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的时候,只抄了公中和二房的。二房里李纨是节妇,她的私房并未被抄没。
王夫人秋后问斩,贾政充军发配三千里。李纨没管探春,更没管宝玉和赵姨娘贾环,在荣国府被封后,直接带着贾兰和私房投奔了娘家。
赵姨娘带着贾环,又准备叫上探春一起离开。虽然赵姨娘除了身上这身衣服什么都没有了,但不要忘了,她当初敲诈王夫人时留下的那笔财产可是藏在了府外的。
有那笔银钱,怎么都够娘仨生活了。
就这么跟着赵姨娘离开,从此她就不是国公府的小姐,而只是一个曾经抛头露面的庶民了。
探春不甘心。
再一个,探春更加的明白,想要在这世道下生存,光是有钱是不够的。
一个女人带着一对儿女是护不住银钱,也护不住儿女的。于是探春摇头拒绝了赵姨娘的提议,并且告诉她财不要露白,切记切记。
探春选择和宝玉一起跟在贾母身边,这样一来,赵姨娘母子真遇到什么事,她还能有个求人地方。
.
没了荣国府,贾母便只能跟着大房一道生活了。
世人都知道贾赦一房在荣国府的境遇,这一次又是受王夫人牵连。加之宫里的迎嫔又怀了身孕,所以这会儿贾赦没有被充军流放,不过他身上的爵位却是没了。
大房的财产没有受损,搬出荣国府后,贾赦很快便找了处宅子搬了进去。
这一次搬家,贾赦直接搬进了正院正房,过了一把家主的瘾。
不过当天夜里,贾赦到底是喝得醉醺醺,然后哭成了傻逼。
这么多年了,明明是荣国府真正的继承人,却只能窝居在马棚子旁边。祖上传下来的国公府邸,他竟然到最后也没住进正院,这日子真特么苦死了。
和贾赦一样,邢夫人也住进了后院的正院。将贾母安置在正院的西边,留了东院给贾琮。
凤姐儿只犹豫了一会儿,便也跟着贾赦一起搬过来了。
这两年,凤姐儿一直风雨无阻的去大门口学本朝律法,和跟着探春读书识字。
没了贾琏,也没了叫她生妒的源头,凤姐儿开始的时候心中悲愤,可随着时间的消逝,也能静下心来回忆曾经的点点滴滴。
当凤姐儿将律法背下来的时候,三百千也都学会了,可以自己看书的时候,凤姐儿不得不承认曾经的自己蠢得回天无力。
曾经多少怨恨,如今多少痴念,凤姐儿已经记不清了。
这场婚姻,她输得彻底,败得一塌糊涂。在和贾琏的婚姻里她用错了方法……
她不离开,除了无处可去外,就是还想要等一等贾琏。
也许那个人还会回来。
凤姐儿自己读书,也带着平儿一道读。等荣国府抄没后,凤姐儿跟着贾赦一房搬到了新宅子没多久,便给平儿说了一门亲事,将其嫁了出去。
长日漫漫,苦守一个人的滋味太难熬了……
有多难?百千个长夜里,她抱着贾琏的衣服才能入睡。
有多苦?百千个清晨里,枕巾湿透锦被寒。
……
新的贾府只是大房的贾府,探春便是再有管家之才,也没了用武之力。
贾母自从搬出荣国府后,整个人就没了精气神,看起来瞬间老了十几岁。
大太太出阁前鞋底一定纳的好,不然她对贾母说的话也不可能像大锥子似的,天天扎得老太太心口流血。
荣国府有会有今天,全都是拜老太太所赐。所以老太太您一定要长命百岁呀,不然你好意思就跟贾家列祖列宗相见?
贾家的列祖列宗…啧啧~
贾母想将这一切都怪到王夫人身上,可大太太却直白的告诉贾母,若不是她纵容,哪来的王夫人。说不定王夫人的今天也是拜老太太所赐呢。
您老,功不可没的呀。
贾母:…扎心了。
╮(╯▽╰)╭
荣国府就这样成为了历史,贾赦也从一等将军成了一个普通百姓。若不是宫里的迎春,贾家得罪的人都得不依不挠的将火气朝贾赦一房发泄。
‘相传’宫里的迎春动了胎气,然后唐贵妃和荣庆帝便都叫太监送了份赏赐给贾赦。
赏赐一送出去,所有准备踩一脚软杮子,给落架凤凰泼盆水的人都明白了上面的意思。
别看人家这样了,上面还是有人护着的。
你要是有确凿证据,那你怎么折腾都行,没有?那这家人,你还真不能随便捏。
跟着贾母住在大伯家,过着寄人离下的生活,宝玉和探春的日子比原着中的黛玉还要艰难些。
好在宝玉和探春的年纪都不小了,并不像黛玉那样生存无望。
宝玉比黛玉大一岁,探春又与黛玉同岁。然去年史湘云,今年黛玉都相继出嫁了,这对兄妹的亲事还在蹉跎中。
好在宝玉还有史湘云兜底,到底还能娶上一房媳妇。
不过宝玉不嫌弃史湘云二嫁之身,但一直将宝玉当眼珠子一般疼的贾母却极不满意史湘云。
史湘云自那年史家和贾家疏远后,便再也没来过荣国府。后来史家两个不喜史湘云的太太就为史湘云定了一门亲事,不想史湘云嫁过去不到三个月,竟然就守了寡。
其实这门亲事,真的可以说得上一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男方本就病得七死八不活了,娶史湘云不过想着她命硬,来个以毒攻毒冲上一回喜。
这门亲事样样不如意,唯一能让史湘云满意的便是史候府为了名声和面子,给了史湘云一份极丰厚的嫁妆。
没有孩子,也不愿过继替旁人养孩子的史湘云,她还不想当寡妇。于是史湘云哭闹的求了她的两位叔叔婶婶,只求他们再帮她最后一次。
总之是软磨硬泡的叫史家人不得不帮忙。
之后史湘云便在先亡夫过了百日祭后,在史家的帮助下带着嫁妆搬出了夫家,然后住在一处陪嫁的宅子里。
前脚刚安顿好,后脚荣国府就出事了。于是这位本就惦记‘爱哥哥’的云妹妹直接去了贾赦的新府邸。
在史湘云的记忆里,小时候在荣国府的日子是最美好的,和宝玉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她记忆里最甜蜜的回忆。
如今她成了寡妇,爱哥哥又是身无长处,一无所有的小光棍。只要爱哥哥愿意和她成亲,她的嫁妆就足够养活他们俩。
第136章
成亲的女孩会从珍珠变成死鱼眼睛, 但只要史湘云仍就不催着宝玉去玩自杀式经济仕途,那么史湘云的身份无论怎么变换,于宝玉来说, 她都是宝玉的云妹妹。
贾母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可如今以宝玉的家世和他自身的能力是当真娶不上媳妇的。
他怕是连成亲的聘礼都出不起。
毕竟二房抄家了, 他们跟着大房过。大老爷贾赦不迁怒宝玉已经算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了, 再叫他给宝玉出娶媳妇的银子, 怕是不能够了。
至于大太太?
她吝啬都是出了名的, 若不是自己没有生养, 对自小养的白净可爱的宝玉有几分移情作用, 怕是都能将宝玉嫁出去换聘礼了。
反正王子腾家开了招赘的例子,不少没有儿子或是舍不得闺女出嫁的人家都准备放下传统亲事给闺女招个上门女婿了。
宝玉皮相生的好, 出身也不算差, 哪怕如今家道中落了, 但不得不说他的性子棉软,非常适合当没有野心的赘婿。
完全不怕养虎为患。
(→_→)
贾母愁呀,可再愁也架不住如今的形势和宝玉自己愿意不是。如今所有的不如意里最让贾母感觉到欣慰的是自打荣国府抄家了,他们祖孙俩出门不需要念本朝律法了。
不挨雷劈,也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儿。
自从送走了充军发配的贾政, 贾母的身子是眼瞅着一天不如一天,王夫人关在大牢,不日便要问斩。若是不同意这门亲事, 宝玉在秋斩前不能说上亲事的话, 就得为王夫人守上三年母孝。
三年间, 若是她再有个三长两短,宝玉的亲事岂不是又要蹉跎下去。而那时,连她都不在了,谁又能为宝玉操心将来呢。想到这里贾母也只能咬牙认下这门亲事。
好在宝玉和湘云自小的情份,将宝玉交给她,贾母也能稍稍放下一些心。
湘云毕竟是改嫁的二婚妹子,宝玉也没父母操持。湘云没要聘礼,婚事什么的就更简单了。
在王夫人问斩的前七天,湘云和宝玉成亲了。
婚后,宝玉便和湘云住到了湘云的嫁妆宅子里。至于宝玉身边侍候的丫头,湘云竟以他们不在老太太身边侍候孝敬,应留妥善人照顾老太太为由将袭人和金钏等人都留下了。
其实当湘云想要养宝玉的时候,她的心态其实就已经发生了变化。
她不在是父母双亡的孤女,而是一个有自己家,又小有资产的女主人了。
她没嫁到贾赦的新府邸,而是以各种原因将宝玉弄到她的宅子里,自是不会再容忍那些想要染指宝玉的女人了。
年幼时一块求而不得的糖果在记忆里都是美好的。哪怕长大了,知道那糖果其实并没有想像中的甜美,可湘云仍就想要得到她。
但旁人却没湘云这种明知鸡肋还要啃一啃骨头的精神。
元春疯了,二房没了,金钏就不想侍候宝玉了,和玉钏商量了一回,金钏便找了理由叫老子娘接她回家外聘去了。
袭人…她以为有小时候侍候湘云的情份在,湘云能容得下她这个准姨娘,没想到湘云却最是容不下她。
毕竟她和宝玉的马蜂之恋忒出名了。
╮(╯▽╰)╭
宝玉和湘云成亲的事,黛玉转天就听说了。黛玉和柳尨正在过着没羞没臊的夫妻生活,时过境迁,黛玉看一眼几近装满沙漏的的眼泪,也没将这二人的亲事当回事。不过正暗戳戳想给黛玉弄个表兄妹丑闻的夏佳郡主却怒了。
经过本郡主同意了吗?
说实话,夏佳郡主若是黛玉的婆婆,那宝玉湘云和贾家人还能知道一回她是谁。不过这桩亲事连黛玉都没通知,她一个赵家二房的婶子,又能算老几呢。
于是成亲的成亲,生气的生气,看起来毫无关系。
然而当人到了某个年纪,又犯了执拗这种最是难以控制的病时,很多时候,压制不住自己的暴躁,便只能让身边所有人跟着一起狂躁了。
黛玉成亲后没多久便跟着柳尨去瓦县上任了,安定下来后,赵老太爷和赵老太太便坐着马车往返两地。也就不用柳尨和黛玉时常会赵家看望老人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夏佳郡主的计划一直在准备阶段。
她就算手伸的再长,也伸不到瓦县去不是。
更何况,她要的是黛玉和柳尨一起声名狼藉,身败名裂。只有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才能达到她想要的效果。
至于这么做的后果,夏佳郡主全然没想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