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母现在停了药,她开始愿意外出,和外界有了交流的*。又说等许盈沫考试回来,打算来q市看望她。
.
何润萱听着许盈沫对那边鼓励道:“咱们五六年没一起逛街了,你回来的时候,咱们一起出去转转,像我小时候那样。”
她的琵琶声稍减,忽然想起来,许盈沫第一次来主动和自己说话时,说自己衣服很漂亮,自己回答说是妈妈逛街一起买的,她说了句“好羡慕你妈妈能陪你逛街”。
她那时觉得对方说的是场面话,如今听来,竟有些五味杂陈的酸楚。
许盈沫刚挂了电话,忽然听到系统叮咚提升:
【1号情敌好感度:211当前好感度等级:3、肝胆相照】
……卧槽这样也行?!
【宿主,来自情敌的怜悯/怜爱/疼惜,也是好感度呀!】
“……”她竟然被情敌心疼了。
—–
三天后,光华大学三试名单发布,许盈沫的笔试总成绩在中段,进了面试。
何润萱刚好也在这一天,进行表演复试。终于又可以结伴同考,两人一早起来,收拾好便去了考场。
今天她们不用像以往那样,排着漫长的队伍从早晨等到晚上了——光华大学门槛儿高,不屑于赚那几个复试费,二试淘汰率高的惊人。早晨八点入场时,整个电影学院都清净了不少。
许盈沫去礼堂坐着,等巡考来叫号。今天面试的内容有四个环节:自我介绍、半分钟即兴编故事、才艺展示、考官问答。
有考生考完试回来,其他人紧张地问抽到了什么题。
“题多了!我前面有人抽到了兔子,有人抽到了大葱,有人抽到了乒乓球,妈蛋,我抽了个玻璃杯!”那人一脸惨不忍睹:“差点没憋死我。”
“那你讲的什么故事啊?”几个人好奇地围了上来,暗自思忖着自己能编出什么剧情。
“只有半分钟,考官说时间到的时候,我还没想好呢!我就讲的,一个年轻人啊,刚到单位,每天负责打扫卫生、擦洗玻璃杯什么的。他这个人呢有强迫症!擦杯子总要擦很久,擦啊擦啊……就把杯子擦破了。”
众人:“。。。。。”
“然后我就看到主考官的眉毛一跳!旁边还有一位老师,嘴角一抽!我看的真真切切啊!”
众人想,废话,这么冷的笑话,你真不是来调戏老师的,你是来找抽的。
.
11点钟轮到了许盈沫,她推开考场的门,教室里坐了八个老师。她走到考场中央落落大方地鞠躬,抬起头,眼睛礼貌性地扫视全场,却在看见最右边【监考】牌后坐着的人时,微有错愕。
这人挺眼熟的。
岂止是眼熟,一星期前刚刚见过的好吧!不就是那个在医院提出帮她们换酒店的人吗!
显然对方也稍微惊诧了下,不过这是考场,他们很快都收了心,主考官宣布考试开始。
第一环是个声情并茂的自我介绍。【天籁之音】的技能跟着好感度升级,声音给她加了不少印象分。
考官听完,面无表情指着一个很大的签盒子,叫她抽题。
许盈沫的运气一向感人,她心里忐忑,可千万别抽到什么猎奇的题目,像那个玻璃杯什么的……
她抽出一根签,一位考官解开看了看:“你抽的题目是:书包。给你三十秒钟,现在计时开始。”
许盈沫心念百转间,想了很多个关于书包的情景。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还有十五秒。”
从前有一个书包,有一天它丢了……
“还有十秒。”
书包的带子很容易断,油灯下妈妈缝书包,然后手扎出血了……
_(:3ゝ∠)_
墙上挂了个时钟,滴滴答答的秒针,就像即将进入地狱的倒计时。
“时间到。请讲述你的故事。”
30秒,除非急智,否则很难编出什么圆满故事。
她一边思考着,一边慢慢说:
“有一对夫妻,妻子很爱打麻将……有一天,她瞒着丈夫约朋友悄悄去打牌。两个人在公园里,捡到了一个书包,里面装了三十万。”
考官的身子微微向前倾,显然,她的这个开头,吸引了考官注意。
捡到了书包,里面有钱——这是故事的牵引线,那么主人公会围绕三十万做什么呢?观众带着疑问往下听,就形成了悬念。看来,这个女孩对剧作技巧把握得很娴熟到位。
“两人决定平分这钱去打牌,结果她们运气很糟糕,这三十万被她们输的一分不剩。两个人沮丧地各自回家了。妻子到家后,发现丈夫垂头丧气坐在沙发上,一问之下才得知,原来丈夫今天在公园里,丢了三十万的公款!装公款的,正是那个书包。”
故事到这里,三十万已经和主人公的命运,扯上了戏剧性的联系,悬念没有解除,反而进一步加强。有的考官脸上带出了几分兴味盎然。
今天考试的考生中,有才华的自然不少,毕竟能过光华大学的两关笔试,都已经不是什么普通考生。比如“乒乓球”这个题,有人讲的故事是1972年着名的外交事件“小球推动大球转”,体现的是文史功底。
他们的即兴故事,之所以只留半分钟,几乎不给思考时间,是因为要考察考生的思维活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讲一个完整的有头尾的故事很难,因此灵气、天分、底蕴十分重要。
“妻子很着急,却不敢告诉丈夫是自己捡到钱、又打牌输掉了。于是私下去找赢钱的人,希望讨回来。可是赢钱的人拒绝了,双方不欢而散。妻子回家后,只得把实情告诉了丈夫。丈夫本来就反对她打牌,因此更是勃然大怒,夫妻大吵一架后,离婚了。”
一个个的情节,像一个个的珠子,她拿着故事的牵引线,把这些珠子串了起来,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虽然总觉得缺了一个点睛之笔,把故事的头尾串成漂亮的项链,不过也已经很不错了,有的考官拿起笔,准备打分。
然而这时,许盈沫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几天后,丈夫和赢钱的人约在了咖啡厅见面——原来,这一切是一个局,丈夫早就不堪妻子打牌败家财,想出这个办法,让赢钱人在麻将机上动了手脚,赢走这些钱,丈夫顺理成章与妻子离了婚。”
“我的故事讲完了。”一切线索,都在前面有所铺垫。
有的考官不易察觉地舒展了一下面容。这个故事需要灵巧的构思,半分钟内能够想出这么完整又富有戏剧性的小短剧,不禁令人十分惊艳。
漂亮的女孩本来就很容易抓形象分,何况她的思维敏捷,令人印象十足深刻。
一位考官点点头:“下面请进行才艺展示。”
考场一般都会放一架调好音的钢琴,因为考生如果表演钢琴,总不可能自己抬个钢琴来。许盈沫在右边墙角看到了钢琴,手指按在中央c上试了试音,向老师微笑道:“我弹奏的是德彪西的《月光》。”
毕竟不是自己的琴,连磨合的时间也没有,她不敢弹难度太高的,《月光》前面比较舒缓,可以熟悉琴况,技巧上也容易些。
然而。
“那你就跳过前面,直接弹一下中段吧。”
许盈沫的微笑僵在脸上:“……”
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是坐在最右边的监考。她候考时,听说光华大学有个政策,为了防止艺考内幕,安排了不同学院交换监考,这个之前一面之缘的宋先生,显然不是电影学院的。
监考你就负责坐在那里卖萌就好了啊,你想表达你很懂行吗?数那一段琶音最多,你丫考我基本功呢!搞清楚啊,这是考文学的又不是考音乐表演的!
她心中吐着槽把中间的快板弹完了。过了演奏级的人,这种也不算有什么难度,至于意境不意境的,就只有那位懂行的人自己去感受了。
一应考官心里已经给出了评价,思维很活跃,才艺也出挑。终于进行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考官问答。
主考官拿着她的身份证,翻来覆去看了一会儿,抬起头问道:“你为什么要报考这个专业?”
许盈沫怔了一下,本以为他要问些专业知识,比如谈谈你对《魂断威尼斯》的美学理解啊,谁知道,他问了个最普通、任何人都能回答的问题。
能有为什么,无非是喜欢,或是为了升学,顺便讲讲小时候获得了多少大奖。这个问题,只要写作能力不差,基本上都能答得比较漂亮。当然了,人人都会的问题,回答出彩也很难。
这个问题,不知道是在考她,还是在放水。抑或两者兼有。
也许她刚才的表现,是合了考官的眼缘的。于是既想看看她能被挖掘到什么深度,又想着听个漂亮回复给个高分。
许盈沫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然而她并不打算说那些漂亮的车轱辘话。
“我们高一就把三年的课本全部学完了,我是艺术文,学政史地。第三本政治课本,是【文化】。书的最后一页有结语,当然,总是容易被人忽略。”
“但那本书的结语,有一次我无意中翻开了,然后至今,还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她仰着头想了下,感谢系统,她还能记得: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正处于起步阶段,还远远比不过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外长期处于严重的贸易逆差。而日本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过钢铁业,成为国民第四大支柱性产业,占其gdp总额的21%。’这段结语,给我造成了无法忘却的震撼,那大概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责任感这个东西,还有不服气的心情。我们是东方文明的源头,文化是最值得骄傲的宝藏,我们本不应该比任何国家差。所以我想走这条路,虽然不知道自己能做出什么贡献,但我想亲自去努力。”
她说完了,考场沉寂了片刻。
挺单纯的。
任何上了年纪的人一听,都会发笑。属于少年少女们热血的梦想,远大的抱负,等长大后终会有折翼的一天。
可是更多的同龄人,他们也许平淡地听过,继续埋头学习,挤高考战场,听父母的选择,挑一个自己也不太懂的专业,然后脚踏实地投身于此,理智沉稳地过日子。
怕的就是没有激情。
光华大学和其他学校不一样,它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标榜的是人文精神。它的电影学院自然也和其他艺校的电影学院不同,少了浮躁,多了治学。
这些老师,无论他们接触到的艺术圈子如何,或者处于怎样的政治立场,他们心里至少有一个原则,以及该有的风骨——艺术家,要首先对自己的文化,有认同感。因为你担负的是把艺术传播给大众的职责,就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
而学习艺术的人,更要有一种好胜心。不服气,说明对自己有信心,才能不断上进。
她的回答传递出了这几点,虽然有着少年人的单纯,却还是很合几位考官的心意。梦想不在于是否幼稚,关键是否磊落光明。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有着非常优秀潜质的考生,她也许会焕发出灼眼的光彩。即便忽略形象的加分,这份才华和抱负,也足以打个高分了。
主考官点头,把身份证推到桌前:“考试结束,你可以离场了。”
许盈沫冲他们鞠躬道谢,走出了考场。
时值中午,经过紧张的面试,已经忘了饥饿。她给何润萱发了一条短信,果不其然,对方还在排队。
平时,五点起床,站在寒风里,从早晨七点等到晚上八点实在是再正常不过。被虐习惯了,以至于今天在遮风挡雨的屋子里等待,还让人觉得挺幸福。
下午四点多,何润萱也从考场里出来了,夹杂在人流中,手揣进衣兜里。
据说今年受温带气旋影响,华北大部分地区都在下雪。因为不允许影响考试,家长们只能等在校外。
她估计着许盈沫先回酒店了,毕竟天这么冷。今天复试又考了声乐和才艺展示,加上小品刚刚咆哮完_(:3ゝ∠)_,其实她嗓子已经有点不舒服了,晚餐只想吃清淡的。
然后出了门,她看到了让她终生难忘的一幕。
其实,17岁看到这场景的时候,当时还没有太过冲击。只是其后很多年过去了,已经成为华人中屈指可数的国际级明星的何润萱,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她的艺考,她艺术道路的第一站,脑海中第一反应的,却总是这样一幕——
许盈沫披着一件长羽绒服,天寒地冻的,手里抱着一杯胖大海,是给复试里要飙美声高音的她准备的,所以没有回酒店,而是像那些等待的家长一样,站在门口不时跺脚,羽绒服帽子上落了一层细密的碎雪,看到她出来的时候,高兴地招手。
——那时候年纪小,还不懂得感动。
—
此刻,她朝着许盈沫跑过去,后者递给她手里的水,何润萱擦掉唇膏喝了一口,水是热的,暖人心脾。
“考得怎么样?”
“挺好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