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点。”她一边指挥,一边往他怀里舒服的窝窝。
俞渊觉得好笑,手下触感太好,他忍着不触犯其他地方,轻咳两声,问。
“有什么事要和我说?”
简宁讶异,“啊?你怎么知道我有话?”
女人嗓音宛如钩子,俞渊亲她额头一下,轻挑眉。
“以前你做完就睡,不会任我继续……”
简宁红着脸:“……闭嘴!”还是别说了,越说她脸越红。
她忙转移话题,“那个朱月今天骂我生不出儿子,你怎么想的?”
俞渊语气很沉,“你打得很好。”
简宁:“……除此之外呢?你还想要一个亲生儿子吗?”
俞渊垂眸,借着黯淡的月光看怀里的女人,他目光幽深,“不想。”
他顿两秒,“宁宁,你生泡泡时是难产,你好像不记得,但我永远不想让你再次进入那样的危险状况中。”
不想要亲生儿子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每次避孕做得很到位吗?
简宁心底涌过暖流,她抿唇,突然仰头看着他问。
“你不怕以后死了没儿子给你摔盆子啊?”
她当然不想生儿子,更不是不把谢天谢地,三筒四条当儿子,只是借着朱月这事,试试俞渊心里怎么想的。
毕竟如今大部分人还是老思想。
像尹六婶前两天才和她讲八卦,说计划生育下,他们村有个女的为生儿子,已经连续在外面躲着生六个女儿了。
简宁心底诸多想法,但万万没想到,俞渊喉咙里溢出一声轻嗤。
“有儿子摔盆子我能原地复活?”
简宁:“……”
那必然不能。
这话好有道理!
简宁愣两秒后直接笑出声,“老公,你怎么这么会说话?多说点。”
俞渊无奈,揉揉她头发,“实话而已,别担心,有压力我来扛,我们过自己的日子,孩子们都是好孩子。”
“恩恩。”简宁表态,“我知道,谢天谢地三筒四条都是儿子,泡泡是小女儿,老公,我爱你。”
俞渊浑身一震,下一秒语气突然变得恶狠狠,“又挑火。”
房间内传来晦涩不明的声响,隐隐夹杂着女人好听的低吟声。
月光都悉数消失,似也为这最美的情事害羞。
————
简家垃圾场捐赠文物事件并没有那么快过去,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刘山镇的镇民村民们都在关注破铜烂罐。
他们没有那么伟大的心,想着无偿捐赠。
他们只想卖钱。
听说小小一只看年代能卖成百上千呢。
这样情况下,简宁的回收站收破烂还收更多了,因为大家都在清理库存。
当然,也有人知道她的,经常拿着破铜烂罐来找她,请她掌一眼,看看值不值钱。
简宁不止一次苦笑,“我就是个普通人,真不认识这些,之前捐赠的那些不全部都是文物,就是捡垃圾的时候顺带的。”
这话有人信,有人不信。
但他们怎么想,都和简宁无关。
她还是过自己的生活。
直到一周后,李镇长突然带着几人来了。
说是榕城晚报的记者,直到她捐赠文物的事,要采访她。
简宁:“……”
重活一辈子,愣是没想到自己还能登报纸。
同样的,记者也没想到沸沸腾腾的传言中,依靠捡垃圾生活的女主人公,漂漂亮亮,打扮齐整,已经是五个孩子的妈。
他越发觉得有采访价值,但简宁很警惕,她再三提出不能乱写、不能扭曲事实、不能露出太多真实性。
最重要的是,成稿必须由她看过一遍才能发。
口头言语不管用,简宁坚定,“我要在李镇长的见证下签一份协议,才行。”
小心驶得万年船,现在还是流言蜚语全靠报纸传递的九零年代。
若是被乱写,以后他们家孩子的前途都受影响。
于是,李镇长见证,立下这份协议,才开始采访。
记者着重问简宁与文物相关的话题。
“你怎么知道它们是文物的呢?”
“能简单描述一下你知道自己捡的破罐子是文物时的心情吗?”
“当知道他们的真实价值,你会后悔无偿上交吗?”
“你的家里人对你无偿捐赠的事持什么意见呢?我私心想问一下,你和你的孩子会被其他人以异样眼光相待吗?你的孩子们是怎么想的?”
简宁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很官方,或多或少的还会从何开宇的方向带一下镇上的管理,夸一下镇长,惹得镇长在旁边给她竖大拇指。
对最后一个问题,简宁顿了顿,再开口,说得很真诚。
“二十四年里,我的父母靠捡垃圾养活我,让我从小就居住在一个很大很大的垃圾场房子,
这当然不是因为我们家地多,而是因为有异味让周边村民埋怨,所以被迫买下,
当我长大,结婚,生子,曾经迷失一段时间,是我父母和我丈夫把孩子们教导得很好,
他们会抱怨,会闷头努力,会剖析自己,会嗷嗷叫吃,但我做这些,他们支持我,并且和我站在一起,以目光回敬那些觉得捡垃圾不体面不干净的人:我们没错。”
最终,简宁嗓音有些哑,“我很庆幸有这样的家人,我永远爱他们。”
采访结束后。
记者和简宁握手,“您是一位很棒的女士,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爱国家,懂感恩,护家人,知进退,不卑不亢,大大方方。
报纸经过简宁首肯发行后,销售一空。
在榕城的三筒看到报纸,特意打电话回来恭喜她,语气里都带着昂扬。
“妈,我和我老师同学说你上报纸,可得意了,你太牛啦!加上我,咱们家都两个上报纸的了!”
三筒第一次拿冠军也上了。
简宁都没说话,在旁边的谢天四条咕噜咕噜一堆。
谢天不服气:“嚣张啥?我也会上,等着!”
四条心大:“三哥三哥,你啥时候下一次比赛?”
……
不得不说,经过报纸,以及首都那边传来博物馆新增藏品后,简宁名声传播得更广,知道她的人都称呼她一声简老板。
简宁借着这个东风,由俞渊陪着,和榕城以及榕城外的好几家大型工厂谈好废品合作。
她的回收站越办越大,把旁边几家店也收购。
时间一晃而过,来到1996年2月1号。
距离1996年春节还有半个月。
第134章 泡泡:不换!我要
“呼。”
寒冬腊月的,简宁带着谢天谢地四条泡泡再一次来到榕城。
简宁一下车,就被冷空气袭击。
等候中的俞渊眸底掠过一丝担心,两下走上前,将她双手握在自己手中搓搓。
“冷吗?”
简宁最里面穿着贴身长袖,中间是妈妈宁雨打的毛衣,最外面套着一件蓝色长羽绒服。
她吸吸鼻子,“有点。”
俞渊担心的揽着她。
这时,已经走到车前的孩子们扭头,见怪不怪的看着自己俞叔/简姨腻歪。
谢天招呼,“上车就不冷了,你们贴那么紧干啥?”
简宁和俞渊:“……”情趣,懂不懂?!
一家子如常行动,先去接三筒,再回俞渊住的房子。
一进屋,孩子们就打开电视看。
首都台最近正在播《唐老鸭》,这是一部备受小孩们喜爱的国产动画片。
上到九岁谢天,下到四岁泡泡,都很喜欢。
简宁则是和俞渊去厨房做饭,一边做一边聊小夫妻的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