夫人请黛玉帮忙找人写那份奏折,然后等贾赦抄录一遍后,再请黛玉帮忙递上去。
为了不打草惊蛇,折子不能在府里过夜,也不能叫府里的人听到一丝风声。
贾赦上奏用各家赞助省亲别院的银子还荣国府积欠户部的银子,这个折子就要写得声情并茂。
黛玉写不出来,惜春更不行了。
林如海倒是没问题,可这种事情黛玉也不可能叫林如海参与进来。
思来想去,最可靠,又会写奏折的竟然就只有柳尨了。
好在去参加秋闱的柳尨十四这日考完第二场,晚上在赵府休息,睡觉前将黛玉要的那份折子帮忙写好了。
朱珠拿到折子就连夜送到了荣国府,邢夫人拉着困得睁不开眼睛的贾赦认认真真的抄了一遍,然后又将两份折子都交给朱珠让她带出府。
总之中秋前的这一夜,大家都挺忙哒。
翌日中秋,大老爷和大太太睡到日上三竿才起身。朱珠还感慨她的一双人腿都累直了,中秋这日无精打彩的。
而前一夜帮忙写奏折的柳尨则又拎着考篮在全家的祝福下再次进了考场。
给他带了块月饼,不过贡院门口查的严,一块月饼都切的拇指大小带进去的。
柳尨每一场出来,都会将他写的文章默写下来交给赵老太爷点评。赵老太爷怕影响柳尨考试的心情,收下文章后,先当着柳尨面收起来,道全考完了一起看,只叫柳尨静心去考试便罢。
又说他年纪小,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头一回参加乡试,别有太大压力。
柳尨闻言僵笑了一下,心头一片草泥马狂奔而过。
那些该弃军的混蛋,叫本座多挨一回罪。
等柳尨前脚离开书房,后脚赵老太爷就一遍遍的柳尨写的文章和做的词。每一场考完,赵老太爷都在心里对自己说乖孙按着这个情况发挥,秋闱稳过。
一边高兴,一边骄傲。
这是他亲手教导出来的乖孙。
.
中秋这日,阖家欢聚一堂。
赵家惦记贡院号房里的柳尨,多少有些心不在焉。林家那里,黛玉也有些心事重重,不过她惦记的不是柳尨,而是贾赦的折子当今看没看着。
贾家那边,这个中秋原本可以过得极热闹。不过照例是大房不出席,老太太带着二房的人自己热闹。
修建省亲别院的银子虽然还不够,不过完全可以先开工了再筹措。
一时二房的人一边过中秋,一边商量着这个别院要如何如何盖。
然而就在八月十五日的后一天,当今在早朝上让人念了贾赦递上来的折子。
年轻的帝王,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但脸上却全是感动和欣慰。
折子写的极好,大意就是我们家欠了国库那么多的银子,一直还不上来,心中一直愧疚难安,当年我老子死的时候还一再叮嘱儿孙有钱了一定要先还国库。
如今家里的姑娘得了皇帝青睬,成了皇家嫔妃。又有太上皇和当今共同下旨,逢二,六之日可进宫探视以圆天伦。还有建个省亲别院便可回家省亲的天大恩赐。家中无银,但亲朋故旧皆知家中艰难,纷纷慷慨解囊。其中娘娘舅家王子腾王候爷便赞银十万两,让微臣铭感五内。又有娘娘姨母薛家……
今筹措现银八十余万两,本是为建省亲别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宾莫非王臣。家中世代沐浴皇恩,上不思报效朝.廷,下不念九泉老父未能闭眼,又有何颜面建这省亲别院。
便是宫中娘娘知道家中行事,也无颜苟活于世。
自古忠孝难两全,赦思前想后,愿将这八十余万两全数归还国库,另有各家送来摆器数件也请户部各位大人前往估价查收……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们家没钱,但我家的亲戚都有钱。他们拿钱给我闺女和侄女建回门的院子,我觉得还不如将这笔银子如数还了国库的积年老债。
我都感动自己了,皇帝您感动吗?
……
当初从国库借银子的也不止荣国府一家,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还银子的却只有荣国府一个。
没人会嫌银子烫手,哪怕是皇帝也不会那么二百五。所以荣国府还银子这事,皇帝不但要夸,还要狠狠的夸。
以期那些借了银子的人,都能有荣国府这般觉悟。
于是折子念完了,荣庆帝就一脸欣慰的将贾赦从头夸到脚,然后又夸了一回太上皇。
瞧,这就是太上皇重用过的老臣。
太上皇慧眼独具,荣国府没有辜负皇恩圣意呀。
不管满朝文武纠结的脸色,荣庆帝的套话一说完就开始放赏。
封贾嫔为贤德妃,居凤藻宫正殿。令贾赦嫡子贾琮袭爵时可不将等袭一等将军爵。
随圣旨一道去荣国府的还有户部接收银子和估价摆器的数位官员。
所以贾家那帮窝里横的,又都怂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