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嘻嘻……
说真心话,若不是带了厨师来,估计不用等到海国,这些人就打退堂鼓了,能坚持这么久,多亏了厨师的敬业和当初带了足够三五年食用的调味料。
回程的路和来时一样,差不多都是半年有余的样子。因少了探春一行人和她的嫁妆,几艘大船更加的宽敞。
因黛玉和繁哥儿都有些归心似箭,他们这一路正经遇到不少‘海风’。
那种专门在夜里起风,将他们吹一路哒。
因着隔三差五就要接受一回海风送温暖,他们回程的时间大大的缩短的三分之一。
到达天.朝时,他们一行人是在通州码头下的船。
本来到了通州后,就应该立时进京,然后入宫复命。柳尨是使臣团的出使官员,不管官位多低微,也得跟着使臣团一起行动。
可都到了通州,黛玉哪能不先回通州转运使府看看她老子娘就直接回京城呢?
总不能就叫繁哥儿一个人回家吧?
于是黛玉眼珠子转了转,拉着柳尨的袖子叫他想办法。
柳尨有什么办法?
他什么办法都有,就是拿黛玉没办法。
于是顺风顺水了一路的使臣团们,眼瞧着快到通州了,知情知意的风,转眼间改了风向。
这一改,直接叫使臣船在傍晚的时候才在通州码头靠岸。
柳尨掐着时间呢。
这个时候靠岸,就算是快马加鞭子回京城,也赶不上在关城门前入京了。
于是一行人只能眼瞧着家的方向郁闷的住到了通州官驿,准备小宿一夜,赶在开城门的时辰进京。
说不定还能赶上早朝。
旁人都去了官驿,柳尨则带着媳妇小舅子回了通州转运使府。
林如海那边早就听说了消息,一边从前衙回后院,一边让人给贾敏送消息。
这一走,将近两年,家里想的跟什么似的,如今终于平安回来了,还不得好好庆祝一下?
自打黛玉姐弟出藩,贾敏拜佛都更比以前虔诚了不说,每个月初一十五她都叫人施粥。
贾敏虔诚礼佛,做好事。林如海更是铺桥铺路做更多惠民之举。俩口子只想用这份功德求儿女一个平安。
如今知道儿女平安归来,自是喜不胜收。
贾敏一边吩咐厨师弄三人爱吃的家常菜,一边让人去收拾姐弟俩的院子。
惜春管家理事是一把好手,这两年没少帮着贾敏管家。贾敏心情激动想不到的地方,惜春都一一补足,争取做到没有半分疏漏。
惜春知道林如海和贾敏这会儿所有的心思都在大门口,所以亲自去查看了一回,这才带着人回正房陪着姨父姨母一起等人。
如今已是十月中旬了,她的婚礼就定在腊月十二。嫁妆方面,虽不及林姐姐,却也是少有的齐全。操办嫁妆的时候,姨父和姨母没要自己手里的银票,只说那些银子让自己当成压箱钱。
绣嫁衣的料子是宫里的唐贵妃赏下来的,是难得一见的贡品。
从开始绣嫁衣,惜春便见天的盼着黛玉她们早些回来了。
如今,终于回来了。
第147章
惜春的亲事贾敏用了很多心思,这世上不纳妾的赵家就一个, 但重规矩的人家却不少。
长子媳妇压力大, 次子媳妇一般不受宠, 幼子多是老太太的心头宝,不过幼子媳妇受宠也受挑剔。
寡母视子如命根, 多数会排斥突然出现摘桃子的儿媳妇。这样的人家, 婆媳关系最是难弄。
鳏父若续弦, 原配继室更麻烦。
再有子孙不茂的人家助势少,子孙繁茂的人家是非也不会少。
贾敏心疼惜春, 自是想要给她挑一门好亲事。再有到底不是亲生的,在林家养了那么多年, 若不给寻一门好亲事,这些年的好岂不是都成了一场笑话。
一百步都走了九十九步,还能差最后这一哆嗦?
再有, 林家子嗣单薄,惜春自小养在林家,又是个懂事感恩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不是林家人更似林家人。
她的亲事好了,于黛玉也有益处。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婚事不用挑最好的, 却要挑个最合适她的。这世上, 只有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贾敏选了好久, 又将她觉得不错的人家挑了三四家说给惜春听。看她是个什么意思。
林家以文入仕, 给惜春挑的人家也着重以为朝中文官和读书人家为主。武将人家,因男人总要征战沙场,担心断了血脉传承,所以嫡庶方面看的并不重。再一个,武将守疆,总要将妻儿留于京中为质。这样一来,夫妻便不可避免的要分居两地。
并非以偏盖全,但这样的现象却是大多数武将人家存在的。因此,在择选时,直接将武将人家剔了出去。
贾敏说给惜春听,惜春只听了贾敏介绍这几家的语气,便知道贾敏心中更偏向哪一家。于是也没多做犹豫纠结和徘徊,直接定了那一家。
别看惜春年纪小,但她自小的经历和阅历眼界却让她清明理智。
自有记忆以来,无论是荣国府还是林家,她都只是一个客人。
荣国府的冷漠叫小小的惜春以为自己看尽了世态炎凉,而林家却像一团火,又彻底将她的心暖了回去。
如今出嫁,她想要的无非是…一个家。
……
黛玉一行人坐着马车入府,刚一进府,整个林家就喧哗起来。林如海一听动静便坐不住了,和贾敏抬脚就往屋外走。
刚走到正院院门处,黑了几个色号的繁哥儿大步跑了过来。
“爹,娘亲,爹,娘亲,我回来了。”
一边跑,一边喊,很是没有规矩体统。不过这会儿谁也顾不上纠正他的规矩,林如海和贾敏在看到人时候,便往前迎了几步。然后及至近前…繁哥儿越过林如海,直接扑到贾敏的怀里。
林如海:……
红楼版的‘爸,我妈呢。’就在眼前上演,林如海心里啥滋味就不用说了。上下扫了一回黑了,也壮了的儿砸,林如海的视线就收回来朝前望去。
“爹~”
黛玉没像繁哥儿那样撒欢的狂奔,不过下了马车后,也是一路疾行。繁哥儿跑过来后,黛玉也快到近前了。
那一声爹喊的那叫一个甜,直接将林如海的心都叫化了。相较于繁哥儿找娘,黛玉则是直接扑向林如海。
“爹,我好想你呀。哦,还有娘。”
贾敏:“哼。”我就只配‘还有’吗?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所以这母女相见就跟情敌对决似的,感动思念来的快,它去的也快。
两年不见,死丫头去人的本事见涨呀。
两年不见,林太太这气量也是渐小呀。
“哎呦,娘亲,好久不见,风采依旧呀。”
“呵呵,不及你,光彩照人。”
林如海点头,我闺女确实没黑没瘦。
柳尨走到近前,对着林如海和贾敏先后抱拳,行礼,却聪明的没有言语,一副不掺和这娘俩话题的样子。
惜春看天看地,又看了一眼对她做鬼脸的繁哥儿,抽了抽嘴角,伸手扶了一下鬓间的步摇。
还以为这种针锋相对最快也是明天的事儿呢。
╮(╯▽╰)╭
所有重逢的眼泪汪汪都在这两句话过后打散了。天已经暗了下来,冷风吹在脸上带着丝丝寒意。
林家人看着贾敏和黛玉这熟悉不能再熟悉的一幕,左看右看,最后纷纷将视线对上惜春。
姑爷和老爷一样,指望不上。少爷人小也管不住这两位。这么多年能劝住这娘俩暂停休战的也就只剩下表姑娘了。
被林家人寄予厚望的惜春只得再次重复二年前经常做的事。
“姨母,您瞧,繁哥儿身上都是灰尘,姐姐他们一路舟车劳顿,想来也乏得很。不如先叫他们下去梳洗再过来,可好?”惜春笑眯眯的对着贾敏说道,“起风了,我先扶您回屋子吧。”
做为林家的灭火担当,惜春一边说一边身手扶着贾敏的手臂,仿佛刚刚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
忒粉饰太平了些。
不过这也是惜春在林家生活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
黛玉从小到大有多气人…好吧,从惜春的角度,还真没多少概念。但从贾敏的角度看黛玉那一出出的缺德事,贾敏将鸡毛掸子轮飞了都不解气。
这娘俩,两天不打,三天早早的。灭火灭的惜春都无力了。
然而最让惜春觉得丧心病狂的是她那位探花出身,学富五车的姨夫林如海。
明明没理的事情,他都能煞有其事的说得头头是道。仿佛林姐姐这么做有多么正确,多么的不得已,总之就是一句话,谁错都不是他闺女的错。
无论他闺女做什么,都是扛着大义的正义天使。
站在林姐姐的角度,她羡慕这种没有道理的溺爱。但站在亲姨母的角度,这事就有些个一言难尽了。
转头扫了一眼安静的跟在黛玉身边的柳尨,惜春又觉得真正应该上火是赵家才是。
赵家那位夏佳郡主与王仁有染的事…以惜春对黛玉的了解,怕是少不了黛玉的手脚。
俗话说得好,先撩者贱。黛玉是怎么做的,惜春不清楚。但惜春却可以肯定,应该是夏佳郡主先撩的骚,否则她的林姐姐也懒得搭理她。
.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来来回回在外面飘了小两年,黛玉一回到自己的屋子,真有一种少小离家老大还之感。
与柳尨分别洗漱,又换了身家常衣衫,便相携着去了正院。
繁哥儿早一步到了正院,正靠在贾敏身边说着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呢。
因提前就跟繁哥儿说过了,柳尨蒙眼射箭那段不要说出去,繁哥儿到也听话,帮忙瞒了。
说真的,要是繁哥儿说了,估计柳尨就得遭受一顿男女混合双打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