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十二点的时候,应该还有更新。
第67章
听到嫁妆两字, 惜春苍白的小脸微微红起。
听了朱珠的故事,惜春的心情不似刚刚那么凄惶苦楚, 悄生生的抬头看黛玉, 小脸上绽放一个烂漫的笑容, “林姐姐,我有银子了。”我还有疼我如珠似宝的父母, 虽然他们都不在了…但至少我曾经拥有过。“我能不能拜托你件事呀。”
黛玉挑眉, 不知道惜春要拜托她什么。“你说呀。”
“我活了这么大, 如今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我想给我父母修坟。”
!!!
呃~~~~~
人类常说一个谎话要用十个谎话来圆,如今终于看到现场版的了。黛玉一脸怪异的转头看朱珠, 朱珠也是一脸的恍惚。
人类咋辣么麻烦呢。
“敬老爷没说那么多, 姑娘若是不着急。回头我再打听打听?”
“行,麻烦你了。”惜春点头,特别大方的拿出一千两银票出来, “我知道干什么都得用到银子, 麻烦你再打听一下, 家父家母都葬在什么地方,还有我父母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了,对了,还有我姓什么,父母曾经是否给我取过名字……若是能找到家里当年的老奴下人就更好啦,呵呵。”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惜春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发。
时过境迁,哪么容易呀。这个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听到惜春的要求, 朱珠怔怔的点头,然后懵逼了小半程。拿着那一千两的银票都觉得好烫爪子。
心疼自己。
╮(╯▽╰)╭
自己的父母就跟期待中的一样好,惜春虽然有些遗憾,到底是放下了。
自来寄人离下就不是那么舒心自在的活法,惜春在进了通州城后,还跟黛玉说,她手里这些银子,足够养活自己了,想要自给自足。
那怎么可能。
钱是人的底气,黛玉和朱珠给惜春准备银票,为的也是不叫她觉得没有傍身的东西,像原着中的林妹妹那样寄人离下,多思多虑。
听了惜春的话,黛玉就说,现在不要你自己出钱养活自己,等以后你出我家出嫁,到时候聘礼都留下,嫁妆就用你手里的银票出。
惜春听了,觉得这样也行。她知道一般的聘礼里都会有银子,到时候将聘礼留下,她再悄悄多放些银票进去。
两个不知道害羞的小姑娘认认真真的讨论完这件事后,就彻底将这事撂开了。
进了城,看到胭脂铺子开张,当即叫停了马车,带着围帽下车了。
一人挑了好几样胭脂水粉,又跑到隔壁书肆买了两根质量一般,但造形特别好看的毛笔和一些画画用的颜料。
通州虽不及京城繁华贵气,但这里却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交通便利而异常的热闹。
南北杂货,应有尽有。塞外皮毛,物美价廉。海外之物,偶尔可见。
黛玉出门带的人不少,再加上身后跟着马车上还有林家的家徽,倒也没什么人毫无眼色的撞上来。
当然,主要也是黛玉和惜春身段尚小,一看就是稚子孩童。
被一群丫头婆子家丁护卫护在中间,想冒犯也够不着。
黛玉还带惜春去钱庄将一千两银票换成小额的银票和现银铜板,之后叫了风铃充当惜春的散财童子。表姐妹,呃,好吧,无论惜春是贾敬的女儿还是那个突然冒出来的贾敏庶妹的女儿,她和黛玉的关系还都是表姐妹。
当然,后者更近一些就是了。
空着肚子是逛不好街的,黛玉一边让人回府给贾敏捎信,一边带着惜春去了通州有名的酒楼。
要了一个雅间,点了几道招牌菜,悄悄的将雅间朝大堂的窗户打开一条缝,人声鼎沸热闹极了。
大堂里说书的先生正在那里卖力的说着什么,黛玉侧耳听了一耳朵,便没什么兴趣了。
她对人类和讨厌鬼的事,真不想知道。
到是惜春听得津津有味。
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离开宁荣街的范围。活了那么久,人生就围在荣国府和宁国府里。
逛街真的好有意思。
她看到了一个更鲜活的世界。
原来奴才听主子的吩咐做事并不是靠打赏的。原来主子怜不怜下,真的不是奴才不听话的理由。
往常在那府里打赏下人的钱竟然可以买那么多的东西。
原来胭脂水粉的种类那么多。
原来一个芝麻皮的肉馅饼,只要两文钱。
原来一个糖人只要三分钱。
原来这就是人们说的下馆子……
惜春一脸新奇的打量她们姐俩所在的包厢,然后再小心的探出头去看刚刚路过的酒楼大堂。
好多的…外男呀。
“林姐姐,我们见这么多外男没关系吗?”
“能有什么关系?妖精都不怕,你一个人类怕什么?”拿勺子挖酒酿吃的黛玉一脸不解的看惜春,说完这句话才反应过来时下大户人家女子的规矩,“没关系的呀,就当见世面了。”
别总觉得世上的男人只有两类。一类是贾琏,贾赦那样的,一类是贾宝玉那等的。
“哦。”听到黛玉这么说,惜春就放心了。
拿筷子夹起一块鸡丁,惜春一边吃着,一边细细品味这道菜与那府里有什么不同。
别说,还真有许多不同之处。
鸡肉丁带着点微微的辣意,炒的有些干不说,还没有那么多的油。越嚼越香,丁点不腻人。
好吃,还特别的开胃。
吃了两筷子后,嘴里辣了起来,惜春连忙端起一旁的鱼片粥吃了两口。
“世人都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若一直被关在府里,又能见识什么呢。咱们家,贾家还好,至少还叫女儿读书识字,王家却又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看封家信都得叫识字的来读。若不能管家,又没有读书识字,长天白日,有什么趣。”
“这话在理。”
听了一顿饭的则天女皇如何在洛阳行宫令百花齐放,唯有牡丹不听令的评书,惜春跟黛玉坐在之前用饭的桌子上一边吃茶,一边感慨。
牡丹再好,于黛玉来说那都相看两相厌。武则天贬了牡丹,做为同族,黛玉也没办法兴灾乐祸。
所以见惜春眼巴巴的坐在那里听这个故事,黛玉是一句也懒得听。
要是她,敢贬她,就放她家尊主,管你女皇不女皇,一尾巴拍飞你。
她与牡丹花之间就差一条黑心蛟。
(ˉ▽ ̄~)
酒楼里的评书都是一段一段的说。
一个故事今天说一段,明天再说一段。总之就是拿着未完的评书故事吊着客人来消费呢。
等这段武则天贬牡丹告一段落后,黛玉和惜春就起身离开了。
吃过饭,两人又在街上的绣庄晃了一回,随手买了两匹料子,两把已经过季的双面绣团扇后这才坐上马车回府。
两人进府的时候,林如海正和贾敏逗弄小儿子。
一时进来,黛玉拉着惜春笑眯眯的行礼,完事刚抬脚朝林如海扑去,又想到惜春还在一旁站着呢。
然后伸出去的脚又缩了回来,看得林如海摇头好笑,贾敏满意点头。
没错,就应该这样规矩。
“这丫头看着就比咱们玉姐儿乖巧。”贾敏一边对林如海说道,一边又让人拿了表礼过来赏给惜春,“好姑娘,这里同你自家是一样的,不要外道,只管安心住着。你们姐妹一处伴着,日常读书识字学规矩,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来,姑妈给你做主。”
惜春恭敬而立,一一听了,待贾敏说完又乖巧应是。
林如海在一旁看了一会儿惜春应对,微不可查的点了几下头,也出声说了两句客套话。
一时贾敏又叫了分给惜春的大丫头杏绯过来,领着惜春去安置。等惜春退下去后,贾敏才撕开温柔面具,拿着鸡毛掸子,咬牙切齿的朝着黛玉走去。
黛玉一见这情况,还有啥不懂的。一下子就窜到林如海身后猫着去了。
林如海一边拦着手握鸡毛掸子的贾敏,一边又嘴里说着黛玉这次是真的做错了。
“到底是你外祖母,看在你娘亲的面子也不能有什么说什么。”林如海本来以为他想要知道的消息最快也要今天晚上才能收到。不想黛玉和惜春刚走没多会儿,等贾母叫儿子给自己讨说法的时候,林如海的人就将消息传了出来。
因涉及到黛玉,虽然黛玉没受什么委屈,可黛玉抢了人家府里闺女的事也不是小事。这不,消息一路不停的就传到了通州,比黛玉还要早回来半个时辰呢。
林如海一头黑线的听了梨香院里他闺女那段康卡激昂的言论,当即就抚额头疼起来。
这闺女是要将天捅出个窟窿还要怪天不结实呀。
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林如海特别庆幸贾敏没在前院,否则他闺女这顿打逃得掉初一,也逃不掉十五。
看来这贾家真不能再去了,咱们书香门第的姑娘都给熏粗俗了。
接收了信息后,林如海又挺心疼惜春的。他要是贾敬,想要干这么一票大的,怎么说之前也得先将亲闺女安顿了吧。
瞧,让闺女受气了吧。
驾鹤西去?
修道还能修出这么一份巧心思,林如海对着京城的方向默默点头,比他当年读书时有天份多了。
林如海不知道贾敏听到的消息是不是无删减版的,担心闺女被披着后娘皮的亲娘磨搓,林如海收到消息后便回了后院,一边逗弄小儿子,一边说些开导人胸怀的话。
生气,是解决不了问题哒。
生气打孩子,更不能解决问题啦。
遇到问题,咱们得从源头找起。
比如说——三辈子不离姥家根,多一针见血呀……
“嘿,我说你怎么说话呢。什么叫‘有什么说什么’?赶情你还觉得她做得对怎地?我要知道她能闯这么大的祸,我当初就死跑马也得将她追回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