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晚上没有更新了,大家不要等 了。
第69章
无心为恶, 虽恶不罚。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这句乍看之下仿佛有些道理, 然而真正说起来,却最为不公。
做了好事,就应该奖赏。而做了坏事,也必须受到惩罚。否则世上还有什么公平道理?
就说贾珍吧。他这辈子做过最大的好事,也许就是对惜春不管不顾。否则…还真不知道惜春现在如何了。
于国于家无功,于妻于子无用。到是干尽了缺德事。
替寡妇解决空闺寂寞, 替大姑娘解决床榻问题等等, 等等都是贾珍擅长的事。
如今得了这个下场,贾珍不知道他当初行下的‘善事’救了他一命。
只是想来他若能醒过来, 应该并不乐意看到。
自贾珍昏迷不醒后, 无论是贾蔷还是秦可卿都不留余力的希望贾珍能够活下来。
上好的野山参像不要钱似的,熬成汤每天一碗的灌下去。
贾敬瘫在榻上,除了眼珠子能动,旁的也动不了。也不知道秦可卿是怎么想的,力排众议让人将贾敬也挪到贾珍的房间里。
父子俩一左一右,两张床榻比邻而居。然后每天父子俩都是一人一碗参汤续着命。
自打那日出事后,秦可卿的病就去了大半, 回头又仔细养了三五日人就能下地了。
这一下地, 整个宁国府的家事就又都落到了她手里, 和着没什么主见的贾蓉一起‘妥善’照顾贾珍父子。
不过他们的重点都放在了昏迷不醒的贾珍身上了。
贾珍昏迷,贾敬瘫着,贾蓉又是原配所出, 尤氏这个继室到是见风使舵的当起了温柔和善的好婆婆。
至于她为什么会放权给秦可卿,除了秦可卿的身份叫尤氏忌惮外,还有就是秦可卿当初和贾珍的事到底是个污点。
有短处的儿媳妇不是比白玉无暇的新人更让人用的放心吗?
只要敢秦可卿对她不好,她不介意来个‘大义灭亲’,鱼死网破。
尤氏的心思秦可卿知不知道。她知道。
能活着,谁想死呢。哪怕心里过不去那个坎,此时见了贾珍这样也放下了七.八分。
毕竟这人这样再也别想糟蹋她了。
.
自打贾敬和贾珍父子出事后,宁国府现在就两件事,一件是替这父子俩讨说法,一件就是用孝心和爱深情呼唤贾珍醒来。
每一天,宁国府的各位主子都是在排成班去贾珍的房间打卡。
早起是尤氏,或是掴巴掌,或是拧个麻花劲,差不多一刻钟左右,尤氏一边拿着帕子拭泪,一边扶着丫头回上房做个活寡妇。
先是伤心的与丫头婆子说一通担心贾珍的话,然后再由着丫头婆子哄着笑容满面,最后再带着丫头婆子摸两把牌散散心,这一天的日子也就过去了。
尤氏一早过来,一两刻钟后离开,然后就轮到了贾蓉。依旧是贾蔷送他的那套金银,不过金银却是泡了盐水的。
一边对着他老子说着‘求老爷醒来,儿子冒犯了’的话,一边脚心,嘎叽窝的扎上一通。
差不多也是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贾蓉才一脸泄气的起身离开。离开前照例敲打一回这间屋子侍候的丫头,然后再给他睁着眼睛的祖父贾敬请个安,便去找贾蔷了。
不就是送了只鹤,多大不了的事,犯得着将人弄死弄残吗?
宁国府还是长房呢,凭什么这么欺负人呀。
所以贾蓉和贾蔷一白天的时间想的,做的都是如何给自家讨回公道。这个公道不讨回来,他们家还怎么在京城立足,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出门呢。
于是小哥俩干正事去了。
秦可卿每天上午都会处理家事。
府里的,府外的,支出,收入,应酬,一忙就要忙个小半天。
秦可卿想好好的活着,那么以前的事情就必须深深的掩埋。
宁国府里的下人太多了,嘴巴也碎。那件事想要彻底的当成没有发生,那么府里的下人就必须妥善‘安排’一回。
借着今朝的事,那些下人或打或罚,或卖或是放出府去,光这就繁琐极了。
要知道宁荣两府原是一家,宁国府的管家和荣国府管家可都是同一出赖家。
下人就更别提,父母在这府当差,儿女在那府当差的比比皆是。想要彻底撸清楚,耗费了秦可卿不少心思。
所以秦可卿去给贾珍请安表孝心的时间都放在午膳前。
秦可卿按着规矩,侍候完尤氏用膳后,便起身去侍候贾珍。
秦可卿是知道家里的主子都是轮班来呼喊贾珍的,所以秦可卿也没做得太露骨。
再加上她还是儿媳妇的身份,为了形象和不留人口舌,秦可卿便只能每天拽下贾珍一缕头发。
从后脑勺开始,连着头皮生生往下拽。
前两天业务不熟的时候,都将她指甲拽断了呢。
早起管家,中午立规矩,午饭前再来一场小小的开怀运动,秦可卿的厌食症别说不治而愈了,人家那胃口直线上升,没几天就小脸红润,腰增一寸。
从贾珍那里出来,秦可卿再胃口大开的吃上一顿丰盛美食,之后睡个午觉,下晌起来,或是去尤氏那里转转,或是去宁国府的会芳园逛逛,这一天天的,日子真的挺舒心自在。
贾蔷比较忙,再加上身份到底不是嫡亲,所以他是请晚安,为贾珍这一天的日程安排做收秋工作的。
晚膳后,贾蔷便过来给贾珍请安,顺便来个深情召唤。
他发现自己还真没什么能做的时候,只得拿了个精致小镊子每天薅贾珍身上的体毛,胳膊上的,腿上的以及更隐秘一些地方的。
当然,眉毛和眼睫毛也在其中。
一刻钟后,准时收工。然后和旁人一样都在跟一旁侧着的贾敬行个礼,再溜溜达达着回房睡觉,周而复始。
宁国府不单单有这几个主子,还有一些像赵姨娘,平儿那类不主不奴的存在。
这些人有自愿的,也有非自愿的。
自打跟了贾珍日子就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于是这些人在发现了正经主子们的时间规律后,都将探望贾珍的时间排在了比较空闲的下晌……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到了。
昏迷中的贾珍仍然是众星捧月的存在。
曾经自诩风流的贾珍,这会儿子只能在桃花债中荡漾了。
(→_→)
相较于宁国府乱中有序的生活方式,荣国府那边跟就一锅粥里放了胡椒粉一般,沸腾出稀奇古怪的味道。
贾蔷和贾蓉到底年轻,去了荣国府,那边就倚老卖老不给说法。于是回来一商量,俩人直接一纸诉讼将荣国府告上了衙门。
荣国公和宁国公那是兄弟,两人一门双国公,可见当初都是上了战场,一起领军打仗,一起受封的。
旁的不提,荣国府手里握着的人脉,难道只认荣国公后人而不认宁国公的后人?
所以这事一出,这方面的人脉是别想用一用了。用了,人家也不一定会参和进来。
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贾史王薛四家和林家了。
林家,老太太被黛玉指桑骂槐了一通不说,还收养了惜春。
加上贾敏的身份,黛玉的态度,宁荣两府不约而同的谁都没将林家扯进来。
于是史王薛三人就是荣国府最后的人脉了。
一门双候的史家还剩下史湘云的两个叔叔,这两人老早就听说了京城的流言,再加上这事明显是宁国府损失惨重,两人心里还真的觉得这事是老太太太霸道跋扈,不地道呢。
两位候夫人,其实早就看不上老太太和烦透了史湘云。
老太太时常接了史湘云去荣国府小住,然后史湘云为了表示自己多喜欢留在荣国府,多感激老太太慈爱,便张嘴闭嘴的明示暗示她在叔叔婶婶家里被刻薄过日了。
贾家下人的嘴就没个把门的,一顿饭的时候,就能将这话题传遍四九城。
两位候夫人的名声都被史湘云抹黑得不要不要的,能对老太太和史湘云有好态度才怪了呢。
说刻薄你,可你也不想想,你本就不是她们亲生的,对你没亲生闺女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若真的刻薄你了,还会放你出去,让你有机会出门应酬,有机会这么抹黑她们?
一对老背晦的和小白眼狼。
史家人也算厚道了。
心狠一点的。人家直接摁死你,然后再去乡下买个早产体弱的孩子回来。
之后大张其鼓的请太医,请京城有名的大夫。
隔三差五请上一回,让整个京城都知道病得七死八不活。然后治上一阵子,最后人还是病死了。这种情况下,谁又能说什么呢。
毕竟史湘云的爹娘可不是长寿的人,她这个独苗苗体弱病逝再合理不过。
一如困死在大观园的黛玉……
所以说史家将史湘云抚养长大,真比荣国府抚孤,抚死了强。
.
男人对八卦的接收能力都慢许多,于是那对妯娌在收到消息后,直接站在荣国府的对立角度,全然以宁国府被欺负的口吻不约而同的将消息说与自家男人听。
完事等两家人一碰面,两位候夫人敲边鼓,两位候爷在犹豫了许久后,便决定两不相帮。
自家姑妈不着调哇,咋还得理不饶人呢。
唉~
╮(╯▽╰)╭
史家龟缩了,剩下的就是王家和薛家。
王子腾这会儿还在西郊大营,哪里会管这些家长里短,直接让其妻王太太看着办。
王太太怎么看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