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白姨娘轻狂心大,等天凉了,孩子便落地了。她那会儿在离府回京,给白姨娘腾地方?
美不死她。
第2章
“这丫头磨人的很,我一个人可管不了她。”心里想明白了主次,贾敏嗔怪的斜了一眼黛玉,对林如海笑道:“老太太最疼我。许多年不见,指不定怎么留人呢。盛情难却,总要多住一阵子才是。老爷明年就要回京述职,扬州这边既要收拾行李,还要打点上下,我带着玉姐儿往来奔波,又要担心家里,又要惦记老爷,还是等老爷回京述职的时候再见吧。前儿老太太来信还说叫老爷多多保重身子骨,公事再忙,也不能舍本逐末……”
搬家,收拾家当最容易出现人为损耗和被人动手脚。不亲自看着贾敏哪里放心得了。少了些什么,倒也罢了,要是多了什么要命的东西,阖家都得搭上。再一个,明年三月份任期便满了,天凉时都已经是秋天了。明年春天一道回去岂不省心。
林如海闻言,只抚须笑了笑。转头又继续跟自家宝贝闺女说话。
“玉姐儿就要有个弟弟了,开心吗?”
“开心。”如果这么说能让你开心的话。
人类的小崽子,呵~
贾敏嘴角带笑的看了一会儿这对戏精爷俩的日常后,便转头吩咐如意去请大夫给白姨娘诊脉。
贾敏每每想到养到三岁的嫡子一场风寒没了,都心痛难忍。如果当年那个孩子能养大,如今老爷也不会那么看重白姨娘腹中的庶子了。
这都是她的命。
至于劝林如海去看望白姨娘…抱歉,哪怕那个孩子已经决定抱到她身边教养,她也没那么贤惠大度。
多请几个大夫,好好的给白姨娘诊一回,这点银子林家还出得起。
少时,用膳的时辰到了。贾敏问了一回林如海便让丫头们将膳食摆上来。
一家仨口围在一张不算太大的圆桌里,除了黛玉身后站了一个侍膳的丫头,其他丫头都离餐桌有些距离。
淮扬菜制作精细,清鲜而略带甜味。十分讲究刀工和火候。只是每每看着远亲近支的兄弟姐妹们被做成一道道精美的菜肴,黛玉都心怀庆幸。
封神榜里的妲己夜披狐裘以提醒自己血海深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黛玉…还好没人用含羞草作菜……
(→_→)
例行感慨了一番,黛玉就由着丫头和她老子娘侍候用膳了。
你喂一口,她喂一筷子,等林如海和贾敏吃完,一直没伸手碰筷子的黛玉也吃饱了。
林家没有在餐桌前漱口的习惯,一家仨口分别回房漱口换衣服,然后再聚到贾敏的东侧间。
黛玉的房间就在贾敏的院子,本来今年年初就要给黛玉另立院子,不过鉴于黛玉体弱多病,吃药‘困难’等等特性,黛玉仍就住在贾敏正院的东厢房。
三间连在一起的东厢房,布置的很是精致。睡在传说中她曾祖母陪嫁的拔步床上,黛玉仍旧睡得不踏实。
睡在床上就像是躺在一片尸骸里,黛玉打心底犯着怵。
三辈子加起来,做为人类的时间都太短暂,她成为含羞草修炼的时间反而更多些。也因此在认知和感观上也有了一定的偏移。
矫情换来的新奶娘姓江,人称江妈妈。这会儿子见黛玉回来,连忙将早就准备好的衣裙捧过来。
黛玉伸着胳膊乖巧的让奶娘给自己换衣裙,脸上带着几分吃饱后的餍足。
换了身附和贾敏审美熏得淡雅清香的衣衫,黛玉不用丫头抱,自己蹦蹦跳跳的来回走动。
修真无岁月,黛玉都不记得她被困在土里多少年了。
没有化形,她就是一颗不能移动的草。要扎根群众,要感受人民的呼唤和呐喊不说,还要时刻提防她窝附近那条蛟龙。
黛玉已经想好了,等完成了这次的交易,她化形成功后就远远的离开那个地方。
她喜欢阳光,但她扎根的附近阳光并不充足。而且附近还是一条喜阴凉的蛟龙洞府,想到那只缺德的蛟龙动不动就用尾巴逗自己玩,然后用长长的尾巴将自己团团缠住,看自己的叶子全部缩回去的怂样子,黛玉就不喜欢那里。
真不喜欢。
用晚膳时,贾敏派人去请的几位大夫也都陆续到了。膳毕,贾敏一脸淡然的当着林如海的面问了一回诊脉结果,见无甚大事便拿起针线笸箩里未做完的香包做了起来。
端午节将至,做几个香包应景。
林如海见贾敏这样,也没说什么,端茶轻抿了一口,便开始备课了。
别说贾敏了,就林如海都已经厌烦了白姨娘动不动就拿肚子说事的举动。
若不是她肚子里有着林琳的血脉,就这样的性子,林如海都能将人送回娘家去。
既然身子没事,林如海就彻底撂开手不管了。
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这话在林如海这里却行不通的。
他是世家出身,又是靠着科举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朝.廷官员,他比任何人都要看重出身。
他的元配妻子出身荣国府,与他家世相当不无。她的学识和教养都配得上一家主母的身份地位。
而白姨娘,就好像一个只念了几本蒙书的无知村民妄想考进士,以及贪图进士的待遇和地位一般。
不知所谓。
林如海的门第观念也是林家内院相对和谐的主要原因。贾敏聪慧,看得懂她男人的心思,于是对于林家后院的姨娘也多是手下留情。
当然,这也得归功于林如海没有出身太好的妾室。
贾敏的东侧间放了一张小巧精致的书案,那是黛玉三岁启蒙后便摆在那里的。
一年多前,林如海曾想要给黛玉聘个西席回来,系统的教导黛玉读书。不过在征求了黛玉的意见后,林如海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爹爹请的西席是前科探花吗?
…不是。
那西席是很有才名吗?
也不是。
那爹爹为什么要请他给你的心肝做西席?
林如海被问怔了,说她娘事多,说自己公事忙,这才想请个西席回来不耽误宝贝闺女的学习。
听到这里,黛玉一脸担忧忐忑,“原来学习辣么重要。爹爹,玉姐儿要是考不中状元肿么破?”
一脸的小忐忑。
林如海这位巡盐御史直接被愣住了。眨眨眼,再眨眨眼,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一般。
考状元?
给闺女请西席和考状元之间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吗?
林如海疑惑的问他闺女,他闺女比他还要疑惑,睁着一双懵懂大眼睛,歪头看着他。
不考状元请什么西席???
经过了这一茬,林如海则彻底打消了请西席回来。
……
林家偏院,晚膳前白姨娘一脸不悦的由着大夫诊脉,随后连问一回自己的病情都没有的侧身躺在床里。
来了几个大夫,又在几个管家娘子的眼皮子底下,白姨娘早就放弃收买大夫的想法了。
心里气得咬牙,却什么都不敢说出来。等到大夫们都走了,白姨娘才坐起身摔打了一回才消息。
林如海担心白姨娘的孩子,又不想再惯着白姨娘各种毛病,通过今天的事,白姨娘也彻底看明白林如海的心思和底线了。于是因怀孕养大的心思又朝着某个方向转了起来。
白姨娘知道林家子嗣单薄,她腹中的孩子在确定是男胎的那一刻未来便已经注定会记在当家主母的名下,充做嫡子教养。
生活在林家后院,虽然贾敏不是刻薄的性子,也没刻薄过她们,但给别人做嫁衣,到底意难平……
她不甘心。
.
声音糯糯的将昨天的功课背诵一遍,黛玉坐在林如海怀里学习新知识。
三百千早就学完了,幼学琼林也学得差不多了。今天林如海拿了四书出来,准备教黛玉四书上的东西。
一见那厚厚的四本书,黛玉的眼睛就有些发直。
话说,她为啥要学这个,她学这些有什么用?
考状元?
应酬往来张嘴寒暄时来句‘子曰’?
真想不明白现在的人类都是咋想的?
(╯□╰)
只要林如海不忙,每日晚膳后都是他们一家三口最温馨的时刻。黛玉哪怕弄不明白她为啥要学四书,可仍旧乖巧的坐在小书案前,林如海念一句,自己跟着学一句。
贾敏有时在灯下做针线,有时会拿着家里的帐册子会一遍帐,有的时候,就拿着一本书时而看眼书,时而抬头看一眼书案前的父女。
黛玉的字很工整,现在还看不出什么风骨。一笔好字需要长年累月不断的练习才能写得好看。黛玉每天都会跟贾敏一道练字。
早起,跟着贾敏练右手写字,晚上跟着林如海练左手写字。一副不能太累着右手的公平态度,倒叫贾敏和林如海忍俊不禁。
也因此黛玉右手是跟贾敏学的簪花小楷,左手写的是林如海写的最好的行书和馆阁体。
大家小姐惯来养的娇贵。只是六岁了,吃药要哄,吃饭要喂,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回京城后,怕是…想到这里贾敏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林如海。
林如海不但看重出身,门第观念极重,重文轻武和各种这个时代文人贵族都有的毛病,他都有。只是这所有的观念和原则在他宝贝闺女面前都变成了妥协,溺爱的行为让贾敏都看不过去了。
(╯0╰)
第3章
看着时辰快到就寝的时间了,贾敏出声打破了一室温馨。
林家子嗣单薄,相较旁人更注重养生。贾敏让人给这父子一人上了一碗汤,便叫丫头妥善送黛玉回房了。
俩口子又照例坐在灯下闲聊了几句,见时间差不多了,这才起身去了黛玉房间。
俩人过来的时候正好,黛玉睡前那碗药正好已经晾得差不多了。
黛玉见俩人进来,哪怕知道是徒劳无功也会再挣扎一下,将自己埋到床里,躲在被子下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