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便见着一袭宝蓝色锦袍、精神抖擞的江承让同新婚妻子宋鸾一道过来了。
宋鸾生得美貌端庄,因是新婚,今儿穿着一身儿大红如意纹妆花褙子,随云髻上戴着赤金点翠如意步摇,耳垂处坠着一对点翠镏金石榴花耳坠,前些日子还是养在深闺的小姑娘,如今脸颊娇俏,眉宇间倒是多了一股少妇的风韵。
就连江妙也忍不住赞叹:成了亲,就是不一样。
这对璧人,看得老太太了乐得合不拢嘴。小夫妻二人跪下敬茶,宋鸾跟着江承让朝着江正懋和乔氏喊了一声:“爹、娘。”可将乔氏给开心坏了。总算是当上婆婆了。
起来时,江承让体贴的扶了妻子一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宋鸾羞得不成样子,想着昨晚夫君如狼似虎的猴急样儿,一时脸颊又烫了几分,只觉得现下双腿还有些发软。心道:这会儿倒是体贴了。
宋鸾挨个儿叫了人,轮到小姑子时,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将早就准备好的那套红宝石牡丹头面送给了小姑子。
江妙接过,声音甜甜道:“谢谢大嫂。”
一声大嫂,听得宋鸾心里甜滋滋的。姑娘家出嫁前夕,在夫家最担心的便是婆婆和小姑子,现下这婆婆是个宽厚之人,小姑子又这般活泼可爱,宋鸾便觉得自己太过幸运。
乔氏在看长媳送给闺女的见面礼时,对这个儿媳也越发是满意了几分。
小夫妻俩请了安相携离去,乔氏看着,忍不住想起自己同夫君刚成亲时的场景。她抬眸一看,见夫君也在看自己,心道:竟这么多年过去了。
老太太对这位出身名门、端庄贤淑的孙媳,也是挑不出错的,这厢满意了之后,便想起昨日之事,问乔氏:“昨儿平津侯夫人是怎么回事?”
乔氏脸色一怔,也明白这话肯定会传到老太太的耳朵里去。她想了想,便对着身旁的闺女道:“妙妙,谢先生快来了,你赶紧去准备上课。”
江妙小声提醒道:“娘,今儿是女儿休沐日。”所以她压根儿不需要上课啊。
乔氏又道:“那就去做绣活儿。”
江妙知道她娘亲是有意支开她,也不多问,朝着老太太行礼之后,便出了尚恩堂。
等女儿离开了,乔氏才将昨日朱氏的意思原原本本的说了。她见老太太神色凝重,便道:“平津侯夫人怕是觉得咱们妙妙高攀不起他们。”
这话老太太就不爱听了,厉声道:“不就有个当皇帝的女婿,还能翻了天了不成。还真当他儿子是个宝,咱们妙妙若当真嫁到他家,那才委屈了呢。”老太太甚是庆幸,庆幸没早早的将亲事给定下来,不然就是害了孙女一辈子。在老太太的眼里,她孙女哪哪儿都好,配什么样的男子,都是吃亏的。
乔氏道:“老祖宗说的是,只是——”一想到闺女心仪霍砚,乔氏就有些狠不下心了。
倒是二夫人冯氏看出了些许端倪,笑吟吟道:“老祖宗莫生气。这平津侯夫人前几年对咱们妙妙不是挺好的吗?昨儿怕是心情不好,这才说话重了些。说实在话,如今平津侯府今非昔比,这霍公子的老祖宗也是见过几回的,这孩子身份模样可是挑不出错的,望城青年才俊虽多,可若是要寻一个比各方面比霍大公子出众的,倒是不容易啊……”
这意思便是——昨儿朱氏的确是有摆姿态的资本的,镇国公府若是忍一忍,把江妙嫁过去,也算是占了便宜。
老太太瞪了她一眼,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人家都这般态度了,咱们还腆着脸将妙妙嫁过去,若真是这般,日后妙妙还不被平津侯府之人小瞧了去。”
老太太正在起头上,冯氏没敢插嘴。她自然也不希望江妙嫁到平津侯府,毕竟她那侄儿心里头还惦记着呢。不过——如今平津侯府这般的身份,岂是一般的勋贵世家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乔氏平日里心高气傲,昨儿不也没敢和朱氏翻脸。她这般爱面子,如今平津侯府这般威风,又怎么可能放弃这门亲事?
不过都是贪图权贵的俗人罢了。
可老太太不一样,老太太素来不肯让宝贝孙女受半点委屈。她有意无意说出利弊,引得老太太发怒,便是不可能把孙女嫁到平津侯府去的。这么一来,这乔氏自然也失去了一个前途无限的好女婿。
冯氏心里痛快。昨儿朱氏敢这么说,也是仗着放眼整个望城,寻不出比平津侯府大公子更出色的年轻男子来。果然,这乔氏安静的连个屁都不敢放。
老太太一通责骂,让冯氏和戚氏各自回去,只留下乔氏独自谈话。
走到院子外头,戚氏登时怒目而视,对着冯氏道:“二嫂为何故意惹恼老祖宗,还嫌这事儿闹得不够大吗?”
冯氏笑笑道:“三弟妹这话说得倒是有些过分了,咱们都是妙妙的婶婶,自然为着妙妙好。那霍大公子的确优秀,这一点你我都心知肚明的,而且大嫂的意思,你也是知道的。既然大嫂舍得让妙妙受些委屈,那咱们也没什么好说的。皆道是媳妇熬成婆,新媳妇总是要受点刁难的,咱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戚氏道:“二嫂真是目光长远,不过——我倒是没看出来,二嫂希望妙妙能嫁到平津侯府去。”她走近了几步,看着冯氏道,“不要以为,没人知道你心里打得小算盘。就算妙妙嫁不成霍大公子,也轮不到你那放荡风流的侄儿。”
“你——”冯氏见戚氏转身就走,有些恨得牙痒痒,低声道,“神气个什么劲儿,生得再好有什么用,还不是连个男人都留不住。”
冯氏憋着一肚子气回了梧桐苑。
冯氏的贴身丫鬟桃儿迎了上来,低声说道:“二夫人,冯公子那边又来催了,您看……”
冯氏气恼道:“这个色迷心窍的东西,懒蛤|蟆想吃天鹅肉,却半点不知道耐心!”
桃儿道:“那夫人的意思是——”
冯氏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叫他耐心等着,不许再有任何动作,若是再像上回那儿不听安排,便叫他不用再来见我了。”
桃儿应下,忙道:“奴婢知道了。”这便退下,出去给冯玉泉的小厮回话。
冯氏坐了下来,想着今日老太太的反应。若是平津侯府那边,朱氏再摆摆高姿态,那这门亲事,肯定是不成了。想着乔氏这样样出众的准女婿飞了,冯氏心里就有些得意。只是——若要老太太这般宝贝这小孙女,怎么可能让她嫁给像她侄儿这般的纨绔子弟?
登时冯氏烦恼的一个头两个大。
这厢江妙回了锦绣坞,自是没心思做绣活儿了,在院子里喂了一会儿长福,这才回了屋子,趴在罗汉床上想事情。过了半个时辰,乔氏便来看女儿了。
江妙见乔氏过来,忙起身喊道:“娘。”
对上闺女含笑的娇美小脸,乔氏心下又愁了几分。方才老太太留下她单独说话,便是表明了态度——断断不能让闺女嫁到平津侯府受委屈。
这会儿她要同闺女说,委实是说不出口。
江妙觉着自家娘亲今儿有些不大对劲,忙坐近了一些,眨眨眼道:“娘,你怎么了?是有什么话要同女儿说吗?”
乔氏想着自己年轻的时候,嫁给表哥时,也不是一帆顺遂的。可那时候,心里认定了一个人,岂是说变就变的?依着她那会儿的想法,只要能嫁给自己喜欢的男人,就算婆婆难伺候,也认了。
乔氏翕了翕唇,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江妙拧起了眉头,疑惑道:“娘?到底怎么了?”
乔氏心一横,正要说话,便听许嬷嬷急急忙忙走了进来。乔氏瞪了她一眼,恼道:“瞎嚷嚷什么?”
许嬷嬷面色尴尬,忙朝着乔氏和江妙行了礼,说道:“是前厅……前厅宣王来了。”
宣王?
乔氏蹙眉,甚是不解,喃喃道:“昨儿不是刚来过吗?怎么又来了?难不成……这喜酒还吃上瘾了?”
作者有话要说: ·
嘻嘻嘻嘻嘻(*^__^*)
——最近中午一更,晚上二更的节奏还不错吧~~(~ ̄▽ ̄)~
ps:感谢壕妹纸们的霸王票,么么砸~~~
☆、第091章:
·
乔氏道:“既是宣王来了,不是有国公爷吗?他们谈论正事,我就不过去了。”
许嬷嬷又道:“今儿并非宣王独自前来的,而是同穆老太太一道来的。”
穆老太太?
乔氏稍稍一顿,问道:“莫不是奉国公府的穆老太太?”见许嬷嬷点了头,乔氏这才急忙起身,惊讶道,“怎么将她老人家给请来了?”
乔氏一时半会儿也是摸不着思绪,只朝着江妙道:“娘先出去招呼客人,待会儿再过来。”因乔氏走得匆忙,自然未瞧见自家闺女一张呆愣的小脸。
江妙反应过来,才下意识的攥紧双手,眼睫静静覆下,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念着昨儿陆琉同她说得话,他要送她的礼物,怕就是今日这事儿了。江妙嘴角一翘,心道:真是厚脸皮,是打算把自个儿送给她吗?
若说先前江妙有些犹豫,那么瞧见了昨日朱氏的态度,她便没有什么好犹豫的。穆老太太同宣王府的老王妃是姐妹,是以今日陆琉同穆老太太来镇国公府,那目的已经是极明显了。
江妙倒是担忧了起来。她爹娘并不是那种畏惧权力之人,就算是陆琉来提亲,若是不满意,照样拒绝。依着她爹娘先前的意思,是不会将她嫁给像陆琉这种人的。
想着,江妙的小眉头又蹙了几分。这人也真是的,都不提前和她打声招呼。若是提前说了,她也好有所准备,和陆琉来个里应外合啊。
·
镇国公府前厅,坐在主位之上的穆老太太,头发花白,眉目慈蔼,穿着一身朱红色五蝠捧寿妆花褙子,额间戴着一个黑底绣金丝牡丹花抹额,通身一派贵气。
就连镇国公府的老太太,在这位老太太的面前,也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这十几年,穆老太太一心礼佛,极少见客,更别说是像今儿这种主动上门的举止了。
两位老太太坐在上首,江正懋坐在老太太的下首。江正懋瞧着同自家母亲说话的穆老太太,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穆老太太身边站着的宣王。见这位年纪轻轻的宣王,今日穿着一身墨绿色云纹团花湖绸锦袍,腰系金玉腰带,脚踩玄色金丝云纹锦靴。金冠之下,一张白如冠玉般的脸庞俊美儒雅。
这身打扮太过隆重,可偏生,今日他们镇国公府又没有什么喜事儿。再看穆老太太,江正懋的眉头敛紧了几分。待听穆老太太道明来意之后,江正懋才惊愕不已,怔怔道:“老夫人的意思是……”
穆老太太笑容满面,看了一眼身旁的陆琉,道:“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那妹子走之前,特意交代过我,日后这孩子的终身大事,让我跟着帮衬些。国公爷你瞧,旁的不说,这孩子模样生得俊俏,这人品嘛……都是同朝为官的,想来国公爷心里头有数,是个能担当大任的。”说着,穆老太太抬眸示意了一下陆琉,陆琉会意,阔步走到江正懋的面前。
江正懋下意识的要起来行礼,却见眼前男子双手恭敬的呈上一张黄表纸,听的他言语温和道:“国公爷不必起来。”
江正懋双手接过写着生辰八字的黄表纸,登时觉得脑袋有些晕,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
这……
他粗粗扫了一眼,复而抬眸,见老太太朝着自己看了一眼,眼神里有询问的意思。到底是闺女的终身大事,江正懋这个当爹爹的,自然有发言权,便道:“小女年幼,就算定了亲,若要成亲,怕是要等上几年。”
而宣王已经二十有一了,这亲事可不能再拖了,按理说定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才最为合适。
穆老太太道:“江小姑娘芳龄十三,今年定了亲,等明年及笄了,自然就可以成亲了。这事儿完全不成问题。”
可江正懋原先是打算将闺女留到十六岁再出嫁,哪里想过一及笄就让闺女成亲的。可穆老太太这番话没错,他没法反驳。江正懋笑了笑,道:“老夫人也明白,咱们府上就这么一个姑娘,小女打小被娇宠惯了,怕是……怕是担不起主母的位置。”
穆老太太又道:“国公爷也知宣王府是何人做主的,江小姑娘若是嫁过去,自然人人都顺着她的意,半点不会让她受委屈。至于王妃之位,我倒是听说江小姑娘聪慧机灵,有些事情自然一学就会,若是嫌操劳,我这孩子也是个心疼人的,待成了亲,江小姑娘若是爱管就多管些,不爱管就让下人去做,凡事都由着她来。”
一时江正懋又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穆老太太是个聪明人,便道:“当然,我也明白父母嫁女儿的心情,这婚姻大事自然不能草率。今日我带着这孩子过来,也没想过能一下子就能求到媳妇儿,国公爷要考虑考虑,同夫人商量商量,也是理所应当的。”
江正懋道:“正是,的确要考虑考虑。”
之后穆老太太又同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说得自然是陆琉这孩子如何如何的懂事。
穆老太太笑笑道:“……那今儿就这样吧。国公爷好好考虑考虑,下回我再过来听听国公爷的意思。”说着便起身,身旁的陆琉忙朝着老太太和江正懋颔首,而后搀扶着穆老太太出去。
走到外头,穆老太太瞧着陆琉的脸色,忍不住笑道:“你这孩子,平日里不是挺沉得住气的吗?怎么今儿这么着急?”
陆琉淡淡道:“下回又要麻烦姨婆跑一趟了。”
瞧着这孩子,穆老太太就想到自己那妹妹,若是她妹妹还在,知道孙儿终于有了成家的念头,许是得乐坏了。穆老太太被扶着上了马车,说道:“既是你的亲事,我自然会帮你。等半个月后,我在陪你过来一趟。”
陆琉敛眉,似是斟酌了一番,说道:“十日后吧。”
穆老太太笑出了声,道:“你这孩子……成,就依你说的,十日后。”
陆琉登时眉头舒缓。
·
乔氏到了前厅的时候,晓得穆老太太和宣王已经离开了,见自家夫君和老太太都面色凝重,忍不住担忧道:“国公爷,今日宣王同穆老太太来,究竟为的何事?”之后听江正懋原原本本的将事情说了,再接过他手里的生辰八字,倒是委实吓了一大跳,之后恍然道,“难怪了……”
难怪帝后大婚那日,宣王这般讨好乔氏。
难怪昨日长子成亲,宣王不但拨冗赴宴,态度友善,纡尊坐在三儿子旁边不说,还送了一份极贵重的大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