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没走错片场?选秀比赛出门左转喂!
幸亏,这个此赛看的是纪录片,不是大家比拼颜值啊!
对面四个大美女,风格各异。对面两个大帅哥(水兵),各有千秋。
水兵自从穿裙子去苏锦词的宴会,受到了羞辱后,那之后她去正式场合,都会穿中性着装——这样的打扮最适合她,这次决赛,理所当然又被认成了大帅比。
因此,看在《旗袍》团队的主创人眼里,这就是——
男的对男的,颜值秒杀。
女的就更不用说了……长得最普通的,都是国民校花赵婷!而己方团队里最漂亮的,一会儿要发言的妹子,跟赵婷完全没法比啊!
真是要吐血了。
你们颜值这么高,不去拍电影,跑来拍个毛的纪录片啊!
有人性吗?
能不能不要让我们站在一个舞台上啊!两个团队挨得这么近,简直生动鲜活地演绎了什么叫做颜值碾压。主持人你特么一定是故意的吧。
这简直是被摁进土里碾压,直接给另一方造成了百分之百的会心伤害。
但是来不及纠结了,当他们坐定,决赛已经开始。
台上。
伴随着婉转的琵琶声响起,一幕江南水乡绰约丽影出现在屏幕上。看着观众和评委们不掩欣赏的表情,《旗袍》组的所有创作人员心中都一阵得意。
他们做这个片子,就是冲着得奖而来的,每个镜头都花上了十足的功夫,力求唯美。在题材上,也是精挑细选了很久,才找到一位有家传手艺的老师傅,通过其百年家族史来映射旗袍的百年历史。
负责讲解的,是团队里颜值最高的一个女孩,虽然这个安排,被对面颜值爆表的凶残团伙(……)给无情地破坏了。
但那个女孩临危不乱,她声音温柔甜美,随着屏幕上水波荡浆的声音娓娓道来:“这一幕镜头,是我们想要反映旗袍作为传统服饰,与新时代并存的镜头语言。”
画面上,青石板铺就的江南小镇,远处是高楼街景,通过虚焦实焦不断来回切换,阐述这结尾意蕴悠长的一幕。
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
.
下面的评委依次提问,但知道是内定好的获奖作品,因此也没有问什么尖锐的问题,都是一些很容易解答的艺术理念上的问话,显得团队回答非常专业。
当然也有一部分评委,坚持要负起责任,对作品、对观众负责,没有理会组委会的“指定名额”。对于这部高分入围的《旗袍》,他们觉得水平有余、震撼不足。
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的海龟jassic在国外执教,性格比较直白,也不喜欢内定这一套,干脆地讲道:“确实我对这个作品的传统元素很有兴趣。你们拍的很美,但是,它不足够打动我,还不如《医院里的黎明》让我发自内心的触动、乃至引发思考。从这个角度讲,你们的作品在我这里不及格!”
不及格?
主创团队顿时脸色有点不好看起来,他们知道有少部分评委坚持评审原则,但是没想到,他们会这么不留情面,也太过分了点!
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其他人。
被打过招呼的评委反驳道:“j老师,你的个人主观性太强了,难道纪录片一定要感动你,你才承认它是部纪录片吗?我觉得j老师应该温习一下纪录片的概念,再来谈这个。”
j老师摊手:“我承认它是部纪录片,但不是我满意的纪录片。纪录片的前提也是艺术作品,不能给人灵魂触动的艺术作品,算什么?”
那个评委被这句反驳气得拍桌子,但一时半会儿也接不上话。见两个人有吵起来的趋势,主持人赶紧出来打圆场,问道:“钟老师,您做了二十多年记者,您的看法呢?”
“我觉得这么精美的画面,不给个高分实在是很可惜——”
台上的创作团队露出成竹在胸的笑容。
“但是,”那个钟老师画风一转:“纪录片的本质是写实,你们太过注重画面唯美,一个镜头花了多久?这个像是旗袍专题片还差不多,你让观众看的时候,失去了真实感,这就是本末倒置。”
《旗袍》创作组有几个人悄悄皱眉,眼神互相传递——没关系的,定了就是定了,不管这几个专家发表什么意见,都是小雨点,不会妨碍他们得奖。
很快,支持《旗袍》的评委就反驳道:“我觉得你不能上升到这样的高度,这太严重了。每个纪录片都有它自己的风格,你不能硬性给它规定,这是抹杀艺术!”
钟老师做过战地记者,看作品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他知道对方是拿了高额“评务费”的,冷笑了一下:“风格,这个词说的好,但是风格是什么人才能有的?你让一个高中生写辞藻华美的作文,能说这是风格吗?什么是风格,成为大家了,像鲁迅,像马克吐温,人们都熟知他了,才有资格说‘风格’二字。”
言下之意,你们这群没名气的,现在就谈风格,那是好高骛远空中楼阁。
这话说的毫不留情,台上的创作团队,面子都有些挂不住了。
.
先前负责讲解的那个女生反驳道:“我们之所以采用唯美镜头,是因为我们对于‘被记录者’本身的定位。旗袍是我国的传统服饰,也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应该是‘美’的,所以我们的镜头意象也要偏重于美,我们总不能用着农民工式的粗糙镜头,去记录传统文化古典婉约的一面吧?”
被买通的一个评委点头:“没错,这个纪录片,给我一种很舒适的感觉,就是因为你们很好地把‘旗袍’这个元素意象化,和你们的镜头风格融合完美。所以我支持你们。”
“我也支持,我给满分!”
评委之间,主流意见渐渐被那些人掌控住,其他有反对意见的,也没别的办法。
忽然,专业观众团队中,有一个女老师按响了发言铃。她是某高校红楼文化研究的博导,声音温柔却知性:
“你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传统文化确实应该被赋予‘美’的感官印象——”
团队和内定的评委都松了口气。却听那老师继而道:
“但是我觉得吧,你要把旗袍列成传统服饰,这个说法还是有问题。众所周知的,清朝入关时,中原人民被迫实行了剃发易服。但当时的人都是什么信仰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可断发不能断。结果就出现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这些惨案,死的人不计其数,汉人十室九空。清朝入关以后,男人换装,女人可以保留了马面裙,但这些旗人装和后面民国出现的旗袍,也是不一样的。”
“你的定位本身,不能算错,但是不够严谨。我不能从纪录片的角度给你们专业建议,但我认为,做任何作品,都应该是严谨的,尤其是纪录片,讲究实事求是。虽然说旗袍这门手艺、以及旗袍的历史,值得挖掘,但是你们不能为了强行靠近主题、贴近立意,就赋予它不存在的意义。”
这番话说得旁征博引、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不少对这方面没有明确概念的专业观众,听了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打分时,考虑的方面更多了。
那女生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能从这种角度给她挑刺儿,简直都要气笑了,偏偏她知识积累不够,她是研究生毕业,哪儿能说得过博导,对方还是研究古代服饰方面的行家。
台下,评委和观众分别打分,统计过后,主持人唱分,《旗袍》总分83分。
能够过80分是很不容易的,这说明他们幕后做的工作确实到位,虽然在台上被挑剔了半天,台下也争论了半天,但是拿到这个高分结果,所有人还是满意地松了口气,起身向着台下鞠躬:“谢谢各位评委、老师们。”
这个83分的成绩,昭示了他们获奖的必然,因此对待剩下两个团队时,心态也显得游刃有余。
—
接下来是《医院里的黎明》的团队,讲述他们的拍摄构想。是一个戴着眼镜貌不惊人的男子负责讲解。
这个团队和《旗袍》的立意完全没有相似,因此,并没有被看做对手。而且他们团队成员也比较正常——这个“正常”是相对许盈沫团队而言的,他们都是路人长相。
.
趁着他们讲述的时候,之前台上发言的女孩儿,对许盈沫开了个玩笑:“哎,你们的片子确实还是蛮不错的,不过呢,你们和我们的立意太相似,就显得准备还不够充分。没关系啦,来年还可以继续努力的。”
这话是在给她们施加无形的压力,许盈沫听出来了,回以一笑:“谢谢,我也觉得我们很优秀、很有潜力,你看我们才大一,就和已经研究生毕业的你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我觉得很荣幸呢。”
这话绵里藏针,偏偏抓不住火力点,那个妹子听着,心头哽得很不舒服,又不知该说什么。她旁边一个大姐姐过来帮腔道:“虽然你们还是学生,但是,能私下找到研究院给你们保送作品,说明能力不错,下次你们肯定没问题。”
这话是回击了许盈沫所说的“优秀”,意指她们是靠走后门,才能来得了这个决赛上,不要把自己想太高了。
大家都是斗大的,面对挑衅,谁能负气憋着?尤其她们都是娘子军,在座还有一个大斗鸡,容妩呢。
不等赵婷想反驳什么,容妩先按住她了,摆出一个迷人的冷笑,妖娆得如罂粟花:“你说的对,我们还年轻呢,有的是时间,离着你们这个岁数,还有个七年八年的,时间这么长,我们努力一把,没准儿能拿几个奖。”
容妩说话一向不客气,直接反讽对方年纪大,一时间,两个团队的气氛有些剑拔弩张。还是赵婷理智,出来圆场,轻飘飘地补了个刀:“都别说了,认真听别人讲话是礼貌,2号组还在发言呢。”
她都这么说了,来挑事儿的团队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偃旗息鼓。
《医院里的黎明》播放完后,照例是评委们的各种褒扬或批评,因为不少人已经收到了消息,所以在分数上,就有些打压,最后《医院里的黎明》专家评审成绩78分,专业观众打分却都挺高,给了80分,总分79分,以四分之差,惜败于《旗袍》。
“这一次的比赛,分数都挺高呢。”
“毕竟是过了初赛的,优秀是前提。”
两个专业观众窃窃私语。
看到这个打分,第一名更加放心了,先前和《琴声》团队发生的一点不睦,此刻也烟消云散。逞嘴皮子算什么本事?得奖才是见真章。
—
主持人上台,宣布最后一部入围作品《日出的琴声》。六个人站起来,走到台前向各位评委致敬。
一时间,从评委到专业观众,没发出声来,大家都被这一水儿的俊男美女震住了,赏心悦目中……
连评委都看不过去了,你们拉一群明星脸,是来告诉我们拍纪录片的新姿势的吗?
或许可以搬个奖,叫“最美纪录片阵容奖?”
有个评委回过神来,开了个玩笑:“呵呵,你们啊,来拍纪录片有点可惜,应该去组个团拍偶像电影电视剧的。一定火。”
台下一片笑声。
继而,优雅的古琴声在礼堂内萦绕,屏幕上的第一个镜头,是一轮初升红日,天边金霞弥漫。
坐在台上,看着大屏幕放出的作品,几个人对视一眼,心里不约而同涌起一股温暖的感怀。
记得她们曾经在学校的剪辑室里,忙碌从早到晚。何润萱会在中午和晚上,去食堂帮她们带一份饭菜。赵婷没找她的备胎来帮忙,她亲自调色,为此眼睛都花了,每隔半小时就叫别人来帮自己看看。
还记得做完了三分之二的片段后,许盈沫激动得两腿一蹬,把电源踹断,七八天的心血就此功亏一篑,她差点流出眼泪,事后对赵婷说“我觉得对不起你这些天的辛苦”。
还记得在容妩家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曾经有多难以为继,多么希望结束,如今那些苦都化作了带有甜味的回忆。
【3号情敌好感度:103当前好感度等级:2、相见恨晚】
【4号情敌好感度:77当前好感度等级:1、江湖初逢】
因为抱有很深的怀念和感激心情,许盈沫讲得也格外认真,投入。宋老爷子坐在台下,想起前段时间,这几个孩子带着她们的成片来到自己家,双方交流的那些想法。
.
突然他脑洞一开——
唔,这女孩儿马上就19岁了,琢言年后也24了吧。差五岁,还是挺合适的,最好搭配的生肖属相呢。
哪天跟琢言提一下,反正许盈沫的很多想法,跟老头儿也挺契合,能进一家门和乐融融挺好的嘛。
宋老爷子爱给人做媒的毛病又发作了……
他正在这里yy得酸爽,那边纪录片已经播放完了,评委们开始提问。
.
不同于《旗袍》的温柔对待,他们这些评委,对《日出的琴声》可是不客气的,问的问题针针见血,甚至有点刁难意味。
孙教授是《旗袍》组的支持者,在许盈沫讲解时,他就想好了问题。
“我想问一下,你们这个剧组阵容啊,挺强大的,都是俊男美女啊,呵呵……我发现还有一个h国人?为什么在咱们讲述民间传统老艺人的纪录片里,会有h国人呢?你来参加这个纪录片时,抱有怎样的想法呢?”
这个问题挖了不少陷阱,挺有点阴险。只要主创人员就此解释,他就可以找到漏洞,围追堵截,进行打压。
因为他问的是朴水正,后者调整了话筒,回答道:“因为在我们h国,很注意保护传统文化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