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的听着她祖母的话,悄悄的去了城西一处宅子。转天就带着一干家仆由着镖局护送着去了关外……
荣国府是个神奇的地方,除了鸳鸯一干人逃了出来,还有不少人都直接携妻带儿的撒丫子颠了。
荣国府是什么地方,那是京城消息传播最快的地方,也是最能将以讹传讹的地方。
荣国府前后院发生的事,转眼间就传得沸沸扬扬。在这样的豪门当奴才,哪能没点眼力见。
主家眼瞧着就不好了,与其等着抄家团团发卖,还不如带着积累的家产一家老小提前跑路呢。
路引户籍是不好整,可话又说出来,哪年没个天灾**,哪个地方的官老爷不喜欢吃孝敬,想要弄户籍路引,猫有猫道,鼠有鼠道。
那都不是事儿。
于是这跑一家,那跑一家,等到凤姐儿终于从悲伤中回过神后,突然乐了。
她正愁下个月的月钱和过年的赏钱呢。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玲玲 10瓶;雪芒果 5瓶;艾舞 2瓶;君子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2章
荣国府里不算主子, 光是丫头媳妇男丁家仆就有上千人。
大丫头一两的月钱,小丫头八百到五百钱, 管事媳妇, 婆子,男仆又是一份。
再算算府里的主子们,每月的月钱份例又有多少。
凤姐儿每到月初月底的时候, 看着下人们的支出都是主子们的几百倍,又是心疼,又是觉得理所当然。
他们这样的人家,讲究的就是气派和排场。可后来她发现, 帐不是那么算的, 这花的可都是公中的钱。
如今为了庆祝贾元春成了侧妃,荣国府的下人拖家带口的直接跑了好几百。
凤姐儿瞬间便觉得雨停了, 天睛了。
你说将人追回来?
呸,你个败家不会过日子的。
想到老太太房里几乎所有的丫头都跑了,凤姐儿一边兴灾乐祸,一边将人手慢慢的给她补齐。
哦, 值得一提的是,府里光是干细活的上等丫头就跑了一百多,想要补奇怕是不容易。
为此,凤姐儿还特特从二太太那里借调了些人过去。
毕竟整个荣国府,也就她那里的丫头跑的最少。
(→_→)
贾母光是大丫头就有八个,虽然有两个不是侍候她的。
除了大丫头,还有二等丫头, 三等丫头以及不上等未留头的小丫头们。
这些名额想要都从二太太那里调拨,就算是全调过来也不够。于是凤姐儿将王夫人的丫头调了一半出来,又从自己院里调了几个颜色好的,最后又将迎春和探春房里的丫头调了两三人,勉强凑出个底子罢了。
贾敏在家时,那是一脚出八脚迈的气派。论到三春时,早就没有了。如今府里更是因为下人短缺,显得颓废败落。
当然,下人短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贾母之前发的疯。
凤姐儿还想着贾琏如果知道了那些旧事会怎么样,他会什么时候知道,今天晚上她要不要主动说出来,省得他从旁人那里知道后,再和自己生了嫌隙。
一边整合荣国府剩下的下人,一边想着如何摆正立场时,让凤姐儿没想到的是,这世上真有鬼神,阴司报应。
从不信这些事情的凤姐儿,相信了。
这不,白天发生的事,天刚擦黑,不光荣庆堂的院子里回放了一回,就连宁国府也回放了一回。
就在贾敬的灵堂前,众人一脸惊怵的看着突然出现的投影。
宁国府的人都惊呆了,原来后院比前院还要精彩。
听到贾母的那些真话宣言,族老们互视一眼心里都转起了族规。而一直赖在这里不走的贾赦和贾琏这对父子,直接傻在了当场。
原来他祖母的死不是药石罔效,而是下人熬出来的药里少了几味关键的药材。
古来医药便讲究阴阳平衡,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少一味药,那药甭说发挥药效了,说不定还会有毒。更何况他祖母的药里,少了好几味。
想到祖母病入膏肓,却吃着不对症的药,自幼养在祖母身边的贾赦气愤极了。
如果祖母在,他再不会被偏心眼的娘那么对待。
等贾赦再听到自己原配和长子贾瑚的死,竟然是二太太王氏干的,他虽然生气王氏心思歹毒,但最恨的却见死不救的亲生母亲。
张氏是外面娶的,你可以不喜欢,不当回事。可瑚儿呢,那可是你的亲孙子,荣国府的嫡长孙。
你怎么能那么狠心的看着他被人害死?
老太太,我还是您亲生的吗?
贾赦都气得不成样子了,贾琏这个自幼就失去亲生母亲和亲兄长的人能不恨吗?
贾琏虽是长房唯一的嫡子,可老太太偏心,继母不得老太太喜欢,府里又是二房太太当家,可以说他活到今天多少岁,他就生活二房阴影里多少年。
小的时候待遇比不上贾珠元春,府里人将他当成二等主子。那待遇就跟现在的宝玉和贾环似的。
大了,贾珠死了,元春进宫了,他在府里的地位和待遇又比不上宝玉了。
等成了亲,凤姐儿都比他在府中有排面。
一直活在旁人阴影下的贾琏,想到了小时候王氏假惺惺的关爱,想到了王氏挑拨离间让他渐渐疏远大房,疏远亲生老子的一言一行。
想到自己和上房所有人一样,习惯的叫贾政夫妇老爷太太,叫自己的亲老子大老爷……贾琏狠狠的给了自己一个巴掌,他认贼做母那些年,母亲和哥哥在泉下得有多寒心。
一场震撼人心的大戏看完了,许多人都久久未能平静。贾琏看着已经黑下来的地方,第一个反应过来往外冲。
看到贾琏跑出去,众人反应过来后也跟着追了出去。
宁荣两府本就对门而立,出了这府就进了那府,贾琏发挥了他长这么大最快的长跑速度,一溜烟的冲出宁国府,再冲进荣国府。
他没直接去找贾母,而是闷头朝着荣禧堂后面王夫人的住处狂奔而去。
贾琏在前面跑,贾赦和宁国府的人跟在后面追,族老们都上了年纪,只能让人或是掺扶着,或是背着再去荣国府。
本来那会儿前院闹腾的时候,这帮人就都来了荣国府,可看着那闹腾的样子,这帮遗传至贾家血脉里的怂又让这帮人悄悄的退了回去。
哪怕是听说一帮子太太奶奶将贾母按在地上,撕咬掐打捏,这帮人都怂的当自己耳聋了。
当时若不是邢夫人担心贾母就这么被人打死了,回头她再成了旁人的出气筒,才不得不叫院子里剩下的粗使婆子将贾母扶起来,送回梨香院。
贾母当时已经被掐的陷入昏迷了,等被人送回梨香院时才缓缓清醒过来。可这一清醒,直接叫贾母气得恨不得再晕过去。
数月前才遭了一回贼的房间,今天又被人来了一回大洗劫。
除了笨重家俱,铺盖行李还在,其他的都被她院里的大小丫头打包带走了。
贾母用的东西从来都讲究,哪怕到了这会儿,房里的茶壶茶碗子最次都得是官窑的。
贾母的衣服都是好料子,而且还都是崭新的,那些衣服拿出去,或是直接卖给成衣铺子,或是裁了重新缝制了衣服自己穿都是极好的东西。而且贾母怕,不用担心衣料不够,所以那些丫头带走了她们看得上眼的所有东西。
剩下的针头线脑,袜子鞋垫又被其他的婆子顺手牵羊带走了。
那些丫头之所以能跑的那么利索迅速,这就要感谢贾母非要搬到梨香院了。
梨香院就有直接通往府外的偏门,推开门出去,都不用出二门,那帮人就撒丫子颠了。
梨香院不小,迎春,探春和宝玉又都住在一起。袭人是个贤惠人,府里那么热闹,人家也要守着屋子,或是陪着宝玉在房里。晴雯是个爱热闹的,然后还是个凑热闹的,见鸳鸯这些在她眼里极聪慧的丫头都在收拾东西,小声商量跑路的事,晴雯眼珠子转了转,便决定这个热闹,她凑了。
跟着鸳鸯等人收拾了东西,晴雯不像鸳鸯她们还能收刮一回老太太的东西,因袭人在,再加上宝玉比她还穷,于是晴雯只带走了自己的东西和趁着袭人不在房间,顺手将袭人的贴己也带走了……
总之以前觉得出府难,现在却发现忒特么方便了。
大太太对贾母可没有多少敬重,将人送回来了,人家就回去养伤了。
在那场几百人的大混战里,她也受伤不轻呢。
不过让大太太庆幸的是她并没有将那个可以拿捏贾母的秘密说出来。
她整场戏都是哭贾赦,骂贾赦以及大骂荣国府一类‘无伤大雅’的小事。
回了房间,大太太一边让人叫太医过府给她看诊,一边还想着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次叫太医了。
贾母一回来,迎春,探春和宝玉便都纷纷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得贾母心烦又闹心。
被打成那样的老太太,悲悲戚戚的躺在床上,心里想的却都是她以后可咋办。
咋办呀?
凉拌呗
……
贾琏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了王夫人的房间,门口的下人因被凤姐儿抽调了一部分后,竟是没人能拦住他。
贾琏一冲进去,就看到王夫人一脸不满站起身的样子,王夫人想要喝斥贾琏不懂规矩,可心里却慌的一逼。
老太太缺德呀,作死竟然都要带着她。
看着贾琏横眉怒目,一脸狰狞的凶狠表情,王夫人心头猛跳。
完了,完了,她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所有的线索都处理干净的情况下,贾琏竟然还能知道当年的真相。
肿么办呦?
贾家爷们从来都是又怂又奇葩的窝里横,贾琏能在凤姐儿床上偷人,完事还能拿着剑追着凤姐儿喊打喊杀,可见他从来就不是个有风度的人。
他是知道王夫人又犯病了的,再加上他也不想听王夫人狡辩。于是只在房间里顿了一下,他就冲过去了。
一把薅住王夫人的衣领,直接拖着王夫人离开了她之前的炕边。
王夫人愣了一下,便死命挣扎,然后大声骂道,“放开,砰~,你个小畜牲,噗~,眼里还没有王法了?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