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当年是有怨言的。左邻右舍远不如我的姑娘,都嫁到镇上了,甚至还有嫁去县城的。唯独我,被我爹嫁给了你们的爹,嫁去了乡下。”
“我心里难受,却无法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本来就是你们外公说了算。加上你们外公那个时候,身子已经不好了,时日无多,他唯一的心愿,就是看着我嫁出去。作为女儿,我只能听命了。”
苏念说完,大家都沉默了。
周家庄所有人都说,周二生傻人有傻福,取了秀才家的姑娘。
周勤年等人,在小时候,还是小伙伴的羡慕对象。
虽然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秀才”,但是能被大家羡慕,小小的心里很是得意。
在泥里刨食的周二生,取了秀才家的女儿,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大家都觉得,他应该是烧了八辈子高香,才能取到这样的妻子。
但是,从来没人在意过苏念的想法。
没人知道,从镇上搬到乡下生活,苏念花了多长的时间才慢慢适应。
也没有人在乎苏念过的开不开心。
虽然后面的事实表明,苏念的爹的眼光没有错,周二生确实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但是这场婚姻,始终让苏念意难平。
“娘……你不喜欢……爹吗?”
周素素见苏念脸上不悦,小心翼翼的问到。
在周家三兄妹的印象里,周二生对苏念,那就一个字——好。
从来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如果可以,周二生甚至可以上天把星星摘下来,送给苏念。
“唔~~也不是不喜欢……”
苏念努力在脑海里搜寻原身对于周二生的回忆。
她发现,原身虽然开始时,对这段婚姻很不满意。
但是,与周二生相处的久了,又生下了三个孩子,她对周二生的感情,也日渐加深。
那种感情,虽然不像书上写的才子佳人那般,让人脸红心跳,却也细水长流,温馨动人。
这么多年来,周二生,早就成为了苏念密不可分的家人了。
虽然他大字不识一个,也不懂得什么浪漫,与她年轻时幻想过的丈夫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周二生却是真心实意的对她好。
周二生这个男人,确实值得她托付终身。
“你们的爹,是个好男人,和他在一起,我很幸福。”
苏念连男人的手都没有拉过,她哪知道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她只能凭着原身的回忆看出,当初周二生还在世时,原身过的很幸福。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你爹都不在了,说这些干什么呢!你们要是想要知道你们外公的事情,以后我慢慢讲给你们听。”
其实,很多年前,苏念原身对于父亲的埋怨就已经消失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孩子们都知道她不喜欢提起外公,都不敢再问她了。
于是,这么多年来,直到今天,周家人才从苏念的嘴里,听见外公的事迹。
“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快点上山,等到咱们安顿下来了,再慢慢聊往事。快走吧!”
在苏念的催促下,周家人都加快了脚步。
……
“娘,你看,我娘家,就在那里!”
周家人已经上了半山腰,张春珍往下眺望,看见了自己当年住的那座小小的竹屋。
“看来咱们很快就能到了。”
李桂兰走出了一身汗,顺着张春珍所指的方向,她也看见了一座小木屋。
走了那么久,终于快要目的地了,李桂兰的心情有些激动。
“嫂子,还早着呢!那屋子,你看着近,实际上还要走上很远。这山里的路,都是七弯八拐的,咱们没那么快到。”
周敏年当年可是在青连山生活过一段时间的。
那竹屋看着近,实际上很远。
不走上个一个多时辰,压根就到不了。
“啊?有这么远吗?”
李桂兰傻眼了。
明明看着近在眼前了,却还要走上那么久。
“敏年说的没有错,按照咱们的脚程,应该再走上一个时辰,就能到达了。”
这条山路,张春珍再熟悉不过了。
“怪不得你哥哥当年希望你嫁出这片大山,在这样的地方生活,确实很艰苦。”
李桂兰不禁感叹到。
“咱们都已经在路上走了十天了,还在乎这一个时辰的路程吗?等到了竹屋,我给大家做顿好的,补一补身子!”
苏念见大家明显有了倦意,出言鼓励到。
“娘说的对,就差这么一个时辰的路,咱们就到目的地了!咱们快走吧!”
周勤年也给大家鼓气加油。
众人站在山上,看向山坑里的竹屋,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劲。
目的地就在眼前了,只要一个时辰就能到了!
众人继续往竹屋的方向前进。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个时辰的路程,比前面十天的路程都要艰难。
原本以为上山的路,已经够难走了。
没想到,从山腰走到山坑的下山路更为难行。
山里前两天下过雨,山路一片泥泞。
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没过一会儿,脚上已经全都是泥泞。
而且下山的路,要注意控制脚上的角度,一个不慎,就会摔倒。
要是在这里摔倒了,很有可能会直接滚到山坑里去。
张春珍和序序,早就从板车上下来了。
哪怕山路难走,他们也要自己前行了。
坐在板车上很是危险,一个不下心,就会摔下去。
拖着板车的周敏年,小心翼翼的,十分谨慎,不敢行错一步。
周勤年早就去板车的后面,拉住了板车的屁股,帮周敏年分担重量,控制方向。
周素素和苏念,轮流抱着序序走,身上还背着行李。
李桂兰抱着安安,艰难前行。
至于挺着个大肚子的张春珍,反倒是走的最轻松。
在这里生活多年的她,对这样的路况,早就熟悉了。
怪不得有句老话,叫做上山容易下山难。
刚刚上山时,周家人只觉得累。
如今走下山路,周家人才觉得危险。
第六十一章 忧虑
下山的路,泥泞难行。
原本一个时辰的路程,愣是走了足足一个半时辰。
等到周家人抵达竹屋时,都已经筋疲力尽了。
自山脚走上半山腰,他们走了一个上午。
为了早些抵达竹屋,中午连饭也来不及吃,直接走上了下山路。
谁知,这一走,又是一个半时辰。
要不是有苏念提早准备好的小零食,周家人肯定坚持不下去。
“终于到了!”
苏念看着眼前的竹屋,心生感慨。
这一路上,可真是不容易啊!
走了整整十天,脚上都起了水泡了,磨的生疼,却依然咬牙坚持。
苏念都不由得佩服自己的坚持与毅力。
“哥!哥!”
抵达竹屋,最激动的人,当属张春珍了。
这是她生长的地方。
自小,她就与哥哥张青山相依为命,在这间竹屋里生活。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留着她的回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