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亲王正妃早年也不是没有生育过,只是没养活,现在膝下空虚。若是元春能够生下皇嗣,说不定她和荣国府都能更进一步。
在王府,讲究嫡长子继承。但在后宫和皇位上,嫡子继位的事那是凤毛麟角。
皇子外家,皇帝外家…当然,最不济,他们荣国府也将是皇孙外家。
眉眼间都是得意的王夫人,仅坐在那里由着旁人吹捧不言语,过了一会儿,她才挥手让众人退下,又叫人唤了宝玉过来。
“去请宝玉过来。”
王夫人说完话还没感觉到什么,而一旁的金钏却愣住了。
“我说,去请宝玉过来。”见金钏愣愣的站在那里一动未动,王夫人皱眉不满的又重复了一遍。
“太,太太,您没放屁,呃,您的病…好了?”王夫人第二句话里的不满太惊人,金钏瞬间惊醒过来,然后一副狂喜又不确定的问王夫人。
王夫人其实早就习惯了这种屁里来屁里去,烟雾缭绕的神仙生活,听到金钏这话,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的时候,瞬间从炕边站了起来。
“你,你说什么?”没有放屁?
说完这句话,王夫人就顿住了。
真的没有放屁,她的病好了?
“太太,您说话,您再说句话。”金钏激动看向王夫人,催促她再多两句话。
王夫人一脸惊喜和恍惚,有些不敢相信折磨她数月的怪病就这么好了。
“我说话,我说话,我说什么,说我的病好了?我的病真的好了?”
“嗯,嗯。”金钏重重的点头,然后便跪在地上对着王夫人喊恭喜,“恭喜太太,贺喜太太,咱们家今儿双喜临门了。”太太病好了,她们这些依附太太的丫头下人就有好日子过了。
双喜临门…是呀,是元春,一定是元春给自己带来的福气。
她前脚升了贵人,后脚就福泽了自己个儿亲娘。
惊喜激动又委屈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王夫人被这个怪病折腾的已经快要心力憔悴了。
“去请宝玉来,快去请宝玉来。”
自打那日王夫人将宝玉熏着后,王夫人便极少再见宝玉。
每次宝玉来请安,王夫人就从窗户往外看上几眼。有的时候在外面见到宝玉,王夫人为了自己心疼的儿子也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
如今病好了,王夫人第一个想见的就是宝玉。
之前,她也想见宝玉,但更多的是想要告诉宝玉,他姐姐成了王妃,他要如何如何。如今再想要见宝玉,那是一个当娘的对疼子最大的疼爱。
宝玉是王夫人的命根子,谁又能说王夫人对宝玉的溺爱不是一种疼宠?
宝黛的悲剧其实只要你站在王夫人的立场便能明白王夫人对她的儿子是真的用心良苦。
黛玉身体不好,这是整个荣国府都有目共睹的事情。宝钗虽然也有热症,但微胖的身子看起来就极健康,也极好生养。
从生养下一代的方面来看,黛玉身材袅娜,为人清瘦。可见是骨盆小的妹子,这样的妹子在古代生孩子绝对不轻松。再加上她那个身体状况,能不能怀上孩子都是一回事。
而薛宝钗不一样,从身材来看,微丰的身材,‘健康’的身体,都比黛玉更适合生养。
然后再看性格方面。
一个需要宝玉低声下气的哄着,一个大度的谦让哄着宝玉。
只从这里看,宝玉的亲妈就更喜欢能够照顾宝玉的姑娘。
如果这上面列出的对比还不足以说明王夫人的选钗而弃黛的话。那么就得再看看两人的经济世俗了。
黛玉也会管家,但她心里有丘壑,却几乎不往外显摆。而宝钗,不说她一个客家姑娘是怎么压了府中姑娘一头成了镇山太岁管亲戚的家的,只她那亲娘今天两句宝钗在家帮忙管事了,明天两句宝钗帮忙查帐了。
日积月累下,在舍不得儿子立起来当个顶门立户的爷们时,王夫人选个古代版女强人做儿媳妇,太好理解了。
……
王夫人一朝病好,不过还是请了太医过府看诊。
在太医没过来之前,宝玉便先到了。
宝玉来的时候,其实已经做好了被熏的心理准备。
然后一来,发现亲妈真的病好了,直接乐开怀了。
扑到王夫人怀里,一阵撒娇。
贾母住在梨香院,听到王夫人病好的消息时,先是诧异后是激动的,同王夫人一样,她也以为是元春的喜事冲化了王夫人身上的怪病。
想到元春进宫前一直养在她身边,贾母眼睛发亮的叫鸳鸯拿镜子过来。
然后对着镜子做了半天的闭眼睁眼,呼吸再呼吸后,气恼的将镜子丢了出去。
孙女就是孙女,到底差了一层。
白天不能闭眼,装晕都装不了的贾母在做了一番心里建设后,又自我开导了一回。
这总比说话放屁,吃饭打嗝要容易接受不是。
而且想想,幸好睡觉能闭上眼睛,这要连睡觉都不不上眼…贾母直接打了个哆嗦。
说起这个,贾母又发现王夫人这病,好的可真是时候。
如今王夫人病愈了,风光又也分她一半了。
后天的宴席怕是要受不少恭维,风光得狠呢。
想到这里,老太太表示她是真的不高兴了。
本来贾母想要举力这场宴席,一来是纯为元春庆贺,让人知道她教养出来的孙女有多出色。二来便是收收礼,再找有钱的亲戚哭哭穷,借上一笔。最后还想借着这次的宴席,不动声色的将当初的事情推到黛玉头上。
黛玉和贾敏来参加宴席,她再在众人面前来点似是而非的教导。完事让人在来客那里悄悄的将当初贾敬送鹤的事都推到黛玉的年幼不懂事上…这就齐活了。
沉下心思来,贾母又一想,这样也好,哭穷找亲戚借钱的事,就交给二太太,她专心应付黛玉母女。
敏儿是她生的,帮她一点小忙,那是天经地意的事。至于黛玉…那也别怪她狠,若不是她太过顽劣不堪,自己也不会想要给她一个教训。
趁着年纪轻轻吃些亏,不是坏事。
更何况,元春成了王妃…好吧,虽然是侧的,但不得不说,荣国府出了一个亲王侧妃,再加上贾政四品官的身份,迎娶名声有污的黛玉,那都是黛玉占了便宜。
成了亲,做为岳父的林如海提携一下女婿,不是名正言顺的事?
想到这里,贾母又想到了赖欣。
于是直接打发房里的丫头,叫人去找赖大家的,对她说府里有了喜事,叫欣丫头明儿就进府,也一道热闹热闹。
赖大家的一收到这话,气得咬牙却还要笑着恭维贾母,说贾母偏疼了他们家丫头。
天晓得我们好好的小姐,为啥要让你偏疼到府里当丫头。
想到自己闺女,赖大家的就不得不想到那句话——小姐的身子,丫头的命。
╮(╯▽╰)╭
替荣国府广发请帖,再‘治好’了王夫人的怪病,黛玉眼珠子转了转又让叫朱珠去户部查了一回荣国府还欠户部多少银两。
之后以贾政的名义送上一份还银字条,说是请户部官员后日到府中来盘点查帐。
完事之后,又觉得不够热闹,黛玉揣着小竹叶青,在屋里转了两三圈后,黛玉觉得还不够刺激,又准备当天派人将王子腾重伤的消息以一种抄家灭族的方式传进荣国府。
“再有几日,贾家金陵的那些族老就要弃船登岸了。你若是用得到他们,大不了我回头送他们一段东风,保证在宴席当天准时进京城。”
唐琅放下手上的绣活,看着黛玉在那里想坏招,可有可无的来了这么一句。
“我想将贾家二房架起来,架得高高的,然后看着凤姐儿会如何扑腾。”顿了顿,黛玉又想到了贾敏,“得想个办法别让我这个亲娘进京才行。”
朱珠将瓜子皮吐了出不,漫不经心的说道,“这有什么难的,给你便宜爹去个消息,以他孝女的劲,什么事办不成。”
黛玉:孝女是这么用的吗?
啧,没文化,真可怕。
不过这倒也是个办法。
“对了,贾珍的身体怎么样了?还能坚持多久?”
朱珠见黛玉问,摇了下头,“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贾珍看样子至少能熬过今年冬天,不过贾敬眼瞧着就这一两天了。”
“能不能用障眼法,将贾敬弄成咽气假死的状态?然后荣国府开大宴,宁国府办丧事。”也不需要真死,只要闹起来了就行。
唐琅挑了下眉,用牙咬断绣活上的线,然后一边站起来看绣活,一边问黛玉,“贾敬是贾政和贾赦的堂兄,是元春等人的堂伯父…你是想用孝制说事?”
黛玉笑眯眯的点头,别说,唐琅平时不说话,但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按人类的守孝制度…他们这个关系,也属于家孝呢。
原着中贾琏偷娶尤二姐,凤姐儿还捣鼓人去告贾琏国孝家孝停妻另娶。
国孝,自然是书里模糊不清的那个老太妃。
而家孝,正是宁国府贾敬的孝期。
元春属于外嫁女,在给娘家上辈守孝上多有宽待。尤其是她还嫁入了皇家,这个守孝于她几乎形同虚设。
但元春可以不守孝,正在摆大宴唱堂会的荣国府众人却不能不守。
一群人送了贺礼,不管真心假意的来赴宴。然后饭还没吃上,就先领略了贾侧妃生母的屁香阵阵,然后在没被熏晕时,对面宁国府又传来丧事。
这没出五服的关系,得守孝吧。这宴还怎么吃,这戏还怎么听?
对了,还有户部的大人们来清帐呢。
贾家这场宴席,怕是能成为京城的流行风向标。
让人大开眼界。
这一出出,一套套的,也亏得黛玉能折腾。
不过不管怎么样,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荣国府经此一役,说不定真能有些意外收获。
……
“我觉得贾敬可以死的早一点。”唐琅将绣活放下,声音淡淡的朝黛玉建议。
“早一点?”为啥。
“嗯,荣国府请帖上的时间是巳时,贾敬假死的时间可以放在辰时末……”
辰时末,贾敬假死,宁国府要敲云板通知宁荣街上的贾氏族人。而荣国府宴客的时间是从巳时开始的,那么,这个时间点,荣国府不管知不知礼,都得开门接客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