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当年教张春珍,就这前二十句,就花了他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把他气的不行。
作为先生,遇见了聪慧的学生,心里总是高兴的。
“序序,要听先生的话,奶奶这就先回去了!”
苏念看的出来,赵秋云是打心眼里喜欢序序。
看来序序学的还不错。
她向序序交代了一声,就打算离开了。
“奶奶,你回去吧!我会乖乖的。”
序序瞪着大大的眼睛,奶声奶气的回答道。
他发现,念书其实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并不像婶婶说的那么难。
先生也不会打他的手掌心。
他很喜欢跟着赵先生读书。
“先生,那我就先走啦!”
苏念再次向赵秋云告别。
同时,她在心里想着:晚上过来时,还要给三位先生送一些粮食过来。
以后序序也跟着先生们一起吃中饭,她要多送些东西过来。
第九十三章 送茶叶
傍晚时分,苏念赶往三位先生的住处,去接序序回家吃饭。
去之前,她从小卖部里拿了大概十斤大米出来。
她打算把大米送到三位先生那里。
以后序序去念书,跟着先生们吃中饭,这十斤大米,就当作是序序每个月的口粮了。
当然了,序序一个才四岁的孩子,是吃不完十斤大米的。
除了大米,苏念还特意给赵秋云带了一些糖过去。
苏念拿的是白砂糖。
用布袋子装了一小袋。
苏念的小卖部里,白砂糖都是散着卖,就像卖面粉一样,有满满的一大桶。
苏念原本打算带一些好吃的奶糖过去,又担心赵秋云怀疑奶糖的来源。
想了半天,只能拿着最简单的白砂糖去了。
明明有一大堆的好东西,却没法送出去,苏念莫名其妙的觉得有些烦恼。
苏念还特意从小卖部拿了一包茶叶。
这包茶叶,她要送给朱见阳。
请人帮忙,总是要送些东西才好说话。
张青山已经告诉过她,朱见阳在建房子上颇有造诣。
自己这几天就打算开始建房子了,少不得要请朱见阳掌掌眼。
茶叶算不上好,也就是一般的绿茶。
不过,住在城中村的本地老头,都喜欢到苏念的小卖部里卖这种茶。
照老头们的说法,这茶叶,好喝又不贵。
准备好东西后,苏念用包裹包了起来,背在身上,就向着三位先生的住处出发了。
大约一刻钟后,苏念来到了先生们的木屋。
外面的门没有关,苏念直接走了进去。
一走进去,就在院子里瞧见了朱见阳。
只见他手上拿着一把小刻刀,全神贯注的雕刻着一块木头。
苏念见他做的认真,正想离开,突然听见了朱见阳喊她:“周家大婶,来接序序回家吗?”
原来,朱见阳早就注意到苏念了。
只不过手上的活计还没能完成,就没停下来。
此时,他已经完成了最后一刀。
“对,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带他回去了。”
苏念笑呵呵的回答道。
“朱先生,我听青山说,你对建房子很擅长?”
苏念见此时院子里,只有朱见阳一个人,便想着和他聊一聊建房子的事情。
“怎么了?是你们打算建房子了?”
朱见阳立刻猜出了苏念的用意。
想想也明白,周家人来到青连山,自然不能一直和张青山挤在一起。
“对,我们以后就在青连山落脚了,自然是要建一栋房子的。而且我们家人口多,我想建一座大房子,最好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房间。”
在苏念的设想里,至少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不需要天天挤在一起睡觉。
“这个简单呀!青连山上什么都不多,就是竹子多,多砍些竹子,多做两栋竹屋就成。”
苏念只是想把屋子建的大一些,这在朱见阳看来,不是什么难题,很容易就能解决。
“不不不!朱先生,我不想建竹屋。竹屋阴冷潮湿,又容易被虫蛀空,年年都要维护修理。我打算建一栋土砖房。”
苏念可不打算在住这方面委屈自己。
如果可以买到青砖,她一定买青砖,做最牢固的青砖房子。
可惜,外头那么乱,烧砖的窑厂,早就人去楼空了。
吃都成了问题,哪还有人烧砖呢?
退而求其次,就只能建土砖了。
苏念记得,土砖并不难做,就是要费些心力。
反正目前周家人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
天气还冷着,也没办法种粮食。
那就全家合力,先把房子建好吧!
“哦!要建土砖房呀!”
朱见阳听说要建土砖房,立刻来了兴趣。
他在深山里待了这么多年,每天都是庸庸碌碌的过。
除了看看书、钓钓鱼、养养花,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好做的。
如今,听说苏念要建土砖房,倒是难得的被激发了兴致。
“你打算要建个什么样子的?”
朱见阳好奇的问到。
“要建大的!”
苏念想也不想,直接回答到。
她可受够了一大堆人挤在一起生活了。
“我想要多建几间房间,外面建一座大围墙,把房间都围起来。院子也要足够大。要可以在院子里养鸡鸭,最好还能种两畦菜。”
还没穿越前,苏念就经常幻想,自己以后能够永远一所带院子的大房子。
她要在院子里种上自己喜欢吃的菜,可以随时采摘。
“你选好地址了吗?”
建房子的基础,就是选地址。
选好地址后,就该打地基了。
地基打的好,房子才不会倒塌。
“唔~~我打算建在离青山大约百来米的那块平地上。”
苏念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那块地可不行。”
朱见阳一听,立马摇头。
“为什么?”
苏念不解的问到。
那块地,是一片空旷的土地,旁边有山环绕着。
不远处又有水流经过。
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
“周家大婶,那块地,太松软了些,如果在那里打地基,是打不牢的,不出十年,房子必定倒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